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灑脫郭顯昌 目標挑戰進全國賽
「離籃框最近的,離總冠軍最近」,一個好中鋒往往是球隊的靈魂,郭顯昌目前就讀高雄大學電機系三年級,身為中鋒的他,期許自己能在下個賽季帶領高雄大學進軍一次全國決賽。 郭顯昌的籃球之路從國小開始,他時常利用課餘時間和三五好友到球場切磋,更因此加入公誠國小校隊,但真正讓他對籃球產生興趣是因為某次在球場偶遇當時公誠國小教練陳雍和,那是他第一次和教練進行較深入的談話,教練和他分享的不只是球技,還有一些教練本身從籃球學到的人生觀。 國小畢業後,郭顯昌一直有個校隊夢,可惜國中、高中的學校都沒有籃球校隊,因此一直與校隊無緣,提到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打球經驗,他說因為高中曾經轉過學,但在他轉學的那年,前一所學校剛好成立校隊,快畢業之際,同學們偷偷幫他報名,讓他跟著一起出去比賽,這是第一次代表校隊出去打球,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訪談過程中,不難發現郭顯昌對每件事情的看法的相當正面,問及對本賽季有沒有什麼遺憾,他表示複賽本來有機會贏海軍軍官學校,但被對手在最後一刻決殺,以兩分之差吞下敗仗,無緣晉級,談到賽後心態調整,他說:「我告訴自己還有一年的機會,明年再拚一次就好。」 提及崇拜的球員,郭顯昌最想效仿「詹皇」LeBron James,因為他一直以傳球為主,幫助隊友更融入比賽,而郭顯昌在隊上,也總是不斷傳球給隊友,讓每個人都能有表現的機會,對郭顯昌來說,團隊合作比個人成績來的更重要。 因為本身個性隨和,郭顯昌常被隊友形容浪漫灑脫相當重視打球氣氛的和諧,所以常以鼓勵的方式激勵隊友。他很感謝在打球路上能夠認識那麼多朋友,儘管有時候成績不如預期,但過程中他很快樂,他也期許明年能夠帶領球隊進入全國決賽,讓大學更添精彩。. 提及未來規劃,郭顯昌說將來想考公職,進入調查局工作,他期許自己能堅持做自己,只要覺得是對的事情,就有堅持做下去的理由。
106UBA新人后 林蝶振翅高飛
106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正式落幕,世新大學女籃睽違19年拿下隊史最佳季軍,其中被視為即戰力的大一菜鳥林蝶更拿下新人后。從104、105年的HBL籃板后到今年UBA的新人后,林蝶在球場上的表現亮眼,進入世新後更是成為隊上禁區的要角,與學姊諶怡君組成強而有力的雙塔鞏固禁區。 回憶起高中剛接觸正規籃球訓練的時光,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青澀、有著高個頭卻打得笨拙的林蝶,林蝶說:「高一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國中只是玩玩球的她,什麼都不太懂也不太會,高中一下子跳到高強度的訓練更讓她的身體累積許多的傷痛,但看起來高冷、不太愛說話的林蝶,其實是好強的獅子,因為被當時學姊激發的好勝心,讓她在心底默默的承諾自己:「我只是一開始不太會,只要我努力練球之後一定能超越妳。」 林蝶好似沉睡的獅子,當她醒來的時候,世界都會為之顫抖,高二時便開始展現優異的天賦與苦練的成果,連兩年攻蛋成功且皆拿下籃板后的個人獎項,林蝶用實力展現自己的價值,更成為臺灣女籃備受矚目的後起之秀。 半年前,剛升上大學的林蝶展開了新的征途,體驗到與高中截然不同的強度與球風,除了持續加強重訓、增重之外,也積極向各方學姊討教學習,林蝶說:「我的體質瘦很快但胖很慢,可是從高一到現在我已經胖了10kg了。」第一次來到世新練球時,還被何教練的大嗓門給嚇了一跳,林蝶笑笑地表示,那時候覺得教練好兇!但現在的何教練就像爸爸一樣,不是真的生氣只是聲音比較大。 