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桂羽新高22分、台師16連勝隊史新高但傷了新人王大熱門陳又瑋
賽前球員自己開會擬定8、9項重點,教練團照單全收,且立即及充分反映在賽,25日在中壢健行科大開打的107學年度富邦人壽UBA 男一級八強單循環複賽、首戰,即話題不斷,預賽15連勝的當紅炸子雞台師大,大三隊長周桂羽2記三分球攻下本季個人最高22分、6助攻帶領,83:60輕取高師大,快意首勝,連結預賽更把連勝場次推至16場,正式突破過去曾3度15連勝的隊史紀錄,寫下新猷。 但台師大也付出相當的代價,大一主控也是新人王大熱門陳又瑋,第三節還4分3秒與人互撞,左眼角破裂當場濺血,送醫縫了10針,現雖大致ok,但26日下午4時30分對義守大學的重要一役,教頭王志群說,仍會把陳又瑋登錄在12人的上場名單,但應不會先發,屆時將視情況決定是否讓他替補上場。 台師大隊史共3次15連勝,95學年度季軍賽贏文化,加上96學年度預賽5連勝、八強賽7連勝、決賽前兩輪2連勝,跨95、96兩季共15連勝,但冠軍賽93:95輸給輔大,錯過16連勝封王,其時助理教練就是上季起接掌兵符迄今的現任教練王志群。 97學年度台師大預賽5連勝、八強賽7連勝、決賽3連勝,合計15連勝,撂下隊史首冠,含冠軍賽84:62擊敗文化。 第3次就是本季預賽的15連勝,且巧的是,上月6日台師大係在預賽末役擊敗高師大,追平隊史的15連勝,25日又在八強賽首役贏高師大,且正式突破紀錄,一戰寫下隊史新猷,邁向新的里程碑。 但王志群說,今天贏球儘管有「感覺」,但那是八強賽旗開得勝的感覺,而非因為16連勝,因到底這只是一場球,連勝很OK,但本季的終極目標是拿冠軍,當然,如能連勝下去又封王,那是最完美的事。 王志群說,球員真的很認真,且愈投入,他們自己開會溝通、擬定八、九個重點,而看法、論點與教練團的很接近,於是無異議通過,就照計畫進行,25日也順利贏球。 開局台師大即掌先機,數度領先8分,高師大曾追至1分差,但上半場44:38,第三節陳又瑋傷退,張峻庭頂替,2罰命中後62:48,但接下來的本節最後4分3秒,雙方進攻大當機,台師大1分未得,高師大也只靠王偉丞罰進2分,62:50進入末節,周桂羽拿7分含1次「三分打」,台師大單場飆21分,只失10分,最高83:56領先27分,最終贏23分。 周桂羽說,第一場球最打,但今天手手感不錯,就勇於出手,本季唯一目標不變,就是冠軍。 台師大12人上場11人得分,周桂羽之外,張立杰13分、蘇仕軒11籃板 ,詹軍、許軒瑜各9分,黃宗翰8分、7籃板,也都功在連勝,陳又瑋 先發22分鐘得5分、5籃板、4助攻、1阻攻。 高師大羅振峰13分、8籃板,莊博強11分、3助攻。

富邦人壽UBA男複賽25日健行開打 勇士隊預測四強
為進軍臺北小巨蛋,107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公開男一級八強隊伍將於2月25日至3月4日在健行科大力拚決賽四強門票。UBA在富邦人壽連續三屆冠名贊助下,連年聲勢上漲,賽事相較於往年,本屆更是勝負難料,富邦勇士籃球隊一齊預測四強,多數看好臺灣師大、健行科大、國立體大穩坐四強之席。 本屆男一級八強由臺灣師大、健行科大、國立體大、輔仁大學、政治大學、文化大學、義守大學、高雄師大出線,複賽將採循環制,各隊整裝待發一拚高下,展現訓練成果,爭取前進3月23、24日的決賽。 「恭喜大家進入八強,一路走來一定很辛苦,希望你們能夠把大學最好的一戰,好好打完!」