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兩年半的職棒生涯,何逸龍今年回到北市大,出戰春季聯賽。攝/許甄玲
人物特寫

「第七輪珍珠」魔法未上演 何逸龍卸下職棒光環重返大學賽場

揮別兩年半短暫的職棒生涯,回到臺北市立大學,何逸龍成為少數職棒退役後重返大學賽場的選手。經過兩年職棒的洗體,卸下光環,何逸龍持續走在自己最愛的棒球路上。 三級棒球時期都在桃園市渡過,何逸龍就讀新明國中時擔任投手,當時球速就能達到142公里,但升上青棒強權平鎮高中,因隊上投手實力堅強,何逸龍高中三年都以打者為主。直到進入北市大,由於大學的訓練方式較開放,他便趁著機會重拾投手身份。 「主要的訓練還是在野手上,畢竟野手的訓練量較大,投的話就是牛棚訓練。大專聯賽前,只投了兩到三次的牛棚。」2019年12月的大專聯賽,大一的何逸龍在對戰勁敵臺灣體大的比賽中,睽違三年再度踏上投手丘,中繼2.1局拿下勝投,「那天的表現滿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這麼久沒有投,還能投到生涯最快的144公里。」他說。 何逸龍這次的好表現也引起球探關注,隔年就被邀請參加味全龍的測試會,且同時測試投手和野手。而其實在2019年高中剛畢業時,何逸龍曾在選秀會上失利,一年後他抱著嘗試的心態,選擇以投手身份投入選秀,最後順利被樂天桃猿職棒隊相中,甚至意外成為了網友討論的「第七輪珍珠」。 「平常心去面對這個稱號,進去後還是把自己該做的訓練做到好。」何逸龍說。而他自認自己最大的優勢在於潛力,因為高中三年都沒有接受正式的投手訓練,還能維持水準,潛力受到球團肯定。然而,他在實戰經驗上與其他「正規」的投手差了一大截,所以在進入職棒後,除了團體課表的操練,他也額外花時間在下肢部分做更多加強。 職棒生涯的第一年,是何逸龍感到最辛苦時光,「剛進去都還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會覺得很無助,後來才逐漸找到自己需要和欠缺是什麼,才更有方向去執行每一天的訓練。」他表示,克服的方式就是多做、多問學長或教練,自己再從中找尋最適合的方法做訓練。 自2020年加入職棒以來,何逸龍投球表現起伏,僅在二軍有出賽紀錄,直到2022年年底合約結束,他發現自己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隔年的春訓名單中,便做好被釋出的心理準備,他回想:「那當下情緒起伏沒有很大,因為在職棒的兩年多的時間,成長空間也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但他不會後悔加入職棒,因為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在大一、大二這兩年要進入職棒,否則就轉換成從事體育相關的工作,因此還算是有達成目標。 近兩年許多大專院校棒球選手在職棒選秀會上雀屏中選,身為同樣在大學時期進入職棒的球員,何逸龍認為,只要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就義無反顧去試試看。在大學到職棒的過渡期,何逸龍認為心理素質的養成很重要,因為大學的比賽沒有職業來得多,選手在場上發生狀況時,常常會很糾結當下的表現,「但在職業的話就是長久的賽季,當下的缺失不用一直掛在心上,未來還有很多比賽、很多彌補的機會。」他說。 回到北市大後,已是何逸龍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他依舊跟著球隊練習、參加比賽,更在今年春季聯賽中,擁有後援1局飆出3記三振的表現。然而,再度披上北市大的戰袍,何逸龍只期望保持身體健康,順利完成大學的最後一個比賽。即使身邊的隊友、球探都鼓勵他繼續打球,「這方面就順其自然。」何逸龍說。 畢業後,如果沒有繼續打球,何逸龍打算從事棒球教練的工作,將自己的專業與經驗傳承下去。

