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踏實 兄弟之情助長追夢者趙庭緯
「無論哪一方面,哥哥對我來說是目標、角逐的對象,更是我心中的偶像。」108學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一般男預賽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對決弘光科技大學一役,彰師趙庭緯繳出18分7籃板2抄截,預賽扮演球隊進攻要角幫助彰師木鐸籃球隊拿下勝利。他能擁有優異得分能力全是源於國立臺灣大學男二級隊長趙品鈞。 膚色黝黑、身高181公分,來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三年級、擁有泰雅族血統的趙庭緯,在家中是老么,從國小田徑、國中棒球、到高中大學籃球都是追隨哥哥趙品鈞的腳步成長,趙品鈞也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升高中的盛夏之際,朋友邀約兩兄弟一同鬥牛,讓趙弟弟體會到籃球「破網」的快感,使他與籃球結下不解之緣。 成長之路,相約武陵球場磨練 趙庭緯、趙品鈞兩兄弟自高中後分道揚鑣,選擇具有乙組籃球校隊的武陵高中及桃園高中試圖找出自己的舞台。趙庭緯曾短暫加入桃園高中籃球隊,因渴望更高強度、更系統化的訓練,他也積極找尋更多訓練機會。弟弟對籃球的熱愛,趙品鈞看在眼裡,也在他無助之時伸出手,邀請他跨校訓練。「當我想要學更多技巧的時候,我哥會留下來和我在室外全黑的球場一起討論、鑽研。」兄弟倆對於籃球的堅持與喜愛並未因外在因素停止,反而加深兩人更深層的情誼。 「感謝武陵高中籃球隊不把我當外人看讓我跟著練習,武陵高中的練球環境也讓我更加渴望進步。」自律而充滿競爭力的環境使趙庭緯成為武陵球隊的「另類球員」,一同接受正式訓練,雖不能跟球隊一起「南征北討」參加比賽,但受武陵高中團隊氛圍感染的他,很多比賽也會到場邊加油。「那時我哥在北區複賽投進準三分準絕殺後,我高興地叫了出來。」他回憶起武陵進北區複賽的心情,就像是自己贏下比賽般興奮,也由於這份「團隊感」,更渴望下段旅程的籃球路。 傷痛中成長,一展大將之風的彰師主將 剛入大學之際,對校隊充滿憧憬的趙庭緯參加籃球隊考核並順利入選,準備一圓籃球夢的他卻在比賽不慎摔傷脊椎,大一賽季因此報銷。「那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多愛籃球,看著其他人在場上奔馳,而我就只能在旁邊看,真的很痛苦。」趙庭緯深感受傷最難以忍受不是生理痛苦,而是心理上經歷的復健期,必須壓抑自己渴望打球的心。「有次真的受不了上場偷打,最後連夜坐高鐵回北部物理治療。」他體會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最後決定暫時退隊。養傷期間,他透過哥哥比賽的影片持續鑽研,奠定他大二球技爆發的契機。 經歷傷痛的趙庭緯在校內系際盃中東山再起,出色的表現使他入選校內明星賽並獲明星賽最佳球員,日後受球隊學長招攬再次進入球隊,這次他學會保護自己,更珍惜上場機會。「再次回到球場時,其實還是會對受傷有陰影,但你必須去克服它,不然你會永遠停在那不會進步。」遠在臺北的哥哥也扮演精神導師,鼓勵他堅持下去。不願放棄熱愛的籃球,加上哥哥的全力支持,傷癒復出的趙庭緯更加努力訓練,不僅練球最早到場完成課表,練球完續留練投。勤奮認真的態度也讓他在大二賽季中多次攻下雙位數分數,逐漸站穩球隊核心進攻手的角色。 延續哥哥意志,盼新學年再創佳績 大三賽季,趙庭緯將球隊得以進軍複賽歸功於大學啟蒙教練吳宣平、林翰均對他的重用,同時優秀的表現讓到場支持的哥哥趙品鈞現身說法,「小時候我們感情很不好,長大後發現他其實把我當成目標在追逐。在籃球場上也會互相切磋、交流,閒暇之時我會把技巧、觀念與他分享,或許也因此我們感情、球技才會越來越好,他對我來說就是不可或缺的家人。」弟弟的重要性對趙品鈞來說不言而喻,趙庭緯的成長路上也充滿哥哥的痕跡,從國中展開旅途、高中跨校練習、最後大學分享交流經驗,一路上受哥哥幫助許多,在他需要時伸出雙手拉拔他,並在築夢過程鼓勵他勇往直前。畢業季剛過,兩兄弟將在未來的路上各奔西東,帶領臺大男籃連續三年叩關八強的趙品鈞未來打算出國研讀,而趙庭緯大學生涯最後一個賽季也希望連同哥哥的份一起,領導球隊打出佳績。
