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田徑一般組郭兆庭。圖/郭兆庭提供
人物特寫

要做就做到最好 郭兆庭永不放棄的田徑路

「要做就做到最好,不然我就不要了。」目前就讀輔仁大學四年級的郭兆庭一度將田徑視如噩夢,令她厭倦不已,當初轉身離開時,從沒想過自己有天會回到場上。如今,她靠著毅力及不輸人的好勝心再次踏上賽道,找回田徑在她生命中的意義。 郭兆庭從國小四年級時開始接觸田徑,國中雖就讀普通班,但她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課後仍不辭辛苦與體育班一起練習,「我覺得田徑這個運動是百分之百操之在己的,你付出多少就會回報你多少。」 然而,隨著隊友們對田徑感到倦怠,郭兆庭對田徑的熱情也逐漸被消磨,疲於練習,國中畢業決定離開田徑。 大學時,熟識的學長與教練相繼上門詢問郭兆庭有沒有意願參加全大運,她發覺自己似乎還有站上頒獎台的可能,決定參賽。雖然心裡排斥練習,但好勝心強的她,不敢不做準備就上場,靠著自主訓練在107學年全大運跳遠項目拿到銅牌,隔年收穫三級跳遠銅牌及400公尺銀牌。 「那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還可以跑,我以為成績會退步很多,沒想到反而進步了,也讓我找回以往的自信。」與昔日隊友相遇的喜悅、賽場上熱血的歡呼聲,讓她賽後下定決心重返田徑。 郭兆庭今年開始跟著校隊一起練習,身為隊上唯一的一般組選手,教練將她與他人一視同仁,給予她相同嚴苛的課表,大家也十分照顧她,讓以往總是自己孤軍奮戰的她,多了許多力量,成績因此有了突破性的成長。 三月登場的大專田徑錦標賽,郭兆庭拿下400公尺及800公尺雙金的好成績,400公尺成績甚至只差0.05秒就可以突破全大運大會紀錄。已準備要大展身手,送給自己一個漂亮的成績單當畢業禮物的郭兆庭,怎料今年全大運受疫情影響延賽,令她沮喪不已。 回首一路走來的自己,郭兆庭感謝自己選擇了這條不歸路,雖然過程偶爾食之無味,但讓她成長許多、認識了可貴的戰友,「因為田徑讓我對自己更有自信,也帶給我很多很難忘的回憶」,縱使未來將卸下選手身份,郭兆庭會繼續帶著場上永不放棄的精神,在人生的賽場上堅持下去。

孫晨淯多次代表台灣出國比賽。圖/孫晨淯提供
人物特寫

對未來永不設限 孫晨淯與羽球並肩奮鬥

入選過亞青U17羽球國手,從小念體育班的孫晨淯,卻不是典型的甲組球員,大學沒有念體育系,而是選擇用體育績優的管道進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就讀。 孫晨淯國小、國中都是體育班,除了平常在學校跟著球隊練習,課外也會另外找教練訓練,幾年下來,長期練球的疲勞加上身材侷限發展,讓他一度想放棄羽球。升高中時,學業成績優異的他也考慮回到一般的升學管道,就在這個時候,他的高中教練前來招生並提到許多國立大學有提供體育績優的名額,孫晨淯認為既然自己已經花這麼多時間打羽球,如果未來能藉此進入更好的學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因此他最後決定就讀高雄市立新莊高中的體育班,練球和讀書繼續並行。 升高二的暑假,孫晨淯獲選亞青U17羽球國手,代表台灣出戰2016亞洲青少年U17&U15羽球錦標賽。透過這次比賽他看到很多同齡但實力更堅強的選手,讓孫晨淯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回台灣後練球比以前認真許多,在心理和實力層面都有很大的突破。 到了大學,孫晨淯如願進入交大,成為羽球隊的「體資生」。交大的體育風氣非常盛行,加上每年與清大交手的梅竹賽更是全校矚目的焦點,校隊練習量大,體資生的角色就如同球隊的助理教練,需要幫助一般生球員練球、擬定戰術等。然而這卻是與孫晨淯想像中不同,本來以為上大學就不太需要練球,現在卻要努力將學業球隊都兼顧好,雖然很辛苦,但孫晨淯也從中學到很多。讀書方面學習善用時間,另一方面,這幾年角色的轉換,孫晨淯現在打羽球的重心偏向訓練球隊的一般生,讓他學會快速觀察對手習慣球路接著擬定策略,能夠更主動地解讀比賽。 也許是體資生的訓練讓他增進對比賽的掌握度,在109年全大運公開男子組羽球單打摘下銅牌,這對孫晨淯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在每一個人生的交叉口,也許終點不同,但羽球始終都伴隨在孫晨淯身邊,給予他前進的力量。

