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宇在今年度國手選拔賽表現優異。攝/黃丞家
人物特寫

國體陳鵬宇「雙冠軍」 初登場全大運奪下銅牌

在國中一度陷入陰霾,甚至想放棄柔道的陳鵬宇,在升高中時遇到了人生路上的恩師,從發現陳鵬宇的狀態後,一路扶持著他走過低潮期、讓他重拾信心後,再次站上賽場上,『柔道』也逐漸成為畢生最愛。 經過時間的淬煉,陳鵬宇在112年全國菁英排名賽取得「雙冠軍」,面對更高級的賽場,陳鵬宇心情始終平穩,因為這是他踏入最高殿堂,讓柔道可以被更多人看見的必經過程。 「調皮」的個性引領他走向柔道,從興趣轉變成專項 在小學四年級升上五年級的暑假,陳鵬宇正式進入鄧公國小柔道隊訓練,如今回頭看這段歷程,陳鵬宇笑談表示:「當時還沒有真的認定自己就是要走柔道這條路,單純覺得很好玩。如果問我什麼時候真正喜歡上柔道,大概是國二升國三的暑假吧!」這時的他在賽場上逐漸嶄露頭角,更從成績中拾起自信,真正下定決心走柔道這條路。 恩師施佩均帶給他的一個形容詞:「負責」 「韌帶撕裂」對於體育選手來說皆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傷勢,而陳鵬宇在進入高中的那個暑假時,也因為右膝的韌帶撕裂,沒辦法參與柔道相關的所有訓練,當時的他,也因此陷入的低潮期。施佩均教練也即時發現陳鵬宇的情緒,從中去鼓舞他、調整他的心態,慢慢地帶著他走回柔道的路上,才有現在的陳鵬宇。 陳鵬宇認為「負責」是最能形容現階段的自己的一個形容詞,努力、刻苦等這些是當選手時期中,每個人都會擁有的特質,但他覺得有這些特質的選手,並不一定會對自己本身負責。負責一詞,也是恩師施佩均所帶給他的一個體悟,高一時,遲到這件事一直都是陳鵬宇的一大問題,但陳鵬宇表示,施佩均教練並不會用責罵或懲處的方式去處理他的這個問題,反而是請他思考說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也從中去教導他很多的道理及對自己所做出的任何事情及選擇去「負責」,不論是好的或壞的結果。 成長的支柱,心目中的超人 在升大學前,陳鵬宇平常的生活起居,都是由阿嬤照料,也因此跟阿嬤擁有深厚的感情,對他來說阿嬤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在家人面前的他,不太會用口語表達出自己對家人的感情,但他卻換個方式,用行動去讓阿嬤知道,他其實是有在意及在乎。「很對不起阿嬤,小的時候因為不懂事,明明知道他一個人帶我辛苦,但卻還是不體貼,長大後,慢慢地開始懂事,卻不懂得如何去表達,想跟阿嬤說一句你辛苦了,未來的我會好好孝順你,也會讓你不再那麼辛苦」,像超人般的阿嬤,扛下了許多的壓力,也不曾讓陳鵬宇看見自己傷心難過的一面。   大一新鮮人初登場全大運,為國體摘下銅牌 「穩穩地摔、把平常練習的狀態展現出來並且調整好比賽的心態」去年歷經過國際賽洗禮的陳鵬宇,在面對5月的全大運,還是既期待也同時帶有一點小緊張,雖然最後的成績不盡理想,摘下銅牌,但他從中也學習到如何在賽場上保持頭腦的清晰,去判斷賽場上的情況,也算是他在全大運一大收穫之一。 吸收上次經驗,迎戰第二度代表國家出戰 去年度的亞洲青年柔道錦標賽是陳鵬宇首次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賽,他回想起當時的心情表示:「十分的緊張,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麼盛大的國際賽事」,但今年的他,又再次靠著自己的努力,拿下第二度代表台灣的去比賽的機會,這次的心情並沒有像上次一樣興奮,但他期許自己在這次的東亞柔道錦標賽中,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去挑戰各國選手,並將金牌拿下,為國爭取榮耀。

