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吳毓馨/羅孟婷測試新組合有收穫 都欣賞日本女雙
告別前一站在中山大學小組賽淘汰的陰霾,東華大學女雙吳毓馨/羅孟婷在合作的第2站有斬獲,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中興大學站晉級八強,下一場就要硬碰熟悉的對手臺北醫大楊采庭/陳彥穎,笑說大家已經從對手變朋友。 上一站無緣晉級,吳毓馨/羅孟婷在來到本站後,先以31:25擊退地主組合蔡涵家/羅翊庭,第2戰再以31:22擒拿僑光科大鐘珮云/楊子誼,二連勝闖進5日大的淘汰賽。 趕在開學前完成兩個分站賽事,東華雙姝不用專程從花蓮動身參戰,雖然下周的長庚科大站確定得因開學缺席、失去累積年終賽門票的籌碼,但吳毓馨直言積分本來就是其次,「我們主要是出來累積經驗,因為花蓮比賽比較少」。 吳毓馨、羅孟婷先前各有搭檔,這個暑假才開始搭配,坦言還在磨合階段,仍在培養默契,這一站能取得比兩週前更佳的成績,證明方向正確。吳毓馨指出:「我們在抓哪部分比較協調,如何讓球更順暢多拍來回。」羅孟婷也認同還在調整中。 本屆首度報名積分賽,吳毓馨和羅孟婷認為大家實力都很堅強,尤其會遇到許多原本只在團體賽出沒的高手,偏偏下一戰要遇到的對手卻很熟悉,兩人都和北醫楊采庭/陳彥穎有過多次交手經驗。 「我們已經打到從對手變朋友了。」吳毓馨苦笑表示,前兩年全大運都是3局繳械,而羅孟婷連單打也常常3局敗在楊采庭手上。「根本大魔王,都會叫她打小力一點。」 雖然高中之後不再是羽球科班生,兩人課餘仍維持對羽球的熱愛,每週3天維持身手,也會持續關注羽壇焦點,剛落幕的羽球世錦賽,她們同樣關注日本女雙志田千陽/松山奈未的畢業戰,吳毓馨難掩對志田千陽的喜愛,「蠻期待她之後和五十嵐有紗的合作」。
5個月前還在打全中運 僑光林奕誠雙戰線單日豪取7勝
5個月前還在征戰全中運,一轉眼已經來到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僑光科大新生林奕誠在第二站中興大學首日連過7關,男單和混雙戰線雙雙挺進八強,雖然是全場數一數二「幼齒」,他卻大喊雙腳快抽筋,自虧本來就體能欠佳。 前一站在中山大學只有嘗試男單,林奕誠本站在老師安排下與薛安雅合作、加開混雙戰線,結果第一天就力戰7場,混雙16強賽和男單16強賽更是連續開打,體力負荷達上限的他,最後在隊友們的加油聲中,燃燒小宇宙以31:29拍落成功大學張祐瑋,完成首日7戰全勝的考驗。 「很累!我高中只有單打,這站多了混雙只能硬著頭皮打,我本來體能就不好。」從小五開始打羽球的林奕誠,在高中畢業後甫結束科班生身份,沒想到這兩站試水溫後直呼:「一般組蠻多蠻強的,不輕鬆。」以大一之姿首次參與積分賽,為了成功挺進年終總決賽,他3個分站要全勤出席。 今年從嘉義竹崎高中畢業,林奕誠自認在科班並非頂尖水準,因此當僑光科大提出邀請時,決定轉換跑道進入企管系就讀。「我實力沒到很好,老師說來打一般組不但可以拿名次,還有獎學金。」
陳子益/李凡邑合拍首秀告捷 中央男雙想搭到全大運主場征戰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4日中興大學開打,中央大學男雙陳子益/李凡邑在首日分組賽連贏2戰勝出,取得16強門票,2人剛合拍,沒想到首秀就告捷,讓他們爭取年終總決賽資格有好的開始。 陳子益/李凡邑第一戰贏得驚險,以31:30力克中國醫大李齊/陳偉其,第二戰面對陽明交大張倍瑚/蔡玨凱稍有喘息空間,最終31:26拿下。 相差3屆的兩人上屆各自有不同搭擋,陳子益在看到學長的夥伴畢業離校後,主動開口邀約李凡邑合作。「剛好他也落單,之前在學校配過幾次感覺也不錯,想說這組合可以試試看。」 有了李凡邑的強臂在後場殺球,也讓陳子益樂言自己只需顧好前場、等著學長帶他飛。「他經驗比我多,我需要被帶著,我們想進到年終賽,下一站也有報名,希望能盡量搶積分。」 不過晉級16強後將遇到更大關卡,下一戰對手是僑光科大頭號種子翁志凱/李昱勳,李凡邑坦言尙在磨合階段就遇上大魔王,「如果能過他們一定很開心,值回票價」。兩人其實都是非科班出身,陳子益則是到高中才有參加社團的經驗。 中央大學明年將承辦全大運,力爭把獎牌留在自家,屆時有什麼策略,陳子益答道:「還不知道老師會怎麼分配,但如果有機會當然想跟學長(李凡邑)搭擋。」
