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身體及心理素質是張承恩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攝/王愷
人物特寫

築夢踏實勇往直前 沉默的王牌張承恩

「希望以後能靠棒球闖出一片天。」來自美和科大的張承恩眼神堅定說道。 張承恩對棒球的熱情始於他國小看到的一本漫畫《棒球小王牌》。由於不喜歡長時間坐在教室上課,總偷跑去圖書館看漫畫,漫畫中球員打球的風采深深吸引了他,激發他想打棒球的渴望。就在當年暑假參加完中正國小的棒球夏令營,更加確定投入這項運動,因而從中山國小轉學至中正國小,就此開啟他的棒球生涯。 然而,張承恩的棒球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高二暑假時球隊無預警解散,讓他感到非常震驚,由於一切來得太突然,讓他和許多同學感到錯愕,好在後續透過教練的安排下,轉學至大同高中,讓他再續棒球之路。    談及大學與高中的比賽層級差異,他表示,高中比賽總帶有幾分青澀,大學比賽則更加自在放鬆,氛圍也較不緊張,相對於高中,大學棒球比賽更加專業化和成熟,融入體能和多元協調性訓練,不同於高中比賽的平凡感。 對於大學初登板的表現,他表示:「第一次參加非常興奮,但也因為層級與強度和過去不同,在心態和控球方面需要調整。」在今年預賽階段仍還在尋找投球的感覺,儘管如此,他仍努力克服困難,持續加強身體和心理素質,力拼成為球隊亮眼的一顆星。 在未來發展上,張承恩希望在大二時先考進屏東紅尾成棒隊磨練,盼透過業餘成棒強度增加經驗質,加強自身不足之處,期許透過成棒洗禮,再正式叩關職棒舞台。

黃晉閔在球隊能擔任多個守備位置。攝/葛柔均
人物特寫

目標成為全方位教練 黃晉閔的野球之道

「非常榮幸能代表學校參加這次大專棒球聯賽,能面對不同對手與球隊,是新鮮的挑戰,也是具有意義的時刻。」來自慈濟大學的黃晉閔說。 黃晉閔國小時,因看見學校棒球隊練球,開啟了對棒球的啟蒙。在某次與父親逛文具店時,買了一個塑膠棒球手套及海綿球,之後便常在下課時間拿出來與同學傳接,一邊揣摩投球及接球技巧,就此與棒球結下不解之緣。 對於今年大專棒球聯賽的三場預賽,黃晉閔說:「即使面對到強隊,仍保持冷靜,在攻守兩端做出貢獻,全力以赴是我上場後的信念。」這段經歷也讓他體會心態和技術的平衡之道。    從黑豹旗一路打到大專棒球聯賽,黃晉閔坦言:「能對上其他學校,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儘管勝負欲仍存在,更多是在享受比賽過程,珍惜每場與不同對手切磋的機會。」 談及乙組基層環境,他表示,棒球這項運動熱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和成長的態度,場地和球具資源雖然有限,但對於真正愛棒球的人來說,這都不是阻礙而是挑戰。 黃晉閔目前就讀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畢業後希望將本科專業與棒球作結合,目前正計劃考取C級棒球教練,盼將教育領域與棒球融合,成為一名全方位的教練。

彭子軒非常珍惜每次上場機會。攝/葛柔均
人物特寫

一棒定江山 彭子軒的人生下半場

「記得那球是打到中右外野之間,當時打出去也沒多想就一直跑,直到跑回本壘裁判體醒我比賽結束了,才知道我擊出再見安打,替球隊拿下預賽首勝。」慈濟大學彭子軒笑容滿面回憶道。 彭子軒國小時,熱衷收看美國職棒賽事,開啟他對棒球的好奇與嚮往,即使沒加入正式球隊練習,他仍努力練習丟球、揮棒,直到進入大學才受正規指導訓練。 談及棒球對他的啟發,他說:「相信許多喜歡棒球的人都曾擁有職棒夢,但礙於現實問題,最終無法實現夢想,但能在大學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球友打球,是件開心的事。棒球對我來說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珍貴的回憶和生活的一部分,即使無法成為職棒球員,我仍熱愛這項運動。」    對於首次參加大專棒球聯賽,彭子軒表示:「雖無緣晉級複賽,但透過這三場預賽,感受到與其他隊的差距,也意識到良性競爭和挑戰性,讓我更加珍惜每次上場機會,把握和對手切磋球技的時光。」 一路從南一中讀到慈大醫學系,他坦言:「如果可以重來,希望能朝體育圈發展。」曾經擁有職棒夢的他,最終選擇努力讀書升學,現在的他積極往運動醫學發展,期許學成後,能以不同身分,回饋給更多體育選手。