「太極」精神融會貫通 高師大羅振峰的養氣之路
108學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男一級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羅振鋒經過四年洗禮,一場場比賽中展現出看板球員的潛力,2019年12月22日對上德霖一舉攻下23分、17籃板,更在預賽完成四度「雙十」成績,在學生運動生涯最後一年成為球隊的得分利器。 身高191公分、主打前鋒的羅振峰在男一級戰場上打出身價,預賽平均上場26.9分鐘、平均攻下16.5分,平均得分排名全聯賽第3,僅次於輔大曾祥鈞、康寧林柏豪。在球隊中扮演進攻要角的他,高中以前與籃球的接觸僅與朋友的鬥牛。 羅振峰出身田徑選手,練習之餘會到附近籃球場打鬥牛,比起自我突破的田徑,更嚮往「團隊」競爭運動的他,畢業後因優異身高及體能條件得以一償夙願,被薦選到HBL甲組勁旅青年高中籃球隊,就此展開籃球生涯。 鬥牛輾轉球隊 一戰成名 「剛到青年時,我球都運不好,連上籃都不會。」缺乏球隊訓練、動作指導使得羅振峰剛入隊時嚐盡苦頭。幸虧當時隊友花時間陪伴他加強基本動作,教頭卜美可同樣無比耐心的拉拔教導,教練用心栽培以及隊友支持使他剛入青年受益良多。隔年,新任教頭徐國宏走馬上任,起初羅振峰對卜美可教練的離開及訓練方式改變無法適應,甚至整隊罷練,所幸徐國宏教練善於與球員「溝通」,使羅振峰從反抗轉而打開心房,放下叛逆與成見,為日後的一鳴驚人繼續奠定基礎。 「當時別人在球場上練球,而我在練習基本動作,我不想落後大家,所以要比大家更努力一點。」額外增加社會組比賽機會加上休假的鬥牛時光是羅振峰籃球生涯的重要養分,步步累積經驗使他在隔年逐漸嶄露頭角,高二暑假入選「GDS夢踐美國」選拔,從數十名高中菁英球員中破繭而出,與田浩、簡廷兆、關達祐一同經歷兩個月移地訓練。 接受更高強度的鍛鍊,特殊經驗讓羅振峰的視野更加寬闊,GDS美式訓練追求體能極限,球風追求個人能力及進攻效率,「在那邊把握度不夠你就會沒球權,防守也沒有優勢,你只能透過更多自我訓練爭取上場時間,也因此培養出很多進攻手段。」羅振峰沒有簡廷兆剽悍、田浩奔放球風,但他默默耕耘、紮實磨練,從一而終的堅持也讓他回臺後「沉默中爆發」,104學年度HBL複賽中籃下放進致勝球,成功絕殺當年3連勝強權能仁家商,回應教練徐國宏的期待打出高中生涯代表作。 鐵杵成針,高師太極龜「忍耐」精神 在高師徐耀輝教練的招攬下,羅振峰也跟隨許多青年學長步伐選擇踏上修行之路,但選擇簡單,堅持卻相當困難。高師田徑隊式體能訓練讓羅振峰吃不消,甚至一度萌生退意,但徐耀輝教練愛才給羅振峰適應空間,「當時『做一休一』的訓練模式是讓我最有印象、最深刻的,幾周後,讓我從原本10趟只跑一半到最後變成能夠跑滿全部。」教練的調整讓他在逐步成長中,不經意地將太極的堅毅不拔刻在骨子中。 然而,「球傳給振峰,他不會處理球,沒有用。」大一的八強複賽,徐耀輝教練暫停期間在全隊面前直指羅振峰得分能力不顯,讓沒能把握機會的羅振峰倍感挫折,狠狠重擊他的一番話也成為大學時期的轉捩點。羅振峰力求改變現況,每天中午體育館報到練投,休假期間,羅振峰不忘持續提升實力,社會組聯賽也是他球技躍進的關鍵因素,「社會組比賽相對放鬆,一來增加球感,二來可以與不同層級的人學習。」社會組聯賽有更高強度的球員,與之對抗汲取經驗同時加速在UBA比賽中更早進入狀態,108學年度可以發現羅振峰時常在第一節攻下雙位數,脫胎換骨的轉變清晰可見。 伴隨球技成熟,心境也更上一層,大三大四的羅振峰不只顧慮自己,在球隊扮演領導者也是他的職責所在,每當高師進攻當機,都能看見羅振峰突破僵局的身影,已然不是當年教練口中的無用之兵。