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箭」封喉險勝強敵 輔大陳柏璋衛冕反曲弓個人金牌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射箭賽事,一般男生組反曲弓決賽今(1)日於臺南新營體育場舉行,國立中山大學潘柏光與輔仁大學陳柏璋爭金,雙方戰況激烈互有來往,最終陳柏璋以6:4戰勝潘柏光,連續兩屆奪下金牌。 潘柏光與陳柏璋在上屆就有交手紀錄,個人賽四強由陳柏璋出線、最終一舉獲得金牌,潘柏光在銅牌戰敗北無緣獎牌,不過在混雙賽場上,則是潘柏光與搭檔王逸蓁勝出,讓陳柏璋只得銅牌。他們本屆發揮依然強勢,皆連過兩關再次頂峰相見。 陳柏璋在開局佔盡優勢,前兩局分別射下24、26分,力壓潘柏光的23和21分,很快獲得4個積點,離勝利僅有一步之遙,不過第三局潘柏光以25:19扳回一城。第四局現場風向大亂,但陳柏璋不受影響命中十分,可惜下一射僅得2分,讓潘柏光22:18追平比數。潘柏光於第五局拿下24分,只要陳柏璋最後一射低於8分,他就能復仇摘金,但陳柏璋展現強心臟,起風時果斷射出獲得9分,成功衛冕金牌。 談到關鍵的最後一箭,陳柏璋坦言那有些運氣成份,但他一直以來都在開弓時就設定好目標,然後抓好風向「大膽瞄準、大膽去射」。今天他給自己打了80分,金牌戰中間有幾箭發揮失常,不過前面領先時進行得很順,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 潘柏光在大一體育課時,被學校的射箭體驗課程吸引,因此參與這運動,一開始只是覺得好玩,不過在大一隊內選拔時,沒被選上參加比賽,這讓潘柏光覺得自己該更認真練習,更加投入後就取得顯著進步。 即將畢業的潘柏光,對於這場比賽覺得有些遺憾,他在個人賽還沒贏過陳柏璋,覺得自己今天太過躁進,急著想要取得好成果,但卻沒有顧好基本的東西。不過陳柏璋目前大三,而潘柏光明年會以碩一身分回歸,兩人有機會再度碰頭,潘柏光也希望能夠再次挑戰。 面對這個交手多次的勁敵,陳柏璋認為是很穩定的選手,對戰時容錯率很低,一個不小心分數就會追過去,面對潘柏光的「戰帖」,陳柏璋相當樂意接受,說自己會盡量空出時間練習。 114年全大運射箭成績 一般男生組反曲弓個人賽 金牌 輔仁大學 陳柏璋 銀牌 中山大學 潘柏光 銅牌 輔仁大學 莊皓亘

昔日戰友變對手 高大張喬鈞直面壓力奪勝
114年全大運木球公開男生組賽事,高雄大學張喬鈞及臺灣體大古恩銓今(1)日進行球道個人賽壓軸戰。兩位選手師出同門,從國中到高中都一起訓練,張喬鈞後浪推前浪,以5:1壓過學長古恩銓,奪得球道個人賽首金。 賽前張喬鈞在桿數個人賽排名降至第七,使他心情產生波瀾,比賽前段還沉浸在低落的情緒中,但他認為「壓力」是他贏得比賽的助力,因面臨關鍵金牌戰,讓他皮繃緊,更投入在場上。 「我贏學長的次數好像比較多。」賽後張喬鈞笑說。兩人初相識是在張喬鈞國二加入木球隊的時候,直至學長古恩銓上大學才將他們分開。今日與學長對戰,張喬鈞也表示,有學長在放鬆很多。 「平常都在縣運冠亞交戰,沒想到這次全國賽還能碰到他。」臺體古恩銓訝異表示。國小參賽一桿過門的成就感,讓他對木球產生興趣,目前他也會在閒暇之餘回屏東縣帶領小朋友,持續推廣木球運動,盼在未來成為更為普及的運動。 本屆古恩銓突破自我,不僅將歷屆參與項目的紀錄刷新,報名四項皆奪下獎牌,包含個人球道賽及桿數賽雙料銅牌、桿數雙人賽銅牌及團體賽銀牌。 114年全大運木球 成績 公開男生組 球道個人賽 金牌:高雄大學 張喬鈞 銀牌:臺灣體大 古恩銓 銅牌:臺北護大 童名鋒