高雄師大方行健大一憑藉130的球速被稱作火球王牌,並在UBL首登板成功救援。圖/方行健提供。
人物特寫

視「體育」為人生導師 全場工具人方行健貢獻所學

「我的UBL投手初登板是在大一後援上場,當時對上同鄉的國立高雄大學,球落入捕手手套的瞬間,對手板凳區傳來陣陣驚呼聲,讓我成就感滿滿,後來單局送出2K,是大學階段印象最深刻的賽事。」來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的方行健笑容滿面的回憶道。 高雄師大棒球隊自民國99年成軍,加入UBL大專棒球聯賽公開二級的行列,儘管隊史最佳成績為預賽一勝,但仍默默奮戰著,由於體育系入學管道不含棒球,球隊陣容維持三至四位大學前有經驗球員。在此前提下,方行健大一就憑藉130的球速被稱作火球王牌,並在UBL首登板成功救援;大二越級當上副隊長、大三成為隊長,遵照過去在體育班、校隊所學管理球隊;而大四這一年,球隊抽到了最有機會晉級的籤,四戰兩勝即可晉級,但無奈皆以些微之差落敗。棒球終究是團隊運動,在棒球旅程的終點,方行健始終沒能與隊友開創球隊UBL新紀錄的扉頁。 有中部高中棒球明星聯隊領隊經驗,身懷投手及游擊手守備技能的方行健進入高師後,變成能因應球隊需求的「全場工具人」。與生俱來的運動能力,讓他不論在三壘、外野或捕手都有所貢獻,隨著上場經驗增加,投手兼任中心棒次也成為家常便飯。一切可歸因於父母鼓勵多方嘗試的管教態度,琴棋書畫禮樂射御書數樣樣接觸,從國小羽球體育班、高中棒球乙組校隊到大學體育系,方行健不斷從體育路上吸取經驗與教訓,尋找人生的方向。 那些體育教我的事——心態 「雖然學校沒有強制規定,但既然棒球是我的專長,就必須加入校隊,大學必須打一場UBL。」入隊前就得知球隊成績不理想,但方行健仍入隊持續增進自己的專項,也在結識這群夥伴後,受到學長們的正能量感染,就算碰上強隊也毫不畏懼、相互鼓勵。考慮到周遭高齡住戶眾多,體育系所在的和平校區禁練棒球,只能在機車車程45分鐘遠的燕巢校區練球,且選手就讀科系多元,聚集全隊練球知易行難。大三的某場比賽,方行健七局投14K,卻掉10分非自責分,最後敗陣,相似情況一再重演,但原就重視過程大於結果的他,選擇專注享受開心打球的純粹。 那些體育教我的事——領導力 期望帶領球隊前行,大三當上隊長,方行健首重建立球隊文化,自行設計新隊徽、認真經營IG、落實每週調查練習出席狀況,打造嚴謹有紀律的球隊形象;同時規範到球場後的SOP,下達明確指示、控制各流程時間,讓每次練球發揮最大效益;建立在教練著重傳統練習的基礎上,透過網路資源自學教學方式,並傳授給隊友們,在熱絡的球隊氣氛中,方行健的隊長歷程也默默到了尾聲。 那些體育教我的事——自律 體育強調紀律、團體生活,權衡專項、課業及生活更考驗自律,出生書香家庭的方行健耳濡目染之下,立志成為體育老師。進高師前便箭指臺師碩班,為自己安排充實忙碌的大學生活,修師培、進球隊、加社團、考證照、當教練,就算腿斷掉且新冠初康復,還是堅持完成家扶兒童桌球營的總召責任,同時,滑板、游泳、SUP、舞蹈等新專項,也在他對自己的高要求下習得。 隨著人生歷程推進,對方行健而言,體育也從「最愛的興趣」滋長出一份責任感,如今他已推甄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碩班,雖然往後不一定會繼續打球,但在棒球場上汲取的養分,想必會持續在生命的某些時刻發揮作用。