臺體一拳超人何紹暉。攝/劉修竹
人物特寫

主宰擂台、奉獻生命 臺體一拳超人何紹暉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接受一個平凡而普通的自己,但也偶爾感覺自己像個英雄。」何紹暉完成全大運六連霸後,在IG限時動態打出這段文字。但,這位拳擊超人,都完成六連霸了,怎麼能稱作平凡,而「英雄」的特質也絕非偶爾才在他身上看見。 胡作非為到年少有為 訓練有素到桀驁不馴 何紹暉從小就非常好動,受注意力不集中的影響,他有釋放不完的能量,因此常常在外作亂、打架。何紹暉嘗試各種不同運動來分散注意力,但都撐不過牡羊座的三分鐘熱度而告終。直到國二那年,拳擊教練六顧茅廬拖著他上擂台,何紹暉才終於找到歸屬。 也許是因為以前架沒少打過,也許是天生協調性好,何紹暉加入拳擊隊後,除了人生第一場全中運以外,其餘所有校際國內賽,他一場都沒輸過,一場都沒有。「你不爽就把我禁賽,只是這樣你們就會少一面金牌。」俗話說,越容易得到越容易無聊,快速竄起的何紹暉,從練拳的第二年開始常常無故缺席訓練,逃避跟拳擊有關的一切。 事實上,何紹暉不是不願意努力,但對他來說,短程、中程目標太容易到手,而相較輕量級選手,重量級的他幾乎沒有參加國際賽的機會。何紹暉找不到能追尋的長期目標,只能看著其他高中同學如陳念琴,身披中華隊戰袍成為民族英雄,而他自己,卻只能當個地下霸主。 不需要被他人照亮 自己就能成為英雄 「有一天晚上我就想通了,我覺得自己是英雄,我就是英雄。」何紹暉進入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後,有一天突然頓悟,不是只有代表臺灣站上擂台的才是「英雄」,他自己就能成為英雄。而對何紹暉來說,英雄的特質主要有兩個,第一,要寫下傳奇,第二,不能獨善其身,要為他人奉獻。 英雄之舉-全大運跨量級六連霸 從大學二年級開始,何紹暉每一年參加全大運都能帶著金牌回家。107學年拿下第九量級金牌,108學年參戰第十量級照樣摘金,後續三個學年再穩坐第九量級寶座。到了研究所三年級時,何紹暉為了讓自己的六連霸之路更加有挑戰性,決定再降體重,出戰第八量級。 要知道,拳擊技巧對何紹暉來說從來不是問題,但要一口氣減重到81公斤以下就是個大麻煩了,因此他在112全大運賽前身心受盡折磨,甚至一度求助於心理師。好在,有著「寫下傳奇」的信念,何紹暉咬牙苦撐,在兩個月內減去12公斤,以80.5公斤順利通關,站上擂台。而在那之後的故事跟往年一樣,每一場比賽何紹暉都是最後舉起手的贏家,最終完成全大運跨量級六連霸的壯舉。 英雄之舉-陪伴、奉獻、成就他人 我國拳擊好手陳念琴備戰東京奧運時,何紹暉曾至國家訓練中心擔任她的陪練員。當時,陳念琴遇上奧運延期以及罹患癌症的雙重打擊。看見好戰友如此艱難地在奮鬥,何紹暉用行動表達支持,二話不說跟隊員們一起剃頭,為的就是「訓練陪她,生活陪她,理頭髮也要陪她」。後來陳念琴在東京奧運的首戰成功突圍,挺進八強,何紹暉濕著眼眶看完比賽,為陳念琴感到驕傲,為整個團隊感到驕傲。 「讓我最感到光榮的時刻,不是我自己拿金牌,而是學生贏下比賽。」兩年前,何紹暉在高中恩師邀請下,回到成德高中擔任教練,即使自己課業與訓練繁忙,仍盡心盡力指導後輩,帶領成德高中展獲佳績。除了技術的傳承外,何紹暉也形容自己為「大家的垃圾桶」,身經百戰又飽讀詩書的他,總是樂於聆聽他人吐苦水,並給予最真誠的建議,是學生、學弟妹最溫暖的靠山。 「這條人生的道路,路遠且長,祝福你們在未來若遇到難題,請記得在正確以及輕鬆之間做出對的選擇。」未來,何紹暉將重心放在教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以教練的身分代表中華隊。出口成章的他,曾在學弟妹畢業時用哈利波特裡鄧不力多的名言勉勵大家,如今何紹暉即將畢業,他也用同樣一句話提醒自己,做出對的選擇,做自己的英雄,做大家的英雄。