雖108學年度高師確定無緣8強,但羅振峰展現出當家球員潛力,在人才濟濟的一級賽場上平均攻下16.5分,三分球命中率達41.5%,更有四場完成「雙十」表現,得分之餘也一手撐起面臨戰力重整的高師,「只是做好該做的事,身為學長就該做好學弟們的榜樣,該得分時就必須跳出來,穩定的幫助球隊贏球才是我該做的事。」 展望未來,太極精髓永伴人生 羅振峰也帶著熱鐵烙膚的「太極精隨」走向未來,畢業之際,臺藝與義守紛紛徵詢他是否就讀研究所意願,同時高雄台塑企業也向他揮手,就連近期話題性十足的寶島夢想家青年隊也有詢問羅振峰是否參與選拔,但力求穩定的他希望先完成兵役,未來期盼能夠投入具有「社會甲組聯賽」球隊的企業,帶著最熟悉的籃球展開新旅途。 從「做一休一」磨練出的「忍耐」到大三大四逐漸培養的「沉穩」,羅振峰將四年的蛻變視為「太極精髓」。面臨挑戰冷靜不害怕,學會忍耐堅持並自我突破,最後於球場、於人生終能活用自如。
戴宜庭「保持信念」 做自己能做的
來自女籃強權臺南永仁高中的戴宜庭,曾入選過U16亞青國手,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女籃的隊長,於107、108學年度UBA賽事蟬聯籃板后,本學年度將是她出戰學生籃球的最後一年,去年的挫敗使戴宜庭更加堅定,她將一步一步帶領文化女籃,重返小巨蛋。 目前研二的戴宜庭,國小時期其實是打手球的,在畢業之際,父親希望她升上國中能轉換跑道去打籃球,戴宜庭笑說:「既然都是球類運動也沒有想太多,做就對了!」當時在父親主動與新北市海山國中的姜憶蓮教練聯繫下,戴宜庭進入海山開啟他的籃球之路,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由於是不同領域出身,起初接受籃球訓練讓她吃足苦頭,也因為規則上的不同,戴宜庭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適應籃球這項運動。 國中畢業後戴宜庭毅然決然至台南永仁高中就讀,不畏懼獨自離家,在永仁展開嶄新籃球生涯的戴宜庭,沒有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反而很快地融入永仁團隊,戴宜庭說:「國小時期的手球訓練的艱辛,是提前幫助她適應當時在永仁的生活的一大助力。」戴宜庭感激地說:「高中時期時超傑教練及劉娉娉師母在她的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很謝謝他們!」她表示自己其實是屬於較為缺乏自信的人,回憶時教練曾對她說過「妳就是射手!上場就是不畏懼的果斷出手。」也很感謝當時的隊友陳薇安對她的鼓勵,能有永仁六金釵的封號是整個團隊的努力。 戴宜庭的座右銘是網球名將費德勒曾說過的:「只要你相信,你就能走下去。」而戴宜庭也確實貫徹,保持信念,並一直鼓勵自己不論是在球場上,或是待人處事上持續前進,今夏過後戴宜庭也將從文大畢業,回憶起從大學時期至碩班六年的UBA時光,最難以忘懷的還是去年度文化的落敗,戴宜庭說:「從哪裡跌倒就從那再站起來!」訪問尾聲,戴宜庭堅定地說:「努力打好每一場球,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替球隊帶回勝利是目前最重要的,也要把握當下,並且珍惜場上時光。」
中鋒守護神陳亭安 「成功」無畏無懼
來自女籃強權臺南永仁高中的陳亭安,曾入選過U18亞青國手,畢業後透過運動績優甄試,考取國立成功大學並延續籃球生涯,更在107學年度賽事中締造「大三元」紀錄,成為UBA史上第六人,本學年度將是陳亭安出戰學生籃球的最後一年,成大雖無進到最終的複賽,但她一路走來顯得無畏無懼,反而更加享受比賽舞台。 今年大四的陳亭安,國小時期並未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因緣際會下在國小畢業時透過當時彰化春上國小的鄭亘宏教練介紹下,進入到臺南永仁國中就讀,也成為她籃球生涯的轉捩點。 在永仁展開嶄新籃球生涯的陳亭安並沒有想太多,就是一步一步來,慢慢的在打籃球過程中找到成就感。