富邦勇士總教練許晉哲對於年輕選手們的付出給予肯定,並與助理教練吳永仁、魏維,共同看好臺師、健行與國體列席四強,另一席則意見相左,依序分別認為是政大、義守與文化。 而目前披上富邦勇士隊戰袍的6位「UBA學長們」, 包括楊興治、林孟學、林郅為、蔡揚名、張伯維以及蕭順議預測的四強名單,臺師大與國體大全數通過獲得6票,健行與政大各獲4票、文化與輔大2票,他們也期待本屆複賽熱烈空前,並期勉學弟們繼續努力。 此次複賽碰上228連假,歡迎球迷朋友進場為支持的球隊加油,將於FOX體育家族、APP FOX SPORTS ASIA、OTT平台FOX +以及中華電信MOD的 FOX 體育三台提供直播與回看,另網路直播將於SSUtv播出,大專體總也呼籲球迷朋友多多利用UBA專屬App (UBA Score)以及Instagram官方帳號(uba.tw)來關注賽事即時數據與周邊花絮。

「楓」迴路轉 櫻花少女児玉楓的籃球夢
自103學年起文化大學女子籃球隊已在UBA公開女一級接連拿下四座后冠,此學年度第二階段預賽結束,文化女籃更拿下了跨季的第60連勝,雖文化今年仍以第五座冠軍金盃為目標,但卻不如往年那般輕鬆愜意,在「世大運班底」文化連霸主力陳薇安、黃鈴娟、黃柔甄、羅蘋相繼前往WSBL後,文化女籃陷入一陣「球員荒」,雖仍有徐玉蓮、戴宜庭等人坐鎮,然「菜味」十足的「新文化」仍在開季時不被看好衛冕,此時一個生疏的面孔在文化陣中異軍突起,總是巧妙的穿針引線掌控文化進攻節奏、優異的三分手感、在場上拼勁十足的嬌小身影以及特別的姓氏,讓人難以忽視,她就是今年鄭慧芸教練口中的「寶」—児玉楓,遠從日本來臺追逐籃球夢的櫻花少女。 児(ㄦˊ)玉是她的姓氏,楓則是她的名,原在日本奈良天理大學就讀中文系的児玉,自去年9月開始在文化大學展開為期一學期的交換生活,從原本只是來唸書的交換計畫,變成挑戰UBA的舞台,甚至已確定下學期轉學至文化,繼續在臺灣延續籃球夢,對於人生方向大幅度的轉變,児玉楓自己也直呼:「不敢相信!」 児玉籃球的啟蒙者,就是她的母親,母親為日籍華僑,也曾是日本高中甲子園的籃球選手,自幼受母親影響,國小二年級便開始接受籃球訓練,高中就讀兵庫縣當地排名第一的女籃—尼崎市立尼崎高等學校,也曾在高三時打入日本高中夏季聯賽IH賽(Inter High)的全國16強,10年的日式籃球訓練,讓児玉楓在觀念與球技上有完整的根基,也讓她一躍成為文化今年的驚喜包、即戰力,而母親從小的中文教育,也讓她在語言的溝通上沒有太大的困難。 家人的支持一直是児玉楓打籃球的動力,母親開啟了她的籃球路,父親則是最支持她打球的人,児玉楓說:「爸爸最喜歡看我打球。」其實児玉的父親早在她高二時逝世,那時正是她準備要出發Winter Cup(冬季盃)前一天,突如其然的噩耗,卻沒有讓她因悲傷放棄那年的賽事,反而只要想到父親一直以來的支持,児玉堅強地說:「我不能哭,我要打球。」也是這份動力,堅持著児玉楓喜愛籃球的心。 時光回到2018年的暑假,來文化打球其實完全不在她的人生計畫中,在天理大學交換生的面試後,原本計畫去北京師範大學的児玉被分配到了臺灣的文化大學,在確定交換後藉由母親的人脈資源,有甲子園教練介紹她臺灣的籃球教練,她也因此先來到陽明盃擔任翻譯,而後加入文化女籃征戰UBA。 児玉的加入對文化來說實在是「撿到了一塊寶」,不只因她的籃球根基,更多的是因為她的拼勁與態度,除了跟著文化的基本訓練,週末還會到天母的日僑學校練球,平日早上6點半再跟著文化一般組男籃晨操,每天更追著教練與隊友問:「怎麼樣才能變得更好?」