平均超過45歲 中興EMBA熱愛羽球「知道會輸還是來」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二站來到中興大學,地主代表不只派出校隊團迎戰,連EMBA都有7人前來同樂,雖然團員平均年齡45歲以上,但對羽球的熱愛不輸給大學和研究所的年輕人,即使一勝難求仍享受在場上揮灑汗水。 去年就參加大專羽球排名積分賽臺中站,今年辦在中興大學更是義不容辭,這群平常在公司業務繁忙的高階主管,就算請假也要來打。男雙組合林珈沅/紀名龍首戰就遇到空軍官校的強敵龔千豪/柯宇禾,年齡相加將近80歲的他們,雖然最後以22:31落敗,還是掛著笑容完賽。 滿頭大汗的紀名龍表示,因為今年就要畢業,所以特別珍惜最後一次學生身份參加的比賽。「我們都是社會人士,平日有工作要忙錄,沒辦法太多訓練,體力和肌肉都不如年輕人,和他們抗衡不太有競爭力,但我們來打就是志在參加。」 林珈沅是連鎖手搖飲料的執行長,他直言雖然大家年齡比較高,但真的很喜歡打羽球。「帶著一顆愛羽球的心來打,不然這歲數比賽太累了,而且就算知道會輸還是來,羽球是一種自我挑戰。」7位EMBA選手都以雙打參賽,他笑說如果報名單打,大概要準備白毛巾準備拋出去。 54歲的莊國章本屆再度報名混雙,自嘲是來打破自己去年創下的最高齡參賽紀錄:「參加就拿下最年長獎。」去年他與何嘉珍攜手初登場,沒想到還帶回一勝,他們笑說對手看到是EMBA「長者團」後,都會露出禮貌的微笑,對戰時也會幫忙讓大家盡興而歸。
大學才打羽球 素人嘉大鄭之鈞初登場即奪男單亞軍
大學之前完全沒有羽球相關訓練,卻是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首站中山大學的最大黑馬,嘉義大學鄭之鈞第一次參賽就喜收男單亞軍,以小搏大的他笑說:「自己怎麼撐過來也不知道。」 鄭之鈞在冠軍戰原本還領先高雄科大蔡和珉,卻在比賽中斷遭到逆轉,終場以28:31敗下陣來,最後的回拍掛網後他哀嚎一聲倒地,身體也已經精疲力盡。「最後真的沒力了,報名之前就知道這比賽強度很高,都是一般組有名的選手,所以輸了正常,我就一場一場慢慢打。」 鄭之鈞表示,自己籤運還算不錯,但其實他四強對手是新科全大運男單金牌、淡江大學張祐綦,一路拉鋸下最後以31:29險勝,另外16強遇到的虎尾科大張博勛、八強面對的長榮大學蔡乙瑲,也都是一般組強手。「還好有撐住,畢竟眼前是一座高山。」 升大五的鄭之鈞今年第一次參加積分賽,他解釋因為自己的羽球路從大學才開始起步,實力不足所以較少出來比賽,是大四開始有在羽球館教球,看到學生打比賽,認為也該同步才能教學相長。「怕沒有比賽經驗和心態教給學生,所以想說該出來對抗一下。」 大學期間,鄭之鈞只有在學校的團體賽出戰,而且耗費4年時間,終於在今年嚐到全大運前4的滋味,「之前每次都第5」。不過這經歷卻成了他的另類優勢,因為過去幾乎沒有對戰過,對手群對他的打法相當陌生。 鄭之鈞也有揪鄧敬霖報名男雙,不過分組預賽1勝1敗,無緣晉級,後2站他也已經完成報名,儘管是素人,但想要爭取年終站門票。
當兵前完美告別學生舞台 高科蔡和珉首度分站男單封王
