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女子橄欖球隊。攝/曾馨儀
人物特寫

無所畏懼 打出女力新世代——臺大女子橄欖球隊

「我覺得橄欖球是你得直接面對恐懼,它就在你面前,你必須要去有所行動。」 塵土飛楊的草地上,哨音響起,比賽宣告結束,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場上的球員喜極而泣、相擁在一塊,頂著高溫32度的豔陽,熬過去年整季苦無比賽,終於迎來勝利的喜悅。她們是國立臺灣大學女子橄欖球隊,是國內少數全由女子球員組成的橄欖球隊,至今邁向第六屆,也是110學年度全大運的金牌得主。 臺大女子橄欖球隊於2015年,由「大學姊」陳咨羽創立,球隊起初多由外國學生組成「八國聯軍」,一度僅剩下三位球員,隨著她們努力在校園中推廣,現在反倒是國內學生居多。 橄欖球是個持球時向前奔跑,卻只能「向後傳球」的運動,若想要阻止隊手前進,必須用自己的身體和對方抗衡。三年級的彭美琪在朋友的盛邀下加入球隊,不過談起對方剛提出邀約時,她說:「我都跟他們說『不可能』!因為在刻板印象裡,橄欖球要撞,又很髒,感覺很恐怖!」她仍記得第一次的練習內容是spin pass,儘管一直出錯,卻激起她想做好的好勝心,這一待就讓她成為了現任隊長。 女子賽事組中,臺灣大學和真理大學是唯二的參賽者,兩隊將進行三次的對決,由勝場數較多者奪金。首場賽事,兩隊無人達陣,以平手收場,次日由臺大於上午先以10:5獲得一勝。下午,女子組第三場賽事安排在當日的壓軸,臺大再以14:5,取得第二勝,摘得桂冠。 男子橄欖球在眾多大專院校深根多年,許多OB「學長」熱情到場邊為自家學弟加油,當他們在場邊觀看這場女子組賽事時,不禁驚呼:「那是女孩子耶!」 「他們聽到的時候都會變臉說:『你們這麼瘦、這麼白、這麼小隻!』」大一的新生范佳雯憶起每當介紹自己的球員身分時,大家總面帶不可思議的的反應。一同加入球隊的同學兼隊友陳怡安也進一步解釋道:「感覺大家對於橄欖球都有一個既定的印象在,一定要很粗壯、很有肌肉。」其實不然,如同多數運動,橄欖球的入門並不受身材限制,球隊會依據不同身形的球員,分配在場上適合的位置。 「我會覺得為什麼這個運動男生可以、女生沒辦法做到?沒有這種事啊!為什麼會覺得女生她們花時間練習只是玩玩?那對於她而言真的太可惜了!」教練林曜偉在球隊創立的第二年掌管兵符,回首當時,他來臺大打球,卻意外遇見了這群也想在草地上奔馳的女孩。 「有些人的觀念可能是女生沒辦法做到這些,但我想打破這個概念,像是跟她們處在一起越久,我越能站在她們的立場去思考。」當大家在討論男生的打法時,林教練會反過來思考,依照女生球員的身體素質,給予不同的指導方向。球員在球隊中,除了在技術上有所收穫,其中更重要的是球員之間的「牽絆」。 橄欖球隊這群女孩而言,是一項相當新鮮的運動,從無到有的過程,讓她們獲得許多成就感,練芭蕾舞多年的姚佩程,熬過初期的體能門檻,尤其喜歡與隊手身體對抗的訓練過程。入隊不滿一年,談放棄仍太早,陳怡安笑道:「其實過了一個檻之後,就不會想放棄了,因為會對球隊有了感情!」從球隊聚在一同收操、吃晚餐、談心事,無形中,這些小小的舉動便串連了彼此。 「我覺得動力是球隊給的,因為隊上不只有球員,還有球經、治療師、教練,他們都很願意為球隊做任何事情,因為他們想讓我們進步,我當然也會有個動力,想提升自己的動力去給球隊一些什麼。」范佳雯感性地說道。姚佩程也分享道,集訓期間,球經會在晨練時一起準時到球場集合、提早幫她們張羅早餐,結束替她們整理球衣,這些溫暖的舉動,是支持著她們前進的動力。 躍躍欲試的大一球員幸運在今年能參與首場大盃賽,同時,隊上的主力學姊也迎來最後一役,其中包含歷任隊長——陳亭羽與林采璇。 遙想這些年,橄欖球帶給她們的不只是戰勝恐懼,還有信心,「打球的時候可能會面對到比自己大隻很多的隊手,但你還是要按奈住心中的恐懼去抓他、撞他,我覺得這個運用在生活中會讓自己更有自信,遇到再大的困難、壓力,想想在場上的對手,就覺得沒什好怕的了。」林采璇笑指自己的牙齒,曾因為強力的碰撞歪掉,家人因而出現反對她打球的聲浪,那段歷程隊她而言才是最大的挑戰。 經歷手指骨折開刀的陳亭羽,在贏球那刻流下眼淚,「當下真的好感動,但我也是很害怕,撞完對手覺得好痛,但又要爬起來,結束的那刻想起來還是會很害怕,但是要去接受那個情緒是一直存在的。」即便曾因為打球受傷,林采璇也不想輕言放棄,甚至在先前的比賽,邀請了家人來觀賽,與他們分享橄欖球的樂趣。 不論比賽勝負,能再站上球場比賽,已是件彌足貴的事,對於球隊的期許,林采璇表示,「我真的希望她們打得開心,雖然自己會在意輸贏,但以更長遠去想,會希望她們每場都打得開心,這樣她們才會想繼續打下去!」 那天賽後,真理大學高舉著雙手與她們道別,兩隊高喊著辛苦了,並相約著明年再見,屬於她們的橄欖球之夢,會一直續寫下去。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陳為綸。圖/陳為綸提供
人物特寫