趙德宜面對對手毫不畏懼,奮力為球隊貢獻。攝/高霈妤
人物特寫

熱愛籃球的心不減 趙德宜勇敢追求籃球夢

從小就熱愛運動的趙德宜,尤其特愛籃球,但在大學之前的求學階段,因學校都沒有籃球隊,所以一直沒有機會能夠體驗球隊生活。但她始終勤奮自主練球,訓練和籃球之間的默契,從未放棄加入球隊的夢想,最終大學考上慈濟大學,並如願加入籃球隊,自此,趙德宜不再是一個人練球。 就讀慈濟大學英美語系三年級的趙德宜,國中時,即便教室和球場的距離很遠,但熱愛籃球的她為了投籃和運球,就算只有短短的下課十分鐘,依然跑去球場打球。儘管籃球並不是女生容易上手的運動,但趙德宜靠著勤奮不斷的自主練習並持續進步,讓她越打越有心得。 在大學以前都沒有機會能夠加入球隊,但趙德宜從未放棄這個夢想,她在高中苦練運球和非慣用手的練習,假日只要逮到機會就會去球場打球,到了大學,終於如願加入慈濟大學籃球隊,剛開始球隊練習時要求的基本動作,都因為高中的自主練習,讓自己的球感變得更好,因而增加了許多自信心。 趙德宜提到自己是個沒有自信的人,常常有能力可以得分,卻因為沒自信放棄許多大好機會,有幾次遇到低潮,教練從沒放棄她,更給她信心及鼓勵,告訴她是有能力且有責任要扛下的,趙德宜也很感謝教練總是這麼有耐心的指導,讓她在場上能夠為球隊做出貢獻。 109學年UBA大專籃球聯賽,慈濟大學在一般組預賽對上強敵佛光大學,平時都是以助攻的方式幫助球隊的趙德宜,這場比賽頻頻得分,拿下17分的高分,「那場比賽是我打過這麼多比賽以來,得最多分的一次!」最後這場趙德宜的個人里程碑之戰,慈濟大學也以66:56擊敗對手。 除了得分紀錄外,這次大專聯賽令趙德宜印象最深刻的比賽,莫過於對上致理科大,那是她們這次大專聯賽的最後一場比賽,連續打了六天,體力已經耗盡,比賽當天大家幾乎是沒力的狀態,但趙德宜與隊友並未放棄,透過團隊合作接連得分,在比賽過程中,疲累的趙德宜也不斷對自己喊話「要撐下去,最後一場要打到最後一刻,完成這個比賽!」加上家人到場支持,讓她更有動力,最終慈濟也獲得勝利,用最完美的方式為球隊與自己,在這次的大專聯賽畫下句點。 回顧本學年大專聯賽,雖然差一點就能夠進入複賽,止步預賽,不過對於第二次打大專聯賽的趙德宜來說,跟上學年相比,今年即便輸球,比分也比以前更接近,這次聯賽也讓整個球隊更加團結,趙德宜說:「因為大專聯賽是在開學後不久就開打,剛進來的大一學妹對於環境等任何方面都很陌生,但經過這一連串的比賽,球隊變得更有向心力!」 因為球隊教練也是裁判的關係,教練也很鼓勵大家去考證照,有時假日有比賽,趙德宜也負責紀錄台的工作,甚至是在校內比賽擔任裁判增加經驗,她和球隊隊友也相約去考裁判證照,她認為能夠學一些不同的事物,相對也能有所成長,用不同的角度去喜愛籃球。 「籃球對我來說曾經是生命。」但越接近出社會,趙德宜更清楚什麼事情應該要擺第一,她說:「現在籃球對我來說比較像是朋友,一個不會離開妳的朋友,妳需要它的時候它會在,妳在做其他事情時它也不會離開妳。」