國立體大棒球隊投手方郁淮。攝/張庭毓
人物特寫

克服低谷逆流而上 方郁淮越挫越勇的棒球征程

112學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國立體育大學在公開一級複賽以五勝兩敗(TQB:0.585),居複賽寶座。甫結束複賽的隔天正逢球隊放假,然而有位身材高䠷的選手,沒有選擇休息,而是前往運科中心額外加強。這樣與訓練師合作的日子已長達一年,不只週末休假時刻,連平日晚上只要有空檔都會來進行訓練。他是國體大三的方郁淮,來自府城,身高186公分的投手。    畢業於臺東體中、有亞青及未來之星培訓經歷的方郁淮,回想起來到國體的契機,他笑著說:「通常我選的學校都對自己很有挑戰!」透露第一個來詢問他大學就讀意願的是龔榮堂教練,「龔教練是第一個非常希望跟確定要我來的,就覺得教練滿重視我的。」並表示國體除了天氣較冷之外,其他環境、防護資源等層面都在水準之上,然而入學後隨之而來的低潮期,讓他迷航了約一年半的時間。 憶起失去方向的那些日子,方郁淮透露,起因是大一遇到球技不佳時,不知如何調整找人協助造成的,「大學相較高中是個較為自由的環境,不會有人在旁邊盯著看。因為不知道怎麼調整,也不知道可以去找誰幫我,只能不斷找方法,導致低潮的狀況拖了非常久。」最終藉著家人的陪伴與支持,總算在大二上逐漸走出低谷,「當時就是多跟他們聊聊自己的狀況與看法,再慢慢討論,找出一些對自己比較好的方法來執行。」 回到正軌後的方郁淮,在去年夏天參加中職測試會,首次嘗試挑戰職業夢想成真的可能性,5打席投出1保送,最快球速達142公里,他說:「失敗是成長的養分。」雖最終未獲青睞,然而這次的逆境,更讓他堅定追逐夢想的決心,也成為他棒球旅程中的寶貴收穫。 今年聯賽預賽先發兩次,合計丟出9局包含4次三振,另被敲出10支安打;複賽則是後援登板,總計3.1局被擊出6支安打外加2K,最快球速來到144公里。自評系列賽的表現,方郁淮坦言雖出賽機會較少,但無論何時總會隨時準備好自己:「沒有特別好但也沒有說很差,丟起來狀況滿普通的,感覺還可以更好!」 在球種學習的路上,方郁淮會透過向隊友們請教來嘗試與摸索,進而找到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目前他最擅長且最常使用的是滑球,並指出這是對打者最有效的應對方式。面對今年聯賽,他也改變了自己的心態,積極進攻好球帶,「我知道我的球打者不好攻擊,甚至可以往紅中去丟,打者也不見得打得好。」秉持盡量不去想太多,這也讓他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壞球,同時能拉長局數、降低用球數。 在這八年多的棒球路途上,方郁淮的父母親一直是他棒球路上的重要角色,他說道,無論是在場邊加油,亦或是線上收看轉播,都成為了他背後最堅強的力量。眼下,他正專注於大三的生活,不斷努力,期待著在未來能夠實現自己成為職業棒球員的夢想。

