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施卉柔首度闖進金牌戰便封后。攝/孫千筑
綜合

爆冷封后!政大施卉柔一擊奪金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擊劍賽事,29日公開女生組鋭劍個人項目爆出冷門!上屆金銀牌得主銘傳大學傅姿晴、臺灣體大曲宗玟,意外在八強賽遭到淘汰。而政治大學施卉柔首度進入前八便過關斬將,一擊奪金,北市大學謝芷芸則在時隔三年後重返賽場,摘下銀牌。 就讀大三的施卉柔,大一時因進入國訓中心訓練而休學一年,本屆是她第二度挑戰全大運。她坦言原本帶著緊張心情上場,所幸在初賽最後一場得到教練指導,加強信心,才迅速找回最佳狀態。最終,以15:9擊退對手謝芷芸。 備戰期間,施卉柔曾前往外縣市進行移地訓練,她感謝隊友一路陪伴對打,提升彼此實力。今日在八強賽對決臺灣體大潘奕儒,是她認為最關鍵的一役:「學姊是我最不敢打的類型,我曾經被這種打法一路碾壓,所以很慶幸自己今天跨過這道坎。」 展望即將到來的全運會,施卉柔表示自己不設名次目標,只希望能打出理想中的表現,為自己留下滿意的成績。 至於銀牌得主謝芷芸,暌違三年參加正式擊劍賽事,本屆僅靠高中時期累積的底子,以及大學間斷性的練習,就在全大運初登場闖進金牌戰,賽後她笑說:「可能太久沒打了,心態放得很開,也蠻意外自己最後能打進金牌戰。」 雖然未來重心不在擊劍,謝芷芸仍希望將擊劍當成興趣,珍惜每一場能夠揮劍上陣的機會。 114年全大運擊劍 成績 公開女生組鋭劍個人 金牌:政治大學 施卉柔 銀牌:北市大學 謝芷芸 銅牌:臺灣大學 朱芷葳 銅牌:輔仁大學 何怡樺 公開女生組軍刀個人 金牌:國立體大 高梓菁 銀牌:北市大學 張芷嫙 銅牌:清華大學 李姵萱 銅牌:北市大學 吳桂治 公開男生組鈍劍個人 金牌:臺灣師大 盧昱皓 銀牌:輔仁大學 許勝閎 銅牌:臺灣體大 劉印原 銅牌:輔仁大學 郭章傑

北商徐湘芸二度挑戰全大運,如願拿下勝利。攝/孫千筑
綜合

北商大徐湘芸二度挑戰登頂鍍金 嘉藥王泳潔銀牌締最佳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擊劍賽事,今(29日)舉行一般女生組銳劍個人賽,由臺北商大徐湘芸迎戰嘉南藥理大學王泳潔。儘管王泳潔中段頑強追回比分,最終仍以15:9劍敗對手,摘下銀牌,締造個人在全大運的最佳成績。 王泳潔目前就讀嘉南藥大大三,自大學時期才開始接觸擊劍。她回憶,當初是因為看見學校招生影片而興起興趣。「勇敢嘗試後,沒想到一路堅持到現在。」雖然此次金牌戰遺憾落敗,但能站上頒獎台,已是生涯重要的一步。 談到今日比賽,她坦言自己仍有許多動作略顯膽怯:「太被動了,腳步也不夠細緻,影響到整體手部出劍的節奏。」她期許自己下屆能一雪前恥,挑戰更好的成績。 本屆金牌由北商大徐湘芸摘下。從小學就加入擊劍隊的她,目前就讀專二,這是她第二次參加全大運。為了專注課業,她並未選擇體育相關科系。回憶賽前心情,徐湘芸坦言,面對曾讓自己落敗的對手,依舊難掩緊張,好在教練及時給予提醒,幫助她在關鍵時刻穩住局勢。 金牌戰一度被追平比分,徐湘芸自評在面對王泳潔攻勢時反應過大,出現幾次失誤。展望未來,她希望能進一步提升情緒控制,抱持平穩心態應戰,繼續突破自己。 114年全大運擊劍 成績 一般女生組鋭劍個人 金牌:臺北商大 徐湘芸 銀牌:嘉藥大學 王泳潔 銅牌:臺北醫大 劉宜瑄 銅牌:銘傳大學 許寶文 一般男生組鈍劍個人 金牌:臺灣大學 魏路德 銀牌:臺北醫大 劉十滔 銅牌:臺灣大學 劉承峰 銅牌:臺北商大 許博庭 一般女生組軍刀個人 金牌:臺中科大 柯迦茜 銀牌:康寧大學 陳梓鈺 銅牌:成功大學 官婉怡 銅牌:淡江大學 陳奕蓁