陳冠圻大學階段開啟投打二刀流。攝/杜政明
人物特寫

投打二刀流 東華大谷陳冠圻

來自東華大學的陳冠圻,曾參加2020年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當時代表花蓮高中出戰松山高中,以三局20比0帶領球隊拿下勝利,首度闖進64強,追平隊史最佳成績,也是他首次完投完封無安打比賽。 國小時,由於父親喜歡打壘球,陳冠圻耳濡目染下開始對壘球產生興趣,四年級時,自告奮勇跑去問教練是否可以加入球隊,藉此開啟他的棒球生涯。 陳冠圻升上花蓮高中後,由於學校以升學為主,非常重視學生課業,身為隊長的他,僅能透過放學後的零碎時間,帶領球隊在美崙田徑場自主訓練,由於平日教練無法到場,因此練球前一晚,他會與教練通話,共同討論訓練菜單,帶領學弟們一起加強基本功。 雖然平日僅能透過開菜單的方式訓練,但陳冠圻並不因此感到枯燥乏味,反而非常投入每次的訓練。到了假日練球時段,陳冠圻總是積極向余明璋教練請益投球問題,透過每次的討論及動作上的調整,導正他直球及變化球動作上的差距,替他的投球基本功打下穩定的基礎。 升大學後,陳冠圻除了擔任投手,也時常客串其他守備位置,兼顧投球與打擊,開啟投打二刀流模式,但到了大二,球隊有學弟的補進,才開始專注在投手方面。 對於去年大專聯賽預賽以15:6敗給銘傳大學,陳冠圻坦言:「第一局對方攻勢不斷,大家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但透過這次比賽,可以加強我們投手臨場反應及抗壓能力,希望藉由每場的磨練,成為逐日成長的養分。」 經歷預賽洗禮,陳冠圻想感謝球隊裡的陳尚季學長,在場上除了會適時給予他精神喊話,也會提供許多技術上的建議。除此之外,他認為東華是一個很好的大家庭,大家都是很好的學習榜樣與溝通對象,期許未來能和隊友替東華拿下更多勝利。