林蝶目前就讀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的廣播組,不僅在世新練球還要去台元女籃練球,在接近賽季時更時常要跟系上請公假,三頭燒的情況下林蝶也坦言:「真的很累。」但她仍堅持,只要沒有公假,就絕不缺課,而問到這跟她想像的大學生活一不一樣時,林蝶搖頭說:「我原本想像的大學生活會有很多社團活動,可以翹課出去玩、很自由。」即便跟她心中所嚮往的大學生活不一樣,比一般生還要更辛苦也沒什麼玩樂的時間,林蝶仍堅定地說:「當初下定決心要打球時,就告訴自己絕不後悔,因為這是自己選擇的路。」 今年跟著學姊們一起前進小巨蛋,雖不是第一次攻蛋,但林蝶依舊表示自己非常緊張,而第一場就對上連霸數年的文化女籃,林蝶說:「那時真的覺得我們能贏,因為我們有更強的企圖心與拼勁。」那場比賽雖在最後仍敗給文化無緣冠軍戰,但世新在前三節緊咬比分甚至數度追平,精彩的表現更讓所有的觀眾見證了她們的決心與拼勁。 不是因為有翅膀所以才能飛,而是因為想飛所以才有翅膀,從單純的喜愛打籃球,到好勝心驅使她成長茁壯,至今籃球已成為她生命中的責任與方向,林蝶早已裝備好她的翅膀,渴望在大學籃球的征途,振翅高飛。
高苑未來之星 黃健安:「想成為像藤真健司一樣的人」
106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已落幕,高苑科大狹帶著一般男子組南區四連霸的氣勢進入決賽,最終獲得第四名的佳績,除了高年級選手的穩定表現外,今年大二的黃健安更受到教練李偉民的倚重,且場場都有近雙位數的得分表現。 小時候看「灌籃高手」,最喜歡藤真健司,既有冷靜的頭腦,但到了場上又熱情似火,敢打敢拼,還是隊伍歷史上唯一一位一年級便成為主力王牌的選手,黃健安夢想自己能像他一樣,所以才開始接觸籃球。 國中加入關山國中籃球隊,但真正接觸正規籃球訓練是在高中,黃健安表示高中曾經想要放棄籃球,他覺得自己不快樂,因為每天都被罵,但後來經過學長們的鼓勵、開導,自己也慢慢開竅,高二那年和隊友一同拿下高中乙級聯賽冠軍。 「他很凶,可是他也是讓我決定繼續打籃球的人。」臺東高中教練邱聖豪是黃健安籃球之路的啟蒙老師,花了很多私人時間教導學生,就像爸爸一樣。憶起高中,黃健安笑說:「因為高中很多機會可以去外校比賽,可是如果當天打不好,教練就會叫我們從一個定點跑到另一個定點,整隊在大馬路上跑步,有一次是在過年前一天有比賽,教練說打不好就要留在那,不可以回家,全隊拚了命的比賽,高中時候痛苦的回憶,現在想想都覺得很快樂。」 黃健安目前就讀高苑科技大學土木系二年級,本來跟家人共同決定大學要好好學一技之長,不再參加校隊,後來因為高苑教練李偉民不斷邀請他加入高苑籃球隊,他才決定重拾籃球夢,也相當感謝教練對他的提拔跟教導。 對於高苑科大今年奪下一般男子組南區四連霸,黃健安表示因為高苑科大有公開二級和一般男子組,平常都是一起練習,已習慣較高層級的強度,所以才可以在一般組比賽時略勝一籌。 黃健安表示剛進大學的時候,因為打一般組,有些隊友是大學後才開始受正規訓練,所以在比賽的配合上有些吃力,自己也經過一段時間調適心態,目前為高苑科大主要得分點,要扛住冠軍連霸壓力,花費不少功夫,除了教練要求每次練球時至少要投進三百顆球,加強了投籃的穩定度,自己也多花額外時間增加體能。 對於未來的目標,黃健安表示現在才大二,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但沒有任何限制,也將會考慮大三是否挑戰公開二級。
宋季烜一輩子受用的「籃球」哲學