「打籃球讓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我很感謝!」陳亭安坦言從沒想過這項運動對她的影響,像是可以成為國手環遊世界各地,甚至是進入名校成大就讀,一路走來她還是無法想像籃球為她帶來豐富的收穫。 高中畢業後陳亭安毅然決然不再走運動競技這條路,她表示籃球並不是打一輩子的,然而籃球職業生涯也不會很長,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決定轉換生涯規劃,進入成大資訊工程學系就讀,學習一技之長及吸收更多學術上的新知。雖然不走競技但還是能繼續打球,拓展出不同的方向,在課業上她也很感謝系上的學姐及同儕們給予協助,而現在於球隊的訓練量與高中時期相比並沒有這麼多,教練反而注重的是選手的自律及自發性,對陳亭安來說更是不同的體會。 籃球之路上最為感謝的人,陳亭安說:「謝謝時超傑教練及劉娉娉師母在這一路上給予我的鼓勵及支持 !」時教練在高中時期就告訴陳亭安,自己要能「把握機會」記住教練的提醒,陳亭安不論在任何時刻都很珍惜訓練及在場上的機會。今夏過後陳亭安也將從成大畢業,回憶起這四年的UBA時光,與隊友一起奮戰的每一刻,令陳亭安感到很開心也十分感動,訪問尾聲,陳亭安感性的說:「希望成大籃球隊的學妹們要更相信自己,堅定地走下去!」未來將籃球當成生活中的興趣,陳亭安會以自己的方式持續關愛這項運動。
旅美蔡昌翰歸來 肩負臺藝大禁區重任
畢業於綠色神盾的松山高中的蔡昌翰,先到美國Ohlone College讀書,這學期正式加入臺灣藝術大學鯊魚隊。早在今年暑假,蔡昌翰於政大雄鷹盃名校籃球邀請賽搶先亮相,教練團更是看中他194公分的「長人」身高,讓他從原本的小前鋒轉型成為大前鋒,肩負禁區和得分重任。 談起初到美國讀書時,除了語言基礎須下苦功,真正可以打球的時間不如他所預期,讓無法忘懷籃球夢的蔡昌翰選擇隔年回臺,論美國和臺灣最大的不同,他說:「美國比較重視課業,球風也比較自由,臺灣會比較制式,像是角色的定位和打法比較固定。」 「小時候都在看爸爸打球!」受到父親的影響,蔡昌翰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接觸籃球。他國中就讀仁愛國中,可惜在國中甲級籃球聯賽資格賽時失利,未能如期打出亮眼成績。但,蔡昌翰不為此沮喪,即便家人不希望他走上籃球一路,他仍堅持踏進學生籃球傳統強權松山高中的大門。 「國中時有在看HBL,覺得很厲害,我就很想挑戰看看松山高中。」蔡昌翰說。松山高中教練黃萬隆是出名的「鐵血教頭」,也是蔡昌翰籃球路上影響他最深的人,尤其是心態,「接受他的指導後,比較不怕別人的批評或是指導,可以放寬心去接受所有指教。」 回顧蔡昌翰的高中時期,他的投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曾單場拿下15分、14籃板,攜手隊友在104學年高中甲級籃球聯賽預賽4連勝,為松山高中搶下8強入場券。準決賽上,松山高中對上來自南部的綠色猛牛高苑高中,首節松山高中分數穩定領先,次節,高苑的反擊讓雙方分差來到1分,所幸蔡昌翰面對機會來臨時,絲毫不猶豫,適時出手,才維持住松山領先的比分。這是蔡昌翰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 如今考上臺灣藝大,蔡昌翰擇其所愛,就讀戲劇學系,「戲劇系的課比較有趣、滿好玩的。」這讓一直對藝術感到有興趣的他,也能笑著兼顧起課業和訓練。對於首次的大專籃球聯賽將要扛起禁區重任,蔡昌翰表示會更努力加強自己的防守與穩定外線,盼能為球隊贏得勝利。 臺灣藝大已三年無緣闖進公開一級男子組八強,但在今年SBL選秀會有亮眼成績,畢業球員張家禾、陳懷安分中狀元、榜眼,前後加入台銀和九太科技。臺灣藝大曾在102、104學年公開一級男子組勇奪冠軍殊榮,去年,臺灣藝大以8勝7敗止步第九名,僅差臨門一腳便回歸八強行列,今年目標放在「重返八強」,其所屬公開一級男子組的賽程將於11月25日在輔仁大學開打,他們會帶「藝擊必殺」的士氣,誓言重返榮耀!