正修謝孟恩本屆帶傷上陣仍在男89公斤級封王。攝/孫千筑
綜合

正修謝孟恩逆境挺舉衛冕封王 嶺東潘嘉佑初戰奪銀寫新頁

「好好加油,相信自己。」是正修科技大學謝孟恩在上場前,送給自己的一句祝福。 他今(29日)於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舉重賽事拔得頭籌,以抓舉150公斤、挺舉185公斤,總和335公斤衛冕公開男生組89公斤級金牌。 在挺舉部分,謝孟恩坦言,硬舉起始階段發力時便覺得「好重喔」,因此當下感到些許猶豫,未能成功。由於年初以來大腿反覆拉傷,賽前一週訓練仍無法大幅加重,「上星期做到最好也才挺舉175公斤,今天就是讓身體跟著感覺走」。 他表示,這次全大運自己的表現「還可以」,尤其在抓舉時原本以為會失敗,沒想到實際舉起來似乎也沒想像中那麼重,「蠻順利的」。全大運對他而言,也是為五月亞洲錦標賽進行的實戰測試。   銀牌得主為嶺東科技大學潘嘉佑,這是他首次參加全大運。潘嘉佑自國中起接觸舉重,過去在備戰全運會期間,因左手軸受傷嚴重,接受類固醇治療。某次比賽後更被診斷出骨裂,神經亦受損,導致連一般支撐動作都困難重重。他坦言,此行最大的心願就是「順順的、不受傷就好」。 「我非常滿意今天的表現,因為真的很久沒有摸到這麼重了。」潘嘉佑笑說,最後一把試舉「超刺激」,自己也沒料到能夠順利挺舉成功。平時在健身房擔任教練的他,僅能利用課後零碎時間持續訓練。「今天的自己還蠻棒的,超乎原本的想像,希望未來能維持現在的狀態,穩定兼顧工作與訓練。」 114年全大運舉重 成績 公開男生組89公斤級 金牌:正修科大 謝孟恩 銀牌:嶺東科大 潘嘉佑 銅牌:臺灣體大 鄭皓平 公開男生組96公斤級 金牌:北市大學 陳享瑜

