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

李興國記取世大運遺憾 望續師大連霸之路

2017年夏天是臺灣男排的國際賽旺季,從5月的亞洲U23排球錦標賽到8月的臺北世大運,目前就讀臺灣師大的李興國接連入選國家隊,其中更在第二屆U23亞洲錦標賽中獲選最佳中間手,唯獨缺席臺北世大運的選手名單中,獲得成人隊的肯定後,卻在學生排球的結尾,無法站上世大運的舞台,無疑是個遺憾。 李興國說:「世大運是2017年臺灣很重要的一場賽事,沒入選失望難免,但相信教練團有戰術上的考量,我需要再加強不足的地方。」對於入選成人隊的肯定,他則表示是因「戰神」王明浚因傷休養,自己才替補進副攻手的位置,並不因此自滿,在經歷世大運的落選之後,更讓他直言「還需要再加強」。 身上阿美族及噶瑪蘭族血統各半的李興國,國小五年級時就已長到170公分,加上活潑好動的個性,便加入明湖國小排球隊,國中就讀明湖國中,高中則進入東方工商,並曾獲得HVL(高中排球聯賽)最佳得分球員的殊榮,高三那年外界更看好東方打進冠軍賽,卻意外在六強時敗給內湖高中,遺憾以第六名坐收。 大學階段加入了公開一級霸主臺師大,因球隊陣容考量,原先主打副攻手的他必須改打快攻手,中間有一段漫長的撞牆期,面對到屢屢和舉球員搭配不上的問題,因和陣中快攻好手劉鴻杰為室友,透過和學長請益及不斷練習,最終才獲得改善。 上季臺師大男排在公開一級完成眾所矚目的十連霸,對於這項霸業李興國多少感受到壓力,但今年晉升大四學長的他轉換心態,以自己的最後一年不留遺憾的想法,期望大學四年來的成績和背號皆能始終如一:以8號球衣拿下冠軍。 本季預賽已戰五場,李興國認為團隊一切還算順利,透過賽後檢討,隔日的比賽大家都更加謹慎,盼能將失誤降至最低;個人部分還能將和舉球員的搭配多加練習,將連霸之路準備的更完善。 在臺師大的任務結束後,李興國計畫將入伍當兵,屆時或許會在企業聯賽中以國訓隊的球衣和大家見面,未來以排球教練為目標的他,還有漫長的排球路要走,而臺師大漫長的連霸之路,也還在繼續。

人物特寫

吳瑞華的排球哲學—「堅持」

北市大女排在大專排球聯賽公開組中名聲顯赫,但其實校內有另一支在一般組奮鬥的隊伍,而吳瑞華正是參加一般組的排球隊。在大學前沒有經過正式訓練的她,因就讀臺南女中時校內排球風氣盛行,讓她培養出對排球的興趣,大一時壓根不知道校內的排球社團即為校隊,抱持著對排球的熱情及「不想再只有讀書」的心態,便加入了球隊。 「從大一什麼都不會、大二被輪換上場、大三成為先發、到大四能被教練寄託期待和信任。」,這是吳瑞華大學四年打排球的縮影,促使她堅持下去的,除了對排球的熱情,就是不斷進步的自己。吳瑞華並沒有特別出色的身體素質,甚至起步的時間較他人晚了一些,但這似乎不對她造成阻礙,大一從基本的對牆練習開始,一路腳踏實地的前進,成就了現在擔任球隊要角之一的她,而這些成長,她比任何人都感受深刻。 「只要一受傷就只能坐在旁邊看大家練球,真的很痛苦!」吳瑞華這麼說,在大二時不幸遇上排球選手的宿敵:腳踝扭傷,雖然能靠著休養及復健康復,但舊傷的二度及三度受傷,讓她多次在場邊心有餘而力不足。 除了傷勢困擾,與隊友的磨合問題加上想太多的個性,讓她在大三下時面臨了心理層面的低潮,原先享受打球的感覺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不快樂,甚至曾經一度萌生退隊的念頭,所幸靠著心態的調適,並在增強球技的同時也增加了自信,重拾過去打排球的快樂。 本季北市大一般組女排在預賽中與弘光科大的對戰中意外敗下陣來,三勝兩敗的成績無緣晉級,對於球隊處於換血狀態,吳瑞華認為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且比賽過程中的環抱喊聲團結感更勝練習,但個人抗壓性仍須加強,越到關鍵時刻越擔心攻擊失誤帶來失分,因而打的趨於保守。而大專聯賽部分已告一段落,她僅能把握其餘盃賽的機會,盼能再加強自我技術及抗壓性,以勇敢和享受的心,打一場沒有遺憾的球。