世新實力新秀 阿巴西強勢登場
107學年度勇奪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二級冠軍世新大學,隊上匯聚來自各地好手,其中最亮眼的球員非大一菜鳥阿巴西(Mohammad al Bachir gadiaga)莫屬。 「待人很好對籃球的熱忱也很值得效仿,他常常會去觀察職業選手的技巧並加以琢磨。」同屆隊友這樣形容著他。阿巴西是位從日本出生的塞內加爾人,對日本印象不多,三歲就跟著父親回到塞內加爾,八歲便來到台灣,就此定居下來,然而在台灣的文化薰陶之下,阿巴西也算是一名台灣囝仔。 國中原本踢跆拳道的阿巴西,某次和朋友一起在看籃球比賽時,被場上團結合作的氣氛深深吸引到,有別於跆拳道的獨自奮鬥,隊友間的協力互助更讓他感到嚮往,於是開啟了籃球之路。 初上泰山高中的他,憑著優異的身體素質和扎實的基本功訓練,雖然是一名籃球素人,升上高年級也因受傷和超齡因素,沒有太多的上場機會,阿巴西不因此而灰心,反而更努力持續精進,放眼未來,準備在UBA大展身手。 回憶起高中的點點滴滴,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事莫過於第一次灌籃,「灌籃就是帥啊!」阿巴西毫不猶豫得說道。對於籃球的執著他也不會輸任何人,身為家中的老大,有5個弟弟和一個妹妹,而且5個弟弟也都在打籃球,因此他更需要堅持下去,不斷進步做一個好榜樣。 目前除了持續精進籃球實力之外,阿巴西對未來早已有了規劃,目標放在中國籃球體系,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前往大陸發展。而阿巴西也將在108學年度UBA男一級戰場正式亮相,屆時歡迎球迷朋友進場為這位明日之星和世新大學加油。
精靈後衛揮別傷痛 臺師劉惠茹築夢踏實
107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一級女子組奪下殿軍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本季傷癒復出的劉惠茹,一肩扛起隊長職責並帶領師大重返臺北小巨蛋!場上的劉惠茹,身材條件並不是最為突出的,憑著不服輸的精神與意志力,透過溝通和隊友並肩作戰,聯手打出屬於她們的團隊戰役。 今年大四的劉惠茹,畢業於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在國小四年級時因較為好動,被體育老師詢問是否有興趣加入籃球隊,因而開啟她的籃球之路,一路從苗栗大同國小、明仁國中、南湖高中到臺灣師大。國中時期並非甲組出身的的劉惠茹,國三那年對她來說是大起大落的一年,儘管當時明仁國中是乙組的球隊,她憑藉著勤奮苦練,成功獲取U16國手資格。無奈在第一場比賽中她就以十字韌帶受傷收場,在還沒有透過任何升學管道錄取學校的情況下,當時南湖高中的鄭維宜教練不離不棄的收她入隊,是她至今仍非常感謝的恩師。 大三時因開季前的一次練習賽,賽中不慎傷到左腳十字韌帶的劉惠茹,歷經漫長的復健過程,在本季開打前,劉惠茹重新回到球場上與隊友一同訓練,同時也獲知被隊友選為球隊隊長。劉惠茹坦言並沒有想太多,主要目標還是將球隊重新帶回四強,訓練及生活上就會對學妹們要求較為嚴苛。剛開始劉惠茹與隊友間的磨合上也遇到撞牆期,劉惠茹笑說:「她們都覺得我很莫名其妙,常常生氣!」也正因劉惠茹的嚴苛,師大女籃在本季得以有亮眼的表現。 歷經兩次十字韌帶受傷的劉蕙茹,她說:「這是籃球給我的考驗!」走在籃球這條路上,面對很多不一樣的困難及挑戰,如何一一面對及突破,劉惠茹相信籃球會帶她找到答案!今年確定從師大畢業的劉蕙茹,畢業後將繼續攻讀師大體育系研究所,放眼挑戰更高層級的WSBL。 劉惠茹說:「不求最突出,能平安健康的一直在球場上,才是最重要的!」她也鼓勵學妹們,明年一定要再重返小巨蛋,把失去的討回來!