陳俞如在國內大賽屢獲佳績,盼能爭取2028洛杉磯奧運席位。照片由陳俞如提供
人物特寫

「夢想不射限」清大陳俞如槍響之餘 積極譜下青春旋律

「停止射擊——。」隨著裁判最後一聲口令落下,對陳俞如來說,是學生時期一路堅持的總結,但通往夢想的這條路,才正要開始。 來自清華大學的陳俞如,日前在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射擊賽事表現亮眼。主項10公尺空氣手槍的她在個人項目首日,她以573分拔得頭籌、順利晉級決賽,雖與獎牌失之交臂,但經過短暫休整,第三天與學弟趙岑曄默契配合,攜手拿下公開男女混合組金牌,為學校、也為自己射出致勝一擊。 射擊這條路,沒有一發是輕的 陳俞如曾在成都世大運奪下女子10公尺空氣手槍個人銅牌,但她的射擊之路並非一直都如此順遂。從小三便投入射擊訓練的她,直到高二全中運時,才首次獲得個人金牌:「那時候身邊的人都已發光發熱,其實自己蠻心累的,直到看見成績慢慢上來,才覺得好像還能再撐下去。」 「靠自律為生活扎根」——學業與射擊間的平衡 在父親影響下,她選擇與姊姊就讀相同的清大動力機械專長,雖然對科系本身興趣不深,但她仍努力將課業維持在基本水平,這對身處黃金計畫、目標拼亞奧運資格的她,又加深了本該負荷的重量。 一週五天的課業壓力,即使放了假,也得轉身投入在訓練中:「疫情後比賽越來越密集,每飛一趟少說都要兩週。比完賽回來得馬上惡補進度,有時候還得人在國外就線上補考、趕作業。」陳俞如的行事曆中,從來沒有空閒的時候,唸書與備賽兩頭燒,幾乎把她壓得喘不過氣。 所幸,她透過高度的自律和轉念,將兩件事維持在自己的掌控中,她認為射擊和唸書其實是一種互補的存在:「我在認真做一邊的時候,另一邊就剛好能休息,這讓我維持平衡,不會被整個生活壓垮。」 當子彈擊落了休止符 大四前的暑假,陳俞如跳出日復一日的生活節奏,成為音樂平台校園大使,扮演一個與選手截然不同的角色。她說:「會特別選音樂這個領域,是因為我覺得它和運動一樣,都是能塑造他人夢想、承載希望的角色。」在比賽現場,她看過滿場觀眾為國手吶喊;在演唱會中,她也看見無數陌生人為了共同喜歡的聲音集結,這些場域的能量,讓她深深被打動。 「我可能還不清楚未來要幹嘛,但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那種人——別人會因為我而想讓自己變得更好。」音樂對她而言,不僅是讀書時的靈魂伴侶,更是在低潮時期,幫助她重整腳步、重新出發的隊友。 射擊講究沈穩,她自認個性內斂甚至有些悶騷。但在校園大使的活動中,她開始接觸來自不同背景的夥伴,學習剪輯影片、行銷推廣,也從中建立起與人互動的自信與轉變:「這些都是我原本不會碰到的事,沒想到居然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陳俞如笑著說,這些跨出舒適圈的經歷,讓她看見人生不只有單一賽道,還可能奔向更多樣的可能。   下一發,瞄準夢想的靶心 眼前這面金牌,並不是終點,而是蓄力再出發的起點。即使面臨延畢,陳俞如仍以2028年洛杉磯奧運為近期最大目標。 「延畢對我來說,是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把該做的事做得更好。」回望這一路,儘管曾懷疑、掙扎、迷失方向,她仍一次次重新站穩腳步。當比賽結束、靶紙回收、子彈歸零,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從來不只是射中靶心,而是讓每一發都對得起自己的熱情,全力以赴。