人物特寫

相信態度的感染力 陳怡如投身文化帶頭拼

幫助臺灣師大成功六連后的「大眼妹」陳怡如,從臺灣師大碩班畢業後,去年專心在臺北世大運培訓隊,今年九月結束哈薩克世錦賽後,陳怡如從國家隊退役,投身文化大學運動教練博士班。再度重返大專聯賽舞台,生涯首次打公開二級比賽,不僅對陳怡如而言是全新體驗,也為文化大學這支一般生、體保生夾雜的球隊激起化學變化。 文化大學校內只有一支女子排球隊,這支公開二級女排夾雜體保、一般生,原以一般生為主,後加入體保生,王敏憲教練讓球員自行選擇是否要報名公開組比賽,因隊員也想往更高層級挑戰,因而開始報名公開二級賽事。 「他的加入帶給我們正向的能量!」王敏憲教練多持開放態度,談及陳怡如擔任助教並入隊參賽,表示從陳怡如入隊之初就未強迫她參賽,陳怡如在權衡之後決定身兼教練、球員兩職,王敏憲教練說:「轉職教練這段路程是身為一個職業球員必經的過程,我希望能用我的經驗輔助她,幫助她更快步上教練這條軌道。」 陳怡如首次參加公開二級比賽,認為一、二級球員無論品行、態度都很好,主要差別在於基本功,過去多在輪轉至後排時便會下場,少有接發球機會,預賽四戰打滿全場,陳怡如笑說:「真的是全新體驗,好險平常教練在教有在聽,對於觀念了解加上練習,目前銜接沒有問題!」 同時擔任球員、助教,陳怡如在教學上看得更透徹,發現文化學妹在場上攻勢來回多波後防守站位開始混亂,退位不確實。帶隊時注重防守觀念,主張「教練建構觀念,球員詢問問題」,期望雙向溝通,教學相長,陳怡如說:「不是我來就一定會贏,要一起變得更好!」 文化在預賽四戰雖只搶下一勝,驚險晉級,但比賽中可看到陳怡如多次飛身救球,奮力撲接,文化球員大多自信心不足,陳怡如打出拼勁帶頭拼,「我相信拼勁和態度絕對是會感染的!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現有的能力Push她們,把好的東西帶給她們。」 「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會累!」身兼球員、教練還有博士班課務,陳怡如享受其中不喊累,認為因身兼多職反而更能將各方面知識結合、串連,希望能將球技、教學、學術理論結合起來,嘗試融合期待產生改變,碰撞出新火花。