調整打法奏效 僑光女雙林家旗/劉祐岑明爭金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羽球賽事今(1)日在成大中正堂持續進行,一般組女雙四強賽中,僑光科大劉祐岑/林家旗以直落二(21:14,21:7)擊敗東華大學陳宜芬/吳毓馨,獲得金牌戰門票,將在明日對戰高醫王惟欣/莊翊琪決定獎牌成色。 開賽兩隊打得膠著,多次互換領先,不過僑光快速適應隊手節奏,調整自身打法,轉變為以防守為重,一路擴大優勢,最終收下兩局勝利。提到打法轉變,劉祐岑與林家旗分享是因注意到對手在多拍相持後容易出現失誤,因此減少殺球比例,將攻擊主動權交予對手,自己則以防守為主,賽後兩人也自評今日「打得不錯」。 今日兩隊皆發生許多失誤,選手不約而同坦言「場地側風很強,風向讓控球變得艱難」。東華陳宜芬和吳毓馨回顧比賽表現表示,他們以往較多用長攻與平球打,無奈今日受到場地順逆風影響,打得束手束腳,許多擅長手法皆無法運用,止步四強、收下銅牌。 不過相較於上屆八強作收,本屆闖入四強戰的兩人心態輕鬆,最後一次征戰全大運的陳宜芬說:「最後一年有拿到獎牌,達成了大學的一個小目標。」而搭檔學妹吳毓馨則展望下屆,希望自己能在混雙與女雙都能有超越八強的成績。 而明日將進行羽球最後一天賽事,僑光劉祐岑/林家旗闖入金牌戰,將交手今日同樣以直落二晉級的高醫王惟欣/莊翊琪,本學年多次搭檔出戰的兩人培養出好默契,場上場下互相信任彼此,將以平常心應戰,期望能有穩定發揮。

「十分滿分」的臺大內戰 吳詠珍衛冕反曲弓個人金牌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射箭賽事,一般女生組反曲弓決賽今(1)日於臺南新營體育場舉行,金牌戰上演「臺大內戰」,由吳詠珍對戰王詩云。吳詠珍展現衛冕者實力,以6:2擊退學妹再次摘金。 目前大二的吳詠珍,上屆賽事就拿下個人賽金牌,本屆她先在八強以6:4險勝同校的陳琦韻,四強再擊退上屆銅牌黃于軒。作為團體賽隊友的王詩云沒有漏氣,接連擊敗陽明交大袁翊淇、東海大學葉俐雅,以大一新鮮人之姿晉級金牌戰。 團體賽聯手幫助臺大奪金的兩人,於個人金牌戰展開激戰,王詩云開局表現優秀,不過第三箭只得到4分,沒能在首局先拿到點數,第二局吳詠珍兩度射出10分箭,取得積點4:0領先。王詩云後來居上,第三局先扳回一城,第四局也取得領先有望追平,此時吳詠珍再次射出致命的10分箭,也宣告本屆金牌得主。 從團體賽隊友到個人賽對手,王詩云說兩人「亦敵亦友」,平常在校內訓練時就會安排對戰。上屆金牌戰擊敗學姐楊維寧、本屆也在個人賽遭遇同校選手的吳詠珍補充,四月每個週末都會有隊內的對抗賽,平時訓練的交手,可以讓她在比賽時沒那麼緊張,處於一種「有點緊張有點不緊張」的張力。 吳詠珍在昨日的混雙賽事中,輸給中山組合張夢儼/潘柏光無緣金牌,但今天一口氣奪得團體賽、個人賽金牌。她說在混雙之後,還有個人的對抗賽與其他比賽要比,所以心思不會停留在那,會專注於後續的賽事中。 兩人在本日的賽事中,都給自己的表現打了「滿分十分」,王詩云雖然覺得自己手比較抖,但今天在節奏上比較果斷,也認為這次賽事能有效汲取經驗。吳詠珍以前不擅長判斷風的強度與方向,不會看順風或逆風,但這次判斷風向的能力有進步,所以調整的比過去到位。 114年全大運射箭成績 一般女生組反曲弓個人賽 金牌 臺灣大學 吳詠珍 銀牌 臺灣大學 王詩云 銅牌 輔仁大學 黃于軒
從並肩到獨擲 虎尾沈智陞鏈球接棒奪金
「以前什麼事都有哥哥一起,現在要靠自己了。」虎尾科大大四沈智陞,在今(1)日全大運公開男生組鏈球決賽投出63公尺07,一擲封王。這是他與哥哥沈又豪分道揚鑣後、第一次獨自站上全大運的賽場。 從習慣有哥哥一起熱身、比賽、訓練,到本屆變成場上只有自己,沈智陞說:「以前有人陪你聊、幫你盯節奏,現在全都得自己想,也會變得更仔細一點。」兄弟倆的關係亦師亦友,也一路互相推進。他坦言自己本來沒有特別打算走上這條路,「是哥哥先投得不錯,我才開始練,一起練之後互相競爭,彼此就越來越進步」。 事實上,在上屆全大運,沈智陞就以61公尺48拿下銀牌,當時受訪時曾提到:「哥哥是我的目標,但我會慢慢追上來。」一年過去,哥哥畢業、他自己穩站第一,這面金牌是他預期中的一部份。「本來想試試看能不能到65、66(公尺),但可能太興奮了,後面幾擲在技術上有點miss掉。」 儘管理想距離失之交臂,63公尺07仍是穩定表現。他形容自己在訓練上是個蠻開朗的人,不太會因情緒失常影響訓練:「有時投不好心情當然會受影響,但我睡一覺起來就又重新開始了,新的一天再來就好。」 他把本屆賽會視作大學生涯最後一戰。