臺體謝玉涵在決賽展現超強水準延續三連霸。攝/孫千筑
綜合

三連霸達陣!臺體謝玉涵再奪公開女第四量級金牌

「好好珍惜能當選手的時光,並且在每一次表現都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完成本屆全大運最後一場出賽後,臺灣體大謝玉涵送給自己的,是一段踏實的期許。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空手道賽事於臺南市安平國中舉行,公開女子組第四量級金牌戰由國北教大的吳佳樺對上尋求三連霸的謝玉涵。兩人過往有多次交手紀錄,這場決賽又是彼此熟悉且同樣高張力的對決。 謝玉涵自大一首次參加全大運即奪金,本屆再添一面宣告完成三連霸。她坦言,上場前仍難掩緊張情緒:「還是會怕,但我試著長吸長吐、告訴自己可以做到,才能穩住發揮。」儘管最終拿下勝利,她自評決賽表現仍略顯保守:「可能是和對手太熟悉了,反而讓我在一些動作上放不太開。」 現為國訓中心培訓選手的她,對自己要求極高,但場邊的臺體教練許瑋寧則給予正向肯定:「她該做的都做到了,動作、態度、整體表現都很好。雖然她說緊張,但我認為本場的發揮真的很棒,也期待她能繼續往突破邁進。」   至於銀牌得主吳佳樺,面對熟悉的對手仍不輕言放棄。她提到:「比賽當下就只想著要放開來打,讓自己進入狀況。」雖然未能奪金,但她指出,近期因有同量級學妹加入,讓她在隊內選拔面臨更多挑戰,「我也因此修正得分方式,不再只靠單一進攻,而是加入更多變化」。 114年全大運空手道 成績 公開女生組 第四量級 金牌:臺灣體大 謝玉涵 銀牌:國北教大 吳佳樺 銅牌:北市大學 岑子晴 銅牌:淡江大學 吳佳璇 公開女生組 第三量級 金牌:北市大學 黃昱儒 銀牌:健行科大 許芝菡 銅牌:國北教大 霂妮.察吾旮督 銅牌:暨南大學 梁席甄 公開女生組 第五量級 金牌:臺灣體大 林怡瑄

北市大張芸瑄最後6秒使出「上段蹴」逆轉奪金。攝/孫千筑
綜合

北市大張芸瑄畢業戰極限逆轉 最後2秒一擊奪金

「這是我在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場比賽,所以心情上很放鬆,教練也鼓勵我在場上發神經,讓自己用瘋瘋癲癲的狀態勇敢去應對。」北市大學張芸瑄在生涯最後一場全大運賽事中,用金牌為自己留下美好回憶。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空手道賽事於臺南市安平國中登場,公開女生組第二量級金牌戰,由北市大張芸瑄對決上屆銀牌、暨南大學蕭霈瑜。雙方纏鬥激烈,直到終場前10秒,蕭霈瑜以「中段蹴」踢中張芸瑄腰部,率先取得2分,取得領先。 然而,張芸瑄並未因此氣餒,在時間倒數的最後2秒,果斷使出「上段蹴(Jodan Geri)」踢擊對手頭部,逆轉奪下3分,以總分3:2驚險逆襲奪得勝利。 儘管是第二度參賽全大運,張芸瑄其實早在其他賽事與蕭霈瑜有過交手經驗。她坦言:「得知對手是蕭霈瑜時,當下其實心裡想『完蛋了』,但比賽就是這樣,即使落後也得拼盡全力。沒想到真的讓我踢中了!」 整場比賽她始終秉持「做好自己能做的」信念應戰,即使落後也毫不退縮。她表示,賽後回顧仍覺得自己在出手反應上需要更果斷,加強補肢的意識與動作速度,才能未來更大膽地進攻。 即將於今年畢業的她,也將這面金牌視為最難忘的畢業禮物。「我希望九月的全運會可以更穩定地發揮,繼續創造更好的自己。」 114年全大運空手道 成績 公開女生組 第二量級 金牌:北市大學 張芸瑄 銀牌:暨南大學 蕭霈瑜 銅牌:臺灣師大 陳姿云 銅牌:臺灣體大 洪芷暄 公開女生組 第一量級 金牌:北市大學 詹心妤