陽明交大鄭桄楙。攝/莊孟婕
人物特寫

居其位 安其職 鄭桄楙的態度排球

「很多事情,是在書本中學不到的。」就讀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的鄭桄楙,排球出現在他的生活後,不僅帶給他機會,也帶給他於書中得不到的人生養分。 不一樣的起點 鄭桄楙初中時曾短暫接受過籃球訓練,因學業關係選擇暫別體壇,升上高中後因身高優勢及出色的彈跳能力,在親友的建議下開始接觸排球。「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能考進這裡真的很幸運。」高中時雖打過乙組排球聯賽,但無接受過正規排球訓練,且當時球隊成績並不出色,報考時並無抱有太大期望,最終能順利以體資生資格考進陽明交大如同奇蹟一般,也讓他更加珍惜這個機會。 齒輪、螺絲、潤滑劑 「因為知道自己的實力,所以不會喪氣。」鄭桄楙剛進球隊的第一年便跟著球隊拿下公開二級冠軍,但那時因球技較為生澀,跟不到比賽節奏,大多以替補出發且上場時間不穩定,這使他下定決心努力練習,希望能有更多上場時間來幫助隊友;「球來就打!不去想那麼多。」與球隊磨合一年後,在去年大二賽季更懂得運用自身優勢,由攔網帶動攻擊,逐漸打出成就感,排球路上更添信心。 「複賽前的最後一次練球難得全員到齊,而且氣氛很好,所有人團結一心,這種感覺真的很棒!」今年擔任隊長的他,不僅需扛起球隊的勝負壓力,也要調和隊內氣氛,同時希望球隊能變得更好,這個角色讓他在整學年下來多有感觸。「變數太多時只能把自己準備好。」他提到隊員們都需要兼顧課業,隊友蕭宜正、呂慶鴻更同時進行企業排球比賽,隊上都是蠟燭多頭燒,今年決賽前全員到齊練球次數不到10次,賽前主力舉球員鄭之泓又因傷掛免戰牌,最後名次賽交手臺體能夠取勝雖屬意料之外,不過平時教練就提醒球員球技不是第一,態度才是重點,大專排球聯賽的對手多是擁有企排經驗的球員,在面對他們時,不能有必輸的想法,防守盡全力的去接每顆球,攻擊時採「以柔克剛」,多用吊球等不同的方式得分,團隊齊心就有機會拿下勝利。   當大學生活套入槓桿原理 陽明交大隊上一週練習三天,一次三小時,鄭桄楙在大一時也曾因為練球壓縮到讀書時間,段考前曾出現不想到訓的想法,不過他發現身旁同學課外活動不比他少,成績卻依然優異,於是開始改變心態,讓訓練所花費的時間不在只限於提升球技,也能作為紓解讀書壓力的管道。「我覺得關鍵在於做什麼就要像什麼。」他提到在做每件事情的當下只要靜下心,保持專注及拿出應有的態度,就會十分有效率。 「體育活動跟學業在傳統觀念下很衝突,所以很珍惜有能兩者兼顧的機會。」排球講求團隊精神,能夠在大學時期跟一群好戰友一同征戰,為校爭光,是非常難能可貴人生的體驗。 鄭桄楙的人生清單 「因打排球比較動態,所以平時的嗜好喜歡做一點靜態的活動。」閒暇時喜歡打高爾夫球的鄭桄楙,因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所以一直保有打高球的習慣。「高爾夫是非常需要心理素質的一項運動,可能覺得在揮竿的那刻沒什麼問題,但球可能會因為環境或其他因素而失誤,要怎麼在最短時間內調整心態是一門學問。」相比排球講求團隊,高爾夫是一個人的賽場,必須自己頂得住壓力,忍得住孤獨,賽場上的各種狀況其實都是人生縮影。 「很感謝UVL這個舞台,才有機會讓我的球技能夠被看到。」目前大三的鄭桄楙表示,因為實力的差距,不會嚮往挑戰企業排球聯賽,因此UVL將是他排球生涯的最終站。雖然未來排球不會成為他人生的支點,但大學時期的排球經歷絕對是他人生清單中耀眼的存在。

籃球對於莊凱崴來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攝/洪傑紳
人物特寫

苦練決勝負 慈濟大學莊凱崴

就讀慈濟大學的籃球好手莊凱崴,國小三年級時,當時林書豪以亞洲人身分立足NBA,莊凱崴受到林來瘋的影響,開始關注籃球,也開啟他的籃球夢。 升上國中後,莊凱崴選擇就讀雙語班,老師在學業上要求非常嚴謹,規定成績必須維持在班上前半段,才能繼續打球。奮發向上的他,努力達到老師所訂的標準,為了就是自己最愛的籃球。 談及訓練上遇到的困難,他說:「中間一度因為身材矮小,及體能沒那麼好想放棄過,但後來發現,這些是可以用技巧,像是場上速度的展現,勤練外線投籃等,在基本功方面勤能補拙來彌補,不必因身材劣勢或先天條件不俗而放棄籃球。」 談到籃球教會他的事,莊凱崴說:「我覺得籃球不只是籃球,還讓我學到團隊合作與場上溝通的重要性,畢竟剛開始都以個人作戰為主,但後來發現等級越高,對手越強,不能依靠個人能力與對手抗衡,畢竟籃球是團隊運動,團隊配合、傳球合作、場上溝通是很重要的。」 對於今年複賽以43:65敗給東吳,莊凱崴談及這次比賽內容:「我們團隊節奏控制得還不錯,可惜的是比賽經驗不夠,加上身材條件處於劣勢,很遺憾輸掉這場比賽,明年會再努力打回來。」 談及今年複賽,球隊整體進攻和防守方面手感不佳,莊凱崴說:「畢竟大賽經驗不夠,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場上帶動節奏,適時給予隊友喊話,凝聚團結一心的精神。」 莊凱崴目前雙主修英美系及傳播系,他表示,希望未來能朝體育主播這條路邁進,用不一樣的身分繼續在球場上發光發熱。