臺大女籃碩一後衛葉祐瑜(左),以一般生身份站穩先發。圖/葉祐瑜提供
人物特寫

臺大一般生葉祐瑜 闖公開一級女籃挑戰自我

108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女一級,國立臺灣大學闖進六強,寫下隊史新猷。當時,隊上的先發組合,除了有該季助攻后許庭瑜、阻攻后葉依婷,許硯筑、吳瑋茹也都是赫赫有名的HBL球星。然而,名單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她是葉祐瑜,來自北一女中的一般生。 夢想的萌芽 在高中時,葉祐瑜是「北一籃乙」的一員。北一女除了由體保生組成的甲組校隊,還有這麼一群熱愛籃球的女孩。她們會利用午休時間練習基本動作,偶爾也會跟其他乙組校隊進行友誼賽,唯一使葉祐瑜感到惋惜的,是她們無法參加正式比賽。也正因如此,經由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保送臺大大氣系的她,決定要加入臺大女籃,一圓高中時期的夢想。 然而,葉祐瑜的球隊之路,並非平步青雲。106學年,臺大靠著李慶雅、康韡䕒等主力的發揮,順利在公開二級奪冠,晉級下年度的公開一級賽事。葉祐瑜當時才大一,只能在場邊做著記錄數據的工作,並觀察著學姊們在場上的一舉一動,鮮少有上場機會。 壓力帶來成長 到了大二賽季,才出現轉機。當時,葉祐瑜被指派為新學年的副隊長,隊長則是來自HBL名校陽明高中的許硯筑。新官上任的她們,擔心球隊剛升上一級無法適應強度,便勤於帶隊練習。身擔重任,對大一球季幾乎沒有上場經驗的葉祐瑜來說,是一大考驗,「我記得那年賽季壓力很大,每場比賽前都很想吐,還有一次真的吐出來。」她坦言,當時對自己很沒信心,甚至希望隊上的比賽都不要被轉播,畏懼觀眾們的批評。 然而,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打倒葉祐瑜。為了跟上體保生隊友們,她努力加強體能,「進攻的組織跟防守的觀念,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唯一能跟體保生抗衡的方法就是練體能。」隨著賽季進行,她每個週末都會到操場做自主訓練。練球的過程中,也會主動向許硯筑、許庭瑜⋯⋯等人請教。辛苦建立的基礎,讓她在場上待了更長的時間,做出更多貢獻。賽季結束,臺大順利保級,葉祐瑜也站穩先發,信心不減反增。 四年過去,現在碩一的葉祐瑜,在一級已有49場出賽紀錄,其中只有一場不是先發。儘管生涯的場均得分4.8分,並非特別出色,但她卻找到自己在場上生存的方式。「場上沒有分體保生或一般生!」葉祐瑜強調,「只要站上場,就要專注比賽,大家都是一樣的球員。」這樣的心態,使她能夠與隊友建立良好溝通關係,雙向地交流想法,讓彼此共同成長。 學生運動員的淬煉 「臺大女籃就像一個平台,讓過去沒有機會的一般生,能跟體保生站上同一個舞台。」葉祐瑜認為,臺大女籃在全體保生的公開一級賽場裡,可以視作一個另類的存在,鼓勵著更多學生,有信心去擁抱他們的興趣。她更覺得,這支組成多元的球隊,可以讓大家都變得更好,「場上我們有問題會問體保生,到了場下要是微積分讀不懂,就換我們罩!」 然而,球場和課業終究免不了衝突,要做一個學生運動員,就必須背負相對的壓力。臺大女籃的球員們,除了有各自的課業要應付,同時又必須花時間精進球技,面對一級的高強度賽事。葉祐瑜就讀海洋研究所,出海實習一去就將近十天,都無法練球。也因此,她意識到打球跟課業的衝突難以避免,重點在於時間的安排是否恰當。論及如何兼顧兩者,球隊的教練曾郁嫻影響她很深。 曾郁嫻曾代表臺灣師大在公開一級女籃出賽,大學畢業後轉換跑道,選擇攻讀體育學博士,並致力於研究女性運動相關領域。這樣的經驗,不但可以作為隊上體保生的模範,學著適應多元的大學生活,也讓一般生更深刻了解,籃球與課業能夠同時並行。作為臺大女籃的教練,再適合不過。 由於年齡的限制,明年將是葉祐瑜的最後一個賽季。在未來,籃球將慢慢離開她生活的重心,卻仍舊是她最喜歡的興趣。她也樂於返回母校,與學妹分享經驗,發揮影響力。總括自己的學生籃球生涯,葉祐瑜沒有絲毫後悔:「加入臺大女籃是我最正確的決定。」勇於挑戰,不畫地自限,葉祐瑜在公開一級女籃正寫下獨特的故事。

