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嘉大鄭之鈞拿到首站男單亞軍。攝/大會
綜合

大學才打羽球 素人嘉大鄭之鈞初登場即奪男單亞軍

大學之前完全沒有羽球相關訓練,卻是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首站中山大學的最大黑馬,嘉義大學鄭之鈞第一次參賽就喜收男單亞軍,以小搏大的他笑說:「自己怎麼撐過來也不知道。」 鄭之鈞在冠軍戰原本還領先高雄科大蔡和珉,卻在比賽中斷遭到逆轉,終場以28:31敗下陣來,最後的回拍掛網後他哀嚎一聲倒地,身體也已經精疲力盡。「最後真的沒力了,報名之前就知道這比賽強度很高,都是一般組有名的選手,所以輸了正常,我就一場一場慢慢打。」 鄭之鈞表示,自己籤運還算不錯,但其實他四強對手是新科全大運男單金牌、淡江大學張祐綦,一路拉鋸下最後以31:29險勝,另外16強遇到的虎尾科大張博勛、八強面對的長榮大學蔡乙瑲,也都是一般組強手。「還好有撐住,畢竟眼前是一座高山。」 升大五的鄭之鈞今年第一次參加積分賽,他解釋因為自己的羽球路從大學才開始起步,實力不足所以較少出來比賽,是大四開始有在羽球館教球,看到學生打比賽,認為也該同步才能教學相長。「怕沒有比賽經驗和心態教給學生,所以想說該出來對抗一下。」 大學期間,鄭之鈞只有在學校的團體賽出戰,而且耗費4年時間,終於在今年嚐到全大運前4的滋味,「之前每次都第5」。不過這經歷卻成了他的另類優勢,因為過去幾乎沒有對戰過,對手群對他的打法相當陌生。 鄭之鈞也有揪鄧敬霖報名男雙,不過分組預賽1勝1敗,無緣晉級,後2站他也已經完成報名,儘管是素人,但想要爭取年終站門票。

高科蔡和珉參賽首次在分站男單封王。攝/大會
綜合

當兵前完美告別學生舞台 高科蔡和珉首度分站男單封王

趁著入伍前的最後一刻報名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首站在中山大學舉行的賽事,高雄科大蔡和珉孤軍奮戰,沒想到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他參加4年來第一座分站男單冠軍,他自己也大感意外,在學生生涯的最後舞台留下完美句點後,下個月將回到家鄉澎湖當兵,是否能現身年終賽得看緣分。 因為高雄科大今年放眼團體賽事,所以分站只有研究所應屆畢業的蔡和珉前來參加,單槍匹馬的他2日打下6戰全勝,帶回男單金牌,冠軍戰和嘉義大學鄭之鈞一路拉鋸,最後以31:28脫穎而出,讓他大呼刺激。 「這是我最後一次代表學校比賽,因為9月就要入伍,這站剛好在高雄,就先來打一下。」讓蔡和珉意外的是,這次難度和他印象中的有所落差:「打起來很硬,今年蠻多人來打的,以前這站都沒有很多人,強度也拉高了。」不只冠軍戰過程艱難,八強對輔英科大孫鵬,在雙位數落後下追趕到31:29,也讓他心有餘悸。 確定不會參加後續中興大學站和長庚科大站賽事,蔡和珉笑說原本沒預計這站會入袋冠軍,所以也不抱持年終站的希望,如今只好且看且走,祈禱國軍有國慶日連假可以放,「還好我前3年都有打過年終站了,所以打不到也沒關係。」 女單臺灣師大張沁妘在冠軍戰31:28擊敗中信學院羅宇晴封后,她表示,因為分區不同,所以交戰到陌生的對手:「她基本功和手法蠻好的,無法猜到下一球,球速快也很重,厲害的對手。」 張沁妘笑稱中山大學是幸運地,去年女雙帶回銅牌,今年女單將獎牌成色升級。「這次女雙第5名,也不錯啦!」