林忠諺在大專棒球聯賽投出三振,熱血吶喊。攝/李佳蓉
人物特寫

球隊支柱轉換跑道 林忠諺的情蒐下半場

在109學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來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一般組棒球隊的林忠諺,帶領球隊取得第二名好成績,回想當初剛進到球隊的菜鳥,在今年大專賽場上不但穩固游擊的中線守備,同時也是緊要關頭站上投手丘的終結者,早已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棒球隊訓練五年 感受到競爭激烈 「體驗過棒球隊的訓練才知道,棒球圈的競爭激烈,真的不是那麼容易。」雖然林忠諺從小就在福林國小、陽明國中這樣的棒球強權學校訓練,不過升上大學後並未繼續以打棒球為主,反而往棒球情蒐這條路前進。 國小時林忠諺常與爸爸同在電視機前看職棒,便越看越有興趣,於是在國小五年級從麗山國小轉學至福林國小接受正規訓練,也開啟他為期五年的棒球之路。林忠諺小時候只要一聽到練球就滿心期待,每到禮拜六,隊友都想放假好好休息時,唯獨林忠諺興致勃勃地準備練球,他也笑稱自己是不折不扣的「練球狂」。 不同的棒球認知 使自我懷疑萌生 進到陽明高中國中部後,除了練球模式的改變、體能訓練的增加,不再只是像國小開心打球,而是開始認真以職棒作為目標練球。高強度的訓練下,也讓林忠諺開始反思自己未來是否真的適合打球,他說:「國小那種對棒球純粹、輕鬆的熱情,是把球打出去會很興奮,但到了國中比較需要開始認真處理每一球,一有閃失其實壓力會蠻大的,有時候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真的夠格。」 輾轉一般組球隊 心態成長多 大學來到臺體大棒球隊一般組,林忠諺加入球隊第一年就打進大專聯賽決賽,他認為自己十分幸運,在菜鳥階段就可以跟學長們一起打進決賽的舞台,「有時候我都會想著那年打進決賽會不會是我大學唯一被大家看見的機會。」林忠諺表示剛開始加入球隊時,在比賽中往往對於隊友的失誤感到不耐煩,甚至會當場破口大罵。升上大三後,他的心態更成熟,在「換位思考」的部分特別琢磨,不再對隊友亂發脾氣,也變得對自己隊友更有信心,同時也能理解他們的心境。他說:「意識到自己要帶領球隊後,會為隊友多想一點,理解他們也不是故意失誤,多鼓勵他們才是贏球的關鍵。」    轉往情蒐發展 曾為球員更能掌握細節 認知到棒球圈的競爭激烈,林忠諺升上大學後不再專攻棒球,反倒轉往棒球情蒐發展。選擇就讀臺體大的運動資訊與傳播學系後,從新聞上看到黃致豪教授在棒球的Trackman或Rapsodo上開發,受過專業訓練經驗的他,對於情蒐較能掌握場上球員的動作細節,也能夠瞭解球員的心態變化,於是開始鑽研情蒐技術,在不同的三級比賽中,協助球探記錄投手的投球轉速、轉軸與垂直速並剪輯球員動作影片,針對出手點和習慣的小動作加以觀察分析。 林忠諺有時還是會羨慕學長或同屆步入職棒生涯,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反倒對自己能夠體驗兩種求學方式感到幸運。他認為自己仍然以自己的方式愛著棒球,依舊對自己喜歡的事物保持認真,林忠諺說:「在一般組打球、做情蒐分析對我來說是快樂的,也讓我覺得我並沒有離開棒球這個圈子。」

從小就具打球天賦,林岳谷期盼能獲得球團信賴。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挑戰最高層級再也不是夢 林岳谷化目標為前進的動力