十年磨一劍 中正飛人張奕翔
107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一般組賽事三月底告一段落,國立中正大學創下許多校史紀錄,先是在預賽階段以第二名拿下複賽門票,進入複賽後,更奪下南區分組第二名闖進全國總決賽。中正大學主力球員大多以應屆畢業生為主,其中擔任鋒線位置的張奕翔表現亮眼,精湛的球技全力以赴的精神深刻的烙印在觀眾的心中。 目前就讀國立中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四年級的張奕翔,大一、大二同時參與籃球、排球雙系隊。升上大三後,想挑戰更高籃球層級的他正逢校隊球員乾旱之時,在校隊成員楊量惇的引薦下加入籃球校隊,成為中正校男籃的一份子。 106學年度UBA預賽階段對上勁敵環球科大時,張奕翔以31分6籃板7抄截的數據為他校隊畫開序幕,奪下此勝更讓中正當階段戰機吃下定心丸,張奕翔當時成為球隊重要戰力,後期至今的賽事場均得分近乎雙位數,視為球隊得分主力。 小時候,張奕翔因母親及姊姊都是運動員的關係,開始接觸壘球、田徑及其他的運動,當時的他未接觸過籃球。國中時期受同儕影響開始與籃球結緣,因此,從小就接觸運動而有豐富體育經驗的張奕翔,國三時,曾因體能及身體素質表現出色被學校教練相中參加乙組聯賽。因為這個契機,張奕翔曾想參加體育班繼續往更高層級的籃球邁進,但因家人反對就讀體育班,便打消此念頭,只好選擇一般高中就讀。 升上高中後的張奕翔,因專心準備應考學測,除了偶爾與同學相約打球,也會報名參加地區鎮長盃三對三的比賽,長期以來對球隊練習引頸期盼的他,直到上了大學加入中正校男籃才開始受正規訓練。 加入中正校籃後,談及籃球生活裡最印象深刻的球賽,張奕翔道:「大一時跟系隊參加盃賽,在晉級決賽的關鍵時刻,因個人失誤而輸掉比賽,心裡很內疚。當時的我得失心很重、好勝心也強,對不起即將畢業的學長們,覺得輸一場球彷彿輸掉這一生。但隨著經驗的遞增,球技跟心態也在轉變,現在反倒覺得輸球未必是件壞事,跌倒過才知道怎麼從原地爬起來繼續往前邁進!」 張奕翔談及國中沒有機會走體育之路時,感嘆道:「看到國小同學在一級的球場上發光發熱,不經回想國中時想繼續打球的念頭,也許當初有繼續走下去,繼續發展,也許球技能變得更精進、擁有更耀眼的舞台。」 張奕翔提到:「參加校隊後認識很多實力更強的球員,發覺自己不過只是一粒沙,一山比一山高,實力更強的人多到自己不足掛齒。能跟大家一起練習、進步,甚至邁進全國賽,這些經歷讓大學籃球生活添加許多風采,也擁有許多美好的回憶,體悟到花多少的努力就得到同等的回報。」
嶺東鍾子迪:「籃球象徵我的青春」
嶺東科技大學在107學年度籃球UBA大專籃球聯賽以預賽分組第三名晉級複賽。複賽階段對戰逢甲大學,上半場原領先比分勝券在握,但對手來勢洶洶逆轉局勢,嶺東雖在末節找回節奏,但為時已晚、力不能支,以落敗收場,暫別今年度UBA賽事。 目前就讀嶺東科大資訊管理學系四年級的鍾子迪,是嶺東男子籃球隊前任隊長。國小原是在打棒球的他,國小三年級參加籃球營後開始接觸籃球,談及愛上籃球的原因,他道:「籃球跟人的互動較多,獲得很多的成就感!」 從小個子較小,戰勝身高較高或年紀較大的對手時,得到的成就感及挑戰也更多,籃球對他而言不只是一種運動,也是他生活的態度。 