「籃球不是我的一切,但它教會我的卻能讓我受用一輩子。」這是今年將畢業於文藻外語大學宋季烜在過往的籃球路上獲得的感想,文藻外語大學分為專科部、大學部兩種學制,宋季烜從專科部一年級就進入校隊,當時是隊內最小,但他就像塊海綿一樣,不斷從老師、學長各方吸收,從球技到待人處事,再逐漸成為能獨當一面的隊長,更是隊上的主要得分點。 宋季烜在哥哥的帶領下,從國小開始接觸籃球,發現自己對籃球有很大興趣,但當時父母希望他能以課業為重,直到專科部一年級才有機會接觸正規籃球訓練。 宋季烜表示在專二時曾經退隊,因為當時較為熟識的學長們畢業,且在球隊年齡最小,心智尚不成熟,不太能聽進別人的建議,後來經過教練及學長們不斷的開導,才決定繼續回到球隊,現在想想都覺得當時的自己很幼稚。 談到籃球,宋季烜總是滔滔不絕,他說在剛進球隊之時,球隊內部相當競爭,很多人都是打2號位,除了平時專科部課業繁忙,不能像大學部學長一樣隨時去球場練球,球技還未純熟,再加上低年級普遍上場機會較少,所以每天都會利用午休時間到球場練投一百顆球,或晚上練球前提早到場與隊友切磋,為的就是能讓教練看到自己的努力,讓他上場打球。 一路上最感謝的人是教練林忠程,他是宋季烜第一個籃球教練,像父親一樣嚴厲,但同時又可以跟教練像朋友一般聊天對話,不僅僅教會他如何打球,更重要的是受用一輩子的人生道理。 相較於其他學校,文藻外語大學的籃球成績一直都不是很突出,常常打到複賽第一場就結束了,宋季烜曾經也很疑惑,因為不管怎麼練球,得到的結果總是和付出不成正比,心有餘而力不足。 宋季烜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好不容易打到複賽,眼看就要晉級下一場,但最終還是以兩分之差輸給正修科技大學,當時他獨自一人坐在角落,隊上學長就告訴他說「球打不好沒關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是每件事都會那麼順遂,打得比你好的人永遠很多,但該有的態度要拿出來,才對得起自己。」從那次之後,宋季烜不再執著於成績,而是享受比賽的過程。 從隊員到後來當上隊長,心態上有很大的轉變,以前總覺得有事,學長們會扛,但當上隊長後,要負起全隊責任,要思考如何讓隊友服從自己的指令,也學會多與老師、隊友溝通,調節隊內氣氛,宋季烜也說希望學弟們以後能扛起責任,讓文藻的成績越來越好。
難以割捨的情感 李芊僾:我就是喜歡打球
104學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女二級國立中正大學首度亮相,挾帶高檔氣勢闖入全國複賽,最終以第八名作收。走至今日球隊仍以「精兵」抗戰為主,幾乎每場以六、七人打完所有比賽,若說人人皆是主力球員也不為過。本學年國立中正大學首次錄取以籃球為專長項目的運動績優生,而就讀政治學系一年級的李芊僾就是其中一人,她笑說:「其實一切都很剛好也很幸運,當初只是想要一邊讀書一邊打球,有機會就多方嘗試,沒想到就考上中正了。」 「從小就很喜歡打籃球,偶而還會偷偷爬牆過去家裡對面的國小打球,或是在附近沒什麼車的小巷子,自己一個人拿著球運球。」李芊僾回憶起小時候的點滴,籃球陪伴她度過許多重要的時光,眼神滿是對運動的熱愛。 李芊僾就讀臺中市曉明女中,由於學校並沒有籃球校隊,且課業壓力大,即便渴望挑戰甲組球隊卻苦無籃球資源,「我有身高優勢,但不會有人找到曉明來」,她難掩遺憾的說,只能將這夢想埋藏在心中。直到臺中家商的學姊曾旻萱邀請她到球隊練球,讓原本並沒有打算讀高職的她,憑著對籃球的憧憬,最後選擇加入乙組球隊,正式接受校隊訓練。 擁有身高180公分的優勢,在一群女生中總是顯得特別引人注目,曾經HBL金甌女中的老師想邀請李芊僾加入球隊,她笑說:「差點就要轉學了,但轉學除了要禁賽以外,程序也很麻煩,不想要到最後想打卻不到球,主要還是放不下臺中家商球隊,所以就放棄了。」她坦言,出去比賽會有不少教練對她的未來動向感到好奇,特別關心她要就讀哪個大學,並想邀請她一起加入。提起最想感謝的人,李芊僾說:「感謝臺中家商教練廖怡翔的提拔,是教練教會我打籃球,也不斷鼓勵我『能更好就不要剛好』,是我持續進步的動力。」並滿意的表示,高中三年球隊皆晉級複賽,為她留下難忘的回憶。 來到了中正大學以後,李芊僾卻一度升起想放棄打球的念頭,自我懷疑的想法不斷湧上心頭,「我到底為什麼要繼續打球?」她說,沒有感受到自己有明顯的進步,常常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並表示先前教練嚴祥宏留下的教練空缺,球隊練習變成一大問題,現在球隊多由學姊帶領或是與一般組一起練習,自我督促與要求就變得額外重要。