淡江張祐綦(左)和張培驊打下首站男雙冠軍。攝/大會
綜合

淡江男雙出道即奪冠 張祐綦/張培驊拍落年終冠軍搶下分站第一

剛在男單戰線掉出爭冠行列,淡江大學張祐綦在男雙討回一口氣,與張培驊攜手在冠軍戰以31:24擊敗去年年終站封王的僑光科大組合,兩人首次在比賽合拍就稱霸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首站中山大學站,單日7戰的張祐綦頒獎時直說打到沒力,「腳一直快抽筋」。 張祐綦是今年全大運新科男單金牌得主,應屆畢業的他,過去卻沒有參加過積分賽,他解釋剛好時間無法配合,把握最後一次資格報名,還主動找上張培驊共投男雙賽場。 張祐綦在男單四強滑鐵盧,遭嘉義大學鄭之鈞以31:29拉下,好在男雙持續挺進,四強31:28險勝中興大學林楷倫/朱宥寧,冠軍戰再拍落僑光科大翁志凱/李昱勳,今年全大運男雙銅牌張培驊謙稱:「是張祐綦罩我的。」 其實張培驊原本另有男雙搭檔,但一聽到張祐綦的邀請,立刻點頭答應。這次初體驗,他認為緊湊的賽程對體能消耗大,看到隊友累成這樣,自己會提前做好長庚科大站加賽男單的準備,「這次我剛好賺到,只打一項」。 張祐綦點出遇到比全大運更密集的賽程,還改成搶31分制,體能確實負荷不了,「男單就有點撐不住了」。在長榮大學劉俊言只打1分鐘就傷退的情況下,張祐綦最終男單就以第3名作收。 出道即奪冠的兩人將面臨拆夥,因為張祐綦畢業後將踏進職場,而張培驊則要繼續攻讀中正大學研究所。

成大黃瀞葳(右)和王齊碩收獲本屆首站混雙冠軍。攝/大會
綜合

神隊友成大黃瀞葳包辦女雙、混雙冠軍 王齊碩笑稱:我有拿球拍就贏

重新回到讀過1年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黃瀞葳就像開外掛,2天11場賽事戰無不勝,包辦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首站的女雙和混雙冠軍,被盛讚根本是神隊友,連男雙搭檔、巴黎奧運金牌王齊麟的弟弟王齊碩都開玩笑說,「我有拿球拍就贏」。 黃瀞葳20日連打6場,和學姊王詩綉「直落3」打下女雙冠軍,而且3場都沒有讓對手的比數超過20分,另外3戰與學長王齊碩合作混雙,也只有在冠軍戰與僑光科大林家旗/翁志凱糾纏,最後以31:29脫穎而出,拿下單站雙冠。    去年剛從中山轉到成大,黃瀞薇因初來乍到沒有搭檔,所以單打征戰積分賽,今年回到雙打身份像是「解封印」,和學長姊第一年合作就大殺四方,她解釋回到熟悉的地盤多少有幫助:「這裡有開冷氣的時候,球還是會轉,會比較難控,不能拉大拍,熟悉之後才比較敢揮。」 王齊碩直呼:「她真的很強,只需要搭檔,可能會發球,就能贏。」黃瀞薇今天打完6場依舊臉不紅氣不喘,和女雙使用「省電模式」有關,加入「躺分」群組的王詩綉形容,實力在一般組應該沒人可以贏過:「沒女生殺得穿他,男生可能也很難。」 兩位學長姊都就讀碩二,其中參戰5年的王齊碩坦言應該是最後一屆報名,去年他也只現身一站,「因為時間點都很忙,剛好這站有空」。他透露今天最後的冠軍賽其實手在發抖:「以前男雙有打過翁志凱,剛剛明顯他累了打不太動,但我還是緊張,黃瀞葳一直安慰我。」 王詩綉則「自首」今天第一戰一直敲到拍框,後面才漸入佳境,很佩服黃瀞薇又罩又耐打:「她年輕兼項,我們年紀大,打1項就好。」