趁著入伍前的最後一刻報名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首站在中山大學舉行的賽事,高雄科大蔡和珉孤軍奮戰,沒想到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他參加4年來第一座分站男單冠軍,他自己也大感意外,在學生生涯的最後舞台留下完美句點後,下個月將回到家鄉澎湖當兵,是否能現身年終賽得看緣分。 因為高雄科大今年放眼團體賽事,所以分站只有研究所應屆畢業的蔡和珉前來參加,單槍匹馬的他2日打下6戰全勝,帶回男單金牌,冠軍戰和嘉義大學鄭之鈞一路拉鋸,最後以31:28脫穎而出,讓他大呼刺激。 「這是我最後一次代表學校比賽,因為9月就要入伍,這站剛好在高雄,就先來打一下。」讓蔡和珉意外的是,這次難度和他印象中的有所落差:「打起來很硬,今年蠻多人來打的,以前這站都沒有很多人,強度也拉高了。」不只冠軍戰過程艱難,八強對輔英科大孫鵬,在雙位數落後下追趕到31:29,也讓他心有餘悸。 確定不會參加後續中興大學站和長庚科大站賽事,蔡和珉笑說原本沒預計這站會入袋冠軍,所以也不抱持年終站的希望,如今只好且看且走,祈禱國軍有國慶日連假可以放,「還好我前3年都有打過年終站了,所以打不到也沒關係。」 女單臺灣師大張沁妘在冠軍戰31:28擊敗中信學院羅宇晴封后,她表示,因為分區不同,所以交戰到陌生的對手:「她基本功和手法蠻好的,無法猜到下一球,球速快也很重,厲害的對手。」 張沁妘笑稱中山大學是幸運地,去年女雙帶回銅牌,今年女單將獎牌成色升級。「這次女雙第5名,也不錯啦!」
淡江男雙出道即奪冠 張祐綦/張培驊拍落年終冠軍搶下分站第一
剛在男單戰線掉出爭冠行列,淡江大學張祐綦在男雙討回一口氣,與張培驊攜手在冠軍戰以31:24擊敗去年年終站封王的僑光科大組合,兩人首次在比賽合拍就稱霸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首站中山大學站,單日7戰的張祐綦頒獎時直說打到沒力,「腳一直快抽筋」。 張祐綦是今年全大運新科男單金牌得主,應屆畢業的他,過去卻沒有參加過積分賽,他解釋剛好時間無法配合,把握最後一次資格報名,還主動找上張培驊共投男雙賽場。 張祐綦在男單四強滑鐵盧,遭嘉義大學鄭之鈞以31:29拉下,好在男雙持續挺進,四強31:28險勝中興大學林楷倫/朱宥寧,冠軍戰再拍落僑光科大翁志凱/李昱勳,今年全大運男雙銅牌張培驊謙稱:「是張祐綦罩我的。」 其實張培驊原本另有男雙搭檔,但一聽到張祐綦的邀請,立刻點頭答應。這次初體驗,他認為緊湊的賽程對體能消耗大,看到隊友累成這樣,自己會提前做好長庚科大站加賽男單的準備,「這次我剛好賺到,只打一項」。 張祐綦點出遇到比全大運更密集的賽程,還改成搶31分制,體能確實負荷不了,「男單就有點撐不住了」。在長榮大學劉俊言只打1分鐘就傷退的情況下,張祐綦最終男單就以第3名作收。 出道即奪冠的兩人將面臨拆夥,因為張祐綦畢業後將踏進職場,而張培驊則要繼續攻讀中正大學研究所。
神隊友成大黃瀞葳包辦女雙、混雙冠軍 王齊碩笑稱:我有拿球拍就贏
重新回到讀過1年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黃瀞葳就像開外掛,2天11場賽事戰無不勝,包辦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首站的女雙和混雙冠軍,被盛讚根本是神隊友,連混雙搭檔、巴黎奧運金牌王齊麟的弟弟王齊碩都開玩笑說,「我有拿球拍就贏」。 黃瀞葳20日連打6場,和學姊王詩綉「直落3」打下女雙冠軍,而且3場都沒有讓對手的比數超過20分,另外3戰與學長王齊碩合作混雙,也只有在冠軍戰與僑光科大林家旗/翁志凱糾纏,最後以31:29脫穎而出,拿下單站雙冠。 去年剛從中山轉到成大,黃瀞薇因初來乍到沒有搭檔,所以單打征戰積分賽,今年回到雙打身份像是「解封印」,和學長姊第一年合作就大殺四方,她解釋回到熟悉的地盤多少有幫助:「這裡有開冷氣的時候,球還是會轉,會比較難控,不能拉大拍,熟悉之後才比較敢揮。」 王齊碩直呼:「她真的很強,只需要搭檔,可能會發球,就能贏。」黃瀞薇今天打完6場依舊臉不紅氣不喘,和女雙使用「省電模式」有關,加入「躺分」群組的王詩綉形容,實力在一般組應該沒人可以贏過:「沒女生殺得穿他,男生可能也很難。」 兩位學長姊都就讀碩二,其中參戰5年的王齊碩坦言應該是最後一屆報名,去年他也只現身一站,「因為時間點都很忙,剛好這站有空」。他透露今天最後的冠軍賽其實手在發抖:「以前男雙有打過翁志凱,剛剛明顯他累了打不太動,但我還是緊張,黃瀞葳一直安慰我。」 王詩綉則「自首」今天第一戰一直敲到拍框,後面才漸入佳境,很佩服黃瀞薇又罩又耐打:「她年輕兼項,我們年紀大,打1項就好。」
