女4x100自接力劉姵吟(左起)、廖祐菲、邱羿臻、韓安齊第8作收。攝/大專體總
世大運

泳將世大運開局亮眼 女將接力一日兩破全國紀錄

2025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游泳賽事17日展開,代表隊首日出賽5項賽事,其中女子4x100自由式接力繳出一日兩破全國紀錄的表現,旅美女將韓安齊也在女子200公尺仰式預賽刷新全國紀錄,為中華隊迎來充滿亮點的首日賽程。 年僅20歲的混血選手韓安齊,去年曾代表參加巴黎奧運,本屆世大運初登場,她在女子200公尺仰式預賽中游出2分11秒96,打破個人最佳、全國紀錄,還一舉達亞運參賽標準。晚間進行準決賽,她則游出2分12秒47,可惜未能晉級決賽。   邱羿臻今日也在女子50公尺蝶式連戰兩場,預賽游出26秒98晉級準決賽,晚間再將成績推進至26秒78,可惜未能晉級決賽,但仍展現持續進步的狀態,同樣刷新個人最佳並達標亞運。與她同組的劉姵吟則以27秒48作收。邱羿臻賽後表示:「氛圍其實蠻歡樂的,但大家還是有點緊張。原本預期大概27(秒)頭,能游到26尾很開心。」 韓安齊與劉姵吟、邱羿臻、廖祐菲組成女子4×100自接力陣容,於預賽游出3分47秒07,打破110年全國運動會由包含劉姵吟在內的臺北市代表隊所創下的全國紀錄(3分50秒25)。 進入晚間決賽,4女將攜手再度刷新紀錄,游出3分46秒77,一日兩破全國紀錄,推進全國紀錄超過3秒差距,最終名列第八。四棒成績分別為劉姵吟56秒81、廖祐菲56秒61、邱羿臻58秒08、韓安齊55秒27,展現穩定節奏與團隊默契,雖無緣獎牌,但這是繼2001北京世大運後再有女隊接力游進決賽,留下難得紀錄。 男子100公尺蛙式則由劉景閎出賽,預賽游出1分02秒38,刷新個人最佳,雖無緣晉級,但展現進步幅度。這是他第三次出國比賽,也是世大運初體驗,他坦言:「比賽氛圍很緊張,能在這樣的場地游出個人最佳,覺得很不錯!」 本屆游泳賽事將持續進行至24日,代表隊首日不僅接力隊一日兩度刷新全國紀錄,多位選手也交出突破與成長的內容。接下來包括「臺灣蝶王」王冠閎、潛力新星傅堃銘等多位指標選手將陸續登場,目標突破成都世大運2面銀牌的隊史最佳紀錄。