深藏內心的目標 陳為綸未曾放下的夢想

109學年度大專合球錦標賽公開二級冠軍戰中,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四年級的陳為綸以192公分的身高優勢,鞏固籃板球、穩固球權,積極進攻搶下15次籃板,成為當場的焦點人物之一。 「會往體育系是很莫名其妙的機緣。」陳為綸說。國小就以突出的身高及姣好的協調性,被找去加入躲避球校隊,但說起最開始的淵源,是因為一則報導。「陽森再見三壘打」的消息在當時被寫在報紙體育頭版,這則報導深深吸引了陳為綸,「棒球不到最後一個出局數,比賽就還沒結束。」陽森不放棄的運動精神,令國小的他印象深刻,也讓他漸漸地開始接觸棒球、了解棒球、喜歡棒球。 國高中階段,有許多教練來詢問陳為綸有沒有加入球隊的意願,但學業成績相當出色的他,選擇把往體育這條路發展的想法放在心裡,專心在課業上,一直到考大學,他才真的下定決心,要考取體育系。 陳為綸在高中階段,遇到他在體育路發展的貴人——中和高中棒球隊教練廖建智。國高中都非科班出身的陳為綸,對訓練毫無概念,廖教練在他準備術科考試時,義不容辭地幫他安排訓練菜單,也時常給予他建議與信心,使他不在前往體育系的路上感到迷茫,也在體態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而後陳為綸也順利考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 甫踏入大學階段的陳為綸,面對人生的撞牆期,不論是體制,還是他右肩負傷,都讓他很難適應體育圈,直到接觸了各個運動項目,像是棒球、合球、飛鏢、保齡球、扯鈴、網球等等,他不斷利用上場機會展現自己,參與109學年度師生盃全國各級學校飛鏢錦標賽、108學年度及109學年度大專合球錦標賽,也在他大學的最後一年,取得大專合球錦標賽公開二級亞軍的好成績,從場上慢慢找回自己的信心與當初想要一圓的體育夢。 這場與實踐大學的大專合球錦標賽公開二級冠亞軍之爭,也是他退休前最後一役,其中一球最令陳為綸印象深刻,當時球剛過半場,他跟隊友一個眼神交會,隊友就將球投出,這球也就神奇地進了,他說:「因為隊友知道有人在籃板下守護著,給他們在投籃上很大的安心感。也很謝謝當天來看球的同學,在場下的歡呼,都給場上的我們很大的信心。」儘管最後以一分之差拿下亞軍,這場比賽都是一場精采的比賽內容。 繞了一大圈的體育路,看似在大學有個美好的結束,關於未來,陳為綸不希望給自己太多的侷限,他說:「能待在體育圈當然最好,但這個圈子小,競爭相對也就激烈。不論是要工作,或是繼續就讀研究所,我都希望能夠秉持自己的初心向前就好。」他將以勇往直前的個性,朝下個階段邁進。