國立台灣大學黃韋凱。照片提供/國立台灣大學男子籃球隊
人物特寫

用籃球寫出自己的故事 黃韋凱將遺憾化為助力勇敢追夢

「我覺得臺灣大學是學生籃球的最高殿堂!」秉持這個想法,去年順利考上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的黃韋凱將自己推向嚮往的舞台,同時也將與學長許致銓再度一起打球設為目標。經過一連串的準備、入選臺大籃球隊,儘管過程看似相當順遂,但自認實力欠缺的他始終抱持著謙虛的態度,將這一切歸功於自己的幸運。 「以所有運動類別來說,籃球相對較好入手。」黃韋凱從國小開始接觸籃球,起初單純因為打球能增進朋友間的情誼,同時能從對手給的挑戰中獲取成就感,他慢慢地打出興趣。國中時期為了贏得班際排球比賽,黃韋凱轉而花時間在排球的訓練上,不過,他心中熱愛籃球的火苗並沒有輕易被澆熄。 家人心態的轉變 成為球場上奮鬥的動力 回想小時候的自己,一到假日不是被家人帶出門,就是與朋友玩耍。但黃韋凱因對籃球的熱愛,常常把握假日時間前往球場,與來自四面八方的球友互相切磋。對籃球相當著迷的他,甚至在旅行的時候,請求父母把自己「丟」到籃球場,看似獲得家人支持,背後卻曾經隱藏著不諒解。 家人一開始支持黃韋凱將籃球視為興趣,高中層級提升至校隊程度時,父母的觀點開始出現些微的改變。「明明我可以把成績顧好,但為什麼你們不能支持我做喜歡的事情?」黃韋凱對家人的阻撓有著滿滿的不諒解,後來才發現一切都源自於父母的擔心,他們的阻止只是用來包裝他在面對高強度訓練及比賽碰撞的憂慮而已。經過溝通過後,他開始接收到父母在籃球方面對自己的鼓勵及關愛。 面臨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 沒有勇氣堅持下去 國立彰化高中籃球隊奪下104學年度全國高中乙級聯賽冠軍,正是黃韋凱加入彰中球隊的那年,幸運的他與目前效力於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的王振原、國立臺灣大學的許致銓曾經是隊友,自身能力略遜一籌,再加上家人不支持的情況下,他在球場上的信心大幅降低。「退隊與其說是家人的關係,更多的是輸給當初的自己。」最後黃韋凱抱著遺憾,結束了高中階段的籃球訓練。 將遺憾轉為助力 引領球隊前往更好的路上 剛升大學時,因為兩校區間的交通阻礙,以及希望有更多自我探索的時間,黃韋凱直到大二才加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一般組籃球隊。身為學弟的成長時期,他觀察學長們的處事作風,思考球隊的可能性。擔任隊長的領導時期,他學習如何成為球員及教練間的溝通橋樑,期望自己傳承正向的打球精神及做事態度。大四面臨考試、打工及練球,黃韋凱猶豫是否該繼續打球,「如果沒有繼續打籃球,會想到高中沒能陪隊友一起走到最後的感覺。」隊友間場上的默契及私下的情感,是他選擇完成大學籃球生涯的最大關鍵。 黃韋凱大學生涯最後一年UBA賽事以全國第五名作收,「輸球當下其實什麼想法都沒有。」然而卻因為隊友們的感傷,讓他默默地流下男兒淚。除了不捨之外,他直言,跟隊友不管是球場上或私底下共同經歷的種種回憶,好像都在最後一場比賽畫下了句點。儘管結果不如預期,但隊友間真摯的情感和百分之百的投入,讓黃韋凱不帶任何遺憾地離開高雄師大。     「時間管理」成為追求夢想的利器 從UBA一般組到公開二級的殿堂,黃韋凱坦言,不論是身體素質或是能力都和隊友有很大的落差。「做實驗的空檔,會拿手機看球隊練習的影片,複習教練交代給我們的觀念。」做任何事都相當認真且負責的他,即便同時得兼顧課業,仍然運用良好的時間管理,除了確保每次訓練的品質外,他也利用時間提升自我,期望能更融入臺灣大學籃球隊的體系。 未來盼能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興趣會帶領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模樣!」總結自己目前籃球生涯經歷的過程,黃韋凱說:「不管是分配時間或是與隊友互動,只要在持續精進自己興趣的當下有百分之百的投入,一定會有所收穫。」回想過往的籃球旅程,黃韋凱提及一路上獲得很多人的幫助,同時也因為曾經身為隊長,獲取不少教學經驗,所以他期望未來能付出自己任何方面的能力,回饋給資源相對匱乏且眼裡有光的人,希望能將自我所學幫助到他人。