輔英科大孫鵬在男單預賽16強淘汰上屆分站冠軍。攝/大會
綜合

爆冷淘汰去年中山站王者 輔英孫鵬形容矛盾之爭「守得起來就有機會」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預賽第一站在中山大學就爆出首日冷門,輔英科大孫鵬在男單16強戰,淘汰去年在此封王的空軍官校柯羽禾,他形容這是場矛與盾的對決,自己因為身材細瘦欠缺力量只能以守為攻。「雖然這的盾沒有很好,但矛盾之爭,只要守得起來就有機會。」 孫鵬和柯羽禾的硬仗從開打就呈現拉鋸,最後在纏鬥21分鐘後以31:28脫穎而出,雖然2人是生涯首次交手,但孫鵬透露其實有做情蒐。「我高中就知道他了,有去問以前的同學,說他喜歡垂直起跳,我想說把球拉到最高,減少他殺球威力,然後我好好準備防守。」當下戰況吃緊,他坦承心急但不到緊張,因為自己沒有預設太多,單純想做好細節,「反正輸贏擺一邊,一場一場打,看能到哪。」 雖然和柯羽禾加開男雙相比,孫鵬只有男單戰場略顯優勢,但他上午預賽被分配到4人小組而多打1場,最後以2勝1敗位居小組第2挺進到16強賽。「籤表是蠻硬的,如果小組第一也要對上今年全大運單打金牌,根本進退兩難。」 第一次體驗大專羽球排名積分賽,孫鵬直呼「沒想到有那麼多高手」,其實去年他就想報名參加,但因颱風導致家中淹水,只能留守幫忙清理。 身為在地人的孫鵬從小到大都留在家鄉高雄求學,一開始是學習跆拳道,也短暫打過棒球,國小四年級開始接觸羽球,發覺自己比較能投入,也想要在這領域努力,國中被教練拉去體育班,高中也繼續科班生涯。 不過大學決定另謀出路,讓羽球回歸興趣,前2次參加全大運都止步男單16強,「我們學校的人比較少,校隊練習找不到強度,只能自己四處打比賽,或回高中找學弟,會想報名這比賽,就是想打強的對手,不然平時打不到這麼猛的。」

空軍官校龔千豪/張啟僑鎖定再叩關大專羽球排名積分賽年終賽。攝/大會
綜合

挾全大運混雙金牌光環重返 空軍官校龔千豪/張啟僑目標年終金牌

去年因學校事務無緣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年終總決賽,空軍官校混雙龔千豪/張啟僑今年不再錯過,在確定行程不衝突後,3個分站通通報名,全力鎖定年終決賽入場券,而且這次他們帶著全大運混雙金牌的光環來勢洶洶,直言目標一定是冠軍。 龔千豪/張啟僑今天在小組賽完成2連勝,先是早上31:22擊敗僑光科大劉祐岑/陳慶民,下午再以31:21拍退海洋大學趙子喬/李宜倫,順利搭上明日的八強列車。張啟僑因日前搬椅子撞到眼睛,今天帶著「血輪眼」出賽,不過她說視力未受影響,也不會耽誤到比賽。 去年成軍第一年報名2個分站,龔千豪/張啟僑雖然獲得年終賽席次,但因學校活動而缺席,今年捲土重來,合作時間更長之後增添默契,全大運金牌就是最好證明,龔千豪點出原因之一是住校相處的時間多,所以在校內幾乎天天一起練習。 張啟僑笑稱全大運金牌有點不可思議,「莫名其妙就贏了」,她因為學長前搭檔畢業離開,所以找同學龔千豪重新組隊,去年也有報名女單,但今年在全大運女單扭傷右腳而心生陰影,這次先專心在混雙戰線。 龔千豪表示和張啟僑的組合有進攻上的優勢:「我的殺球讓對方難防守,她就比較好去抓回球破綻。」以全大運金牌混雙之姿重返積分賽舞台,他認為「會有自信,但也有些壓力」。另也點出今年賽制改成搶31分,所以體力上肯定負荷更大。 身在同屆男女比例約10:1的空軍官校,張啟僑表示當初會選擇就讀,原因和龔千豪一樣,都抱有飛官夢:「我想要飛。」她坦言因為女生在校內比較稀有,還是享有一點好處和優勢。