美和科大陳冠宇。攝/許甄玲
人物特寫

享受在投手丘上的感覺 美和科大陳冠宇南飄再續棒球緣

美和科技大學棒球隊一年級的陳冠宇,身材雖然偏瘦,在投手丘上卻顯得威風凜凜。 說起和棒球的淵源,陳冠宇從小就接觸很多運動,其中特別喜歡棒球,雖然在國小時沒有加入棒球隊,卻因熱愛《棒球大聯盟》這部動畫,誤打誤撞開啟了他的棒球之路。國二那年,陳冠宇就讀的淡水國中成立棒球隊,他也順勢成為創隊成員,雖然是社團性質的球隊,陳冠宇在投球方面表現突出,加上又是左投,讓甲組球隊秀峰高中的教練親自上門來詢問升學意願,和家人討論後,陳冠宇決定接受挑戰,加入這支擁有20多年歷史的球隊。 「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因為必須要去適應球隊的團體生活,進去的第一個禮拜,我就跟我媽說,我待不下去了。」回想剛到球隊的那段日子,陳冠宇說道:「結果最後還是硬撐,撐到後來自己也適應了,不管是團體生活或是衛生習慣。」人際關係方面,因為不是出身於傳統棒球學校,相較於有些原本就是隊友的同學們,陳冠宇幾乎沒有認識的人,他表示,起初其實還滿孤單的,後來有慢慢找到自己的朋友圈,球隊相處上也都很融洽。 第一次在甲組球隊受訓,陳冠宇用「大開眼界」來形容,「高中之後,發現隊友的守備行雲流水,就好像在表演,讓我很驚訝,這也使我越來越喜歡在投手丘上的感覺,隊友給我很大的安全感!」後來,在高二那年,秀峰高中拿下黑豹旗第五名,陳冠宇也被選進富邦盃新北市代表隊。 而棒球生涯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2019年黑豹旗的32強賽,秀峰高中對上育民工家,當時兩隊平手,正處於低潮的他在前一任投手出了狀況後臨危受命,主投最後三局繳出無安打的表現,帶領秀峰高中以6:5順利晉級。陳冠宇說:「其實我當下還滿害怕的,因為那段時間怎麼丟、怎麼被打,那時突然有一股責任感湧上來,還好最後成功守下來。」 高中畢業後,陳冠宇一度考慮要去投志願役,後來還是覺得自己離不開棒球,想要把握最後能繼續打球的時光,評估每間學校給的福利和上場機會,美和科大提供公費,而且訓練扎實、有實力,也會給球員表現的舞台,讓身為新北人的陳冠宇毅然決然「南飄」到屏東延續棒球路,談到在南部的生活,他笑著說:「北部的物價在南部真的可以買到比較多東西,這對我的增肥計畫幫助滿大的!」 今年度大專聯賽,陳冠宇共登板6.2局,投出3次三振,被擊出3支安打,失3分,防禦率4.05。球速是陳冠宇一直無法跨越的難題,考慮到其他種種因素,他之後並沒有打算繼續打球,但他也開玩笑地說:「假如我有一天任督二脈突然被打通,球速大幅進步的話,說不定會考慮往成棒發展。」 棒球路上,陳冠宇最感謝的是他的父母,由於他和弟弟兩人都在打棒球,陳爸、陳媽幾乎出席他們的每場比賽,還買了一台單眼相機來紀錄兩人的成長,他說:「謝謝他們從國中開始的支持,有時候在南部比賽,他們也會盡可能到場,我們需要球具,他們也都盡量來滿足我們。不管將來有沒有要繼續打球,我都很感謝他們支持我的決定。」 大學畢業後,陳冠宇的棒球路也許就將告一段落,但對他來說,棒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讓他學到了待人處事的道理,以及如何更用心、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元智大學徐秉豐,為元智校男籃得分後衛。圖/徐秉豐提供
人物特寫

過程大於輸贏 徐秉豐「再來就好」

就讀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四年級的徐秉豐,是元智校男籃的主力球員。 高中就讀國立陽明高中的徐秉豐,起初並未有加入籃球隊的想法,經過許多球隊朋友的說服,也看見他們都相繼在比賽上場,而陽明高中又是舉辦各大高中聯賽的場地,學校對於籃球十分關注。一年後,相較於同年紀的隊友,起步稍顯緩慢的徐秉豐,在高中二年級開始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 在105學年度高中乙組聯賽,比賽倒數35秒、與對手差距5分的情況下,徐秉豐一口氣進了7分,與球隊反敗為勝。徐秉豐說:「當時大家都以為要輸了,結果很莫名其妙的逆轉了,大家很看重這場比賽,也是高中最後一個大型賽事,就好像在給我們最後一次機會。」 徐秉豐在高中階段遇到一位亦師亦友的貴人——陽明高中籃球隊教練羅子翔。徐秉豐說:「羅教練對我就像朋友般的存在,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跟他說,他也都用朋友的角度給我建議,不會有上對下的距離感。就像我不管發生什麼事,他都會在背後支持我。」 甫進入大學階段,徐秉豐大一時期鮮少有上場表現的機會,已經抱著這一年都將在板凳上度過的他,還是配合著校隊的訓練,剛好遇到學長受傷,使他有替補上場的機會。他在大一後期漸漸成為校隊的主力球員,慢慢找回信心,在球場上一展長才。對一般球員急著想發揮自己的能力來說,徐秉豐有著「場場都是先發」的稱號,但他不把先發看的這麼重要,反而覺得若有更好的人選能在場上做最大的發揮,才是球隊存在的意義。 徐秉豐多數時間也扮演著教練與選手間的橋樑,他笑稱:「我走心靈路線。大學大家想法多元,不像高中,教練說什麼就做什麼。籃球是一個重視團隊合作的運動項目,大家比賽都是為了贏球,而不是只是力求上場,教練這個位置也很為難,他安排每個人在那個位置,一定有他的意義,當然也不可能讓每個人都上場,而是要讓上場的人有所發揮。」 今年將繼續攻讀研究所的徐秉豐,大學階段頂著先發的壓力與熱愛籃球的心,問起籃球帶給他最大的魅力,他說:「可以把很多人牽連在一起,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去努力吧。」他也說道:「年紀越大,越覺得輸贏不是這麼重要,而是大家滿不滿意這個過程,如果過程大家不愉快,那也沒有必要贏這場球。」在指導學弟上,徐秉豐總是和學弟說:「沒事,再來就好。」他不要求學弟進攻要多厲害,因為每個人程度都不一樣,但他希望大家每一球都能盡力防守,不要為了進攻,節省防守的體力;不要因為一場球打不好,而放棄自己,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及把握每次上場的機會。 誤打誤撞踏上的籃球路,徐秉豐總是說:「如果有更好的人可以代替我,有更好的發揮在比賽上,那我不是先發也無妨。」他不力求表現,儘管只是替補上場都能看到他沉穩住比賽的風範,以他謙虛的個性及成熟的心態,繼續寫下他的籃球歷程。