國立臺東大學吳桓均。攝/吳翊萱
人物特寫

重拾籃球不嫌晚 吳桓均撥雲見日找到自身價值

場上招牌粉色球鞋搭配專注的神情,動作俐落、毫不遲疑地出手,球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隨即應聲落網,板凳區歡聲雷動,她是來自國立臺東大學的吳桓均。 再度挑戰籃球 菜鳥年即先發還是「工具人」 國小為了保持運動而考取體育班,國高中時期則尋求多元發展,上大學後吳桓均熱愛籃球的火焰尚未熄滅,卻因印象中的校隊球員需經篩選、較制式化練球而畏懼。「我沒有接受過正規籃球訓練,看到招生海報寫『只要熱愛打球都可以加入』,就想說去試看看,沒想到一待就是三年。」她說道。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身為同屆之中最晚進球隊的她,差一點就和大專籃球聯賽擦身而過。初登場就是先發陣容之一,高強度賽事讓吳桓均直呼壓力很大,「比起有經驗的學姊,我很怕跟不上又拖累大家,既然教練把我放上去,就是希望我對球隊有所貢獻吧!」從一開始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到替補空缺的過程成為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有一場比賽因為學姊受傷,我從底線發球後自己運到半場,分球之進攻再搶籃板,還打到抽筋!」有如脫韁野馬的衝勁讓她成為隊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是對手嚴加看管的頭號人物。 領導的課題 心境轉變脫胎換骨 面對隊友相繼離開又肩負領導之職,吳桓均坦言這道門檻最難跨越。自認不是球技最佳,也不是最有能力可以帶領球隊的人,除了「要打好球也要管好人」,害怕失誤影響場上表現的擔憂,都是讓她最初排斥接下隊長一職的原因。面對自我懷疑,這段「需要想辦法扛起來」的日子也讓她開始質疑自己對籃球的喜愛,然而教練李欣芳一句「不是會打球就可以當隊長,會帶球隊的人不一定會帶心,我要的是能帶心的隊長。」說服吳桓均在這個階段有需要達成的任務。升上大三之後,吳桓均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在場上更解除拘謹的束縛,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很喜歡籃球。她說到,因為籃球帶給她這段經歷,讓她成長許多,也更能體會教練強調「比起打『贏」球更要打『好』球」的涵意。 如何訓練兼顧課業—「做該做的事、自己管好自己、多為別人想一想」 從小到大,吳桓均謹記著這三條家訓,熱愛外文的她就讀教育學系輔修體育學系,正往考取雙語體育教師之路邁進,面對繁忙的課業,她習慣一一列出待辦事項,並要求自己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訓練時更是秉持這個這個原則,不僅訓練時以身作則、親自幫忙隊務,更站在隊友的角度給予意見,以鼓勵代替謾罵。她希望自己身為學生運動員,便有義務在課業和訓練之間找到平衡,並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兩件事情。 籃球帶給吳桓均的禮物 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與其責怪自己為什麼球放不進去,不如用『下一球會不會就可以了呢?』的想法證明自己。」吳桓均表示自己不喜歡做沒有把握的事,更不喜歡輸的感覺,在場上常太著急導致被換下場「冷靜」,也會因為表現不佳而感到沮喪。籃球不僅教會吳桓均把握每一次盡力做好份內事情的機會,更讓她學習把自身的不足轉換成下一場調整的動力 。  因為籃球 成為更好的自己  「籃球雖然不是我賴以為生的工具,卻是把大學生活串起來的關鍵。」因為籃球,讓吳桓均的大學生活創造許多回憶,她更直言籃球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談及即將迎來最後一年的賽事,她期許自己和球隊的狀態都比前一年更進步。一路走來,吳桓均感謝爸爸帶領她踏入運動的世界,並感謝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另外,她特別感激教練李欣芳讓她有機會重拾夢想,一圓籃球夢。最後,她鼓勵學妹把握每一次練球和上場的機會,並把自身價值發揮到最大,更不要忘記籃球對自己的意義,要記得自己為什麼要打籃球。