而讓李芊僾轉念重拾對籃球的熱愛,也是因為最簡單的初衷,「我就是喜歡打籃球,沒辦法不打籃球」,當時正好接近預賽,放棄的念頭很快打消,盼別再錯失任何可以好好打球的機會。 李芊僾憶起這趟籃球旅程,認為家人是她最大的後盾與動力。儘管爸媽當初並不支持她打球,擔心她因此荒廢課業,也害怕她身體受傷,但她用行動證明並邀請爸媽來看比賽,「我想讓他們知道,雖然時常因為練球無法回家,但我很認真的在練習,希望用好表現來感動他們」,沒想到爸媽也開始喜歡運動帶來的氛圍,只要一有空就會到場支持女兒打球,成為最佳的支持者,讓李芊僾無後顧之憂朝夢想前進。 106學年度中正大學雖無緣晉級八強決賽,李芊僾說,今年球隊只報名七人,在人數有限的情形下,時常必須打滿全場,體力著實是一大考驗。她表示將會持續增加體能訓練,並加強投籃穩定度,「大家都知道你只會切入,防守離一大步,進攻的武器必須越多元才能保有競爭力」。 雖為大一菜鳥,談起未來的夢想與目標,李芊僾不假思索的說:「當然是希望球隊能打上公開一級,畢竟那對大學生來說是最高殿堂。」並樂觀地表示,相信未來有更多的學妹能加入球隊一起奮戰,中正的實力仍不容小覷。而她也將持續保有對籃球的高度熱情,期許自己能不斷的進步,將球技練得漸趨成熟,在學生球員階段不留遺憾。
「我只有現在了!」楊量惇負傷奮戰劃下完美句點
國立中正大學校男籃在106學年度富邦人壽UBA一般組第四區預賽A組中豪取五連勝,也在下一階段的分區排名賽搶下第三名,創下隊史近五年來的最佳成績,就讀國立中正大學數學系四年級的楊量惇,身為球隊的主力控衛,在場上適時的分配球權,巧妙的掌握節奏,擺脫了以往進攻端過於單調的打法,他絕對是今年中正能取得佳績的關鍵因子。 楊量惇從小學就是校隊的一員,回憶起小學與籃球的初次接觸,楊量惇說:「那時候對籃球的喜歡很純粹,就是享受運球過人的成就感。」 也因為從小就愛運球,他在小學時就將運球基本動作打好基礎,不論是在街頭鬥牛或是正式的全場比賽中,他都曾經使出精彩的過人技巧將對手晃倒,不過隨著他的球齡增加,過於倚賴變向換手運球也對他的膝蓋造成沉重的負擔。 高三升大一的暑假,楊量惇決定開刀切除左膝破損的半月板,也意味著他必須暫時離開球場,不過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儘管家人已經下達「禁止打籃球」 的命令,在休養三個月後,他還是憑藉著自己的意志力,撐過漫長且無趣的復健療程,偷偷的加入數學系男籃。 大三下學期,他認為自己的體能狀況已調整到位,便與幾位外系的球友一同投入校隊的練習,備戰106學年度的大專籃球聯賽,但是在正式加入校隊後,練球的頻率越來越高,他又必須兼顧系隊與校隊,導致右膝出現慣性扭傷的傷勢,不過他依然維持高昂的鬥志,一心只想待在球場上,他甚至還參加民雄鄉地區的社會組籃球聯賽,由此可見他對籃球的熱愛是旁人難以想像的。 談到大三下時一頭栽進校隊,楊量惇毫無猶豫地說:「我只有現在了!」因為他知道若是大三下學期沒加入校隊的話,就確定將跟大專籃球聯賽擦身而過,這是他最後一次有機會代表學校出賽,而中正大學在他加入以後,光是預賽就橫掃分組所有對手,最後在分區排名賽拿下第三名,楊量惇更是在106學年度的賽事中繳出場均5助攻的優質表現,完美詮釋了控球後衛的精髓。 雖然在分區排名賽中僅差一場比賽就能進軍全國,楊量惇還是保持樂觀的態度:「至少與隊友一起奮戰過,也知道我們與進軍全國的距離還剩多少,完整的把這些經驗傳承給學弟,未來是他們的!」在結束大專籃球聯賽後,楊量惇還是維持規律的訓練,一週7天至少有6天會去球場報到,加強自己的投籃與基本動作,也時常會招集其他隊友一起去自主訓練,前隊長謝超州認為楊量惇在場下為學弟們建立很好的榜樣,讓隊友們更重視自主訓練的重要性。 在中正大學的球友們常常認為楊量惇是充滿控球天賦的球員,但他卻認為自己絕對不是天才型球員,他現在所擁有的籃球技巧全都是靠著規律的自主訓練堆積而成,「苦練決勝負」,就是專屬於他的籃球態度!