新科全大運男雙銅牌、中信學院陳維廷/林忠岳進軍本站八強。攝/大會
綜合

全大運銅牌男雙默契佳 中信陳維廷/林忠岳7年交情克服身高差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19日預賽登場,新科全大運男雙銅牌前來試水溫,中信金融管理學院陳維廷/林忠岳展現氣勢,這對身高相差15公分的組合,在中山大學站首日用3連勝進軍八強,全力拚取年終賽門票。 上午先進行小組預賽,陳維廷/林忠岳首戰花了12分鐘以31:27收拾屏東大學康斌霆/陳昌譽,第2場面對臺灣科大翁得中/徐加城,更只用11分鐘31:20取勝。陳維廷認為這兩場對手其實都很有實力,「應該是我們穩定度比較高,他們失誤比較多一點才會贏」。 即將升上大二的兩人合拍第3年,不但從高二就開始搭擋,更是從小就認識,同國中的他們一起從屏東到嘉義念高中,接著又攜手來到臺南中信學院,交情長達7年,林忠岳透露彼此從來不吵架,就算輸球也是各自冷靜,不會互相口出惡言,現在當室友也沒有私下相處時發生衝突,「我們凡事都可以溝通」。 高二收到教練欽點合拍男雙,162公分的陳維廷和177公分林忠岳克服身高差,很快找到組合的優勢,多年默契讓他們輪轉補位流暢,在場上也會互相提醒對手球風,快速找到應對方式,大多數時間由陳維廷把關前場,林忠岳在後方補上重擊。 今年第一次挑戰全大運就帶回銅牌,陳維廷/林忠岳現在把目標放在大專羽球排名積分賽,希望能再繳佳績,只不過因為後兩站沒有趕上報名,讓他們將全部的年終賽希望,都放在這一站中山大學賽場。林忠岳坦言也想打後兩站:「只打這站的話壓力會很大,變成一定要打到很好的成績。」 下午16強賽,陳維廷/林忠岳又以31:20擊退政治大學蔡承達/陳紘侑,不過下一戰和淡江大學張培驊/張祐綦的八強之爭將是關鍵,對方是全大運金、銅牌的組合,而且先前對戰時吞下敗仗。

歐昱廷成首站地主中山大學唯一取勝的男單。攝/大會
綜合

中山歐昱廷提前返校參戰卻成單站限定 艱辛搶勝苦笑沒地主優勢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19日點燃戰火,預賽首站來到中山大學,地主派出4名男單迎戰,其中首次參賽的歐昱廷,成了唯一出戰取勝的代表,第一戰以31:25力退臺北醫大謝侑庭,可惜第二戰以31:21不敵清華大學王紀堯,無法延續勝場,他苦笑幾乎沒有地主優勢:「我們平時在這裡練球都不會開冷氣,今天發現冷氣從上面吹,球都會急墜。」 為了參加本站賽事,歐昱廷提前返校,他表示,辦在自家學校當然要力挺,所以和另外3名隊友揪團參戰,「剛好打完全大運後很久沒比賽,就想要來報名」。雖然沒能提前感受冷氣風向,但至少是熟悉的環境,多少有心理上的踏實感,不過因為一個多月沒有練球,所以今天手感和體能都沒能跟上強度。 即將升大二是歐昱廷是第一次參加大專羽球排名積分賽,因為後兩個分站沒能趕在報名截止前補交資料,這站有可能形成「限定版」亮相。平時都是打團體賽的他,今天挑戰男單有感更上一層樓,直呼對手太強了,但也沒考慮找隊友組合雙打。 歐昱廷在國小六年級加入學校的羽球隊,國中一邊打球一邊維持課業,後來會考成績能達到理想的高中,就回到一般生身份好好讀書。「其實起步比別人晚,感覺在科班就會跟別人有差。」進入中山大學後,他受到球隊氛圍影響,重新燃起對羽球的熱情,直呼想要拚一波:「會想要認真練,我們全大運在分區賽只輸輔大一點點,輔大最後拿到第4,希望畢業前也能打到全大運四強。」