黃品潔在112年全大運囊括二金一銀。攝/施芸
人物特寫

品勢甜心黃品潔 目標直指世大運

提到跆拳道,大家熟知的多是對打賽事,不過「品勢」賽事在跆拳道中也相當重要。現就讀輔仁大學體育學系三年級的黃品潔,平時活潑可愛,在場上殺氣十足,不只在國內賽事多次拿下金牌,在國際賽場也有優異表現,而她也即將征戰7月底的成都世界大學運動會。 品勢是跆拳道精氣神的展現,融合各種攻、防動作,搭配上一定的步程和方向,組成一套「型場」。每套型場動作都需要很大的肌力、爆發力及耐力,和對打所要用到的肌群也不相同。品勢的評分標準和體操稍有類似,除動作的基本分數外,正確性、熟練度與表現性也都是評判標準。 黃品潔國小時開始接觸跆拳道,她發現自己練品勢時專注度很高,往往可以很快就學會,因此對品勢產生興趣。後來在賽場上連續的勝利讓她非常驕傲,卻導致得失心太重,認為不是第一名就是輸,到了即將升國中時,黃品潔遇到了品勢路上的瓶頸,比賽接連的失利,讓她心態無法穩定,甚至萌生放棄的念頭。好在經過教練的鼓勵,她開始調適態度,告訴自己:「有進步才是最重要的。」、「最美好的狀態不是我從不失誤,而是我不放棄。」,便一路堅持至今。 黃品潔升上大學後,先是在110年全國運動會中奪下女子個人金牌、團體銀牌,而後在2022年跆拳道世界品勢錦標賽首次征戰成人組國際賽場,她扛起心中巨大壓力,從各國好手中脫穎而出,在一對一PK高強度的個人組賽制拿下銅牌,更和國立體育大學好手馬允中一同奪得混雙金牌。身為國際成人賽場「菜鳥」,談到備賽時的壓力,黃品潔直呼:「和青少年組是天壤之別」,同時她也感謝學長馬允中分享經驗,讓首次參賽的她更為安定。 本屆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中,黃品潔奪得公開女子個人組、團體組金牌,以及混雙銀牌,替輔仁大學添了三面獎牌。但事實上,在4月初的國手選拔,黃品潔練習空翻動作落地時,不慎傷到腳踝,此次賽前還是請防護團隊協助,才能做到壓腳的動作。為了學校的榮耀,她並沒有退賽,而是在賽場上堅持,黃品潔表示,這次兩金一銀的成績,比自己預期還要好,她也在社群平台上感性表示:「因為來不及等待風雨過去,這次選擇在風雨中翩翩起舞。」 全大運結束後,黃品潔將回到左營國訓中心,備戰7月底的成都世大運。由於世大運賽制略有不同,分數是由「公認品勢」以及「自由品勢」共同組成,自由品勢是自行設計一套動作,其中穿插了空翻,而這也是黃品潔認為最難的一關,因過去曾因此受傷,心理上有一定恐懼,但她並沒有卻步。由於啟蒙教練鄭紹宏額外利用休息的時間一次次陪她練習,黃品潔決定不能放棄,世大運作為品勢重點大賽之一,她將全力以赴,為國家力爭榮耀。