「成功」保級後 成大女籃還要持續進化
將時間推回至一個月前的富邦人壽UBA戰場,3月6日,這看似平凡的一天,對於國立成功大學女子籃球隊而言,卻是意義十足。賽前已手握兩勝的成大,只要再拿一勝,即可確定保級。此役成大對上北大,兩隊打得不分軒輊,比分大多僅維持在五分差之內。憑藉拚勁十足的防守,終場成大以66:55力克北大,搶下關鍵第三勝,順利保級成功。 今年對於成大女籃來說,無疑是相當精彩的一年。上季拿下二級亞軍後,睽違12年再次重返一級殿堂。有別於其他一級隊伍,成大女籃由體保生、體資生與一般生三種球員組成,但在良好團隊氣氛催化下,紮實取得三場勝利,以第九名的佳績漂亮收尾,明年再戰一級。 「擇我所愛 享受比賽-陳映蓉、王恩慈」 「其實心裡一度是很掙扎的,但現在想來,一點也不後悔。」同為大五的陳映蓉與王恩慈對於今年的UBA顯得格外珍惜。本來預計畢業,繼續邁向下個人生階段,但去年球隊拿下一級門票後,兩人開始有了再戰一年的想法。審慎思考後,兩人決定留下協助球隊拚戰,同時也要一圓自己的一級夢。雖然與多數一級球員實力仍有段差距,但兩人未見緊張,而是只想享受這個舞台。 畢業在即,對於待了五年的球隊,陳映蓉與王恩慈心底皆頗有感觸。陳映蓉提到,儘管球隊壓力曾一度使她吃不消,日後卻十分感激這般磨練,使她淬鍊成更富有同理心的人。王恩慈同樣相當感謝球隊,除了從中得到許多愉悅與成就感,更幫助她持續保有對籃球的熱情。歷經一整年的高強度洗禮後,相信這都會是兩人球員生涯中難以忘懷的回憶。 「永仁幫盼繼續突破 要成為球隊的榜樣-陳亭安、李佳潔」 近年來表現亮眼的永仁女籃,不僅成為HBL女子強權之一,在UBA賽場上更不乏許多傑出的畢業校友。目前成大女籃陣中,擁有四名來自永仁的好手。他們的加入,在大幅提升球隊戰力同時,也讓成大女籃掀起一股「永仁風」。其中,大二的陳亭安、李佳潔,目前已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先發主力。 「高中打法主要以自己切入得分,但現在球隊注重分球,因此打法上也得做調整。」擔任中鋒的陳亭安表示,相比高中,她現在更常切入籃下後,創造出手機會給隊友。提到待加強之處,她認為自己仍需加強防守與鞏固籃板的能力,才能有對抗一級球隊的本錢。 射手李佳潔則提到,上季剛加入球隊時,相當訝異大家對於練習的執著與拚勁。如此積極的態度,更讓她不敢鬆懈,督促自己要持續進步。回顧球隊上季表現,李佳潔認為球隊不放棄的態度,相當值得讚賞,即使對手相當強大,依舊展現十足韌性。她期許自己明年能加強運球突破,幫助球隊朝八強邁進。 「團結防守 得力於平時多溝通」 「無論是場上或場下,我認為球隊都相當注重溝通,相信這也是今年能順利保級的原因。」隊長楊雅晴說道。她也提到,球隊整體氣氛很好,球員彼此相處融洽。從場下良好的團隊氣氛做起,進而帶動場上的防守,使球隊能順利突破一級這般險境。 由於明年學業上的考量,今年是楊雅晴最後一年參加校隊。提起在球隊的三年,楊雅晴認為成大女籃不僅帶給她球技上的精進,更多的是自我成長。她感性提到,雖然過程難免辛苦,但痛苦過去後,終究能迎來開花結果。 「強化不足 盼女籃成為一支真正團隊」 成大女籃今日能有如此亮眼的成果,教練林欣仕絕對功不可沒。同樣球員出身,畢業自HBL名校宜蘭高中的林教練表示,很高興能完成保級,球季結束後,他也立即著手思考如何強化球隊。「防守具有一定威力,但進攻上還需要再加強。」他提到,今年球隊的命中率普遍不佳,雖然多次創造出出手機會,但把握度不足,導致今年球隊整體得分貧乏。面對這樣的缺失,林教練指出,未來除了會多加強球員進攻上的觀念,也需要仰賴球員多自主訓練。 除了提升球員本身實力外,林教練也期望將成大女籃打造成一隻更為全面的團隊。