人物特寫

「暨」續前進 暨大女排再創巔峰

有全台海拔最高學府之稱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在99年創立女子排球校隊。創隊教練邱東貴當時在校內排球場觀察到暨大的排球風氣相當優良,又因暨大女生比例較高,毅然決然創立了女子排球隊。隊員皆為一般生,卻有比公開組還強的決心,每位隊員都格外認真的學習,希望能讓自己的球技越發進步。教練專注於扎實的訓練,對於成績並不強求,造就了暨大女排堅若磐石的基本功。 僅創隊兩個月,當時教練馬上讓首屆球員參加大專比賽最高殿堂UVL大專排球聯賽,由於當時隊上有空手道體保生,便報名了公開三級,最後成績並不理想。但暨大女排不氣餒,持續在排球這路上努力,並在104年拿下大專聯賽一般組第7名的殊榮,且去(105)年獲得大專聯賽一般組第10名的佳績。 在104年大專聯賽複賽與淡江大學的戰役,起初並沒有抱太多的希望,因為淡江女排在技術層面與天生的身材層面都略勝一籌,第一局暨大女排只拿10幾分就被對方打下一局,卻在第二局,暨大女排奇蹟似的與淡江女排展開了拉鋸戰,最後出乎意料地贏了第二局,後面的三、四局暨大女排雙雙輕鬆拿下,搶下了排名賽的門票,這是暨大女排首次打進排名賽,最後拿下一般組第7名,創下隊史最佳紀錄,教練與隊員現在提起都仍歷歷在目。 「平時練球時邱東貴教練會讓我們打play,增加彼此接球、組織攻擊的默契」現任隊長黃靖喬表示,這樣的訓練使默契並非紙上談兵,直接的上場練習是最實在的。隊員郭馨婷提到:「除了平時要勤練球與喊聲外,私底下的交情不可少,在場上才能知道隊友在想什麼」,每個隊員的個性都會影響在球場上臨場的反應及情緒,所以多與隊員們一起實戰,就能對於彼此在場上的特質更加了解,默契就在無形中漸漸成形。 由於暨大是在南投埔里地區唯一的大專院校,教練有時在練球日的晚上,與隊員一起搭往台中與他校進行友誼賽增加實戰經驗,目前有與中興大學女排、僑光科大女排以及東海大學女排交流過,雖然需要來回一小時半的車程,吸取的經驗卻遠超出來回一小時半車程的價值。 「我們會幫每個球員過生日,一個月份買一個蛋糕幫壽星們慶生。」這樣的舉動見證了暨大女排的向心力,平時大家相聚的時間就是忙碌的練球,有了這樣的慶生活動,讓球員們更了解彼此,更能讓彼此感情昇華,練起球來較不會與其他球員不熟而感到乏味,練累了也能互相依靠給予力量。 目前碩一的郭馨婷,是暨大女排當家的舉球員,曾經把暨大女排舉上一般組第7以及第10,教練表示「她可以舉9米」,這樣技能並非每位球員都能達到,對於一般生來說更是少見。郭馨婷上大學才有正規的舉球訓練,過程中下了不少功夫,「每次練球都要舉上千顆,又會脖子痛,手指吃蘿蔔,有空又要重訓,但是有一天就開竅了」,在場上不僅舉球穩定,且能熟記每個攻擊手喜歡的球點與球速,給予攻擊手舒服的扣球空間。「我比賽都不看分數得」郭馨婷爽郎得說,可以看出穩定的舉球,都是從這樣不慌不忙的習慣培養出來的。 暨大女排專注於扎實的球技訓練,對於未來成績不強求,邱東貴教練不希望隊員因為成績而感到壓力,起初創立女排也希望隊員們能把隊上所學帶到各系系隊上,推廣暨大的排球風氣與實力。 「大專聯賽冠軍」這是隊員們的目標,看似遙不可及,卻也因為暨大女排的認真訓練而感到近在咫尺,暨大女排的排球路持續前進中。