國中時,每一堂課的下課他總是第一個衝到球場,把握每次跟同學打球的機會;高中時,下定決心加入校隊受正規的訓練。鍾子迪的身高僅163公分,以控球後衛來說還是有些矮小,為了彌補身高的劣勢,從過去到現在,每次的晨操、練習都是第一個到球場,就為了比其他球員練習得更跑更多體能來加強自己的實力:「籃球就是我的生活,盡全力做到最好。」 上大學後身材的劣勢更明顯,但在練習方面也明顯感受得出:「我不怕苦練,只怕自己練習得不夠多。付出多少的努力,就得到多少的回報。」 曾經後悔打籃球嗎?他道:「從來沒想過要放棄籃球,練球是我生命中的一個責任,我只想把它做好,當學弟們的榜樣。」 雖然嶺東科大在他最後一年的學生籃球賽事未順利晉級決賽稍感遺憾,但他表示:「即便沒有亮眼的成績,但這些年的努力我不愧對自己。」 鍾子迪表示:「籃球讓我失去很多一般生的娛樂,也因為付出了努力得到很多酸甜苦辣回憶,更填滿了我所有青春的時光,未來再回頭時至少清楚的知道我有為自己熱愛的事情盡全力,充實努力的去追過夢想。」
長庚男籃的驚奇之旅 「我們問心無愧!」
以11連勝的輝煌戰績闖入107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一般男子組四強決賽的長庚大學,今(30)日於高雄義守大學面對東海大學力拼冠軍戰門票,最終以55:65不敵東海,再度無緣挑戰隊史最佳成績,明日將與東吳大學進行季軍戰。 本學年長庚在一片不被看好的聲浪下,不僅取得11連勝一路闖進四強,更兩度擊敗公認的強敵國立體育大學,但在今日的關鍵戰役長庚敗下陣來,賽後長庚總教練葉芓伶遺憾地說:「一路從預賽打到現在,都是這固定六人,說實在,他們都已經盡力,我常跟他們說,只要把自己練習的展現出來,問心無愧,那就夠了!」 在可用之兵有限且賽程如此密集的狀況下,葉芓伶教練認為這都是球員們靠著意志力撐過來的,「他們寒訓也都特別針對體能做加強,而且我們的『體能教練』定澂要求很嚴格,會帶著球隊一起衝刺我們學校的好漢坡六趟。」她也大讚,球隊向心力非常強,沒上場的學弟在場邊看著學長們的拼勁也會自我警惕。 比賽一結束,即將畢業的大四球員李訓兆,不甘心地與葉芓伶教練相擁而泣,「雖然我們身材條件比不過別人,但是能和大家一起打到這裡真的很開心。」為了參與大專聯賽,不惜放棄提前畢業資格申請的莊定澂說:「預賽開打前也沒有抱太大期望,我們只有六個人,還能打到這裡真的已經超乎預期。」 回憶起加入長庚男籃的契機,李訓兆笑說,大一時的他不僅不夠高,連投籃都不會,在新生徵選時因而落選,「但是後來老師看到我控球還不錯,就讓我加入球隊。」李訓兆說,葉教練將不會投籃的他,慢慢訓練到敢站在外線出手,他感謝教練這四年來給他的教導,也願意信任他,「在場上老師都會鼓勵我們放開來打、勇敢進攻。」 莊定澂大一時曾因為在一次比賽中發生失誤,而被教練罵,「那算是我人生中的小挫折吧,從此之後就更努力了。」他說,葉教練教導的不只是籃球,更多的是做人處事的道理,他也告訴學弟們:「努力一定會有收穫!」 葉芓伶教練也感謝長庚男籃的這些選手們,總是帶給她不少感動,今年是球隊第四度打進全國決賽,對她來說就是一份最貴重的禮物,葉教練也希望他們就算未來不會再繼續打球,但若是有能力,也要為籃壇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