從體操轉戰跳水的林昀蒂意外獲得亮眼的成績,也讓他重新回歸選手生活。圖/林昀蒂提供
人物特寫

誰說半路出家不成材 林昀蒂跳出人生新篇章

踏上跳板,深呼一口氣,眼神直視前方,剎那間縱躍而下,抱膝、轉體、入水,每個細節都絲毫不馬虎,他是就讀臺北市立大學的跳水選手──林昀蒂,如此流暢優美的動作,不說你可能很難猜到,他其實是半路出家的跳水選手,起初,他是一位體操選手。 從國小練到高中,體操一直是林昀蒂的生活重心,但在高中時,成績開始不盡理想,訓練上也屢屢碰到了瓶頸,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要堅持自己一路走來的選手路,甚至一度放棄練習,陷入一段渾沌的日子。因緣際會下,林昀蒂認識了跳水的楊美玲教練,出於好奇,他開始接觸跳水這項運動,沒想到原先只是抱著玩玩心態從事的跳水,竟成了大家認識他的契機。 「我那個時候是真的沒有想練跳水。」林昀蒂表示,一開始接觸跳水時,根本沒有把跳水當作未來的專項,只是覺得身為體操選手十幾年了,想要玩玩看其他的運動項目。沒想到這位單純來體驗跳水的門外漢,竟然在短短一個月就收到了楊教練的參賽邀請,參與了他人生第一次的跳水比賽,甚至意外地獲得不錯的成績。雖然林昀蒂並不是在當下就立刻愛上跳水,也仍猶豫是否要加入這個陌生的圈子,但楊教練告訴他:「我讓你來跳水,不只是為了跳水,而是希望你能多看看其他圈子是如何運作的。」楊教練鼓勵他將跳水當作跳板,去學習、發展更多的可能。少了體操的人生,林昀蒂總像是失了重心的陀螺,內心迷茫、徬徨,他不甘過著那樣的人生,與眾多師長討論後,便採納了楊教練的建議, 從東南科技大學到輔仁大學,到現今就讀的臺北市立大學,林昀蒂不斷地在嘗試與尋找適合自己的歸宿。起初轉學至輔大體育系,林昀蒂是為了自己的選手生涯,想要更了解體育產業的環境,而然而在訓練端,輔大卻無法給他充足的訓練時間與環境,因此他決定二度轉學到因世大運而獲得跳水池的北市大。儘管最後因場地規劃與安全疑慮,林昀蒂仍無法在校內進行訓練,但因校風與其地理位置,林昀蒂仍選擇在北市大繼續發展,甚至還修讀了教育學程與研究所。 2016年時,林昀蒂被召集進國進家訓練中心為世大運的跳水項目做準備,也算是完成了練體操時未完成的國手夢。一到國訓中心,他遇到了從小相識的學長──陳智郁、李智凱等人,在訓練之餘,他們也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心得並相互勉勵,如同回溯到從前一同為體操打拼、努力的那段時光,只是這次,大家是在不同的領域各自努力。 從每天練跳水2至3個小時,變成整天都在進行訓練;從興趣性質,到把訓練變成工作,林昀蒂直到進入跳水國家隊教練林子翔麾下才真正明白,原來跳水精神與體操大相逕庭。儘管同樣都有翻騰、轉體等動作,但與平面相比,站上跳板、跳台以高低差進行這些動作是較為輕鬆的。對於有深厚體操底子的林昀蒂來說,在學習這些翻滾、轉體技巧時,他能學習的比普通跳水選手要來的迅速,甚至能達到更高的完成度,除了與體操同要講究力與美,跳水還要追求「精確」,水花不僅要小,還要注意哪些動作腳沒有伸直,轉體週數轉得不足,就很難從裁判老師的手裡拿下完整的分數。 除了在國訓中心進行訓練,林昀蒂與他的搭檔賴昱燕也曾去中國與跳水強權的中國跳水國家隊一同接受高強度訓練,林昀蒂表示,當時的訓練強度相當高,甚至讓他覺得自己眼睛一睜開就是水,眼睛閉起來後還是水,吃飯還會吃到睡著。高強度的訓練儘管使他疲憊,但也令他成長非常多,撇除技術不說,林昀蒂在這段過程中體會到運動不只是運動,而是做人處世的道理,「你從事的那個運動項目精神為何,你這個人的精神就會有點像你的那個項目。」跳水是一項非常在乎小細節的運動,當他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甚至還走火入魔到,會開始藉由觀察他人的姿態與身段,去猜測這個人的想法與個性,完全的將跳水精神滲透入自己的生活日常。 「我其實很感謝自己邁開轉項目的那一步。」林昀蒂形容人生就像跳水,站在跳板上不跳下去,你永遠不知道這一跳表現如何,先做再說,沒有任何行動你就永遠不會知曉答案。林昀蒂感謝當時的自己勇敢做出改變,有幸能在選手生涯留下一些精彩的篇章。 然而目前疫情仍嚴峻,國內外許多比賽尚未重啟,關於未來充斥著更多的不確定,林昀蒂期望繼續充實自己,將自己準備好,在未來疫情稍緩之時,將臺灣跳水隊之名帶入亞洲前八,並投身於大學任教,將自身的故事與經歷,傳遞給更多跳水選手或是與他一樣曾經對於運動生涯感到困惑的學子。 跳板能使跳水選手借助其力,向上延伸,做出轉體、翻騰等高難度的動作,而跳水,也成了林昀蒂生命中重要的「跳板」,成就他更高、更遠、更加絢爛的選手生涯。