「一方面緊張,一方面也是放鬆地去投。」而未來的路,他透露可能會留在虎科唸碩班、繼續提升。「短期目標是突破個人最佳,如果有機會、狀態夠好,當然希望可以挑戰世大運或亞運。」 這一次,沒有哥哥在場,沈智陞照樣投得出穩定與成長。他從兄弟同行走到一人獨撐,仍然把鏈球場上那顆鋼鐵圓球,擲出自己的方向。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公開男生組 鏈球 金牌:虎尾科大 沈智陞 63公尺07 銀牌:臺灣體大 許元彰 57公尺87 銅牌:嘉義大學 陳育峰52公尺46

低潮後再度爬起 警大江尚育帶傷仍「超標」三連霸
「辛苦了,好好休息。」中央警大江尚育在達成114年全大運一般男生組5000公尺三連霸後,給了自己這句話。 上屆奪下雙金後,本屆江尚育在5000公尺賽道再次封王,卻坦言這是一場最艱辛的勝利。他透露,年初時左腳脛骨疲勞性骨折,無法進行正規訓練,直到清明連假前才重返跑道。「我從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低潮,一開始也不知道怎麼辦,甚至想過放棄不練了。」 儘管過程痛苦,江尚育沒有讓夢想中斷。他靠著飛輪、游泳等輔助訓練維持體能,逐步找回狀態。只是心肺功能和肌耐力仍明顯下滑,「尤其是一萬公尺賽程跑完後腳就很痛,所以這場真的很辛苦」。 完成三連霸的這面金牌,超出了江尚育原本設定的目標。他說:「在一般組,你如果放棄,其實不會有人在意。但我不想辜負以前那麼努力的自己,也想證明,靠自己也能走到這一步。」 即將在六月參加一場國際邀請賽,江尚育表示會短暫休息,調整後再全力備戰,希望能在國際舞台跑出更接近巔峰的表現。 不過他也點出,一般組選手面臨訓練資源不足的問題:「我們只能利用早上六、七點或深夜練習,練完根本沒時間做修復或防護,很容易受傷。如果有更多運動修復與營養支持,我相信成績會更好。」 雖然未來畢業後沒有打算成為職業運動員,江尚育仍希望在工作之餘繼續追夢。「我成績不到頂尖,只能靠穩定的薪水才能支持夢想,但若可以,我一定會一直跑下去。」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男生組 5000公尺 金牌:中央警大 江尚育 16分31秒81 銀牌:陽明交大 呂輝翰 16分51秒74 銅牌:臺灣師大 劉名洋 16分52秒10

七度征戰全大運 北市大蕭佑然攻讀博士:盡量幫自己鋪路
東京奧運選手、北市大學蕭佑然七度征戰全大運,本屆個人收穫2金1銀1銅。平時熱愛彈琴、唱歌,同時也用興趣做訓練,今年繼續攻讀博士班,「盡量幫自己鋪路,當我做得越多,代表未來的選項就會更多,當教練不是唯一出路」。 蕭佑然今(1)日在單槓項目以12.375分奪金,他謙遜表示,若不是學弟有失誤,學弟的表現應該更好,反而是自己的重點項目鞍馬沒有達到理想,以12.975分摘銀,金牌得主則為拿下13.125高分的輔仁大學莊佳龍。蕭佑然提到,今年剛好有很多國際賽事,因此本屆全大運幾乎沒有時間能夠準備,所以只要求自己要安全完賽。 而下周蕭佑然緊接著前往保加利亞參加體操世界盃挑戰賽,他認為自己狀態還未完全調適到位,今日的失誤等皆須加速調整,並加強強項鞍馬。 「我會在很多人面前彈琴或是唱歌,一來這是興趣,同時也能看自己唱功是否進步;二來是我覺得在大家面前表現,可以訓練面對觀眾、面對所有變化的應變能力與抗壓力,讓自己習慣這件事,就可以運用到賽場上。」蕭佑然小學學過鋼琴,因此音樂成為他抒發壓力的管道,透過演奏將心情放鬆,甚至有次在出國比賽前,蕭佑然在機場碰巧有鋼琴,還上前彈奏一番,藉此降低緊張感。 而從國北教大碩士班畢業後,蕭佑然轉戰北市大學攻讀博士,更和隊友合力摘隊史首面成隊金牌。除在體操界持續奮鬥外,他對教學也抱有熱忱與理想,才因此選擇繼續升學。多數運動員退役後多選擇成為教練,蕭佑然想讓自己有更多機會與選擇,在教練與老師建議下,他也認為這是好機會,於是前往北市大延續學生身分。 