上屆網球女單銀牌楊亞依再戰世大運。攝/大專體總
世大運

上屆女單銀牌楊亞依再披戰袍 網壇新秀齊聚世大運紅土賽場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網球賽事預計於7月17日至25日,在位於德國埃森的 ETUF Tennisanlage 紅土球場登場。中華隊本屆共派出男女各4位選手參賽,由上屆世大運女單銀牌楊亞依領軍,期盼延續上屆隊史最佳的5金紀錄,再創佳績。 21歲的楊亞依是本屆陣容中最具國際賽經驗的選手,WTA生涯單打最高排名曾達203名,擅長進攻型球風,具備不容小覷的正拍壓制力,曾在成都世大運闖進女單決賽、奪下銀牌。本屆賽事採用紅土場地,對擅長紅土的她而言是發揮優勢的舞台。 她將與同樣具備單打實力的林芳安共同出戰女單。林芳安是近年活躍於國際賽場的新秀,今年全大運奪下女單與女雙雙銀,表現出色。本屆她將另與李羽芸搭檔挑戰女雙,混雙則由李亞芯與男將羅翊睿聯手出擊。 男子組部分,陳彥丞與張子隸將出戰男單賽事。陳彥丞近期協助臺灣師大完成全大運男團四連霸,在球場上具備抗壓力,雙打經驗也相當豐富。 張子隸則是今年全大運男單金牌,全國排名僅次於10位職業選手。他來自花蓮玉里,11歲接觸網球後從此愛上,國中時橫跨半個臺灣到臺南就讀安定國中,接受扎實的網球培訓,今年轉戰職業賽場,積極備戰國際賽,首次參與世大運,備受期待。 雙打方面,王愷翊與羅翊睿將聯手出戰。羅翊睿去年自美國奧勒岡大學畢業後返台,迅速融入臺灣師大隊伍,並在全大運搭檔奪下多場關鍵比賽。王愷翊則以沉穩的底線技術與靈活網前應對,兩人互補性高,將力拚男雙突破。 本屆網球賽事共男單、女單、男雙、女雙、混雙五項賽事,另依各隊各項目選手取得積分加總決定男女團體獎牌得主。比賽場地ETUF Tennisanlage為德國當地歷史悠久的網球俱樂部,以紅土球場為主體,曾培養無數頂尖球員,是德國重要的網球訓練與比賽基地。 回顧上屆成都世大運,中華隊共摘下5金1銀1銅,締造隊史新高。本屆雖以新生代選手為主,但整體戰力均衡、國內成績穩定,期待他們在紅土場上持續拚搏、再寫佳績。 2025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網球代表隊 男子組:陳彥丞、王愷翊、羅翊睿、張子隸 女子組:楊亞依、林芳安、李羽芸、李亞芯

現役選手與學長在賽後圍成大圈傳橄欖球,是臺大橄欖球隊傳承80年的方式。攝/許靜玟
人物特寫

臺大橄欖球隊80週年雙金入袋 圍圈相傳水牛精神

臺灣大學橄欖球隊在今年迎來第80週年。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中,臺大橄欖球隊勇奪一般男生組7人制與15人制雙金,寫下耀眼成績。 奪金當日,場邊不僅有在校隊員與教練,更吸引了大批歷屆校友觀戰,從資深學長到剛畢業的新鮮人,各世代的校友齊聚一堂,共同為臺大橄欖球隊加油。 第69屆隊員楊智節也到現場為學弟們加油,他指出,自己身為橄欖球愛好者,每年到場除了表達對運動的支持,也是一種情感連結的展現。「這是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學長到場對於學弟來說,是一種精神支持。」 他進一步分享,有些較年輕的學長們平時會回去參與練球,給予經驗傳承,自己也會觀察學弟們是否在比賽中展現出訓練成果,「看看還有沒有我們可以協助他們更好的地方」。 比賽結束後,臺大橄欖球隊依循多年傳統,不分球員、教練、球經或校友,大家自然地圍成一個大圓圈,每個人都會輪流發言,分享對比賽的觀察與感想。最後,大家還會把橄欖球傳一圈,象徵精神的延續與交棒。 現任臺大橄欖球隊隊長林頎衡表示,學長們每年從各地回來集結觀戰、參與圍圈,是他們對這支球隊最深刻的承諾。「像前輩講的,球隊是個神奇的地方,自己當年沒能完成的遺憾,未來總會有學弟來完成。」 林頎衡提到,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圍圈是在大二的元坤盃。「那是我加入以來第一個冠軍,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跟冠軍沾得上邊。」他說:「我已經忘了隊長、OB們那天講了什麼,我只記得circle傳的不是球,是獎盃,傳完大家都在大喊『我們是冠軍』。」 圍圈時的分享不只著重在技術或戰術,更是組織文化傳承的機會。楊智節舉例:「我們臺大橄欖球隊的logo是水牛。每年有新生進來時,如果我回去練球遇到下雨,我會跟他們說為什麼是水牛。早期學長們在雨天泥巴地打球,遠看就像水牛在打球,這些就是幾十年前學長留下來的故事。」他提到,這些文化的傳承,就是靠著一次次的圍圈、一次次的對話慢慢延續下來。 第68屆隊員謝秉益也回憶自己當年還是球員時,與學長們互動密切:「他們不只比賽會來,平常也會跟我們訓練、做傳承。」他認為,臺大橄欖球隊不只是現在場上的在校生,更是一個貫穿80年歷史的大家庭。 對奪金的學弟們,楊智節想說:「我每一屆都會講同一句話,這是從過去打球的經驗中累積出來的智慧。」他說:「我覺得金牌不是獎盃所帶來的意義,而是我們在橄欖球裡面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態度。他們會贏,是因為他們先展現了橄欖球應有的精神和態度。」 橄欖球是「向後傳球、向前推進」的運動。楊智節期許臺大橄欖球隊能維持這樣的精神,把球傳下去,繼續傳承。 謝秉益則簡單地說:「他們做得都很棒,已經沒什麼好勉勵的。只期許他們能把在場上學到的東西繼續傳承下去,讓未來的學弟也能夠像他們一樣,聰明地打球、傳承臺大的精神。」 臺大橄欖球隊這一段橫越80年、跨世代之間的情誼,無論是畢業後成為學長,還是仍在球場上奮鬥的隊員,都正用行動詮釋著這份「水牛精神」。 而這樣的精神,也持續鼓勵著每一位在屬於自己場域中奮鬥的學生運動員,向後傳球,向前推進。