陳尚季過去曾為肩傷所困。攝/杜政明
人物特寫

克服肩傷力拼東山再起 陳尚季的九局下半

就讀東華大學的棒球好手陳尚季,國小時因要等爸爸下班接送,就在下課後參與學校少棒訓練,從三年級一路打到國小畢業,藉此開啟他的棒球之路。 陳尚季國小最初是練外野手和一壘手,高中時,球隊剛好缺捕手,喜歡挑戰不同事物的他接下這個重責大任,開始當起球場上的指揮官。 升大學後的某場比賽,陳尚季為了牽制跑者,把球傳到二壘後,不慎弄傷肩膀,之後便時常感覺肩膀某個角度丟球會痛,因此丟球角度越來越小、越來越低,當時不知如何與傷痛共存的他,曾為此低迷一陣子。 後來陳尚季前往就醫,經診斷為肩夾擠症候群,由於此症狀不易好且復發率高,讓他開始養成重訓的習慣,強迫肩膀強壯些,也逐漸找到與傷痛共存的方式。 談及訓練上遇到的困難,他說:「我覺得是一些思維上的,像是比賽解讀能力與分析對手能力,一定是失敗後開始尋找突破方法,藉由每場比賽,將經驗逐漸轉換成養分。」 對於去年大專聯賽預賽以15:6敗給銘傳大學,陳尚季坦言:「當時下的判斷有點太晚,導致第一局換投上延遲兩個人次,被多得五分,一方面可能選手心態沒有調整到對戰狀態,導致在面對比賽時,反應沒辦法跟上。但比賽總會有勝負結果,雖然不如預期,大家的拼勁跟永不放棄的態度還是保持住東華傳統。」 身為球隊大學長,陳尚季感性的說:「感謝這些學弟妹們,不管是來記錄或參與練球,他們非常認真也很尊重我和我的夥伴潘聖文。」他表示,對於訓練他們不會含糊,認真把每個環節做好。陳尚季希望學弟妹們持續保持求知慾,他相信只要保持這種態度,在任何事情上面都可以做的很好,即使沒有辦法達到世俗所謂的成功,但一定也可以肯定自己過去的努力。 陳尚季畢業後希望從事教育工作,如果有機會,也想推廣學生基層棒球,讓棒球變成生活一部分,享受單純打球的快樂。

洪傑紳因為周遭朋友關係,從曲棍球改打籃球。攝/羅悦純
人物特寫

籃球魔術師 洪傑紳的超凡人生

就讀慈濟大學的籃球好手洪傑紳,原為曲棍球選手,在一次的手骨折中離隊一段時間,因緣際會下開始接觸籃球,竟開啟他的籃球之路! 洪傑紳小學三年級開始打曲棍球,但在國一那年玩單槓時不慎受傷,造成手部骨折因而離隊養傷,在休養期間,洪傑紳遇到熟識同學,帶他去籃球場看別人打球,藉此開啟他對於籃球的興趣與熱忱,康復後洪傑紳正式接觸籃球,嘗試不同領域的運動。 升上高中後,因打球習慣與教練想法不太一樣,那段期間表現不盡理想,加上課業壓力,洪傑紳過去曾有放棄的念頭,好在有著強烈執著與目標,讓他一路打到大學。 今年大專籃球聯賽複賽前夕,全隊幾乎都中A流, 因此在複賽階段慈大最終以43:65敗給東吳,洪傑紳談及這次比賽內容:「球隊練習時間可能沒有那麼充足,畢竟都在休息養病,加上我們身材條件沒有很好,需要做好防守卡位及腳步移動來彌補這塊。」 除了籃球,洪傑紳的另一個身份為魔術師,他說:「因爲平常在花蓮體中當社團老師的關係,偶而會接一些小表演,目前籃球與魔術的練習時間比為3:1,大部分還是放在籃球居多。」畢竟上大學運動時間變少,讓他格外珍惜能在球場揮灑汗水的時光。 至於籃球對自身意義,洪傑紳提到:「因為接觸很久了,不管心情不好或無聊都會打籃球,在球場上也交到很多朋友,對我而言,籃球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圈,也是一個舒壓的地方。」 除了籃球、魔術外,洪傑紳也喜歡攝影,過去曾替花蓮縣私立海星高級中學記錄HBL比賽,他說:「可以用相機記錄自己有興趣或是不一樣的時刻是很美好的。」他表示,希望未來能從事影像產業相關工作,將球場上的熱血青春記錄下來。