児玉表示,跟著大隊國泰女籃練球時,發現了太多的不足,沒有比她們有天賦,必須要加倍努力才行,或許是日本教育的影響,児玉對於自我要求一絲不苟、對於進步的認真執著得嚇人,卻也讓人不經欽佩,文化教頭鄭慧芸教練提到児玉楓時,充滿感動與讚嘆:「有這麼好的球員當然要留下來。」 確定轉學後,文化不再擔心児玉楓的「期間限定」,児玉楓也興奮地表示,非常期待能有機會跟著球隊進軍小巨蛋,而將目標放長放遠,児玉楓希望自己能在未來站上WSBL的舞台,但她也謙虛害羞的補充,自己仍需加強切入的技巧、開發更多的進攻武器,在身體對抗上也需要再練得強壯一些。 「楓」迴路轉的籃球路,讓児玉楓一直抱著滿滿的感恩,在半年前從沒想像自己能繼續打球,而今靠著貴人們的幫助讓她能跨海「南漂」來到臺灣延續籃球夢,期待將來児玉楓能繼續帶著這份日式獨有的認真執著,在臺灣女籃落地生根,為球迷帶來更多的驚喜與感動。
成為更好的自己 「政大打擊教科書」陳彥宇
「棒球像是一見鍾情的情人,從她身上學習不放棄的態度,並且成為更好的自己。」 目前就讀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三年級的陳彥宇,過去在國中時曾短暫的就讀重慶國中體育班,回想起國中在甲組棒球隊的日子,不論打擊、守備,甚至是體能上的訓練,一刻不得馬虎。但陳彥宇常常覺得球技不如其他隊友,在體力與心力的耗弱之下,能夠繼續支撐他的是對於棒球最真實的喜歡。而轉回普通班後,陳彥宇有一陣子沒有再拿起球棒,也許是熱情被消磨了,對棒球這項運動感到不再那麼重要。 不過上了大學,陳彥宇重新找回對於棒球的熱情,提起勇氣加入系隊並且在大二下學期加入校隊 ,「比起在甲組球隊時,現在的我是真的享受棒球,也更喜歡棒球,沒有甚麼特別的,就是習慣了這樣的喜歡。」一般組的棒球隊並非將打球視為「志業」,而是一種「興趣」,在訓練量的方面也相差甚遠,但陳彥宇卻更願意挪出時間與隊友們練習、相處,一起討論有關於棒球的大小事,隊友甚至給了他「打擊教科書」的稱號。同時他更持續用不同的方式在為棒球付出心力。 陳彥宇在社群平台上創立小小的粉絲團,想與喜歡棒球的男孩、女孩交流。平常會放上關於打擊技巧、訓練的相關影片,或是抒發自己對於棒球的想法,在一來一往的交流下,也得到了不少回饋。而嘗試作為「導播」與「主播」,是陳彥宇去年在全國大專院校軟式棒球聯賽時所擔任的角色,為了讓觀眾更清楚比賽的進行狀況,他可是下了不少功夫,除了賽前功課要做足,臨場反應更是不容小覷,這對他來說,也是一次非常珍貴的學習經驗。 「從孩子們的身上,我再次看到小時候打棒球的那份初衷。」去年暑假陳彥宇參加了服務營,到臺東縣鸞山國小服務。教導小朋友們打棒球,比起輸贏,更吸引陳彥宇的是,對於小朋友而言打棒球是一件單純且快樂的事,也因為見到孩子們學會更多樣的技能,而感到格外的滿足。 陳彥宇的棒球生涯中最深刻的一場賽事,是在去年的秋季聯賽,他笑說:「打到球時發現飛的蠻遠,就拼命往前跑,原本教練示意我停在三壘,但沒仔細看,便繼續往本壘跑了!」陳彥宇難掩心中的興奮,那是一支罕見的場內全壘打,更是自己一次難得的紀錄,他幾乎是趴倒在本壘板上得分的。而這記成功打擊也讓陳彥宇一改以往在打擊區上畏畏縮縮的樣子,拿出自信更瀟灑地揮棒展現實力。 107學年度大專棒球聯賽的複賽即將在三月展開,陳彥宇勉勵隊友,在遇到低潮或挫折時莫忘初衷,保持著對棒球的喜歡與追求進步的態度,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同時也期許球隊的每個人能夠變得更強,在複賽一起打下更好的成績!