開南大學湯家豪專注每個打席。圖/球球提供
人物特寫

我愛故我在 強「棒」出擊湯家豪

「達成夢想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打擊天才鈴木一朗的話提醒著湯家豪:「我不是天賦型選手,更需要加倍付出,成為才能兼備的棒球員!」 108 學年度大專棒球聯賽冠軍戰,開南大學一支超前安打,獲得場邊喝采,這球出自身高一米七的湯家豪。關鍵時刻總能替球隊建功,即使身材條件不出眾,仍藉苦練把握追夢機會。因為他深知已經落後,就沒有退讓的餘地。 耳濡目染 棒球種子發芽 童年在爺爺熱衷於中華職棒的薰陶下,湯家豪對棒球萌生興趣,四年級時毅然決然地加入鼓岩國小少棒隊。他笑說:「身高因素促使我很早就確立守備位置。」爾後,他長期擔任野手,也為增加打擊優勢改為左打者。 因家人支持而到五福國中延續棒球夢,教練葉成龍曾說:「不怕苦的選手,才有資格站上金字塔頂端。」謹記教練所言,數輛堆滿球的推車便是每日基礎打擊量,晚間的特守特打也讓他習慣含辛茹苦的球隊生活。國三時的華南金控盃讓湯家豪印象深刻,九局最後反攻之際,未積極出棒而留下無法逆轉的遺憾,他懊惱卻只能不甘心地走下打擊區。「機會就是這樣,若猶豫不決就會隨之而去。」此刻也令他明白「球來就打」的重要性。 南英鋼鐵紀律 突破人生轉捩點 一場巨人盃測試會裡,湯家豪的表現獲得賞識,如願進入南英商工,展開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初到南英,湯家豪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被激發遇強則強的勝負慾,也造就日後自主自律的刻苦精神。他說:「高一時,同屆的郭天信能力很強,我就越想朝他看齊,甚至超越!」唯有變得更強,才不會輕易被取代,他始終銘記陳献榮教練說:「你要永不停歇,不因怯場而失常,要拚輸贏就得無所畏懼。」 「人生有時遇到瓶頸,是為找到更好的自己。」高二是比賽重要的階段,然而,一次練習中意外造成他鼻骨斷裂,無可奈何地住院休養一個月。憶起當時他苦笑說:「歸隊時,看隊友在場上練習,我只有坐板凳的選擇。」因此,復健療程中請私人教練訓練體能,將身體素質重回水平,且加倍練習為更上層樓,順勢在靜養期間讓原本急躁的個性磨練一番。而這段日子,最感謝的依然是家人的陪伴,特別是媽媽夜以繼日的照顧。家人永遠是打球路上最大的後盾,讓他無後顧之憂地拚搏。 拓展視野遨遊美國 堅信初心勇往直前 趁著高中畢業,湯家豪與爸爸展開美國之旅,實地訪查美國大學生練習模式。「美國選手身材上具有優勢,而他們更用心於重量與自主訓練。」談及台美棒球差異,他認為美國較重視科學化的數據,在打擊、投球姿勢上利用運動科學方式去調整修正。此外,球員與教練彼此尊重、溝通成為有效凝聚向心力最大的關鍵。結束一個月的遊歷,家豪說:「返台後我更加堅定要把球打好,看別人這麼努力,我也不能輸!」 大專盃亮眼功績 喜獲國家隊青睞 告別多年的南部生活,湯家豪決定隻身前往開南大學就讀。初至開南便站穩先發,但菜鳥備受質疑的實力及排山倒海的壓力也曾讓他喘不過氣。「棒球本是高失敗率運動,要藉積極進攻去提高成功率。」在郭李建夫教練適時提點下,他拋開負面想法與壓力抗衡。終於在108年大專棒球聯賽冠軍賽以5打席5次上壘表現,率球隊一同奪金。他激動地說:「生涯中初嘗冠軍滋味,的確意猶未盡!」感謝郭李建夫教練的信任和家人不離不棄的支持。   大專盃的優質表現讓湯家豪入選2020未來之星對抗賽,加入U23培訓隊與旅美好手共同切磋。球風自由的環境更能突顯自主訓練重要性,加上前輩們總提早到球場熱身準備,使他備賽期間分秒不得鬆懈。面臨打擊低潮時,林家正學長告訴他:「每次站上壘板就是新的開始,不要被以往的既定印象限制表現。」打者必備的穩健心理是培訓中最大的成長與收穫,家豪也道:「之後上場時是我鎖定的好球帶範圍,儘管是第一球,我也會賣力揮棒!」 莫忘初衷勇追夢 展望職業舞台 「棒球對我是不可或缺的,我無法想像要如何將它抽離!」湯家豪對棒球的熱愛與堅持從他不服輸的精神中顯而易見。大三的他決定今年先投入中職選秀,即使落選仍有逐夢機會,也會更積極表現於各個比賽中,將知名度打開。他堅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往後在棒球路上會由自己親手譜出下個精彩的樂章!

臺東大學體育系張元齊。圖/張元齊提供
人物特寫

從失去中獲得 張元齊不放棄的籃球路

109學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二級預賽中,對高苑科技大學單場拿下18分高分的張元齊,目前就讀國立臺東大學體育系二年級,是隊上外型俊俏的得分後衛。 國小三年級的張元齊,因為覺得小時玩伴籃球打得比他好,在他不服輸的個性下,就這樣誤打誤撞開啟他的籃球路。國中本來想考體育班,在家人不太支持的情況下,張元齊偷偷準備著,不料不小心摔斷了左手,而作罷。看似跌跌撞撞的籃球路,卻在高中時,大放異彩。擔任兩年半的大溪高中男籃副隊長,場上威風凜凜,場下幽默風趣,不管贏了比賽,或輸了比賽,他總會凝聚大家的士氣,繼續向前邁進。大溪高中籃球隊在張元齊的帶領下,於106學年度及108學年度高中乙組聯賽皆打進16強,創下隊史最佳紀錄。 談到最喜歡的教練,張元齊毫不猶豫地提起大溪高中男籃教練林怡君。他說:「教練就像朋友般的存在,可以跟大家談心、聊天,沒有威嚴,更沒有高高在上的樣子。」在一次的比賽中,林怡君教練對張元齊說:「你得這麼多分,輸了比賽,這樣有意義嗎?」儘管有得分壓力,但教練更想告訴張元齊的是要相信隊友、願意分享球,不要讓自己這麼辛苦,勝利是大家的,只要信任彼此,球隊會一起拿下。張元齊也把這個信念延續下去,帶到每次的比賽中。 而後張元齊以學測一般生考取臺東大學體育系,對大學新鮮人的他來說,打球好像變得不是這麼特別,時常讓他覺得沒有打球的動力,讓他想放棄籃球。離開籃球後,他嘗試了許多不同的運動項目,卻發現自己離喜歡的東西好遠,張元齊說:「我沒有辦法想像沒有籃球的生活,我應該會過得像一個廢物。」他用半年的時間,漸漸找回自己。在回歸球場後,張元齊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能力,從以往搶分的角色,轉為能攻能守,能傳能打的「工具人」。 在109學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中,臺東大學從預賽中脫穎而出,更在複賽寫下兩勝的紀錄,張元齊是陣中不可或缺的人之一。臺東大學儘管面臨經費不足、學長都畢業,他們仍不放棄、無所畏懼,與今年打進公開一級的臺灣大學僅有10分之差。 最後兩年的大學,張元齊期望能帶領球隊打進UBA大專籃球聯賽複賽16強,他說:「大學再怎麼打也只剩兩年的時間,沒有意外我就是會繼續打下去。」憑著他努力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將會帶領臺東大學寫下更多輝煌成績。