國北教杜承翰決賽發揮超水準,收下生涯全大運首金。攝/孫千筑
綜合

國北教杜承翰一舉奪金 北市大江明昇銀恨無緣五連霸

「這一年中其實壓力很大,我盡力讓自己不要那麼緊張,可惜節奏還是沒有掌握好。」北市大名將江明昇本屆在空手道個人型決賽中銀恨,無緣完成全大運五連霸壯舉。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空手道賽事於臺南市安平國中進行,公開男個人型決賽成為焦點戰役。北市大學江明昇挑戰五連霸未果,首度在此項目「銀恨」。國北教大杜承翰則成功翻盤,從去年銅牌一舉登頂,收下生涯首面全大運金牌。 不同於對打賽事,個人型選手需獨自上場,演練源自傳統流派的攻防套路,展現精準技術與精神氣勢。根據世界空手道聯盟(WKF)規定,比賽採用七位裁判評分,從「技術表現」與「運動表現」兩方面進行評定。技術層面著重於動作正確性、平衡感與連貫性,運動表現則關注動能、節奏掌握與氣勢展現。 就讀國北教大三的杜承翰,上屆於同項目中僅拿下銅牌,今年透過大小賽事積累經驗,他在決賽表現出色,自評達到預期發揮:「我在平常的小比賽慢慢和他拉近水平,甚至是超越他,能夠在全大運獲勝,真的讓我非常開心!」對於即將到來的亞洲錦標賽,他也充滿期待,希望與隊友攜手站上國際頒獎台。   面對首次在全大運個人型項目吞敗的結果,江明昇坦言備戰過程壓力沉重:「其實上場前壓力都蠻大的,緊張的心情實在難以避免,只能不停透過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他也指出自己在決賽中節奏偏慢、未能完全掌握好:「我在複賽其實表現得比較好,決賽反而沒掌握住,導致最終吞敗。」 儘管未能連霸,他仍堅定目標:「下屆一定要把金牌拿回來!」 114年全大運空手道 成績 公開男生組個人型 金牌:國北教大 杜承翰 銀牌:北市大學 江明昇 銅牌:暨南大學 林勁圻 銅牌:臺灣師大 張雲翔

臺南護專上屆奪銅,本屆目標將金牌留在家鄉。攝/孫千筑
綜合

銅牌組合再出擊 臺南護專原班人馬問鼎金牌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跆拳道品勢賽事,今(27)日於臺南市新營體育館正式登場,首日進行一般組混雙及女生團體複賽。上屆銅牌臺南護專李翊瑄、楊閔淳、李毓真以7.683分暫居榜首,明日決賽要拚奪下金牌。 跆拳道團體賽中,選手需在決賽演練大會指定的品勢,包含初學者階段的「太極第4至第8章」,以及晉升黑帶初段後的「高麗」品勢。高麗動作較為複雜,融合轉身、刀手等技術,考驗整體力量、節奏與默契,並會依展演的動作完成度、同步性與表現穩定度進行評分。 李翊瑄、楊閔淳與李毓真三人自上屆站上頒獎台後,一直維持原班人馬,她們同為臺南市明興跆拳道館出身,彼此搭配熟悉度高。談及今日表現,她們坦言演練過程中仍有些混亂,但整體相較去年已進步許多:「這一整年在肌力、動作和柔軟度上都有特別加強,明天的比賽若再調整一下,應該能夠更好。」 教練蔡冠勛則表示,今日的表現「可圈可點」:「畢竟臨場感與平時訓練不同,狀態多少會受影響。如果明天能再做些微調整,相信她們能展現出更穩定的表現。」他也提醒選手,賽前要在腦中模擬每一套品勢,預想下一步動作,「才有辦法在臨場中『出現型場』,不會因為緊張而打亂節奏。」