重獲新生 世新男籃
位於台北木柵的世新大學,校隊的男女籃都屬於公開一級固定班底的傳統勁旅,然在106學年度世新女籃拿到了隊史睽違19年的季軍,男籃卻也在同年以第13名降至二級,這也是世新男籃自99學年起,八年以來首跌二級,這一跌對世新男籃來說有如當頭棒喝,而世新教練吳昆典在降級後沈痛的說:「降級是一個很好的警惕。」 回憶起去年一級的路程,吳教練坦言,球隊一直都沒有調整到最好的狀態上,教練苦笑說:「球隊安逸太久了。」在球員的企圖心與榮譽感都被舒適圈給磨平後,這一次的降級,或許對世新而言並不是件壞事,「蹲下去反而能跳得更高。」吳教練堅信著。 今年在二級的戰場,世新殺敵無數,在自家主場一舉拿下了六連勝,然吳教練卻不以此為意,他說:「下來了,目標當然是冠軍。」狹著一級球員的實力,在二級該打的不是輸贏,而是內容與目標,每一場比賽吳教練都會針對球員或團隊給予目標,「對手永遠都是自己。」不因降級而喪志,不因層級強弱而輕敵,心態與內容是這一年吳教練最重視也急於調整的重點。 而在今年陣中最為搶眼的兩名球員,阿巴西與鄭德維絕對是主宰戰場的關鍵,從北市大畢業後就讀世新廣電碩班的鄭德維,更能說是今天球隊向心力與領導的核心人物,吳昆典教練表示,今年留下了許多話語權與空間給球員,希望他們能在學長們的帶領下有更多的自主自律,除了鄭德維這個大學長的加入之外,吳教練也提及希望球隊原班主力高國強、陳建銘、黃奕勝能一起幫助球隊,成為「好學長」建立球隊傳統。 從北市大轉來世新的鄭德維,其實早在去年聯賽打完就決定報考世新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的碩士班,他表示,對於電影與攝影很有興趣,所以想來學習一技之長,甚至在大四時就參與了世新廣電的畢業製作並從旁瞭解相關專業,而在碩班第一年除了唸書之外,籃球路也沒閒著,鄭德維說:「因為大四那年肩膀脫臼沒好好打完聯賽,有一點不甘心。」加入了世新男籃,希望能再延續自己的學生籃球生涯,也希望自己能將經驗傳承給學弟,他說:「我再打也沒多久的時間,重點是接下來的學弟要如何在未來面對一級的戰場。」憑著個人的魅力與球技,鄭德維快速地融入世新,而他儼然成為了世新男籃的新助教,幫助吳教練在溝通、管理球員上更有依靠,吳教練也笑著說:「德維讓人有安定感。」 另一位搶眼的球員是今年大一的阿巴西,他原為泰山高中的球員,但因為年齡沒辦法報名聯賽,所以阿巴西把自己的籃球夢全押在了大學,在日本出生,八歲在台灣定居,會說日、英、中、法四種語言的他,在溝通的部份沒有太大的障礙,吳教練讚賞的表示,阿巴西的爆發力與身體素質在隊上無人能出其右,然在球商與球技的成熟度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阿巴西也表示,自己很喜歡現在球隊的氣氛,大家都很有拼勁之外,也很嚮往與期待公開一級的舞台,希望自己能再加強投籃穩定性與傳導的視野,幫助球隊完成重返一級的目標。 在降級後的一年以來,世新男籃並沒有灰心喪志,反而在新血的加入後重獲新生,而今在二級預賽旋即以王者之姿拿下全勝的他們,對於重返一級心無旁騖,沒有太多的懸念,直指目標冠軍,世新男籃將以最高的榮耀回到原本就屬於他們的舞台。

日籍洋助人 張磨大成率逢甲闖進全國賽