從5歲開始林岳谷跟著表哥古森一起拿著報紙和球棒玩起棒球,漸漸玩出興趣來,而國小參加棒球育樂營後開始正式加入校隊,第一次接觸正規訓練的林岳谷吃了不少苦頭,常常萌生想放棄的念頭。到了小學五年級,進球隊不到半年的他,有次球隊要上台北比賽,原本以為自己的經驗還不夠準備放假回家的他,意外被教練一起帶去比賽,當時連暗號都看不懂的林岳谷,在某一場比賽被四壞保送後,自己選擇盜壘卻意外地成功,令教練也拿他沒輒。 在2014年竹塹盃少年棒球錦標賽冠軍戰,當時還是投手身分的林岳谷,即便手受傷,還是被教練派上去投球,邊哭邊投投滿六局,最後意外地拿下優秀選手獎,這也是他第一次在比賽中拿到個人獎項。 高中選擇從台東北上到了穀保家商就讀,一開始林岳谷被分配到鋁棒組,直到高二才轉成木棒,令他最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打黑豹旗,在四強戰平手的情況下,教練派他替補上場,最後打出中左外野深遠安打,帶有一分打點,讓穀保順利拿下勝利,晉級冠軍戰,他表示第一次打黑豹旗,就有打職棒總冠軍戰的感覺,第一次享受拿到冠軍大家一起灑水慶祝的氛圍,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高二打完玉山盃之後,進入U18中華青棒培訓隊,最後不幸落選未進入24人的名單,對於當時的他打擊很大,在集訓結束後,回到學校練球卻再也沒有動力,消極了幾天,直到後來和教練通過電話,教練告訴他得失心不要這麼重,往後的比賽還有很多,不要因為這次挫敗就放棄練習。 高中畢業後進入國立體大,剛開始進去的成績不怎麼亮眼,在比賽遇到低潮打不好時情緒也會有很大的起伏,經過一年的調整下,今年大專聯賽的狀況相對穩定,不會有大起大落的表現,他自己也在賽季開始前在筆記本裡寫下自己的目標,打擊率3成以上,守備零失誤和三支全壘打,最後林岳谷達成了絕大部分,也期望明年的成績無論打擊或是守備都能夠比今年更好。 對他來說,打棒球讓他變得成熟、獨立,因為高中就獨自到台北讀書,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自己想辦法處理,而不是靠父母幫忙,也因為打球讓他有目標、有想法有前進的動力,林岳谷說:「高中之前挑戰職棒可能是一個夢想,而現在卻將它視為目標,想要挑戰更高層級。」

「球衣都是紅土很帥!」文化王牌陳翊瑄說,沒有什麼原因就是很喜歡。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穩定實力發揮 陳翊瑄放手一搏挑戰職棒夢

110學年度UBL大專院校棒球聯賽預賽,由強敵國立體大對決文化大學,兩隊一路糾纏文化在第10局突破僵局制以一分領先,最後一個半局派出陳翊瑄出來關門,在滿壘無人出局高壓的情況下,陳翊瑄用2個內野滾地球和1次三振順利化解失分危機,拿下勝投。平常都以先發上陣的他,在這場比賽卻以救援身分上場並穩定陣腳化解危機,對他來說是一場很印象深刻的比賽。 憶起高中時期,如果當時沒有撐下來,選擇放棄,或許就沒有現在的文化王牌投手陳翊瑄了... 因為哥哥的關係,讓原本要去參加籃球隊的陳翊瑄,因緣際會之下加入了棒球隊,開始他的棒球之路,高中原本在仰德高中就讀,但因為練球的模式和環境不如所想,當時陳翊瑄就主動向教練提議想轉到大理高中,也期望可以更努力拿到代表權成為國手,當時與總教練鄭幸生談過之後,教練也同意他的想法,最後也順利地轉進了大理高中。 到大理高中後,因為手痛的問題,沒辦法馬上應戰,在這期間也練過游擊,但都沒有當投手的協調性好,教練也要他好好當投手投球,他表示當下的心態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就按照著教練吩咐去做,到了高三也順利選進U18中華培訓隊,完成短期的目標。 在U18中華培訓隊期間,遇到許多實力比自己高出一階的選手,與他們交流下,心態上有很大的收穫,即使在場上遇到狀況,也不慌張,學習找到自己的節奏,從容地面對打者。 上了大學,進到文化之後,常常能在大專的賽事看到陳翊瑄先發的身影,與高中不同的是,大學多了自主性,除了球隊的課表之外,自己了解自己缺乏什麼需要加強,就會利用其他時間做自主練習。 大一結束後,進入U23培訓隊,當時陳翊瑄的球速僅剩140公里,培訓隊結束後他向目前擔任樂天球探的學長馬熙傑請教投球機制的問題,在他的調整之下,球速提升到最快速147公里,陳翊瑄說:「如果當時沒有學長的指導,或許不會成就今年的他。」 今年因為中華職棒多了第六隊,多了一個機會能夠挑戰,陳翊瑄認為自己也準備得差不多,想放手一搏去挑戰看看一直以來嚮往的職棒舞台。