淡江張祐綦面對殺球展現穩固防守。攝/許靜玟
綜合

張祐綦圓夢封王!淡江主將直落二奪個人全大運首金

「去年有點可惜,這次算是圓夢了。」淡江大學張祐綦今(2)日在成功大學中正堂舉行的114年全大運羽球一般男生組單打金牌戰中,以24:22、21:18直落二擊敗致理科大陳柏翰,奪下個人參賽生涯首面金牌。上屆他獲得銅牌,歷經一整年調整與累積,終於站上頒獎台最高處。 比賽首局雙方激戰至deuce,張祐綦率先拿到局點並強勢收下。第二局一度落後,但他靠穩定節奏與適時反擊追平,最終成功鎖定勝利,圓了金牌夢。 「這一年最主要是心態的調整,讓自己放輕鬆,把練習的內容發揮出來。」他表示,除了增加體能與重訓,平時也更重視與隊友的互練與模擬對打,提升臨場應變能力。    他也感謝所有陪伴與支持的人:「謝謝教練黃貴樹,以及淡江男女隊教練在場邊的戰術提醒,還有願意討論打法的朋友,大家都幫了我很多。」 即將畢業的他也期許:「除了找工作一切順利,也希望自己未來能繼續享受打球的樂趣。」 114年全大運羽球 成績 一般男生組單打 金牌:淡江大學 張祐綦 銀牌:致理科大 陳柏翰 銅牌:嘉南藥大 蕭仁傑

北市大學雙打組合洪嘉均(右)及唐耀祖連兩屆摘金展露笑顏。攝/許靜玟
綜合

從防護員到金牌選手 洪嘉均/唐耀祖拚出北市大男雙二連霸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羽球賽程2日進入尾聲,一般男生組雙打金牌戰由上屆冠軍北市大學組合洪嘉均/唐耀祖迎戰淡江大學吳冠霖/張培驊。北市大組合展現老搭檔默契,以21:18、21:19直落二完成二連霸。 雖然本屆男單在四強落敗、無緣連霸,洪嘉均仍堅守雙打陣線,與搭檔唐耀祖攜手登頂。賽後他激動說道:「上屆單雙打都有拿金牌,這次單打狀況沒調整好,能在雙打奪金,算是釋放壓力。」 洪嘉均透露,本屆全大運的備戰期僅有兩週,且中間還擔任全中運的防護員,這已經是他來到臺南的第三週。他說:「我上週還在當全中運臺北市代表隊的防護員,練球都是利用晚上時間到成大跟著打,真的是用空檔在準備。」他也感謝成大羽球隊願意讓他跟著一起練習。 唐耀祖則是帶傷出賽,腳的韌帶撕裂,只能貼著白貼上場,即使傷勢尚未痊癒,他仍堅持完賽並發揮關鍵戰力,他感性地說:「沒想到我們真的又拿到金牌了,真的很開心也很感動。」 這對來自北市大的金牌搭檔從去年開始配對,並在上屆首度奪金後持續磨合,被問及場上是否會有爭執,兩人異口同聲地說「沒有」:「我們就是互相鼓勵、互相補位,這樣才打得下去。」 兩人也特別感謝一路支持自己的教練與親友。「謝謝我們的教練王勝威與陳世桓,特地從臺北載我們下來比賽,也謝謝防護員黃宇祥及黑武士羽球隊的成員們。」 114年全大運羽球 成績 一般男生組雙打賽 金牌:北市大學 洪嘉均/唐耀祖  銀牌:北市大學 吳冠霖/張培驊  銀牌:明新科大 李振瑋/劉峻豪