爆冷淘汰去年中山站王者 輔英孫鵬形容矛盾之爭「守得起來就有機會」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預賽第一站在中山大學就爆出首日冷門,輔英科大孫鵬在男單16強戰,淘汰去年在此封王的空軍官校柯羽禾,他形容這是場矛與盾的對決,自己因為身材細瘦欠缺力量只能以守為攻。「雖然這的盾沒有很好,但矛盾之爭,只要守得起來就有機會。」 孫鵬和柯羽禾的硬仗從開打就呈現拉鋸,最後在纏鬥21分鐘後以31:28脫穎而出,雖然2人是生涯首次交手,但孫鵬透露其實有做情蒐。「我高中就知道他了,有去問以前的同學,說他喜歡垂直起跳,我想說把球拉到最高,減少他殺球威力,然後我好好準備防守。」當下戰況吃緊,他坦承心急但不到緊張,因為自己沒有預設太多,單純想做好細節,「反正輸贏擺一邊,一場一場打,看能到哪。」 雖然和柯羽禾加開男雙相比,孫鵬只有男單戰場略顯優勢,但他上午預賽被分配到4人小組而多打1場,最後以2勝1敗位居小組第2挺進到16強賽。「籤表是蠻硬的,如果小組第一也要對上今年全大運單打金牌,根本進退兩難。」 第一次體驗大專羽球排名積分賽,孫鵬直呼「沒想到有那麼多高手」,其實去年他就想報名參加,但因颱風導致家中淹水,只能留守幫忙清理。 身為在地人的孫鵬從小到大都留在家鄉高雄求學,一開始是學習跆拳道,也短暫打過棒球,國小四年級開始接觸羽球,發覺自己比較能投入,也想要在這領域努力,國中被教練拉去體育班,高中也繼續科班生涯。 不過大學決定另謀出路,讓羽球回歸興趣,前2次參加全大運都止步男單16強,「我們學校的人比較少,校隊練習找不到強度,只能自己四處打比賽,或回高中找學弟,會想報名這比賽,就是想打強的對手,不然平時打不到這麼猛的。」
挾全大運混雙金牌光環重返 空軍官校龔千豪/張啟僑目標年終金牌
去年因學校事務無緣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年終總決賽,空軍官校混雙龔千豪/張啟僑今年不再錯過,在確定行程不衝突後,3個分站通通報名,全力鎖定年終決賽入場券,而且這次他們帶著全大運混雙金牌的光環來勢洶洶,直言目標一定是冠軍。 龔千豪/張啟僑今天在小組賽完成2連勝,先是早上31:22擊敗僑光科大劉祐岑/陳慶民,下午再以31:21拍退海洋大學趙子喬/李宜倫,順利搭上明日的八強列車。張啟僑因日前搬椅子撞到眼睛,今天帶著「血輪眼」出賽,不過她說視力未受影響,也不會耽誤到比賽。 去年成軍第一年報名2個分站,龔千豪/張啟僑雖然獲得年終賽席次,但因學校活動而缺席,今年捲土重來,合作時間更長之後增添默契,全大運金牌就是最好證明,龔千豪點出原因之一是住校相處的時間多,所以在校內幾乎天天一起練習。 張啟僑笑稱全大運金牌有點不可思議,「莫名其妙就贏了」,她因為學長前搭檔畢業離開,所以找同學龔千豪重新組隊,去年也有報名女單,但今年在全大運女單扭傷右腳而心生陰影,這次先專心在混雙戰線。 龔千豪表示和張啟僑的組合有進攻上的優勢:「我的殺球讓對方難防守,她就比較好去抓回球破綻。」以全大運金牌混雙之姿重返積分賽舞台,他認為「會有自信,但也有些壓力」。另也點出今年賽制改成搶31分,所以體力上肯定負荷更大。 身在同屆男女比例約10:1的空軍官校,張啟僑表示當初會選擇就讀,原因和龔千豪一樣,都抱有飛官夢:「我想要飛。」她坦言因為女生在校內比較稀有,還是享有一點好處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