他表示,許多頂尖的一級球隊皆各司其職,除了有教練團,更有各式後勤團隊,讓球員打起球來無後顧之憂。因此近日,成大女籃與成大物理治療系嘗試合作,期望能帶給球員不一樣的協助,讓成大女籃邁向一個大團隊。 夜幕已深,中正堂依舊燈火通明,此刻正是成大女籃每次兩小時的練球時間。「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下個賽季的成大女籃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半年後的107學年度UBA,讓我們拭目以待。
「籃球使我更認識自己」 成大張師碩還有籃球夢
他犀利運球,迅雷不及掩耳來到籃底下。儘管前方防守者虎視眈眈,他絲毫不畏懼,收球後一個精彩大轉身,擺脫防守,反手上籃,擦板得分。他,是張師碩,來自彰化田尾,目前就讀國立成功大學,同時也擔任成大男籃校隊隊長。 即使沒有過人身材,但靠著敏捷速度與無比堅毅,張師碩今年帶領成大男籃在富邦人壽UBA公開二級發光發熱,以七人陣容,打入全國決賽。縱使首輪即面對甫遭降級的強敵醒吾科技大學,成大並未輕易繳械,一度將比分緊追至三分差,雖然最終不敵對手,仍以並列全國第九名的佳績,漂亮結束球季。 「誤打誤撞進校隊 素人也能打出名堂」 彰化高中,不僅是張師碩的高中母校,更是他與籃球正式結識的起點。「其實當初是要進去念書!」他笑著談起這段往事。從小即熱愛打球,但對於何謂籃球隊,張師碩始終沒有太多想像,能進入籃球隊甚至是當年的一次陰錯陽差。鮮少人知道,如今在球場上威風凜凜的他,當初一度被校隊拒於門外,所幸當時彰中教練蔡宗儒給了他挑戰機會。日後,他也以場上好表現證明當初教練的慧眼獨到。 升上高三成為學長,張師碩肩負起隊長重任。然而,此時發生一件事,深深影響日後師碩與他的籃球夢。當年高中籃球複賽與升學考試意外撞期,張師碩被迫在學業與打球做出艱難抉擇。這般不公平處境,促使許多高中學生聯合向教育部陳情,他同樣加入聲援,提出將球賽延後的訴求。順利延後比賽日期後,他也迎來高中最豐收的一年。不僅憑藉優異成績推甄上成大電機,更率領彰中闖入全國高中籃球乙組八強。歷經與籃球更進一步連結後,他更利用高三暑假,報名「打出名堂」,一路過關斬將,成功獲得與球星Kobe切磋球技的機會。 「愛球成痴挑戰二級 時間管理成重要課題」 進入成大後,想打球的願望始終藏於張師碩內心。因緣際會透過學長引薦,教練潘慧雯提供他進入球隊的機會。自此,張師碩正式進入成大男籃,更是當年球隊唯一的一般生。「從那天開始,我才感覺真正開始過大學生活。」短短一句話,充分表露他對於籃球的愛。對他而言,與其說籃球是一項運動,反倒像一面鏡子。籃球場上的他,積極拚戰與認真訓練,更能投射出真正的自我,激勵自己去完成更遠大的目標。 雖說球員的球技必須倚靠持續練球才能達成,然而回歸本質,終究屬於學生身分。同時面對繁雜課業與頻繁練球,也是張師碩大學生活中一大考驗。他表示,時間安配顯得更為重要。雖然偶爾得利用課餘時間或犧牲假日來彌補課業進度,但他甘之如飴,畢竟這是他熱愛的事物,他從來沒有後悔過。 「懷有一級夢 未來想繼續擁抱籃球」 成大男籃近年來表現不俗,儘管三年前遭降級回到公開二級,但三年皆有進入複賽以上的成績,更不乏許多曾打過一級的學長們作為強力後盾。然而這個學年開始,身經百戰的學長們紛紛畢業,升上大三的張師碩迎來更大難關,曾任彰中隊長的他,今年再次被欽點為隊長。他提到,兩位即戰力學弟的加入,加上教練強調快速球風,使他打來更為自在,整體得分也提升不少。總結這個球季,張師碩挺滿意球隊能有這樣的成績。