清大郭柏辰挑戰旋轉式出手,鎖定個人第14面全大運獎牌。攝/許靜玟
綜合

一擲鎖定奪金 清大郭柏辰首度旋轉出手 鉛球七連霸達陣

清華大學郭柏辰在今(1)日完成他今年的全大運賽程,將標槍與鉛球雙金收入囊中,個人全大運生涯累積已達14面獎牌,其中包含鉛球七連霸及標槍三連霸(累計5金2銅)。他目前亦同時保持一般男標槍、鉛球兩項大會紀錄,穩坐兩項王座。 本屆全大運是郭柏辰首次出賽挑戰「旋轉式」出手,他坦言:「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使用,技術其實還不太穩,但運氣不錯,第一擲就保住金牌。」 郭柏辰在第一擲投出13公尺92後,其餘五擲全數失敗,他坦承:「比賽和練習真的不一樣,技術穩定度還需要再提升。不過當下只能想辦法穩住,盡力把動作做出來。」 這次技術上的嘗試,來自教練周宜辰的鼓勵與調整,郭柏辰說明:「老師一直在幫我修旋轉後身體開掉的問題,這次能順利投出,是教練的功勞。」 過去他以側向出手為主,今年選擇技術門檻更高的旋轉式挑戰自己,也期待未來能突破個人最佳與大會紀錄。他笑說:「想再拚一波,突破自己也是給大學生涯一個交代。」 至於高強度比賽後的行程,他早已安排好在地美食巡禮,期待一解連日壓力。他開心地說:「這次來臺南,說什麼都要吃到鱔魚意麵和牛肉湯!」 郭柏辰本屆已奪下一般男生組標槍與鉛球雙金,加上歷年累積的11金2銅,全大運個人獎牌總數來到14面。他也預告,若身體許可與學業允許,下屆還會繼續參賽,目標瞄準更多挑戰與突破。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男生組鉛球 金牌:清華大學 郭柏辰 13公尺23 銀牌:大同大學 闕稟翰 12公尺62 銅牌:成功大學 鄧浩銘 12公尺23