五人制棒球國手高家宜在世界盃場上撐起國旗。圖/高家宜提供
人物特寫

踏出舒適圈找到一片天 五人制棒球國手高家宜

「打者擊出游擊方向滾地球,游擊手迅速接起這顆球並傳向一壘,打者出局!」UBL大專棒球聯賽女子組賽事中,鎮守國立體大游擊大關的,是一位身材嬌小、動作俐落的選手,打者只要將球打到她的管區,幾乎可以直接宣告出局,而這位技術高超的女子棒球員身份不一般,她,是五人制棒球國手─高家宜。 球類運動啟蒙─壘球 高家宜國小時受到哥哥的影響開始接觸壘球,國高中皆在訓練嚴謹的南崁中學度過,熱愛壘球的她,一心一意想要替團隊打出好成績,自己也夢想成為國家隊的一員,為了達成目標,高家宜在南崁的六年埋頭苦練,最終也在高三時與隊友攜手打下全國中小學壘球聯賽隊史首冠,不過,她在國、高中六年間,卻屢屢與中華隊戰袍擦身而過。 多元發展不受限  高中畢業前替球隊拿下了冠軍,高家宜認為是女壘競技生涯一個完美的收尾,畢業後她選擇就讀國立體大體育推廣原住民專班。「我想要視野更廣闊,認識更多人、事、物」,高家宜升上大學後沒有繼續以壘球為重心,取而代之的是在不同領域的嘗試,其中包含實習幼兒運動推廣、老年運動協助,以及接觸一項改變她一生的運動─五人制棒球。 人生中的意外大禮─五人制棒球 「我努力很久的東西沒有得到,卻冒出了另一個東西讓我得到了,一切很不可思議。」高家宜大學一年級時,適逢五人制棒球全國錦標賽暨國手選拔賽,樂於嘗試的她與隊友組隊參賽,沒想到接觸這項運動不到兩天,高家宜就在比賽中繳出好表現,並入選了她夢寐以求的中華隊。 站上五人制棒球最高殿堂 看見從未見過的風景 成為國手後,高家宜與來自四面八方的隊友開始展開集訓,並在集訓過程中與隊友一拍即合,互相鼓勵、互相琢磨球技成為他們的日常,凝聚力極強的中華隊在郭勇志教練的帶領下,挾著絕佳的技術與默契,參加2022年第一屆亞洲盃五人制棒球錦標賽,以八連勝之姿坐上冠軍寶座,並獲得世界盃參賽權。 「站在世界盃賽場上的時候,我覺得很震撼,不敢相信我居然站在這裡。」從吉隆坡亞洲盃挺進墨西哥世界盃,高家宜因為五人制棒球看見更多更美的風景,站上更高的競技舞台,也因此結識了不同國家的選手,尤其與勁敵日本隊「臺日友好」,兩國在場下頻繁交流,中華隊也因此受邀至日本參加表演賽。 除了增廣見聞外,高家宜與隊友也完成重要的使命,在世界盃預賽接連擊敗韓國、突尼西亞、肯亞以及法國,挺進複賽,雖然後續因不敵發源地古巴無緣冠軍賽,但中華健兒們在銅牌戰擊退委內瑞拉,成功帶著一面獎牌回到臺灣。   不受身材、器材與場地限制 五人制棒球值得推廣 「五人制棒球是一個需要敏捷與技術的運動,身材高大、體格壯碩也不一定有優勢,剛好很適合我!」高家宜在接觸五人制棒球不久後,因其技術成分高且不受身材拘束而「入坑」這項運動,此外,五人制棒球隨處可玩的特性也讓她認為非常適合全民參與,「沒有釘鞋、手套或是球棒,就沒辦法上場打棒球,但你只要有一顆球跟快樂的心就能玩五人制棒球。」 壘球、女子棒球、五人制棒球、未完待續…… 高家宜在高中時受邀加入「接棒未來女子棒球隊」,在充斥女子棒球中華隊國手的球隊裡,高家宜迅速吸收棒球技術與智慧,升上大學後,她也代表國立體大出戰大專棒球聯賽,並嘗試擔任投手,體驗棒球場上不同位置的樂趣。 誤打誤撞接觸五人制棒球,並因著這項運動打開視野,獲得從未想過的體驗與無價的回憶,有著如此夢幻的經驗後,未來高家宜也將繼續從事壘球、棒球以及五人制棒球,並保持開闊的心接觸更多未知的事物,「我不會侷限未來一定要做什麼,我還想要繼續探索更多可能!」