羅舒婷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朝著夢想前行。圖/羅舒婷提供
人物特寫

「軟」「硬」兼施 羅舒婷「網」住國手夢

「其實我一開始對網球真的一點興趣都沒有!」 羅舒婷,綽號小羅,一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現於國訓運動中心受訓的軟式網球選手,起初對網球毫無興趣的她,憑藉著母親對網球的憧憬展開了她的網球人生。 羅舒婷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接觸硬式網球,接受來自球隊的嚴格訓練,在海內外可說是小有成績,但國一從新加坡比賽回來後,卻陷入了人生第一次的低潮,同時也因為比賽成績、叛逆期等因素,她開始迷失自己,甚至一度要放棄運動生涯。羅舒婷當時就讀的楊梅國中主任林俊吉不願讓這位充滿天賦的小選手就這樣放棄自己的才能,幫她報名了田徑與軟式網球比賽,從此她的生活不再只有硬網的練習,還必須用其他的時間進行田徑與軟網的訓練。儘管羅舒婷從國一開始就有稍微接觸軟網,但正式在軟網項目拿到成績,卻是在國二時,因為缺人而去「幫忙打」的全運會。當時代表桃園縣征戰的她尚未把重心放在軟網上,卻意外獲得第八名的成績,起初她不以為意,但林主任卻提出了一個足以讓舒婷改變她選手生涯的提議。 「妳要不要試試看,在這次全中運把重心放在軟網拚看看女單這個項目?」 對於這個提議,當時身陷混沌的羅舒婷並沒有排斥,甚至很自然地接受了。或許是因為經歷許久徬徨迷惘而找到的目標,羅舒婷盡全力的準備即將迎接的全中運,甚至在晚上訓練結束後,還繼續加強至母親下班前來接她。羅舒婷認真的態度在不知不覺中感動了許多學長與球友,當她需要有人陪著練習時,大家也都很樂意給予協助。果不其然,她打敗眾多勁敵拿下了國中第一面全中運金牌,也在與教練、家人的討論下決定切換跑道,往軟網這條路前行。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是許多運動選手的夢想之地,對羅舒婷來說,卻曾經是場惡夢。大一報著美好憧憬初次踏入國訓中心的她,很快地就被現實狠狠打臉,原先將訓練、比賽想得很簡單,她到了裡頭才發現競爭壓力的存在。每位選手為了要成為國手,甚至獲得更好的成績都拚盡全力的努力與爭取,對於內向、敏感的她而言,少了熟悉的教練、夥伴能夠依靠,不只是球技,人際關係也讓她備感壓力。當亞運國手選拔結束,落選的她離開了左訓中心,儘管失落,但她更發現自己對於那個國手位置的渴望,她回歸校園並將國訓中心所學到的訓練方式帶到自己平時的練習,甚至不辭辛勞地在每個週末回到臺中、回到自己熟悉的球場練球,儘管過程疲累,但也收成不錯的成效,這位認真努力的女孩接連拿下世界盃、亞洲盃的國手資格,也算是圓了當時媽媽對於自己的期許。 「其實幫助我的人真的很多,但如果真的要選一個人的話我應該會選擇我的另一半吧!」現同樣於國訓中心接受訓練的軟網選手張祐瑄是羅舒婷交往多年的男友,兩人交往前期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有爭執,但在相互磨合後,張祐瑄成了最懂她的人,常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與陪伴,也讓舒婷在這次重新踏進國訓中心後比較不那麼害怕。羅舒婷也跟我們戲說她們以前每次約會其實都是在球場,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有特別的「約會」,讓奔波與練球的辛勞變得不那麼苦了吧! 喜愛小孩的羅舒婷除了選手身分之外,也是臺北市立大學的師資生,儘管教育學程的課業繁重且複雜,她卻從未想過要放棄,明確的分配練球與唸書的時間,讓自己能在有限的時間做最大的努力與效用。儘管很疲憊,但她認為再累也都會有收穫的,或許結果並非一定是美好的,但在過程中總能獲得、理解或是感受到一些什麼。對於未來,她期望自己能夠完成自己在軟網的終極目標--成為亞運國手,以及完成自己幼時的夢想,成為一位將軟網快樂回饋給學生的正式老師。 軟網與硬網最大的不同在於球彈跳的路徑,正如羅舒婷的人生,原以為要往硬網發展,卻在落地後換了方向往軟網前進,這顆球接下來回彈到什麼樣的高度呢?以她堅韌的毅力與充沛的拚勁,也許會向陽光的方向前進成為那顆耀眼的明日之星吧!