人物特寫

逐漸茁壯 嘉大男排扎下基礎

和煦暖芒照進國立嘉義大學,地處在一年四季都擁有好天氣的嘉南平原,這樣的優勢讓嘉義大學的體育風氣相當蓬勃。嘉義大學在UBL大專棒球聯賽及UVL大專排球聯賽都有公開一級的球隊,除此之外校內的一般生也對體育有著高度熱情。兩年前(104年),才創立的一般組嘉義大學男子排球隊就是一則佳例。隊員皆由一般生所組成,平均身高卻高達184公分,除了優質的身體素質以外,球員的練球態度也非常積極認真,讓教練王紹祺讚賞有佳。教練也期盼球員可以將在排球運動中得到的體會,延伸運用到未來的職場和人生態度中。 「就以非專長生,嘉大男排球員的身體素質非常良好。」嘉大男排球員們與臺北市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球隊進行比賽,賽後被該隊學長們稱讚:「嘉大男排各方面的表現不錯,也有很不錯的團隊精神。」 嘉大男排常在空閒時間參加盃賽或與他校交流球技,盃賽包含南大盃、永信盃等,也曾與中正大學男排以及雲科大男排進行友誼賽。這些比賽機會皆由球員自動自發地去找尋。透過許多的實戰以及經驗交流,讓嘉大男排更了解本身的優缺點,更曾在與修平科技大學的交流中,被排球國手吳誌鴻老師稱讚嘉大男排的彈跳能力,與堅強地攻擊力,由此可知球員們的潛在能力不容忽視。 「平常練完球大家會一起去吃宵夜,或是假日沒事也會約出去玩。」不難看出球員們對於球隊有著濃厚歸屬感,藉由私底下更多的相處讓球員們對於彼此更熟悉,在球場上的默契也能從對彼此的了解中獲得。 在今年UVL一般組的預賽,嘉大預賽首勝之役,與台藝大的交戰中,嘉大男排透過與舉球員溝通並搭配靈活戰術,打出不少好球,也墊下勝利基礎。教練在最後一局換上多位新生球員,雖然該局遇到不少亂流,仍然直落三贏得比賽。教練表示讓新生球員上場是有必要的,給予新生球員上場吸取經驗,避免球隊實力產生斷層。大二隊員潘博政說:「練球都會帶著學弟們一起練,培養學弟們的帶隊能力,往後學長們畢業後,學弟能扛下帶隊的責任,傳承這份熱忱。」 「我們一般組認真算只能說是重新組一年,所以在資源上或隊員上都比較辛苦,需要一點一點慢慢疊起來,短期內的目標就是打進複賽!」大二潘博政提到,面臨草創期的嘉大男排先以訓練基礎為主,比賽經驗為輔,以此來培養隊上的穩定度,所以球隊先向近程目標邁進,穩扎穩打的步調,能讓球隊能更穩定的持續下去。隊員王健漢說:「希望學弟們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然後能夠認真練球,且自我要求高一點。」目前球隊的學長們對於學弟們寄予厚望,希望學弟們能完成學長們想打進複賽的目標, 彼此互相精進球技,讓整個球隊的水準能更上一層樓。 隊中老大哥大五的王健漢,在一般組的球員中算是天才型,不僅得到教練的讚賞,球員們也給於他很高的評價:「carry了整支球隊」,王健漢擁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包括足夠的爆發力,優良的身高,活躍的彈跳力,並善用頭腦製造許多得分的機會,再加上本身左撇子,在排球場上如魚得水,高中時期,就讀高雄岡山高中也有打過排球的經驗。 「雖然身體素質不佳,卻擁有比其他球員認真練球的態度。」這是教練對自由球員陳建安的敘述,儘管身高不夠突出,依然認真的練球,多次向教練請教相關技巧,並於課餘時間大量練習,最後在球場上發揮所長,教練也說,他是球隊上少數全勤練習的球員,使教練非常欣慰。 從台北體院(今臺北市立大學)球類運動學系畢業的王紹祺教練,有許多帶領學校排球隊的經驗,在因緣際會下就讀嘉大在職班的期間,有嘉大男排的球員前來詢問,是否願意擔任嘉大男排的教練,就此與嘉大男排結下緣分。教練期許嘉大男排的球員們保有打球的熱情,並把熱情傳承給未來的學弟們,讓更多一般生可以體會打大專盃的感動。 剛起步的嘉大男排,帶著多位前輩的肯定,未來抱有無限的可能性與潛力,讓不禁對他們的表現有許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