簡潔有力的揮棒,迅雷不及掩耳的跑壘速度,努力不懈的奮戰精神,在球場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盡全力拚搏,他,是逢甲大學棒球隊的張磨大成。 張磨大成是日本人,大學來到臺灣念書,目前就讀航太系四年級。他從國小便加入棒球隊,一路打到高中。國小的時候一個禮拜至少練習四天,高中的時候一個禮拜甚至練習六天,這也讓他奠定了良好的棒球基礎。 逢甲大學在今年的大專盃表現不俗,預賽階段以三勝零負,以全勝之姿晉級,之後的排名賽更是挾帶著四勝零負的戰績獲得了中區第一名,其中張磨大成打擊表現亮眼,其中一場更是敲出三分的場內全壘打。 談到平常是如何練習打擊的,張磨大成表示隊上最近添購了一臺發球機,不僅有變化球與直球兩種模式,甚至還有分左投跟右投。 通常擔任開路先鋒的他也表示,從小就因為腳程比較快,所以大多是擔任一、二棒的打擊,這也讓他對自己的腳程頗有信心。 提到臺灣與日本的場地差異,張磨大成靦腆地說道,其實他們高中本身的球場甚至比這次比賽的場地還好,而且還有夜間照明設備,因此他們常常都會練習到晚上九點。 除了大學生的身分之外,張磨大成也有在社區的少棒隊擔任教練一職,他提到,跟日本的球隊比起來,臺灣的練習量偏少,家長比較注重課業,所以小朋友們一個禮拜只會練習一次,跟日本往往練習四天以上相比,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 提到兩地棒球文化最大的差異,張磨大成說賽後敬禮是他覺得差最多的地方,在日本,比賽結束後大家只會簡單的脫帽敬禮,但是在臺灣會一一地謝謝對手、場地、裁判、紀錄台、觀眾等等,讓他十分訝異。 日後的複賽,逢甲大學將在三月四日以及三月六日在社子島球場分別對上中山醫大以及嘉藥大學,爭奪全國決賽的門票。

霸氣外號「一八七」 盼帶領暨南創造奇蹟
「想把握這一年的陣容,以自己最顛峰的狀況幫助球隊,不要再受傷,已經因傷錯過很多的比賽。」這是來自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廖袀濠對自己的期許,就讀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的他,是暨南大學籃球校隊的一員,提到今年對於大專聯賽的目標,他說:「以全員到齊的陣容往全國賽晉級。」 有著與臺灣人相似的臉孔,說著一口流利的國語,其實廖袀濠並不是臺灣人,而是來自馬來西亞。外號「一八七」的他,其實身高已經長到一百八十八公分,擁有身高優勢,卻也同時擁有後衛般的靈活腳步,能裡能外,靠著多變的進攻手段,常常讓對手在防守上吃不消。 大學打中鋒的廖袀濠,其實在高中是打後衛,憑藉著出色的外線能力,單場曾經最多拿到29分,其中更是包含了8顆的三分球。到了大學,因為自己是隊上身高最高的,所以改打中鋒,談及當初是如何適應的,廖袀濠表示,只能硬著頭皮,改變打法。 上大學後,廖袀濠陸續地加入籃球校隊以及系隊,在系隊方面,更是帶領球隊拿下一次系際盃以及兩次管院盃的冠軍。 因緣際會下,廖袀濠在球場上結識了校隊的學長,對方因為賞識他的球技,邀請他加入校隊,「當下覺得可以試試,加入之後便想要更進一步。」大一時就加入球隊的他,便一路打到了大三。 「校隊必須為主,因為要對學校負責任,練球是為學校的榮耀以及自己更大的舞台。」同時加入校隊與系隊的廖袀濠,在練球方面選擇以校隊為主,而他也很感謝系隊隊友的體諒,讓他能夠在球場上無後顧之憂。 暨南大學前一次晉級全國賽,已經要追溯到102學年度,當年全隊將士用命,一舉奪得了殿軍,連當時校方的報導也說這是暨大籃球奇蹟。近幾年,雖然也有幾次晉級到複賽,卻也都止步於此,我們也期待廖袀濠能夠在今年,帶領著球隊闖進四強,重返榮耀。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楊淳弼的棒球哲學