熊偉的棒球之旅未完待續。圖/熊偉提供
人物特寫

「因為喜歡所以堅持」 臺大熊偉的棒球哲學

「和隊友一起享受勝利的喜悅,又或是因為投不好害球隊輸球的自責,無論開心還是難過,棒球都陪我走過。」來自國立臺灣大學棒球隊的熊偉說。 「其實開始接觸棒球的原因很簡單,起初是家人都喜歡看棒球,所以就會一同觀看棒球賽事。」身為左撇子的他,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日職東北樂天的左投,內心的崇拜油然而生:「因為身邊很少人是左撇子,看到他是左投覺得很稀奇、很厲害,更加深了我對棒球的興趣。」雖然熊偉已經忘記該選手的名字,但那位投手英姿煥發的樣子便是他投入棒球的契機。 熊偉的棒球之路,可以從小二開始談起,雖然一路以來並沒有在科班受過專業訓練,但他透過不斷的努力來增進球技。「國小到大學遇到的教練很多,就是多去和教練學。隊友如果投得好或打得好的地方,也都會私下去跟他們請教。」上了高中、大學之後,更多的是自我訓練。熊偉在變化球上並不突出,為了突破自我,他會主動去詢問隊友投變化球的方式、鑽研不同握法,增加自己的投球武器。 談及大專棒球聯賽,熊偉最印象深刻的就是2021年12月4日的初登板:「那是一場很重要的比賽,第一局上去的時候緊張到腳都在抖。還好後來有穩住,透過捕手的引導,還有學長守備的幫忙,慢慢讓自己步入軌道,投得還算不錯。」該役是臺大與文化大學競爭分組排名第一頭銜的關鍵之戰,熊偉主投4.1局,投出四次三振,僅失三分自責分,首次在大專聯賽正式先發便拿下勝投,繳出亮眼成績。 經過這兩年大專棒球聯賽的歷練,熊偉坦言改變最多的是「心態」,以前會容易因為隊友失誤,導致投球節奏受到影響,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大二以後慢慢明白,心態要平穩,即便發生了什麼,都要穩住情緒,因為投手是要掌控局面的人。」 「棒球是興趣,該讀書還是要讀書。」面對課業與打球之間,熊偉有自己的兼顧模式。就讀臺灣最高學府的他,將『自律』的精神貫徹始終,堅信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才能事半功倍。打球時能暫時拋開一切,全心投入棒球帶給他的快樂中,放鬆片刻後,再重回學習的軌道。 熊偉從棒球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喜歡幫助人,更喜歡夥伴共同努力的過程:「一路以來因為都是打社團性質的球隊,自己的程度不錯能幫助其他人,很有成就感。自己更強的同時,大家也能一起進步,這就是我堅持到現在的原因。」 一直強調「態度至上」的他,特別崇拜味全龍的郭天信選手,尤其郭天信習慣在賽後,不管贏球輸球,都會對球場90度鞠躬,他在賽場上的拚勁以及尊敬的態度,都是熊偉努力效仿的精神。 近期學長藍翊誠加入味全龍,成為臺大第一位職棒選手,與學長有著同樣背景的熊偉,卻表示未來沒有打算追隨學長的腳步,相較於成為受人仰慕的選手,他更傾向從事幕後工作:「會去想怎麼讓球隊可以更受關注,或怎麼吸引球迷進場,是我很想去鑽研的。」也因此熊偉在大一下時加入中華職棒工讀,他直言這份工作對於人脈和處事上很有幫助。 談及接下來的目標,熊偉回應希望能幫助球隊進入四強。臺大近幾年都在16強止步,即便今年是戰力最好的一屆,熊偉仍自責沒能在平手局面守住,讓球隊再度飲恨與四強賽錯過。 「很想打一支全壘打。」大學以前是「二刀流」的他,進大學後因隊上較缺即戰力投手,才專心練投。熊偉期望未來能以學長的身分,傳授投球經驗和技巧,讓學弟能站穩投手丘,更企盼自己能重拾球棒,成為學弟身後最堅強的後盾。

結束兩年半的職棒生涯,何逸龍今年回到北市大,出戰春季聯賽。攝/許甄玲
人物特寫

「第七輪珍珠」魔法未上演 何逸龍卸下職棒光環重返大學賽場

揮別兩年半短暫的職棒生涯,回到臺北市立大學,何逸龍成為少數職棒退役後重返大學賽場的選手。經過兩年職棒的洗體,卸下光環,何逸龍持續走在自己最愛的棒球路上。 三級棒球時期都在桃園市渡過,何逸龍就讀新明國中時擔任投手,當時球速就能達到142公里,但升上青棒強權平鎮高中,因隊上投手實力堅強,何逸龍高中三年都以打者為主。直到進入北市大,由於大學的訓練方式較開放,他便趁著機會重拾投手身份。 「主要的訓練還是在野手上,畢竟野手的訓練量較大,投的話就是牛棚訓練。大專聯賽前,只投了兩到三次的牛棚。」2019年12月的大專聯賽,大一的何逸龍在對戰勁敵臺灣體大的比賽中,睽違三年再度踏上投手丘,中繼2.1局拿下勝投,「那天的表現滿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這麼久沒有投,還能投到生涯最快的144公里。」他說。 何逸龍這次的好表現也引起球探關注,隔年就被邀請參加味全龍的測試會,且同時測試投手和野手。而其實在2019年高中剛畢業時,何逸龍曾在選秀會上失利,一年後他抱著嘗試的心態,選擇以投手身份投入選秀,最後順利被樂天桃猿職棒隊相中,甚至意外成為了網友討論的「第七輪珍珠」。 「平常心去面對這個稱號,進去後還是把自己該做的訓練做到好。」何逸龍說。而他自認自己最大的優勢在於潛力,因為高中三年都沒有接受正式的投手訓練,還能維持水準,潛力受到球團肯定。然而,他在實戰經驗上與其他「正規」的投手差了一大截,所以在進入職棒後,除了團體課表的操練,他也額外花時間在下肢部分做更多加強。 職棒生涯的第一年,是何逸龍感到最辛苦時光,「剛進去都還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會覺得很無助,後來才逐漸找到自己需要和欠缺是什麼,才更有方向去執行每一天的訓練。」他表示,克服的方式就是多做、多問學長或教練,自己再從中找尋最適合的方法做訓練。 自2020年加入職棒以來,何逸龍投球表現起伏,僅在二軍有出賽紀錄,直到2022年年底合約結束,他發現自己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隔年的春訓名單中,便做好被釋出的心理準備,他回想:「那當下情緒起伏沒有很大,因為在職棒的兩年多的時間,成長空間也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但他不會後悔加入職棒,因為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在大一、大二這兩年要進入職棒,否則就轉換成從事體育相關的工作,因此還算是有達成目標。 近兩年許多大專院校棒球選手在職棒選秀會上雀屏中選,身為同樣在大學時期進入職棒的球員,何逸龍認為,只要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就義無反顧去試試看。在大學到職棒的過渡期,何逸龍認為心理素質的養成很重要,因為大學的比賽沒有職業來得多,選手在場上發生狀況時,常常會很糾結當下的表現,「但在職業的話就是長久的賽季,當下的缺失不用一直掛在心上,未來還有很多比賽、很多彌補的機會。」他說。 回到北市大後,已是何逸龍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他依舊跟著球隊練習、參加比賽,更在今年春季聯賽中,擁有後援1局飆出3記三振的表現。然而,再度披上北市大的戰袍,何逸龍只期望保持身體健康,順利完成大學的最後一個比賽。即使身邊的隊友、球探都鼓勵他繼續打球,「這方面就順其自然。」何逸龍說。 畢業後,如果沒有繼續打球,何逸龍打算從事棒球教練的工作,將自己的專業與經驗傳承下去。