高雄大學方國瀚。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投手丘上的職棒夢 高雄大學方國瀚

國立高雄大學方國瀚,在本屆110學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男二級的比賽中,共先發3次,奪下1次勝投,替球隊貢獻了13局的投球局數。方國瀚雖從小開始打球,但卻在高二時,因傷從傳統強權美和高中轉學至社團性質的道明中學,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棒球,在大學時又重返了公開組舞台。 方國瀚因父親喜歡壘球,小時候常常帶他去打球,因而喜歡上棒球,他在國小時加入了中正國小少棒隊,在2013年曾代表中華隊,前往日本參加IBA-boys世界軟式少棒錦標賽。因球隊人數不夠,常常都要負擔長局數的投球,疲勞過度的情況下,埋下了傷痛的種子。國中時他加入了青少棒強權的忠孝國中,並在2016年,拿下國中棒球聯賽硬式組全國第一,但受到手肘和肩膀的傷勢影響,在國中階段,主要都是以野手身份上場。 高中時,因考量高雄在地學校競爭激烈,恐怕無太多表現的空間,因此選擇美和高中,但手肘肩膀的傷勢不斷復發,父親認為與其這樣一直反覆無上場空間,不如去讀書,雖然方國瀚當下有些無法接受,畢竟從少棒一路打上來並不容易,他不想就此放棄,奈何苦無打出成績的當下,還是聽從父親的建議,在即將升高二時,降轉至道明中學。 到了道明中學,方國瀚不想放棄自己多年來的興趣,於是加入社團性質的道明中學棒球隊,在南區高中棒球聯賽中,先是以百分百的打擊率獲得打擊王,後也拿下勝投王、三振王,更連續兩屆斬獲全壘打王,投打俱佳的表現,在乙組可謂大殺四方,讓他有了信心繼續往大學公開舞台邁進。 在報考高雄大學棒球專項時,教練就被其驚艷到,沒想到一個社團出來的球員,能有這麼好的表現,於是他就加入了高雄大學,也因高雄大學離家近、又是國立大學,成功說服父親讓他繼續打球。由於舊傷在身,教練團希望在大一、大二時讓他好好養傷,雖將其定位在先發,但不會讓他負擔過多的局數。在此屆的比賽中,他認為最可惜的部分是專注度不足,先發投手需要長時間的專注,如果一個閃神,可能就會被對手抓住機會,而此次有幾球就因為這樣而被敲安打。 不同於高中多是自主訓練,升上大學有專業的訓練後,方國瀚的肌力、技術都有所提升,球速也從過去的132公里提升到141公里,現在他即將升大三,他希望能開始為球隊貢獻更多局數,更希望能在畢業前,帶領球隊回到公開一級的舞台。而他最大的目標,就是能夠打職棒,「大三、大四我都會去選,畢業後我會給自己再一年的時間去挑戰。」方國瀚表示,儘管家人不太支持他在大學畢業後繼續打球,但他仍想用大學這段期間證明自己,實現他的職棒夢。