國立體大石宓,轉戰舞蹈啦啦後找到一片天。攝/張庭毓
人物特寫

從花式滑冰轉戰舞蹈啦啦 國立體大石宓談心路歷程

拿著白色彩球,在賽場上展露笑顏努力完成每個動作,且擁有兩次世界啦啦隊錦標賽國家代表隊經歷的她是石宓,來自國立體育大學。 石宓的運動經歷要從三歲開始說起,當時加入舞團學習芭蕾舞、民俗舞等舞種,在國小二年級時才朝花式滑冰前進。憶起當時從小六開始,會特地從新竹到臺北練習,這樣來回往返的日子持續了三到四年左右,她表示雖然辛苦但也樂在其中,「國中時會請假去臺北練習,或者前一晚去住親戚家,隔天早上六點到小巨蛋冰場報到,八點再回新竹上課。」 談到接觸滑冰的契機,石宓笑著說:「那時候去百貨公司的冰場玩滿喜歡的,就跟媽媽說想要上課,練著練著教練就帶去臺北小巨蛋練習,然後就開始參加比賽。」而當時國小的她,也俏皮地透露選擇花式滑冰項目的原因,「因為比賽可以穿粉粉閃閃的漂亮衣服,就選擇了它!」 就讀三民國中的時期,石宓除了花式滑冰之外還有到體操館學習,因緣際會認識了光復高中啦啦隊的教練林宜靜。她坦言練花滑的後期,發現自己因為居住區域的關係沒辦法有更充裕的練習時間,程度也慢慢遭到後進選手追上,於是選擇到光復高中加入啦啦隊。「高一還有比過一次滑冰賽,後來變成回去幫忙表演滑的模式,高二專注於參加世界青年啦啦隊錦標賽的關係,沒有辦法再抽出多餘時間給滑冰。」 「對滑冰的喜歡沒有減少,只是現在比較專攻在啦啦隊。」高中轉往啦啦隊發展後,石宓在賽事上無論是彩球或指定動作,個人亦或是雙人皆取得相當亮眼的成績。而印象最深刻的比賽,莫屬去年四月的世界啦啦隊錦標賽,當時身為中華代表隊的她,在彩球團體組獲得第八名,雙人排在第十二名。 來到國立體育大學後,石宓認為大學相較於高中時期,因為成員來自不同科系大家的課表都不一樣且有各自要忙的事情,共同練習時間相對較少,如果自己想要變得更好、進步更多的話,會自己利用課餘時間練習。前些日子甫結束世界啦啦隊錦標賽選拔的她也表示,等待選拔結果的同時,也將持續努力朝著下學期的大專盃做準備。