桌球選手高承睿(右)致贈萊茵魯爾世大運吉祥物。攝/大專體總
世大運

世大運代表團感恩餐會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勉勵選手

2025年第32屆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於本(7)月27日閉幕,中華隊獲得5金13銀7銅,共25面獎牌的好成績(在所有參賽國中排名第9)。行政院今(31)日舉辦代表團返國感恩餐會,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教育部體育署署長鄭世忠、大專體總會長暨代表團團長王淑音、各代表隊職員及團本部隊醫等出席。 院長卓榮泰除細數及恭喜本屆世大運奪牌選手並提到:「運動部將於9月9日掛牌成立,未來運動選手的照顧與支持,將由運動部正式接手,持續針對選手訓練所需,提供資源及各項協助,未來所有的運動政策及照顧將一一落實在我們的運動員身上,期許選手繼續挑戰各項重要國際賽事,在國際運動場上持續發光發熱。」    教育部體育署表示,為積極備戰及提供選手最好的後勤支援服務,本屆世大運比照巴黎奧運,首度設置中繼站後勤支援,國訓中心及運科中心於埃森(Essen)與柏林(Berlin)兩地設置後勤中繼站,打造符合我國運動員賽前訓練與賽會期間,飲食、體能、醫療及相關生理、心理等修復需求的「機能型中繼據點」,有效支援代表團所需訓練與後勤服務。 本屆世大運成績有許多突破,其中桌球男子團體、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皆為代表隊參賽該項目的首面金牌,射箭反曲弓男子個人項目睽違20年再獲1金,羽球混合雙打包牌金銀銅牌創賽會紀錄,男子單打選手更是一局未失拿下1金,另競技體操女子個人全能銅牌為女隊參賽首面獎牌,本次賽會陸(田徑)、海(游泳)、空(體操)皆有獎牌進帳。 下屆世大運2027年將於韓國忠清道舉行,將延續奧運、亞運、世大運培訓的資源整合模式,以結合2026年愛知名古屋亞運培訓及2028年洛杉磯奧運培訓之一貫化選手培育體系,賡續協助及支援選手訓練需求,期於下屆世大運續創佳績。

混合四人雙槳首度報項參賽摘第八,創隊史紀錄。攝/大專體總
世大運

混合四人雙槳奪第八 為划船隊史首開紀錄

隨著船隻水痕劃破終點線,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所有賽事同時也畫下句號。本屆划船在杜伊斯堡Regattabahn Duisburg舉行,世界好手齊聚於享譽國際的頂級賽場,中華隊選手王辰曜、李吉弘、喻沛棻、林暄芸也在此寫下隊史新頁,於混合四人雙槳創下第八名的佳績,李睿哲和林語涵則順利完成單人雙槳之排名賽賽事。 雖背向終點,但團結一致就不會迷失方向。本屆混合四人雙槳首開紀錄,四人頻率同步、動作協調,由上屆已有經驗的李吉弘帶領學弟妹划向終點,並為划船代表隊划出嶄新一頁。 混合四人雙槳B組決賽在今(27)日上午舉行,哨音響起,選手動作一致擺動雙臂,船隻急速劃破水面,槳葉拍打出一道道水花。中華隊排於第四水道,甫開賽由相鄰的烏克蘭暫居第一,不過隨即遭其餘四隊反超,而中華隊在此時也躍升至第二位,並一路緊追、穩居分組第二,最終以7分01秒40獲分組第二,與拔得頭籌的美國隊僅相差1秒72,於總排名第八雖無緣頒獎台,但依舊創下隊史首度報項參賽紀錄。   而李睿哲雖為二度參與世大運,但單人雙槳卻是全新體驗,昨(26)日排名賽他也划出7分42秒03排名第24,為自己在國際舞台增添一筆新紀錄。同為參賽單人雙槳的選手還有林語涵,儘管受月初確診影響,她仍憑藉著豐富的國際賽事經驗,在世大運首次亮相即划進八強賽,在今日上午的排名賽也以9分26秒55完賽,位居第23名。 划船賽事已全數結束,雖中華隊無法登上頒獎台,但依舊為隊史貢獻難得紀錄。後續李睿哲將全力投入全運會,而林語涵褪去運動員身份的日子也在倒數,划船在臺灣屬較冷門運動,但在國際賽事上也逐漸開始展露鋒芒,連兩屆站上世大運舞台,也期待未來繼續在水道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