他認為,球隊雖然可用之兵不多,但各個皆能有所貢獻,隊友們更不會如先前懼怕更高層級對手,反而努力與其抗衡,以挑戰者身分迎接比賽。 對於球隊整體,張師碩表示今年特別能感受到大家渴望贏的決心,這樣的改變,促使他對籃球開始懷抱一些憧憬。想與學弟們一同重返一級的心願,在即將升上大四這年,漸漸萌芽。「以前總覺得一級殿堂遙不可及,但今年一起拚戰後,我開始覺得這是有機會的。」僅差兩場勝利就能升級,經歷今年的洗禮,張師碩放眼下季,期許自己能成功帶領球隊衝擊夢想。 提及未來規劃,張師碩以推甄研究所為首要目標,將來想先進入科技業。但他並未就此忘掉籃球,往後若是能力許可,他也想從事與籃球相關行業。未來不論是教球或以球員身分在場上奔馳,張師碩與他的籃球故事還會持續書寫下去。
十年學生球員生涯 臺體隊長莊于萱無憾劃句點
106學年度富邦人壽大專籃球聯賽公開女一級最後一階段預賽,戰績排名非常接近,每場比賽都有非贏不可的壓力,台體大最終收下佳績第六名。臺體大隊長莊于萱,十年的學生球員生涯也在此結束,一路走來雖沒有擠進聯賽的四強舞台,沒有進入國家代表隊,但他在隊上扮演著穩定軍心的角色以及以身作則的學姐,這樣的默默付出是來自對於籃球的熱情。 在民風樸實的嘉義市區,放學後到球場打球是小朋友的日常活動。「小時候只要又把籃球打到表面平了,回家吵著媽媽再帶我去買一顆新的,拿到新球就又迫不及待地衝到球場打球。」莊于萱回想起他對籃球的初心,有球打就可以開心很久。 莊于萱在國小時期身兼籃球、棒球及足球校隊隊員,從小就展露優異的運動天份.,而國小畢業之後進入嘉義國中體育班,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國二時,得到代表學校參加2010哥特堡籃球節國際分齡籃球賽(女生15歲級)的機會,在瑞典一舉拿下金牌。而這個金牌讓莊于萱更有信心走上HBL之路。 為了籃球夢,隻身離家進到苗栗高商就讀,開始適應團體生活。開始學習照顧自己,培養自律和合群,雖然訓練辛苦但卻和隊友們培養出最珍貴的革命情感。更值得一提的是,結識了隊友張譯文,兩人一同奮戰至今已長達七年,在場上的默契不在話下,場下也是生活上互相扶持的好朋友。,莊于萱遙想當年:「直到高三才打進HBL八強,站上臺北體育館的球場,享受到觀眾的掌聲,這是我和隊友們最好的畢業禮物。」 順利考上傳統勁旅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準備展開UBA之旅。莊于萱在大二獲得上場機會,雖不是先發球員,但每每上場皆有得分紀錄。就在準備展翅高飛時,大三開季卻受腳踝扭傷影響只能靜養,球隊戰績低迷,陷入保級危機,所幸成功保住公開一級的資格。隔年莊于萱傷癒回歸,隊上大四學姐只剩下她及張譯文,兩人一路帶領球隊拚到第六名,在最後一年的球員生涯達成一起設下的目標。 雖然今年在晉級小巨蛋的路上輸給了佛光大學,台體大以六勝五敗,收下第六名。在預賽最後階段,任何一勝都攸關到晉級六強的名單,而面對台科那場比賽過程中,莊于萱腳踝再次受傷。「輸掉比賽後真的很鬱卒,瞬間覺得離六強有點遙遠,最後兩場無法上場幫助球隊的感覺很無能為力。」莊于萱表達出學生球員生涯最後的感言。臺體大最後靠著學妹們的努力,穩穩地贏下最後兩場球賽,讓一整年的付出都沒有白費。 畢業在即,大四扛起隊長這個重責大任,莊于萱對於學妹總是鼓勵多於責備,他相信大學生能夠做到自律,不必在旁多次叮嚀,信任彼此的管理風格下,讓臺體大的凝聚力更為強大。「我一直都覺得學妹們可以表現很好,我也不斷地在鼓勵他們,說真的我很開心,一路磨合過來,當隊長的看到大家願意這麼團結,心裡也覺得很欣慰。」 畢業後的規劃,莊于萱不為自己設限,哪裡有機會她就往哪裡去,繼續帶著運動員的堅毅和勇敢到新的環境面對挑戰。