輔英門將龔振中。圖/龔振中提供
人物特寫

守住身後的那一道門 龔振中不放棄的信念

「這就是我一直在等的東西。」談到足球,龔振中如此下註解。 就讀九德國小時,龔振中因為活潑好動,經常在教室坐不住,他一看到足球隊成立就馬上去徵選,也順利加入球隊。過去曾跟棒球隊的哥哥一起打過棒球,但對於棒球的喜愛不如足球強烈,他從第一次接觸到足球就非常喜歡這項運動,龔振中笑說:「就是一種註定跟足球有緣分的感覺。」 他於小三開始足球生活,因為當時的體型在隊上相對強壯,就被教練指派擔任守門員,「我那時候覺得守門好無趣,站在框框裡面就像小鳥被關在籠子一樣。」直到後來有人可以補上守門員的位置,龔振中才如願「飛」出球門,擔任後衛,就這樣一直練到國小畢業。 沒想到畢業後的暑假,龔振中發生嚴重車禍導致腳的骨頭斷裂,但他當下想的是:「教練我還可以踢球嗎?」復健休養的過程中,黎明國中的王柏旻教練問了一句:「振中,你要不要練守門看看?因為你在復健別人都在練球,等你回到場上,跟其他球員已經差很多了。」從那時開始龔振中就回頭專注練習守門,也因此入選U15、U16,高中順利進入甲組前段班——中山工商。一直到現在,他都很謝謝王教練替他找到另一個方向,如果沒有教練的建議,或許擔任球員的自己不會那麼出眾。 從中山畢業龔振中選擇離開甲組,就讀同樣在高雄的輔英科技大學,引起不少同校家長的好奇與關注,他笑說:「想要試試看從乙組爬上甲組的感覺,想跟著大家一起拚拚看,而且有以前中山的同學一起。」升上大學後唯一不適應的是訓練時間很彈性,不像高中每天早上有晨操、傍晚練習完回宿舍盥洗到十點收手機就寢,龔振中坦言自己已經習慣規律的生活也喜歡大量的訓練,這一年突然覺得好輕鬆,渾身不對勁。輔英第一年成立足球校隊,無論是招生、訓練都相對辛苦,但他還是抱著踢進挑戰組的夢想在努力。 訓練將近十年的時間,對龔振中來說守門員是一個最耀眼的存在,場上只有自已一個人,但需要守住身後的那一道門、守護住大家,最重要的是在場上的聲音要比其他球員更多,在指揮當中用聲音帶起整個球隊氣勢,「即使你們失誤也沒關係,還有我在,你們只要上前去幫忙得分,去拚就好。」 看似順遂的足球路,其實在高一那年帶給龔振中很大的挫折,那一年中山先後在拚晉級八強的正規賽與外卡賽輸球,確定止步。當時龔振中以替補上場,因為自己害怕、膽怯,「我在場上一直想說我輸球的話學長他們就什麼都沒了,都沒有想說我們會贏。」導致沒有守住應當守下的球。比賽過後有一段時間龔振中陷在自責的情緒裡面,經常自己坐在司令台哭,覺得自己很懦弱,但他後來告訴自己:「去想沒有用,不如繼續努力讓自己更好,沒關係我再來。」就把眼淚擦一擦繼續訓練,也讓他在之後的每一次訓練更能夠專注,過去可能用100分的努力,現在以200、300分要求自己。 這樣的精神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聯,龔振中的父母皆為軍人,從小就常跟他說不要輕易放棄,爸爸曾經說過:「你還年輕,就算失敗也沒關係,還可以重新再來。」父母在背後的支持帶給龔振中很大的安定感,現在的他已經不怕輸球,會隨時提醒自己,壓力來了就扛住,相信龔振中會帶著這份衝勁,繼續面對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