臺灣大學暌違21年再度登上一級舞台。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睽違21年再戰一級 臺大男籃全一般生的勝利哲學

那晚,這群大男孩圓了21年來眾所盼望的夢。這支全一般生的球隊,不開獨招、沒有體專生,這群喜愛籃球、熱血打球的學霸,卻一舉登上一級舞台,創造經典戰役,隊長許致銓說:「 我們做了一件『Bigger than us』的事!」109學年度富邦人壽大專籃球聯賽,臺大在公開男二級預賽以6勝1敗、分組第二打入16強,先以精彩逆轉一分差勝交通大學,再以三分差險勝臺北商大晉級四強,下季晉升一級。隨後敗給強敵萬能科大,在季軍戰以70:64擊敗臺中科大,成為本賽季男二級季軍。 距離上次登上一級舞台已是21年前。87學年度臺大榮獲男二級殿軍,隔年88學年度以一級第九名作收。當先前學長創造歷史時,這一群大男孩,都還只是個懵懂的小孩。20年後的今天,他們已經連續三年都在四強大門前止步,本屆打破魔咒順利晉級,而下屆究竟能不夠再創隊史最佳,值得關注。 談到今年同樣闖進八強時的心情,球員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放下勝負、不想著贏。許致銓談到賽前有幾個學長是這麼對大家說的:「不會贏啦!放開來打最重要!」越不想著勝利,成功從而到手。 面對北商關鍵戰役,飆出五計三分球的謝長霖,回想打八強賽的前幾小時,騎機車載著今年報銷的張建爾並對他說:「如果我這場投五個三分球,我們是不是就一定會贏?」除此之外,他描述賽中投進第三個三分球,逼得對方叫暫停時:「平常對我蠻兇的連潔琳學長衝過來抱我、摸我的頭,那種被認可的時刻是美好的。很感謝以前的學長們,我們的成功是建立在他們的基礎上,沒有他們之前的努力就不會有臺大男籃今日的成功。」 「看到隔壁不認識的同學在看YouTuber拍我們進一級的影片,還有在路上遇到陌生同學穿著我們的隊T,喊我的名字恭喜我們,才意識到,真的晉級一級舞台這個事實。」決定繼續攻讀臺大研究所的陳威樺,一直到回學校才感受到這份震撼,晉級對他們來說,並不只是男籃的事,臺大全體對籃球充滿熱情的每一個人,同樣都感受到這份喜悅。 勝利的背後,除了球員們的努力、球經組的無悔付出和教練團的教誨。「數據分析團隊」在背後默默付出是臺大男籃心中的無名英雄。這個團隊自朱永弘老師、楊致寬教練創下,全員都是球員以外的同學擔任,進行數據記錄、影片剪輯、檢討報告等工作。 最特別的是,數據團隊中有多位甚至不是臺大的學生。有來自東吳法律系已考取律師執照的學長、北醫藥學系已通過藥師國考的同學、清大計財系的學長全都是帶著熱情自願加入。投入的精神也一點都不輸球員,時常剪輯影片到三更半夜,積極搜集敵情、分析戰術,對於今年的勝利,他們絕對功不可沒。 隊長許致銓認為「薪火相傳」最能代表臺大男籃的球隊文化。陣中碩二大學長吳天友、四年級的王允忠,明年都將離開球隊,談到這些日子以來的感言,他們都非常感謝曾經教導自己的隊友、學長,儘管那個人與自己年齡相仿,就算學到的只是件小事,也能成為生命中的一大助力。吳天友回憶大一的某天半夜,學長和他一起投籃,向他分享球場上的經驗,也毫無保留地說出對他的建議。從那刻起,吳天友期許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學長,他說:「現在回頭看,我應該有做到吧?」因為受到隊友的幫助,而也把這份心力傳承下去,這就是屬於他們的球隊文化。 隊中成員來自各系,從牙醫系、電機系到材料系等,時間分配成了臺大男籃的必修學分。熬夜唸書、徹夜做作業、加上清晨訓練等種種挑戰,都考驗著每一個球員,而他們不失職。不一定要是臺大學生,也不一定要踏上最高殿堂,但臺大男籃的自律絕對值得學習。 不是球員們不在乎輸贏,而是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已經學會用一樣的心態面對。隊上的精神領袖王允忠談及:「因為我們沒有大意的本錢。我想這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後,可以用努力、努力、再努力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會輕易放過自己。」沒有得失心、沒有沮喪,只有「不能懈怠」。 展望明年的一級舞台,勢必得面對其他一級球隊不斷招兵買馬的風潮,是否改變訓練模式,還得待教練團決定。不變的是,銅牆鐵壁般的防守、鞏固籃板,這兩項今年取勝的關鍵,球員們仍會再加強,不以此而滿。許致銓認為,防守是籃球場上最不需要天份、最不會失常的,面對更高一級的舞台,勢必得將自己的優勢再進化。