陳冠圻大學階段開啟投打二刀流。攝/杜政明
人物特寫

投打二刀流 東華大谷陳冠圻

來自東華大學的陳冠圻,曾參加2020年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當時代表花蓮高中出戰松山高中,以三局20比0帶領球隊拿下勝利,首度闖進64強,追平隊史最佳成績,也是他首次完投完封無安打比賽。 國小時,由於父親喜歡打壘球,陳冠圻耳濡目染下開始對壘球產生興趣,四年級時,自告奮勇跑去問教練是否可以加入球隊,藉此開啟他的棒球生涯。 陳冠圻升上花蓮高中後,由於學校以升學為主,非常重視學生課業,身為隊長的他,僅能透過放學後的零碎時間,帶領球隊在美崙田徑場自主訓練,由於平日教練無法到場,因此練球前一晚,他會與教練通話,共同討論訓練菜單,帶領學弟們一起加強基本功。 雖然平日僅能透過開菜單的方式訓練,但陳冠圻並不因此感到枯燥乏味,反而非常投入每次的訓練。到了假日練球時段,陳冠圻總是積極向余明璋教練請益投球問題,透過每次的討論及動作上的調整,導正他直球及變化球動作上的差距,替他的投球基本功打下穩定的基礎。 升大學後,陳冠圻除了擔任投手,也時常客串其他守備位置,兼顧投球與打擊,開啟投打二刀流模式,但到了大二,球隊有學弟的補進,才開始專注在投手方面。 對於去年大專聯賽預賽以15:6敗給銘傳大學,陳冠圻坦言:「第一局對方攻勢不斷,大家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但透過這次比賽,可以加強我們投手臨場反應及抗壓能力,希望藉由每場的磨練,成為逐日成長的養分。」 經歷預賽洗禮,陳冠圻想感謝球隊裡的陳尚季學長,在場上除了會適時給予他精神喊話,也會提供許多技術上的建議。除此之外,他認為東華是一個很好的大家庭,大家都是很好的學習榜樣與溝通對象,期許未來能和隊友替東華拿下更多勝利。