國立體大當家投手張育綸。圖/宥均提供
人物特寫

逆風中飛翔 張育綸百折不回的棒球人生

「當我站上投手丘時,絕不輕易讓給任何人!」這堅定的語氣正是張育綸對棒球的堅持。 追夢路上他也曾一時失足,差點與夢想擦肩而過。但正因一路上的重重阻礙,教會他不因成功而自滿,也不因失敗而氣餒的人生態度。   初露鋒芒 世界冠軍發跡 乍聽之下,張育綸這名字有些熟悉。沒錯,他正是首屆U12世界盃棒球賽中對墨西哥隊擊出全壘打的中華小將。從小因活潑好動而與棒球結緣,能出國比賽更是意料之外。憶起那場比賽張育綸說:「站上打擊區時壓力很大,直到聽見來自台灣的加油聲,才心無旁鶩與對手對決!」背負球迷的期望,他發揮練習時的身手替球隊建功。這期間張育綸感念已故教練吳映賜鼓勵他:「放手去打,不要愁眉苦臉!」使他能以平常心面對比賽。在國際賽的洗禮下,讓張育綸培養出過人的抗壓性。   適逢貴人 迷途羔羊回頭望 披著國手光環,張育綸順利進入花蓮縣瑞穗國中青少棒隊,跟隨球隊扎實的訓練模式而奠定穩健的球技。國二時在一場與大理國中的比賽中,以完投九局的勇猛姿態率球隊首次挺進八強。 然而,過度的練習導致韌帶斷裂,玩心大發亦令血氣方剛的張育綸頓失打球重心,選擇退隊以逃離現實。「即便天賦異稟卻缺乏鍛鍊,始終會前功盡棄!」校長林國源一席話使他收起當時的輕狂,深思後重新步回正軌。因長達七個月缺乏練習,導致打擊力迅速下滑,但不服輸的他藉每天苦練將落後的追回來。   確立目標 專注一刀 經過多方考量後,張育綸決定留守家鄉的花蓮體中繼續築夢。為克服鋁棒轉戰木棒的不適應,他私下請教舉重校隊的楊淑貞教練。「我請教練打造一份屬於我的菜單,練球之餘就按表操課。」加強重量訓練下,使他長打能力明顯提升,更於2016年關懷盃中擊出三分砲,幫助球隊逆轉勝。 直到高中張育綸仍是投打兼具的二刀流選手,無疑讓他在訓練過程中吃盡苦頭。他道:「先是打擊後是投球,都是練習常態!」投打雙修除了需付出雙倍時間練習,更要能在守備位置上轉換自如。而使他下定決心要專研投手的契機,始於高三時玉山盃上被測出均速皆在一四四公里上下,賽後便獲得球探關注和詢問。他欣喜地說:「生平第一次得到賞識,增添我投球時的信心,也更明白心之所向!」      破繭而出 改變中學習 帶著期望與初衷,張育綸翻山越嶺來到國立體育大學。但計畫總不及變化,前兩年因更改投球動作導致投球失憶症,讓設定大一就要排上先發名單的他,等到大三才有出賽機會。失望與落寞中他尋求心理師協助,諮商過後告訴自己:「不要沉浸於過往的成就,試著往前看!」他勇敢拋開陰霾,從投球姿勢到身體協調性都積極訓練與改善,力求重新開始! 確信的是滴水能穿石,2020年春季聯賽中,張育綸面對來勢洶洶的文化大學繳出大學期間最亮眼的成績單,僅用九十九球完投九局,與隊友們共同收下勝利。他激動地說:「等了三年,終於苦盡甘來!」賽前不與隊友打鬧只為沉澱心情,踏上賽場,正是他放手一搏的時刻!   放飛自我 做自己的王牌 「一生懸命」在日語中代表:將事情做到極致,且全心全意守護自己看重的事物。此話正相應著張育綸對棒球的執著與熱愛。追尋理想的路上,難免崎嶇波折,但保持樂觀的心態學習與失敗共存,正是打棒球帶給他最深的體悟。「我從不和別人比較!」他認為與其羨慕他人的成就,不如審視自身不足之處向前邁進。而論及畢業後規劃,他則放眼職棒舞台,盼有朝一日能成為獨當一面的王牌投手,投出屬於自己的價值!