臺大隊長許致銓感謝家人朋友支持,懷抱著傳承使命,無私奉獻。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學生時代最後一哩圓夢路 臺大男籃學長們的心聲

睽違21年再闖一級殿堂,對這群剩下不到一年學生時光的學長來說,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無非也是人生一大里程碑。他們即將面對他們生命中重要的抉擇,有的人決定延續學生身份,再與這群如同家人般的隊友繼續拚搏,有的人則選擇將這份榮耀留在心中,將更大的夢想寄託在後輩身上。不論如何,臺大魂,一定會永留在這些大學長們心中。 吳天友- 「邁向另一里程碑 用行動力挺後輩」 隊上的老大哥,在球隊待了五年。從武陵高中一直到臺大研究所,一路上都是人人口中的學霸。總是把籃球放在前面的他,也絲毫沒有荒廢學業。學生時代最後一年闖進一級,對吳天友來說心情上反而平靜,他說:「如果還有一年,一定會奮不顧身。但因為知道真的就到這了,該結束任性的學生籃球,好好邁向人生下一個里程碑。」他同時表達出對最佳搭檔連潔琳的重視與信任,相互陪伴近六年,外出比賽永遠住同一間默契不言而喻。 吳天友對加入球隊至今、所有帶領過球隊的教練們表達最真摯的感謝。此外,吳天友期許自己能像當初影響自己的學長那樣,幫助學弟。「相信自己、面對挫折、少說多做」是吳天友留給後輩的一席話。吳天友也承諾,明年這個時刻,一定到現場為臺大男籃加油。 許致銓-「王牌隊長經驗傳承 無私奉獻滿懷感激」 許致銓是隊員口中球技高超的隊長,陣中王牌後衛,成為隊上核心角色。原本大四這年,想為了自己的未來離開球隊。但是他的那份責任心告訴自己要達到傳承的目標才行,就像一直以來劉以仁學長無私地陪他分析影片、早起自主訓練一樣。只要緣分還存在的那一刻,他就會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享受比賽、輸贏不擺第一的精神在臺大男籃中打轉。還不確定自己是否將繼續為球隊效力,同時不希望再次打斷自己原有的人生規劃。不論如何,除了盡一己之力,他也在學弟身上寄予厚望。最後,他想對他的家人和朋友說:「我的固執很善良,謝謝你們的支持。」 謝長霖 -「去向仍是未知數 只求不忘初心不留遺憾」 謝長霖還沒確定未來的去向。談到是否會因此再戰一年,他表示,仍在思考什麼樣的結果才能不留遺憾。不論如何,那些平常和球隊一起的每個最平凡小日子,跑17趟邊線,和子惇練投籃都會永遠記得。對謝長霖來說,臺大男籃就像一群夸父追日的逐夢者。因為籃球而相聚,而他也希望緣分能如家人般長久。   「喜歡,只能讓人共享樂;而愛,才能讓人共患難。」這句話是謝長霖認為對台大男籃的最佳註解。一路以來除了感謝,他也希望這個充滿愛與夢想的文化,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陳威樺-「因禍得福再進化 再續緣份拚一級」 課業、職涯規劃等各方面量,陳威樺早已決定延畢,同時也將延續球員身分;延續與這群像家人般的隊友的緣分。 在大三那年,因為前十字韌帶傷勢開刀,缺席了好一段時間,起初有些落寞與挫敗,復健後,今年再度站上場,陳威樺回顧受傷那段時間對他造成的影響,他說:「因為受傷期間的沈澱,讓我到現在回歸球場,雖然運動能力跟以前比差了很多,但表現卻比以前好了。」有了受傷後的意外收穫,除了感謝教練團與物治組的信任和幫助,讓他更珍惜每一次能出賽的機會。陳威樺更形容籃球生涯就好像有籃球之神眷顧一般,沒有再受傷,順利地打完賽季,更達到晉級目標,是何其幸運。 王允忠-「珍惜剩餘時光 不捨球隊大家庭」 「看著自己打籃球用的大後背包,想著因為不會練球、不用帶很多套衣服和球鞋,再也不會把它裝滿,心裡就很感傷。」回想著與球隊的點點滴滴,在想著離別那天即將到來,王允忠心裡滿是不捨。 心思細膩、觀察入微的他,總能帶給球隊很多活力,和所有的隊友都相處融洽,永遠都帶給隊友很大的鼓舞作用。王允忠也表示,和所有隊友的連結都從臺大的籃球場開始的,不論離開之後是否還有聯繫,感情是否依舊要好,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珍惜每一次相處的時光。 最後,他在畢業前有段話想對球隊的每一個人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學弟們!未來的一級舞台就交給你們了!我會在台下為你們加油打氣。」