111年全國啟仲盃暨亞青錦標賽選拔賽現場。 吳韻如 / 提供
人物特寫

決不向命運低頭 「與困境肉搏」辜雪芃的空手道之路

辜雪芃目前就讀臺灣體育大學技擊運動學系大三,畢業於臺灣空手道搖籃的南投縣旭光高中,原住民血統讓她極具運動天賦,空手道場是她發光發熱的舞台,這一路走來,她屢遇挫折,但辜雪芃堅毅的性格,給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想為家庭盡一份力 比賽拿獎補貼家用 辜雪芃來自南投仁愛鄉卡度部落,不富裕的家庭環境並不影響她對於人生的態度,辜雪芃反而更懂得珍惜與感謝,而不是怨天尤人的抱怨。她看著家人為了生計,辛勤的工作,小小年紀的她就想方設法要幫家裡減輕負擔,而還沒有辦法踏入社會工作的辜雪芃,進到了由教練黃泰吉帶領的空手道隊,開始訓練,因為在比賽上大放異彩的話,就能用獎金幫助家人,所以縱使過程很辛苦,她也能咬著牙撐下去。 靠著空手道翻轉人生 獲總統教育獎此殊榮 身高僅158公分的辜雪芃,在空手道場上震懾四方,她的出腿俐落且敏捷,「IPPON」,全神貫注目視對手,因為對辜雪芃而言這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能讓自己多舛生活變得更好的一個轉機。 她的拚勁在2021年有所回報,她在這年榮獲了2020年總統教育獎,身材矮小的辜雪芃,與偌大的頒獎台形成了極大的對比,在空手道領域上開始嶄露頭角。在2018年時她就被各界看出了她的潛力,辜雪芃擊敗了國內好手,拿到了世中運的門票,並奪得女子對打第二量級銅牌。 生活逐漸轉好 但迎來了人生中的低潮 辜雪芃母親的離世,讓她一度放棄空手道,她當時毅然決然停止繼續訓練,正值巔峰期,因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辜雪芃的世界就像是「停擺了的鐘」,這是她成長歷程以來第一次感到這麼的無助。 她母親生前十分支持她做的所有決定,比賽也都會到場加油,「她都會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鼓勵我」母親對辜雪芃而言是人生中的導師,辜雪芃形容自己就像在汪洋大海中失去了航道的船,溫柔的她又怕其他家人會擔心,於是都會故作堅強,只會夜深人靜時會默默落淚思念母親。 「生命中的另一座燈塔」 辜雪芃不再一蹶不振 臺灣體大空手道隊,大多是由南投的選手組成的,他們不僅僅對空手道充滿了熱情,每個人的性格也都堅毅且開朗,他們深知辜雪芃的難處,他們也不急著要求她回來訓練,反而是在練習的閒暇時間,陪辜雪芃聊天,也帶她出門踏青,他們用自己的溫暖照亮了辜雪芃昏暗的心情,「有他們在,我很踏實,也慢慢走出來,相信媽媽在的話,也不想要看到我這樣。」 辜雪芃重新拾起道服,踏進了空手道道館,帶著母親的祝福與隊友的鼓勵,她重返戰場,一段時間的停練,並沒有讓她的動作變得生疏,空手道彷彿已經寫進了她的DNA裡。   在111學年度全大運空手道女子對打第二量級的賽場上,辜雪芃懷揣著隊友的鼓勵,背負著母親的支持與愛── 出拳,抬腿踢擊,與對手一番激戰後,她不負眾望順利奪金。 「感謝主,感謝隊友,感謝家人。」一場比賽打完時,辜雪芃總會在社群媒體上謙遜溫和的感謝這一路上的所有人,她表示,沒有大家的幫忙,心思細膩敏感的自己,恐怕沒有辦法走到這裡,「順遂平安」這個詞是辜雪芃所追求的目標,也是她在為家人禱告時所給予的祝福。