輔大守門員賴柏綸。圖/賴柏綸提供
人物特寫

不再被埋沒的賴柏綸 成就苦盡甘來的足球夢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這句話就像是我大學四年的寫照一樣。」 109學年度UFA大專足球聯賽四強交叉賽,輔仁大學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一路廝殺到了PK賽,在決勝時刻,輔大守門員跳了出來替球隊檔下關鍵射門,帶領輔大前進冠軍賽,他是賴柏綸,用15年一步一腳印寫下了自己的足球故事。 回溯到國小時期,賴柏綸最初對籃球比較有興趣,但是礙於當時安和國小沒有籃球隊,因此輾轉加入了學校的足球隊,為賴柏綸的足球故事揭開序幕。 「我當時只知道自己很喜歡防守,就跑去跟教練說我想當守門員。」小六時,賴柏綸跟教練毛遂自薦想當守門員,結果練了半個學期就因為能力不足被換掉。小學畢業後,賴柏綸透過電視轉播迷上了當時的曼聯門將德赫亞,看到他在場上守門的英姿,再次燃起了守門魂,升上國中後,賴柏綸再度與當時清水國中的教練提到他想當守門員,然而國一的時候在國中聯賽竟然被黎明國中單場踢進了十球,因此下學期又被調離了守門員的位置。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沒天份,現在回想還是覺得小時候真的守的很差勁。」賴柏綸的身材在國三時出現變化,一年之內突然長高了10公分,直升清水高中後被教練指名為球隊重點栽培的守門員,高二站穩球隊的先發,並且在高三那年跟著隊友們一起重返四強舞台,賴柏綸也在高中聯賽結束後入選U19亞青培訓名單,熬了多年的努力逐漸展露頭角,賴柏綸坦言,剛入選U19大名單時自信心暴增,沒想到集訓時又遇到了難題,雖然賴柏綸從小二開始踢球,但他是上了高中才開始接受守門員的正規訓練,所以在U19集訓時完全跟不上訓練強度,每天沉浸在高壓的環境甚至讓賴柏綸差點成為足球逃兵,但是在教練的開導下,他轉變心態回到球場奔馳,最後成功入選U19正選名單。 有了亞青的經驗,賴柏倫帶著自信前往輔仁大學,「談起輔仁大學足球隊守門員,外界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國家隊門神黃秋霖」,賴柏綸從入學時就以黃秋霖為目標,期許自己能夠超越他。 回想起大一剛進來的時候滿身拼勁,一心只想挑戰學長的位子,可是實際跟著黃秋霖一起訓練後,才了解到自己與成人國家隊的差距,賴柏綸就這樣看著學長的背影度過了菜鳥球季,也在板凳席上跟著學長們共享了106學年度的冠軍。 「賴柏綸你怎麼這麼遜!」這是黃秋霖最常跟賴柏綸說的話,賴柏綸提到跟著黃秋霖一起訓練的那三年,黃秋霖都會不斷地用言語刺激他,看著學長防守都守得很簡單,同樣的事情輪到他卻漏洞百出,這樣的環境下逼得賴柏綸快速成長,「秋霖每天都把我嗆爆,每次練習都要我挑戰自己的極限。」 歷經第一年的洗禮,賴柏綸逐漸適應大專層級的強度,一心期待能在大二這年有所表現,卻迎來了足球生涯最大的挑戰,「有一段時間秋霖受傷,教練讓我連續擔任好幾場的先發球員,可是自己卻在比賽中出現了低級失誤,立刻被換下場。」努力了這麼久,還是沒把握住機會。 看著同屆的隊友們逐漸成為球隊核心,賴柏綸卻只能扮演啦啦隊的角色,他說:「那段時間自己常常練到意志消沉,不是怪教練都不讓我上場,而是氣自己為什麼沒辦法讓教練對我有信心。」其實「小黑」洪慶懷教練始終沒有放棄過賴柏綸,小黑教練時不時會私下找賴柏綸聊聊,商討如何解決問題。 「既然我沒辦發當先發球員,那我更應該把自己準備好,在球隊需要我的時候挺身而出。」在賴柏綸心中,小黑教練就像是心輔官一樣,嚴肅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溫暖的心,不放棄每一個球員,「適時的批評,讓我更想要表現給教練看,很感謝小黑教練沒有放棄我,才能讓我在低潮時沒有迷失自己。」 「賴柏綸明年就要靠你了!」108學年最後一場比賽結束後,小黑教練傳了這段話給賴柏綸,隨著黃秋霖在108學年結束後畢業離隊,輔大守門員的重責大任就落到了賴柏綸身上。 累積了三年的能量,賴柏綸終於在大學的最後一年破繭而出,從一個好高騖遠的天兵,蛻變成獨當一面的男人,「這舞台對我來說是多麼難能可貴,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更珍惜現在的一切。」賴柏綸在這個球季證明自己,屢屢擋下關鍵球,與輔大相隔一年後再闖UFA冠軍戰。 109學年度的最後一場比賽,輔大在主場迎戰了勁敵臺北市立大學,這場冠軍戰兩隊勢均力敵,拚完120分鐘仍然沒分出高下,比賽來到了每一球都至關勝利的PK點球大戰,與對手一對一的對峙更考驗了守門員的能力,賴柏綸在這緊張的時刻,硬生生擋下了北市大的第一球,當下賴柏綸更是興奮的振奮雙臂,雖然輔大最後還是與冠軍擦身而過,可是這段奇妙的大學足球旅程也深深的烙印在賴柏綸心中。 從剛進入大學時的自大,待在板凳時的沉寂,到九轉功成的綻放,賴柏綸或許不是場上最好的球員,但他一定是最惜福的選手。時光飛逝,一轉眼賴柏綸也即將畢業離開大專賽場,他想感謝小黑教練對他的不離不棄,邱奕文教練的傳承紀律,林信宇教練的耳提面命,因為來到輔大,才能遇到這群像家人一般的教練團,成就了現在的賴柏綸。 人生不怕沒有機會,只怕機會來了沒有準備好,比賽還沒結束,一定還有翻轉的希望,現在的賴柏綸,不會再錯過機會,持續累積能量,迎接奇蹟的下半場。