「打者打擊出去,三壘手A-Rod接到後傳給Cano,再傳向一壘,Double Play!王建民又是一個漂亮的伸卡球,讓打者擊出雙殺打!」十多年前的半夜,打開電視,看著洋基的比賽,一顆又一顆沉重的伸卡球讓打者招架不住,連早餐店阿嬤都可以背出來的先發打序,勝投當天股票紅通通,漲停錢包滿滿,每天和家人聊天的話題,始終離不開「王建民」這三個字,而這個世代成長的小孩,與棒球的第一個連結,大多都是「王建民」,或許對於臺體大大一左投楊淳弼也是如此。 「純樸彰化孩子,王建民旋風的棒球世代」 半夜客廳亮亮的,爸爸不在床上,應該又是去看王建民了,這是楊淳弼小時候常碰到的事情,也就是從這時候,他與「棒球」產生了邂逅,楊淳弼說道:「小時候爸爸晚上都會偷偷爬起來看王建民,怎麼覺得爸爸晚上都不見,他跟我說是『棒球』,然後就快叫我去睡覺。」 彰化出生的楊淳弼,棒球對於他來說,基本功紮實起步是從小五參加社區的少棒隊,打打球、流流汗,享受單純又快樂的棒球,他說:「小二開始和爸爸看王建民,會一起在家門口丟球,但南鎮國小沒有棒球隊,之後就去打社區少棒。」 「初試啼聲,彰藝高中青少棒隊」 玩了兩年的社區棒球,楊淳弼開始認真思考「打棒球」這條路,便與在小學當體育老師的爸爸「促膝長談」,楊淳弼笑著說:「父母覺得玩玩就好,沒太認真想,但在小五時表現得不錯,到了小六和父母說想去彰藝打棒球。」楊淳弼體能不算好,國小升國中必須考進體育班,在小五升小六的暑假,爸爸叫楊淳弼早上5、6點起床晨操跑步,「爸爸把寶特瓶裡裝沙子再加水,拿來訓練手和腳的力量,各方面都很要求。」最終楊淳弼如願考上彰藝棒球隊。 加入校隊後,面對的另一項考驗就是「讀書」,楊淳弼的爸爸認為,未來還沒確定是否要走棒球,讀書和打球必須要「兼顧」,楊淳弼也「輸人不輸陣」,國一考了3次全校第一名(包含普通班),他表示:「當時因為還不知道未來要不要繼續走棒球,所以讀書真的要顧好,但到了國二時因為比賽變得比較多,成績慢慢掉下來,但還是有全校前10名過。」 左撇子的楊淳弼,有先天上的優勢,但畢竟小學不是科班出生、底子不夠,教練便建議他從外野起步,楊淳弼表示:「東山國小(彰化)一週練5天,教練希望以當投手為主,但當時臂力不夠、球速不快,就先去外野開始。」而到國三時,楊淳弼到澎湖參加菊島盃,也順利拿到冠軍,對於他來說,是極重要的里程碑。 「離鄉背井南高雄,三民高中開眼界」 國中畢業後,楊淳弼當時與洪晨恩教練(前亞特蘭大勇士隊小聯盟投手)討論許久,選擇加入高雄三民高中青棒隊,他表示:「自己覺得要換環境,人都一樣、環境都一樣,嘗試去外縣市看看外面的世界。」 教練希望在三民的3年都以投手做為調整,高二時,楊淳弼入選玉山盃高雄市代表隊,對於他來說,是極大肯定,他表示:「高二時表現不錯,但高苑有像鄧愷威(現為雙城隊小聯盟選手)這些明星選手,想說自己怎麼會有這個機會。」楊淳弼平常心盡力表現,在選拔賽時,面對高苑先發4局只失1分,好表現便讓他入選代表隊。談到自己入選的優勢,楊淳弼表示:「那時候還算實力還不錯的左投,球速可以飆到143、144,加上控球也不差,平常心盡力去表現,沒有給自己很大壓力,控球到位,就被高苑教練看上。」 隔年高三再度入選玉山盃,經過這兩年大比賽的磨練,楊淳弼表示:「玉山盃都是各縣市的精英,面對他們投的不差,回三民之後變得很有自信,既然整個縣市組起來都可以丟贏,拆散後丟起來就得心應手。」 「再度向上,臺灣體大」 經過三年三民磨練之後,楊淳弼大學選擇回到中臺灣,加入「臺灣體大」,他表示:「高二入選玉山盃時,就有被宗毅老師(臺體大教練)看到,三民的老師有建議我來唸,其實國三時就有開始規劃,高中讀三民,好好表現,入選高雄代表隊,銜接臺體,離彰化也近,加上臺中交通也很方便。」 楊淳弼表示,來到臺體後,設備、機器都相較於高中先進,對於訓練上有許多幫助,特別是有情蒐高科技的設備,能夠測試球的轉速、進壘點,大大提升訓練的效率和品質。 而大一的楊淳弼首度考驗是梅花旗四強賽時,面對臺北市大的比賽,當時1、2壘有人,教練派他上去救援,突如其來的連續兩次四壞球保送,一個人都沒解決,就直接被換下來。