上屆金牌輔大李秉翰今在「金剛」套路出現失誤,無緣決賽。攝/孫千筑
綜合

品勢首日展開 北市大黃奕承暫居男個龍頭、輔大李秉翰意外止步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跆拳道品勢賽事,今(27)日於臺南市新營體育館正式登場,首日進行公開組與一般組男女個人項目的複賽。公開男個人項目,由北市大學黃奕承與臺灣師大蘇靖哲暫居前兩名。 目前就讀北市大碩二的黃奕承,全大運生涯已累積3金1銀2銅,今以8.282分在複賽暫居領先。儘管分數亮眼,他仍自評表現未達理想:「原先預計一點開賽,但延遲了一小時,有重新做調整。在表現的力量和速度上還差了一點,我覺得還可以再做得更好。」他也期許自己明日決賽能以平常心應戰,瞄準摘金。 緊追在後的蘇靖哲則拿下8.266分。上屆此項奪銀的他,坦言今天在踢擊部分發揮不佳:「明天會著重在踢的方面,需要放更多專注力在自己身上,才不會被對手影響。」他表示,這一年來無論在心態或技術都有很大成長,也盼能在決賽中交出完美表現。   至於上屆金牌、輔仁大學李秉翰,本屆複賽僅獲得7.849分,未能晉級決賽。他指出,在演練「金剛」套路時,踩馬步階段因後腳跟頂地、腰部前傾造成明顯晃動,因此被扣了不少分數。雖然無緣衛冕,他並未氣餒,將重心轉向隔日的團體賽,期許自己能調整好狀態,「勇敢做出每一個動作」。

北大「圻妤配」全大運搭檔首秀一舉奪金。攝/孫千筑
綜合

「圻妤配」首登全大運即奪金!北大組合靠嗆聲培養超強默契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射箭賽事,公開男女混合組複合弓決賽今(27)日於臺南新營體育場舉行。國立臺北大學以153分擊退中國文化大學148分,勇奪金牌,銅牌得主臺北市立大學則以2分分差險勝國立體育大學,頒獎台上的三隊選手,都是全大運的嶄新組合。 目前就讀北大大四的陳思妤與學弟林昱圻首次在全大運搭配便一舉登頂,在隊內被稱作「圻妤配」的他們,今日在面對高壓決賽仍表現得泰然自若,陳思妤在賽後給自己打80分:「我覺得在面對每一支箭時,我都能很肯定也很有自信地做出來。」 但學弟林昱圻神情卻略顯慌亂,他坦言自己其實非常緊張:「我有盡力邊射邊調整,不能執著在前一箭,才能調整心態去迎接下一趟。」除了賽前的加強對抗之外,兩人培養默契也另有訣竅,陳思妤笑說,平常訓練完都一起去吃飯,還會透過「互相嗆聲」來增進感情。 全大運搭檔初登場就收下金牌,北大教練藍翊祺對於兩人今日表現相當滿意:「雖然在剛開局花了一些時間來判斷風向,不過稍微調整之後就蠻順利的,選手們都有發揮出自己該有的水準。」 文化馬瑀彣和林昱全平時則都在個人賽場有著不錯的成績,同樣首次在全大運搭配的他們,可惜最終「銀」恨,兩位在賽後透露自己其實非常緊張,但藉由相互鼓勵、肯定後,逐漸能夠拉回準心。對於選手上場的忐忑不安,教練陳麗如透過反問「要如何射出10分」,引導選手理出動作流程,她表示:「金牌只有一面,要成為金牌選手,就必須展現出該有的特質。」 面對即將來臨的各賽事選拔,文化林昱全希望自己未來在場上能穩定發揮,不受分數限制。馬瑀彣則箭指十月的全運會,盼能順利入選,再拿一塊獎牌回家!   雖無緣爭金,北市大的張正韋與羅苡瑄仍展現出高水準,以153分、2分之差力壓國體搭檔陳思妤與吳子瑋,收下銅牌。張正韋是上屆三金得主,羅苡瑄則在上屆代表中正大學拿下混雙銀牌與個人銅牌,轉學後首次替北市大出賽。雖是全大運首次合拍,但兩人過去曾在國際賽場上合作,默契並無太大問題。 賽後羅苡瑄表示,這次搭檔的表現「非常好」,她也坦言自己在處理風勢變化時略顯急促:「有點太著急調整,還是覺得可惜。」 114年全大運射箭 成績 公開男女混合組 複合弓 金牌:臺北大學 陳思妤/林昱圻 銀牌:文化大學 馬瑀彣/林昱全 銅牌:北市大學 羅苡瑄/張正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