高科葉秉蘴在最後一項1500公尺全力衝線,鎖定十項全能金牌。攝/許靜玟
綜合

高科雙雄霸氣登頒獎台!葉秉蘴十項全能二連霸、陳昊驚喜摘銅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田徑賽事,歷時兩天的一般男生組十項全能賽事,於今日完成所有項目,高雄科大葉秉蘴以總分5329再次封王,繼上屆金牌與112年銀牌後,連三屆有獎牌進帳。中華醫大方太平以4011分摘下銀牌,高科陳昊則以3823分驚喜摘銅,與隊友葉秉蘴一同站上頒獎台。 「跑完1500公尺真的像解脫一樣!」葉秉蘴激動地說。這位全能戰場上的熟面孔,本屆因出國延後訓練,準備時間只有半年,原本一度不打算參賽,卻在看到隊友陳昊備戰後燃起鬥志,決定報名挑戰連霸。他笑說:「看到陳昊也想拿牌,我實在氣不過,才決定衝一波。」 十項全能不只考驗體力、技術,還有選手的意志力。連續兩天、十項目接連登場,讓選手們身心俱疲。「比到最後真的只剩意志力在撐。」葉秉蘴表示,能和隊友攜手站上頒獎台,對他而言是最有力的畢業禮物。   兩位選手也都有各自心中的難關。葉秉蘴表示,十項中最難突破的是撐竿跳:「這項目需要的不只是爆發力,更有協調性與高技術門檻。」他特別感謝教練黃培榮非常積極地幫他們尋找訓練的資源。而陳昊則坦言,對他來說最「煩」的是110公尺欄架:「進步幅度最慢,總是卡卡的。」 儘管練習環境有限,但靠著互相陪練、外校師資支援與教練的協助,兩人一步步從默默無名的全能新兵,走到全大運舞台的焦點。葉秉蘴語帶感激:「教練是我最想感謝的人,如果沒有他一路發掘與陪伴,我不會有今天。」 至於未來規劃,他們笑說:「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參賽,這面獎牌,就當作是留給自己的畢業紀念。」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男生組十項全能 金牌:高雄科大 葉秉蘴 5329分 銀牌:中華醫大 方太平 4011分 銅牌:高雄科大 陳 昊 3823分

中山簡伊玄在最後一項800公尺奮力衝線,拚下七項全能金牌。攝/許靜玟
綜合

中山簡伊玄海陸雙修 七項全能拚出金牌夢

「我真的做到了!」中山大學簡伊玄在結束本屆全大運一般女生組七項全能最末項800公尺後在場邊大喊,就讀海洋科學系大二的她,靠著體力穩定發揮與跳高項目的驚喜突破,以總分3462分摘下金牌,完成大學田徑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簡伊玄上屆以第三高分完成全能比賽,卻因賽制僅取前兩名頒獎,與獎牌擦身而過,成為她心中的一大遺憾。她說:「那時就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拿成績回來。」 簡伊玄的田徑之路始於宜蘭文化國中,當時主修五項全能,卻從未達標進入全中運。「國中時沒比進全中運一直是遺憾,所以看到全大運就想拚一次。」進入蘭陽女中後,雖仍熱愛田徑,但練習機會有限,直到大學才重返全能舞台。 對於本屆表現,簡伊玄坦言雖然技術還有待加強,但她靠著「大力出奇蹟」全力完成七項賽事:「我很多項目的技術其實不太好,只能靠體能和拚勁去撐。」其中跳高突破最大,從過去最佳1公尺32,一舉跳出1公尺48的佳績,讓她驚呼是奇蹟:「國中最佳跳過1公尺28,這次一舉躍過1公尺48,我真的不敢相信。」 然而表現也不是全無波折。她坦言最有信心的欄架與鉛球反而失常,鉛球僅投出練習時九成距離,欄架則首次嘗試三步跳,然而,成績與過往的四步跳、五步跳相近,未如預期。   簡伊玄特別感謝中山學姊凌荷童,凌荷童是上屆的100公尺銅牌得主,同時也是後醫系學生,從冬訓到比賽課表全程陪伴指導,練習之餘,凌荷童還會發揮自身醫學專長,幫簡伊玄做恢復、貼肌貼,亦師亦友,幫助她調整心態與體能:「有時候練得很累會想放棄,但想到今年目標就是拿牌,就會再堅持下去。」 除了田徑,簡伊玄還同時投入帆船訓練,是名副其實的「海陸雙棲運動員」。雖然參與其他比賽表現平平,但她並未氣餒,未來也希望能在雙領域持續成長。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女生組七項全能 金牌:中山大學 簡伊玄 3462分 銀牌:中華醫大 王靜宜 2987分 銅牌:聯合大學 陳家蓁 2809分