114年全大運競技體操 成績 公開男生組 成隊競賽 金牌:北市大學 江禹利/邱柏巽/蕭沛然/蕭佑然 202.092分 銀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蔡博宇/佘晉瑋/劉坤杰/劉各弘 170.294分 公開男生組 個人全能 金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77.425分 銀牌:國北教大 林冠儀 75.425分 銅牌:國立體大 宋孝恆 66.92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地板 金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2.575分 銀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 11.925分 銅牌:中央大學 邱敏翰 11.87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鞍馬 金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3.125分 銀牌:北市大學 蕭佑然 12.975分 銅牌:中央大學 邱敏翰 12.350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吊環 金牌:臺灣師大 王奕翔 14.125分 銀牌:國北教大 林冠儀 13.850分 銅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2.37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跳馬 金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 12.450分 銀牌:中央大學 邱敏翰 12.337分 銅牌:北市大學 江禹利 11.92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雙槓 金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2.950分 銀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 12.175分 銅牌:北市大學 蕭佑然 11.725分 公開男生組 單項決賽 單槓 金牌:北市大學 蕭佑然 12.375分 銀牌:臺灣體大 吳宗樺 11.800分 銅牌:輔仁大學 莊佳龍 11.550分

棄賽念頭拋諸腦後 中臺詹巧筠球道賽再度奪金
114年全大運木球公開女生組本屆最終戰,在中臺科大詹巧筠和北市大學鍾璧如對決中,詹巧筠率先掌握手感,以較少桿數將球送過球門,最終以6:5收下勝利,這也是她繼112年後再於球道個人賽奪金。 今(1)日在長榮大學迎來木球最後一日賽事,中臺詹巧筠在上一場賽事結束後,馬上迎來球道賽金牌戰,臺南的豔陽與手腕的傷,都讓她產生棄賽念頭,好在教練的鼓勵讓她支撐下來,她也告訴自己:「拚了啦!都最後一場了。」 「下屆全大運我要拿3金。」詹巧筠不僅在球道賽奪牌,本屆也拿下桿數個人賽第四、桿數團體賽金牌好成績,但她的龐大野心不想將記錄止步於此,目前大三的她,期許自己能在下屆賽會三項都奪金。 談及比賽失利原因,鍾璧如表示,知道決賽會碰上詹巧筠後緊張感提升,上屆對戰經驗,讓她見識到對手實力,導致比賽時球路歪掉,沒能雪恥成功。 來自北市大碩五的鍾璧如,平時身分為國小排球隊教練,從教學中她也理出「比賽還沒結束,不能輕易放棄」的思維,今日她也落實做到,儘管成績落後,但她揮出的每一桿依舊踏實。 114年全大運木球 成績 公開女生組 球道個人賽 金牌:中臺科大 詹巧筠 銀牌:北市大學 鍾璧如 銅牌:臺北護大 徐承郁