世新小虎吳孟蕎 懷抱單純勇敢夢「就是喜歡打籃球」
106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公開女子組一級火熱開打,去年拿下第五名的世新女籃,在今年第一階段漂亮的成績能看出世新猛虎來勢洶洶的企圖心,不僅如此,在大一新生的部分更招收了HBL滬江高中的明星球員林蝶與陳育緹,大大增強內線與後衛戰力。然在預賽最後一場對上臺灣體育大學的戰役中,一批黑馬從禁區躍出,她在球場上勇敢進攻、奮力搶板,雖然看起來有點小緊張、小笨拙,但在下半場拿下8分的好成績,她是來自忠明高中的吳孟蕎。 今年就讀觀光系大一的吳孟蕎,畢業於台中的忠明高中,有著179公分的身高,良好的機動力與靈活性,可以說是今年世新最大的「潛力股」,擁有這樣優秀的身材條件的她,卻是從高中才開始接觸真正的專業籃球訓練,更是忠明女籃第一屆的球員。 吳孟蕎國小一開始喜歡打棒球,甚至在小六時開始接觸高爾夫球,升上國中才開始在學校和男生朋友打籃球,一打打出了興趣與熱忱,吳孟蕎說:「小時後不喜歡念書,到了9、10點該念書的時間我就跑去睡覺,隔天再起大早到學校自己練投球。」對籃球的癡狂成為吳孟蕎每天起床的動力,也因為當時的「早睡早起」,吳孟蕎從國小畢業的156公分一路飆高到國中畢業時的171公分。 了解吳孟蕎對於運動的熱忱,升高中時家人也支持她報名忠明高中的體育班,一開始家人希望她選擇的項目是高爾夫球,因為對於籃球的堅持,從小乖巧的她第一次跟家人鬧起了「家庭革命」,每天以淚洗面,甚至偷偷瞞著家人改報名第一屆的忠明女籃,吳孟蕎坦言:「我比較喜歡籃球團隊的感覺,就是想打球!」 提到在高中最深刻的記憶點大概就是「很累很累很累」,吳孟蕎哭笑不得地表示,當時的柳內惠如教練非常嚴格,對體能、基本動作的訓練最為要求,在高二那年的暑訓,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她們沒有把球碰到筐過,「態度決定球隊的價值」態度與禮貌的要求,更是惠如教練的堅持,吳孟蕎也說:「教練其實也很辛苦、自己也很想拚。」好幾次想要放棄都是靠著教練的激勵支撐過去,高三那年在外卡賽對上金甌女中以兩分差落敗,第一次那麼接近12強卻跌了一跤,在場邊崩潰大哭的吳孟蕎,飲下HBL最深最深的遺憾。 高中畢業後,吳孟蕎的優秀身材條件分別被電信與台元相中,但她選擇專注在課業與大學階段的比賽,因為喜歡餐飲,而選擇進入了世新觀光系,也在進入世新女籃後,第一次面對球隊有「學姐」的角色,吳孟蕎說:「高中沒有學姐,都要自己帶頭。」害羞的她坦言,面對學姐總會有一點壓力,但也幸好有學姐的帶領,能教她更聰明的打球,而問到對於同梯林蝶、陳育緹強勁光環是否會有壓力,吳孟蕎表示,她跟育緹一起住宿舍所以感情很好,林蝶則是因為在球場上位置相同,內心其實會稍微想跟她較勁。 針對上大學後球技的磨練,吳孟蕎則認為自己個性比較急,被包夾時會緊張,處理球都太過急躁,希望能跟林蝶和學姐們學習,讓自己在球場上更穩定,她也笑著說,跟高中時的比賽打快40分鐘相比,現在比賽時真的有點冷。 吳孟蕎曾在高三時傷到膝蓋的半月板,因此無法碰球好一陣子,那時的她在場下看著隊友打球看到哭,她哭著說:「我真的好想打球。」從此以後,那樣的心情便深深烙印在吳孟蕎的心中。而現在大一的她,更珍惜每次上場的機會,不怕犯規、不怕衝搶,只怕自己無法在球場上奔馳,無法享受自己最愛的籃球。世新女籃大一潛力股吳孟蕎,初生之犢不畏虎,帶著對於籃球最純粹的熱愛與初心,勇闖106學年度UBA公開女一級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