淡江張祐綦沉著應戰,迎戰上屆金牌好手洪嘉均。攝/許靜玟
綜合

想把獎牌變色!淡江張祐綦擊敗上屆金牌洪嘉均 勇闖男單四強

「看今年能不能把獎牌變色!」淡江大學張祐綦與上屆金牌北市大學洪嘉均激戰三局,最終以2:1(21:17,10:21,21:17)奪勝,挺進一般男生組單打四強。 上屆單打摘下銅牌的張祐綦,本屆以「試試看」的心情出戰熟悉的對手,賽前他坦言:「在北區預賽就曾對上他,當時是直落二落敗,這次就當作是一場挑戰。」 首局比賽,張祐綦雖然開局落後,但中後段掌握節奏、強勢逆轉,以21:17拿下,自己也「有點意想不到」。第二局戰術執行不佳、10:21讓出,他透露:「原本是要壓制對方的進攻,結果太多高球反而讓對方殺得很兇。」 進入關鍵決勝局,張祐綦頂住壓力,告訴自己「一顆一顆來」,穩住節奏不急躁,靠著耐心與觀察慢慢尋找破口,以21:17搶勝晉級四強。他笑說:「就看看能不能把銅牌變成別的顏色,如果不行也沒關係,我已經盡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張祐綦與洪嘉均從國小時期就認識,兩人多年來在比賽中經常碰頭,彼此熟悉也更加了解對方打法,這場勝利對張來說不只是晉級,更是一次難得的突破。   賽後,張祐綦也特別感謝在場邊觀戰、來自淡江女隊的教練在賽前與比賽中提供戰術建議,幫助他穩定節奏。作為大四生,他坦言這很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全大運:「不希望留下遺憾,這次能更往前邁進,就已經很滿足。」 晉級四強的張祐綦,將在明日對上嘉南藥理大學的蕭仁傑。蕭仁傑曾在112學年度奪下金牌、109學年度摘銀,本屆前三場賽事皆以直落二晉級,氣勢銳不可擋。另一組四強對戰組合,則由致理科大陳柏翰迎戰空軍官校柯羽禾。

北醫楊采庭在一般女單打八強賽直落二晉級。攝/許靜玟
綜合

一般女單上演北醫內戰 上屆銅牌楊采庭晉級四強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羽球賽事今(30)日於成功大學中正堂登場,一般女生組單打四強賽,由臺北醫大楊采庭迎戰同校好友陳彥穎,上演一場「北醫內戰」。最終楊采庭以21:13、21:13直落二晉級四強,陳彥穎則止步八強,結束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場單打賽事。 兩人皆為北醫大四生,從大一即共同加入羽球隊,不僅是隊友也是並肩作戰的雙打夥伴。上屆全大運兩人分屬不同子部,直到銅牌戰才碰頭,當時楊采庭奪下銅牌、陳彥穎獲得第四。今年則在賽程抽籤時提前相遇,上演好友對決。 「怎麼又遇到了!」楊采庭苦笑著說。兩人在各大賽事經常對戰,幾乎每次都要在晉級關鍵賽事交手,已十分熟悉彼此的打法。   比賽過程中也處處可見兩人的好感情。陳彥穎在本場賽事使用的是楊采庭的球拍,換場時還順手從楊采庭的包包裡拿了肌樂噴劑,兩人相視而笑。不言而喻的默契與友情,讓這場北醫內戰多了幾分溫暖。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今年也一同出戰一般女雙打,並在下午的賽程以2:0擊敗臺北科大李易秦/林郁玲,強勢晉級四強。雖然單打場上分出勝負,但雙打仍是攜手作戰的夥伴。 楊采庭接下來將挑戰晉級決賽,陳彥穎則以這場比賽為大學生涯在全大運單打項目的最後一役畫上句點。陳彥穎表示,只要楊采庭穩住節奏,就有機會拿下金牌,而她也有「三局之神」的外號,因只要和她打到第三局,沒有人可以贏她。 「這次就換我幫她加油!」陳彥穎激動地說,也展現隊友間的深厚情誼。 楊采庭將於明日迎戰來自中興大學的邱郁喬,對手來勢洶洶,曾在109與112年奪下一般女單打銀牌。另一組四強對戰則為僑光科大林家旗對上臺北商大許藟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