高科雙雄霸氣登頒獎台!葉秉蘴十項全能二連霸、陳昊驚喜摘銅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田徑賽事,歷時兩天的一般男生組十項全能賽事,於今日完成所有項目,高雄科大葉秉蘴以總分5329再次封王,繼上屆金牌與112年銀牌後,連三屆有獎牌進帳。中華醫大方太平以4011分摘下銀牌,高科陳昊則以3823分驚喜摘銅,與隊友葉秉蘴一同站上頒獎台。 「跑完1500公尺真的像解脫一樣!」葉秉蘴激動地說。這位全能戰場上的熟面孔,本屆因出國延後訓練,準備時間只有半年,原本一度不打算參賽,卻在看到隊友陳昊備戰後燃起鬥志,決定報名挑戰連霸。他笑說:「看到陳昊也想拿牌,我實在氣不過,才決定衝一波。」 十項全能不只考驗體力、技術,還有選手的意志力。連續兩天、十項目接連登場,讓選手們身心俱疲。「比到最後真的只剩意志力在撐。」葉秉蘴表示,能和隊友攜手站上頒獎台,對他而言是最有力的畢業禮物。 兩位選手也都有各自心中的難關。葉秉蘴表示,十項中最難突破的是撐竿跳:「這項目需要的不只是爆發力,更有協調性與高技術門檻。」他特別感謝教練黃培榮非常積極地幫他們尋找訓練的資源。而陳昊則坦言,對他來說最「煩」的是110公尺欄架:「進步幅度最慢,總是卡卡的。」 儘管練習環境有限,但靠著互相陪練、外校師資支援與教練的協助,兩人一步步從默默無名的全能新兵,走到全大運舞台的焦點。葉秉蘴語帶感激:「教練是我最想感謝的人,如果沒有他一路發掘與陪伴,我不會有今天。」 至於未來規劃,他們笑說:「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參賽,這面獎牌,就當作是留給自己的畢業紀念。」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男生組十項全能 金牌:高雄科大 葉秉蘴 5329分 銀牌:中華醫大 方太平 4011分 銅牌:高雄科大 陳 昊 3823分

中山簡伊玄海陸雙修 七項全能拚出金牌夢
「我真的做到了!」中山大學簡伊玄在結束本屆全大運一般女生組七項全能最末項800公尺後在場邊大喊,就讀海洋科學系大二的她,靠著體力穩定發揮與跳高項目的驚喜突破,以總分3462分摘下金牌,完成大學田徑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簡伊玄上屆以第三高分完成全能比賽,卻因賽制僅取前兩名頒獎,與獎牌擦身而過,成為她心中的一大遺憾。她說:「那時就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拿成績回來。」 簡伊玄的田徑之路始於宜蘭文化國中,當時主修五項全能,卻從未達標進入全中運。「國中時沒比進全中運一直是遺憾,所以看到全大運就想拚一次。」進入蘭陽女中後,雖仍熱愛田徑,但練習機會有限,直到大學才重返全能舞台。 對於本屆表現,簡伊玄坦言雖然技術還有待加強,但她靠著「大力出奇蹟」全力完成七項賽事:「我很多項目的技術其實不太好,只能靠體能和拚勁去撐。」其中跳高突破最大,從過去最佳1公尺32,一舉跳出1公尺48的佳績,讓她驚呼是奇蹟:「國中最佳跳過1公尺28,這次一舉躍過1公尺48,我真的不敢相信。」 然而表現也不是全無波折。她坦言最有信心的欄架與鉛球反而失常,鉛球僅投出練習時九成距離,欄架則首次嘗試三步跳,然而,成績與過往的四步跳、五步跳相近,未如預期。 簡伊玄特別感謝中山學姊凌荷童,凌荷童是上屆的100公尺銅牌得主,同時也是後醫系學生,從冬訓到比賽課表全程陪伴指導,練習之餘,凌荷童還會發揮自身醫學專長,幫簡伊玄做恢復、貼肌貼,亦師亦友,幫助她調整心態與體能:「有時候練得很累會想放棄,但想到今年目標就是拿牌,就會再堅持下去。」 除了田徑,簡伊玄還同時投入帆船訓練,是名副其實的「海陸雙棲運動員」。雖然參與其他比賽表現平平,但她並未氣餒,未來也希望能在雙領域持續成長。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女生組七項全能 金牌:中山大學 簡伊玄 3462分 銀牌:中華醫大 王靜宜 2987分 銅牌:聯合大學 陳家蓁 28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