網前強迫取分是李承融的比賽武器。圖/李承融提供
人物特寫

交大網球奇才 李承融的奇幻之旅

場上總是霸氣怒吼,球路變化多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李承融成為這些年全大運網球一般男子組難以忽視的選手之一。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的他,是如何打出屬於自己的網球之路? 多元發展的體育路 李承融小時候身體很差,為了健康,他和媽媽常一起在客廳打羽球,羽球也因此成為他的啟蒙運動。國小同時加入羽球隊和田徑隊,一直到高中,李承融才真正踏入網球的世界,網球也默默成為他未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誤打誤撞遇上網球 國小練了六年的羽球,問到怎麼會在高中突然接觸網球,「哦!是要陪我退休的爸爸一起打啦!」李承融爽朗地回答。意外的開始後,他並沒有進入校隊訓練,而是週末在河濱公園自己練球,高二第一次參加Adidas盃就得名,讓他的網球天賦慢慢顯露出來。 網球能在短時間就打得這麼好,李承融認為過去羽球和田徑的經驗有一定的關聯,但各有利弊。好處是練田徑讓他的腳程更快,在網球場需要大範圍的跑動時,移動速度可以很快;壞處則是羽球和網球手腕的運動方式不同,小時候練羽球的習慣會影響到打網球時的握拍,不過他也從中尋求解決之道,靠著靈活的腳步和快速反應,網前強迫取分成為他叱吒球場的武器。 網球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我的網球生涯中,爸媽和我大學教練都是我的貴人。」從高中到研究所的比賽, 爸媽幾乎場場出席為他加油。也是因為爸爸,李承融在大學抉擇要進入羽球還是網球校隊時,最後選擇了網球。 進入球隊後,李承融遇見另一位貴人,他的大學網球教練張嘉雄。回想大學的練球時光,除了一週三天早上六點訓練,假日還得繼續練球。練完球教練時常會和球員一起吃飯,額外進行戰術探討,連假還會外出尋找場地進行訓練,慢慢培養出革命情感,也讓李承融更加熱愛打球,希望能在全大運拿牌。 提到最難忘的回憶,一次是大二那年全大運網球團體賽金牌戰,拿下金牌點大家一起衝進球場慶祝的時刻;另一次是大四時混雙最後一場打贏當年男、女單金牌組合,這都是李承融十分閃耀和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進入交大後的新考驗 研究所進入交大後,課業壓力更繁重,李承融坦言第一個學期花了很多時間適應,調整上課專注度後,情況獲得許多改善。雖然念碩班這兩年很忙碌,李承融同樣加入交大網球校隊,「打網球對我而言是放鬆的一種方式」,進入球隊後也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球技也因為能和體資生一起練球,練球時間雖然減少,但仍維持在一定強度,目前也是交大網球隊的第一單。 充滿驚喜的未來旅程 求學階段即將結束,李承融表示畢業後應該會進入台積電或聯發科等科技業工作,不過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未來能進入像是Babolat、Wilson等知名球拍公司,結合研究所就讀的熱流組專業,利用流體力學分析球拍,改善擊球的彈力、風阻等等,設計出更完美的球拍。雖然只是一個夢想,但對於總是勇於突破未知的他,也是一件說不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