臺大女棒主力選手林庭瑋。攝/劉修竹
人物特寫

「除了棒球都不是真愛」 追愛少女林庭瑋的野球人生

復興實中強投女棒選手林庭瑋,有在關心學生棒球的人對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她就是曾在黑豹旗創下首位女投手單場投滿135球、12K紀錄的超強女高中生。經過五年的成長蛻變,如今林庭瑋已是臺灣大學的主力球員,109學年度更率領球隊勇奪大專棒球聯賽季軍殊榮,如此亮眼的成績讓人難以聯想,她是個身上有大小傷勢,課業又相當繁忙的醫學系學生。 冒雨進行的熱血棒球賽 開啟林庭瑋棒球路 回想起小學五年級時,林庭瑋被表哥帶去看獅象大戰,不料當天下起了雨。下著雨的比賽,對球員及觀眾來說都是既悶熱又不舒適的體驗,但也因為這樣的場景,深深吸引住第一次進場看球的林庭瑋,「看選手們冒著雨打球就覺得很熱血,也很好奇這個運動多好玩讓大家願意冒雨奮鬥。」 受職棒比賽的熱血氛圍感染,林庭瑋對棒球的興趣像是開關被打開一樣,開始假日拉著爸爸玩傳接球、整晚拿樂樂棒球丟牆壁、甚至冒著打壞家具的風險在家裡揮棒都成林庭瑋的日常。一路到了小學六年級寒假,林庭瑋想要更進一步體驗棒球,於是報名參加職棒球隊的冬令營,這一參加就是連續四年。「參加營隊可以學到棒球技巧,又能交到同樣喜歡棒球的好朋友,每次參加都覺得自己更接近棒球了。」 棒球在哪 林庭瑋就在哪 經過棒球營的美好體驗,林庭瑋已深深陷入棒球的魅力裡,適逢國三要選校升學,面對直升復興實中或外考他校的選擇時,她心底早已打定主意,「哪裡有棒球隊就去哪裡。」  復興實中曾有社團性質棒球隊,但後來因人員不足而遺憾倒社。就在林庭瑋考慮要外考時,一位熱愛棒球的公民老師給她復辦棒球社的想法,她二話不說找上其他夥伴,將棒球社重新創立起來。有了自己的球隊,加上願意一同奮戰的隊友陸續加入,林庭瑋帶領隊伍開始積極訓練,在復社後首次參加黑豹旗就奪得首勝,個人方面更創下首位女投手單場投滿135球且繳出12K的驚人數據。回憶起在復興實中的時光,林庭瑋笑著表示,「高中最美好的回憶就是棒球社。」 唯有棒球在手 才是林庭瑋喜歡的生活 「棒球就是真愛,讀書的時候桌上要擺一顆棒球心情會比較好,受傷的時候也會拼命復建,生活裡不能沒有棒球。」 林庭瑋高中畢業後,成功考取第一志願國立臺灣大學,並加入期盼已久的臺大女子棒球隊。進入臺大女棒後林庭瑋很快地就成為隊上的主力,更在大二時榮膺隊長一職,不過看似順遂的棒球路,背後付出的努力反倒令人難以想像。林庭瑋平時課業繁重,為了兼顧球隊與課業,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已成日常,除此之外,先天性椎間盤突出問題也讓她吃盡苦頭,一次的滑壘訓練讓她腰部一度痛到無法入眠,醫生甚至建議她五年內都不要再運動,但即便睡不飽又常常需要跑復健科她也都甘之如飴,說什麼都不願放棄摯生最愛的棒球。 每個好選手背後 都有一群好隊友 如果說林庭瑋對棒球的愛像是盾牌,助她抵擋課業及傷痛的摧殘,那她的隊友們就是枴杖,在她有需要時穩穩地撐起她。「集訓的時候大家會一起住在集訓室,有很多時間說話,也有很多溫馨的時刻,像是一起在冬至煮湯圓、煮火鍋,還有一起熬夜讀書。」透過練球時的相處及大賽前的集訓,臺大女棒隊員們情同手足,不論場上亦或是場下,大家總會互相扶持,每當有人陷入低潮時,隊員們會各司其職,用自己擅長、熟悉的方式相互鼓勵,幫助隊友再站起來。 放眼未來  盼有棒球一路相伴    從一手重建起球隊,到登板黑豹旗帶領球隊拿下勝投,並持續帶領臺大征戰各大賽場,林庭瑋的求學生涯因棒球而燦爛。身為過來人,林庭瑋期盼所有愛打棒球的女孩,能夠勇敢加入球隊甚至創辦球隊,「能和一群支持自己的隊友一起享受棒球是很寶貴的事情,即使剛起步時困難重重,但克服困難達成目標後,會得到一群家人般的隊友。」對於未來,林庭瑋以當上醫生為主要目標,但依舊希望在追求目標時能有棒球以及身旁的隊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