楊淳弼談及:「前一場對長榮丟的還不錯,教練叫我上去救援,牛棚時平常心丟,出手點有到味,上場時突然覺得太緊張,給自己又太大壓力,肌肉緊繃,找不到出手點,就爆掉了。」 楊淳弼表示,大一教練和學長給予他很多期望,有時候也擔心自己壓力太大,怕投保送、投不好,怕下一次教練就不會再用自己,「這是心理問題,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了,擔心在大學沒有舞台,怕職棒、成棒不會看到我,沒辦法靠棒球過生活,投起來就綁手綁腳。」 而對於如何改善心理問題,楊淳弼表示:「會去找耀文賢拜(前旅美投手,現為臺體投手教練)、宗毅老師,或是職棒選手回來,柏佑賢拜等等,他們說,站上去投手丘代表我們肯定你,讓你放輕鬆去表現,享受比賽。」而楊淳弼也做了些調整,像是進入牛棚時,會將調整成進入比賽的模式,冥想打者站在打擊區,並計算好球數、模擬比賽,或是睡覺前,閉上眼睛想壘上有跑者,丟球該如何應對打者,類似的意象訓練。 「展望未來,盼一路健康」 談到未來目標,楊淳弼簡單的說:「健健康康就好。」棒球選手最怕碰到傷痛,短休幾天,長則休一年。他也很感謝家人一路上對於他在棒球都非常的支持。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分很重要,有些人在怎麼努力,都沒辦法贏過很有天分的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或許楊淳弼不是天分資質最好的那一位,也或許不是機會最好的,但從每天的基本功做起,努力不懈,便是他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門。

巾幗不讓鬚眉 張甄芸盼圓國手夢
「棒球是臺灣的國球。」這句話在我們生活聽過許多次,而身為球迷的我們,平常看的中職、日職,甚至是MLB大聯盟,都是以男性為主流的。2018年8月底於美國佛州維耶拉舉行的「第八屆世界盃女子棒球賽」,中華女棒爆冷接連擊敗地主美國、多明尼加、加拿大,雖在冠軍戰不敵日本,但依舊拿下我國女棒歷史最佳成績的「亞軍」,讓平時關注度不高的女子棒球,短時間獲得許多關注。 俗話說:「巾幗不讓鬚眉。」位於臺中的中山醫學大學棒球隊,有位留著長髮、站上投手丘投球的女生球員,她是張甄芸,每次的比賽中,總是被球員和觀眾注目的「嬌」點。 就讀於中山醫學大學應用外國語言學系二年級的張甄芸,平時除了在校棒之外,目前也是臺中向日葵女子棒球隊的副隊長,球隊週末於興大附農棒球場練習,而向日葵女棒隊的教練,顏良吉,同時也是興大附農青棒隊教練,張甄芸表示:「接下副隊長後,也是對自己的成長,除了隊友間的相處外,和教練的溝通也很重要。」 以投手定位的張甄芸,也嘗試內外野不同位置,她表示:「目前均速大概100公里上下,控球算是我比較優勢的地方。」 107學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一般組中區預賽,中山醫大先是以2勝1敗晉級全國賽,中區排名賽只拿下1勝3敗,今天3月4、5日將於臺北社子島球場進行一般組全國總決賽,分別對上逢甲大學以及嘉藥大學。 2018年6月於臺北新生公園舉辦的「全國女子棒球錦標賽」,同時也是2018世界盃女子棒球賽的選拔賽,張甄芸代表臺中向日葵女棒隊出賽,最終以打擊率8成89拿下打擊獎,非科班出生的她無緣首度穿上國手戰袍,她表示:「那時候覺得有點可惜,19年還有亞錦賽,再拚一次就可以了。」 2018年10月,在高雄舉辦的「臺灣國際女子棒球邀請賽」,向日葵女棒接連擊敗各區強隊,奪下冠軍,對於全隊來說,是極重要的里程碑,張甄芸表示:「這個獎盃對於球隊是很大的助益。」 張甄芸將目標放眼在今年6月底、7月初的國手選拔賽,盼一圓國手夢,她表示:「穿上國手戰袍,算是一個夢想。」 在關注性不高的女子棒球,這一群默默打拼的選手們,持續用她們手中的棒子,揮出每一顆紮實的球,也要向大家宣告:「女生也可以打棒球!」