胡懿在現代五項項目中最熱愛的馬術。 胡懿 / 提供
人物特寫

馬場上的追風少年 「現代五項」選手胡懿

當時年僅17歲,胡懿就在108全運會現代五項項目上大放異彩,奪得個人及團體雙金此佳績。在馬場上騎馬御風前行的少年,還雙棲「蹼泳」,在高中時期,胡懿甚至打破了理事長盃全國蹼泳錦標賽高男組的200、400、800及1500公尺水面蹼泳的大會紀錄,亮眼的賽事成績有目共睹。 國中時期啟蒙 從游泳轉換跑道至現代五項 現代五項包括了跑步、射擊、擊劍、游泳及馬術,在臺灣體壇是相對冷門的運動,但在臺南有一戶人家從小就開始培訓,「胡家三兄妹」哥哥胡懿、弟弟胡翔以及妹妹胡渝,胡懿國中在泳隊時,被教練蘇建銘推薦去嘗試現代五項,於是母親陳麗玲也將胡懿的弟弟妹妹們也帶去一起練習,母親的全力支持,讓這三人在賽事上都有相當優秀的成績。 「他是我永遠的對手」 兄弟良性競爭從不鬩牆 胡懿與小自己兩歲的弟弟胡翔同時開始訓練,由於自己當時已經抽高,有身材上的優勢,所以初期與弟弟競賽並不會感到壓力。不過時過境遷,如今胡翔身材已經與哥哥胡懿相差無幾,110全運會胡翔更是「破大會紀錄」擊敗一直領先在前的兄長。 「我自己確實沒有發揮好,但看到弟弟有著明顯的成長,心裡還是很替他開心,下次一定會贏回來。」兄弟倆將對方視為在台的最強勁敵,但彼此的感情並沒有因為是「對手」而決裂,反倒覺得對方是運動歷程上的「助手」,可以互相砥礪進步。 熱愛勝過於恐懼 克服高度迎風向前 胡懿在五項運動裡對馬術最為喜愛,現在在馬匹上意氣風發的胡懿,也曾心生恐懼。國中剛開始踏入馬場時,胡懿眼裡充斥著好奇,但上馬時,「高度」卻成了他心中那道跨不過的坎,馬以及障礙的高度讓胡懿心生退意,「膽子是摔出來的,一開始當然會怕,現在當然是得心應手。」 初登場國際賽 意識到不敵國外選手 111亞錦賽上,胡懿在男子接力上獲第四名的成績,但他首次參加國際賽時,成績並不理想,原來臺灣在現代五項上能給的訓練資源並不多,以致於他踏入國際時,能明顯感受到與他國選手的差距。胡懿表示,臺灣現代五項的起步晚,也知道自己可能不會有亮眼的成績,但還是想要「以賽代訓」,與國際上的選手比較,「挫敗的感覺會更強烈,所以才會想要更進步。」 「教練」是臺灣首部現代五項紀錄片,帶出了這項運動在臺的困境與窘況,「現代五項協會能給的確實不多,主要還是非常感謝媽媽還有家人的全力支持」   望轉學到臺體技擊系  繼續精進自我磨亮自己的「劍」 「想要轉到臺體擊劍隊,因為臺灣沒有專門訓練現代五項的學校,那我至少先讓一項變更強。」胡懿現在就讀國立臺南大學體育系大二,已經開始著手轉學相關事宜,也花費更多時間精進自己的專項能力,讓自己後續的路能走的更順遂。 關於未來的規劃,胡懿則期許自己能在完成學業後,能以教練的身分,為臺灣現代五項盡一份心力,培養菁菁學梓的同時,將自己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