僑光科大劉佳沅。攝/張庭毓
人物特寫

屢錯過UBA一級舞台不喪志 劉佳沅有音樂夢

僑光科大劉佳沅,國中曾是田徑隊的一員,在朋友慫恿下一起報考了青年高中,誤打誤撞的開啟HBL生涯。蹲了一年板凳後,第二年終於正式登錄在十二人名單中,可惜在十二強複賽前夕的一次友誼賽中,踩到隊友的腳造成腳踝扭傷,劉佳沅坦言自己當時「身心」都不在狀況內,身體狀態不理想可以預期,心情是真的很低落,而那年青年高中也在複賽止步、無緣八強。 到了高三理應是大放異彩的一年,但他卻與當時的教練徐國宏意見分歧、產生衝突,賭氣離開球隊,劉佳沅不好意思的說:「現在想起來當然可惜,不過後來有跟教練講開,現在還是有保持聯繫!」 高中畢業後原本預計就讀世新大學,可他卻怕打不到球、上場時間遭壓縮,在開學前臨陣逃跑,選擇加入醒吾科大,卻又在聯賽前一個月遭逢右腳踝大扭,比賽報銷。在渴望舞台的心情下,劉佳沅在青年學長邀請下到剛升上一級的明道大學練球「剛好我也想換個環境,練了幾次球後教練也蠻喜歡我的,就轉學過去了。」遺憾的是,明道在108學年度聯賽掉級後,球隊因學校不怎麼支持,還有教練、隊友相繼離開後解散,為了一圓心中的籃球夢,透過好友介紹轉學至僑光科大。 看著自己高中同期的隊友健行科大劉彥廷,及學長高師王偉丞在公開一級的出色表現,難免會心癢癢的,不過劉佳沅表示,不羨慕不怪誰,如果當初堅持下去,也可能有那樣的機會,談到兩度與一級舞台擦身而過,劉佳沅說:「會在什麼時候受傷也不是你能控制的,只能去接受它。」而身處僑光科大的他,表現也不落人後,球隊已經跨預賽和複賽階段拿下13連勝,其中的關鍵就是球隊向心力強大,且團隊氣氛融洽,有機會挑戰升上甲一。 除了籃球,擁有一半阿美族血統的劉佳沅還擁有一副好歌喉,國小五年級就開始學習吉他的他,近期有空還會去街頭或者餐廳、酒吧駐唱,他笑說:「在家裡唱久了還是會需要一個表演的舞臺,就選擇跑出去了!」接下來會繼續進修吉他進階課程,並努力學習作詞作曲。 提及未來,對於音樂情有獨鍾的劉佳沅也明確展現出往這領域發展的企圖心,同時感謝家人從小到大一路以來,都能夠全力支持任何他想做的事。劉佳沅回顧過去這幾年的學生籃球時光,笑著如此說: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會很厲害。這句話對我來說,不管是做音樂還是打球都蠻重要的!」

龍華科大陳威銘,從不後悔繼續留在隊上的這個決定。攝/張庭毓
人物特寫

陳威銘抱憾結束龍華生涯 「再一次,我還是會選擇留下!」

「再一次,我還是會選擇留下來!」龍華科技大學球員陳威銘,回憶起大學到研究所這7年以來在球隊的日子,毫不猶豫地如此說道。 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一般男子組北二區分區排名賽,龍華科大於(1)日在淡江大學紹謨體育館進行首場賽事,可惜球隊沒有把平常的水準發揮出來,最終以65:91不敵文化大學。教練邵暐浩在賽後哽咽地提到:「感謝陳威銘相信教練,犧牲自己繼續留在團隊上,對不起他,我能做的,只有把沒能給他的東西,努力的給學弟,繼續把陳威銘的精神傳下去。」 大一才開始接受正規訓練的陳威銘,在球隊前三年都是坐板凳,直到第四年才正式成為隊上主力之一。除了球隊一週練習兩次的時間之外,陳威銘自己還會額外花時間去做投籃練習和重量訓練,教練邵暐浩更特別讚許他:「每天早上練投,重量做得最認真,把自己當一個職業球員一樣。」 回首籃球路上的點點滴滴,陳威銘說:「不管怎麼樣,努力就對了!」並且感謝以前的系隊教練沈志龍,感謝教練從大一就看好他,並帶著他到處打比賽增加經驗,直到現在也都會來看他比賽,給予指點和鼓勵。也感謝以前的帶隊教練王志弘,教這麼多的個人動作。更感謝邵暐浩教練在手感很差時,仍然願意相信他,不只關心球技也很關心大家的心情,謝謝教練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在球隊身上。 球隊對陳威銘來說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第二個家,即便前一陣子陳威銘和教練及學弟們,因為調度問題和場上的溝通誤會產生了一點隔閡感,所幸後來大家都有在大專盃前把心結解開,感情也越來越好。而邵暐浩教練的到來,更讓這支曾經面臨解散的球隊重建成功,尤其是在粉絲團經營與行銷的部分,除了是乙組中少見的之外,也讓球員們產生一種被在乎以及重視的感覺。 提到最後一年所留下的遺憾,陳威銘說:「自己真的還不夠強,沒有把最好的樣子發揮出來帶著學弟們一起拿下勝利,希望學弟們在接下來的日子可以更努力,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懊悔。」談到未來規劃,陳威銘表示接下來會先去當兵,之後應該會往工程師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