展翅高飛的人生哲學 臺體鐵捕王膺鵬
「這一球揮棒落空,再見三振!文化大學贏了,這是文化大學第十次稱霸大專棒球聯賽!」2018年2月11日,天母棒球場,UBL大專棒球聯賽冠軍戰,兩支傳統棒球強隊正面對決,臺體大最終以10比4不敵文化,臺體球員在休息室看著文化慶祝吶喊,盼能旗鼓重來。 時隔不到一年,臺體大在107學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12月預賽以5勝1敗1和,分組第二晉級複賽,而陣中老大哥鐵捕隊長王膺鵬說道:「球隊目前氣氛很棒,三月的複賽,機會要把握住。」 今年大四擔任臺體大隊長的王膺鵬,有位赫赫有名的叔叔,不是別人,就是目前中華職棒的看板球星、人稱「火星恰」的「彭政閔」。談到當初會接觸棒球,除了叔叔之外,就是爸爸和哥哥王膺峰,是影響最深的人,「小時候和家人去球場看叔叔打球,看到全場球迷都在為叔叔加油,當下就想說未來也想要這個樣子,就朝著叔叔的目標前進。」王膺鵬談及叔叔對他的影響,「當時哥哥身材比較胖,就先去打棒球了,看他打的時候,有個衝動,求爸爸讓我去打,但外婆反對,覺得哥哥去打就好了,希望我留下來讀書,但我最後還是堅持我的想法去打球。」 南臺灣高雄夏日炎熱,忠孝國中畢業後,王膺鵬決定選擇北上來到穀保家商打球,他表示:「北上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目標,也因為哥哥一樣在穀保,有人陪伴,但這裡壓力大,各地菁英聚集在一起,一開始太想表現,身體就有受傷。另外加上離鄉背井,爸爸捨不得,一個月只回來一次,雖然家裡會不捨,但還是讓我們堅持下去。」 而原本是內野底的王膺鵬,到了高三時卻決定改練成捕手,「以前國中有練過捕手,教練說隊上缺捕手,加上林家正(目前就讀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去美國。」王膺鵬也在高三時接下隊長職務,但身為棒球強權的穀保卻在這一年各大盃賽表現不順,「高一、二時和學長一起拿了3、4個冠軍,但換我們這屆帶隊時,主委盃、金龍盃這些比賽都沒拿冠軍,也和教練還有隊員做很多溝通,都還是沒辦法。」 俗話「皇天不負苦心人」,2014年第二屆黑豹旗,穀保於冠軍戰中擊敗桃園農工拿下睽違已久的冠軍,而王膺鵬也獲得大會的最佳捕手獎,他表示:「拿下冠軍那時蠻難忘了,有一種『我們終於辦到了』的感覺。」 高中畢業後,選擇來到也缺乏捕手的臺體大就讀,也到大四時接任隊長,一路上的棒球生涯,經歷許多風風雨雨,「印象有一次打擊斷棒一個滾地球,想說一定是出局就慢慢跑,結果剛好被校長(林華韋)看到,馬上就被罵了一頓校長罵,也算是學到教訓,之後會告訴學弟,什麼時候對手出現失誤也不知道,如果一個機會又沒了,對球隊都是個損失。」 今年即將卸下大學戰袍畢業,國內棒球最高殿堂:中華職棒(CPBL),或許就是王膺鵬下一個目標,「畢業後先去選秀看看,畢竟是自己小時候的夢想。」 對於棒球對他的影響,王膺鵬笑著表示:「棒球有很多品德教育、尊重、倫理道德,雖然我課業比較差,但做人處事上,抗壓性會比較好,很多東西都是學長他們傳承下來的。」如他自己所秉持的態度,「苦練,不一定能成功;不練,一定沒辦法成功。」最後半年的大學生涯,王膺鵬持續在本壘引導著隊友們,以及奮力守住每顆球,邁向屬於他下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