陽明交大鄭桄楙。攝/莊孟婕
人物特寫

居其位 安其職 鄭桄楙的態度排球

「很多事情,是在書本中學不到的。」就讀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的鄭桄楙,排球出現在他的生活後,不僅帶給他機會,也帶給他於書中得不到的人生養分。 不一樣的起點 鄭桄楙初中時曾短暫接受過籃球訓練,因學業關係選擇暫別體壇,升上高中後因身高優勢及出色的彈跳能力,在親友的建議下開始接觸排球。「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能考進這裡真的很幸運。」高中時雖打過乙組排球聯賽,但無接受過正規排球訓練,且當時球隊成績並不出色,報考時並無抱有太大期望,最終能順利以體資生資格考進陽明交大如同奇蹟一般,也讓他更加珍惜這個機會。 齒輪、螺絲、潤滑劑 「因為知道自己的實力,所以不會喪氣。」鄭桄楙剛進球隊的第一年便跟著球隊拿下公開二級冠軍,但那時因球技較為生澀,跟不到比賽節奏,大多以替補出發且上場時間不穩定,這使他下定決心努力練習,希望能有更多上場時間來幫助隊友;「球來就打!不去想那麼多。」與球隊磨合一年後,在去年大二賽季更懂得運用自身優勢,由攔網帶動攻擊,逐漸打出成就感,排球路上更添信心。 「複賽前的最後一次練球難得全員到齊,而且氣氛很好,所有人團結一心,這種感覺真的很棒!」今年擔任隊長的他,不僅需扛起球隊的勝負壓力,也要調和隊內氣氛,同時希望球隊能變得更好,這個角色讓他在整學年下來多有感觸。「變數太多時只能把自己準備好。」他提到隊員們都需要兼顧課業,隊友蕭宜正、呂慶鴻更同時進行企業排球比賽,隊上都是蠟燭多頭燒,今年決賽前全員到齊練球次數不到10次,賽前主力舉球員鄭之泓又因傷掛免戰牌,最後名次賽交手臺體能夠取勝雖屬意料之外,不過平時教練就提醒球員球技不是第一,態度才是重點,大專排球聯賽的對手多是擁有企排經驗的球員,在面對他們時,不能有必輸的想法,防守盡全力的去接每顆球,攻擊時採「以柔克剛」,多用吊球等不同的方式得分,團隊齊心就有機會拿下勝利。   當大學生活套入槓桿原理 陽明交大隊上一週練習三天,一次三小時,鄭桄楙在大一時也曾因為練球壓縮到讀書時間,段考前曾出現不想到訓的想法,不過他發現身旁同學課外活動不比他少,成績卻依然優異,於是開始改變心態,讓訓練所花費的時間不在只限於提升球技,也能作為紓解讀書壓力的管道。「我覺得關鍵在於做什麼就要像什麼。」他提到在做每件事情的當下只要靜下心,保持專注及拿出應有的態度,就會十分有效率。 「體育活動跟學業在傳統觀念下很衝突,所以很珍惜有能兩者兼顧的機會。」排球講求團隊精神,能夠在大學時期跟一群好戰友一同征戰,為校爭光,是非常難能可貴人生的體驗。 鄭桄楙的人生清單 「因打排球比較動態,所以平時的嗜好喜歡做一點靜態的活動。」閒暇時喜歡打高爾夫球的鄭桄楙,因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所以一直保有打高球的習慣。「高爾夫是非常需要心理素質的一項運動,可能覺得在揮竿的那刻沒什麼問題,但球可能會因為環境或其他因素而失誤,要怎麼在最短時間內調整心態是一門學問。」相比排球講求團隊,高爾夫是一個人的賽場,必須自己頂得住壓力,忍得住孤獨,賽場上的各種狀況其實都是人生縮影。 「很感謝UVL這個舞台,才有機會讓我的球技能夠被看到。」目前大三的鄭桄楙表示,因為實力的差距,不會嚮往挑戰企業排球聯賽,因此UVL將是他排球生涯的最終站。雖然未來排球不會成為他人生的支點,但大學時期的排球經歷絕對是他人生清單中耀眼的存在。

籃球對於莊凱崴來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攝/洪傑紳
人物特寫

苦練決勝負 慈濟大學莊凱崴

就讀慈濟大學的籃球好手莊凱崴,國小三年級時,當時林書豪以亞洲人身分立足NBA,莊凱崴受到林來瘋的影響,開始關注籃球,也開啟他的籃球夢。 升上國中後,莊凱崴選擇就讀雙語班,老師在學業上要求非常嚴謹,規定成績必須維持在班上前半段,才能繼續打球。奮發向上的他,努力達到老師所訂的標準,為了就是自己最愛的籃球。 談及訓練上遇到的困難,他說:「中間一度因為身材矮小,及體能沒那麼好想放棄過,但後來發現,這些是可以用技巧,像是場上速度的展現,勤練外線投籃等,在基本功方面勤能補拙來彌補,不必因身材劣勢或先天條件不俗而放棄籃球。」 談到籃球教會他的事,莊凱崴說:「我覺得籃球不只是籃球,還讓我學到團隊合作與場上溝通的重要性,畢竟剛開始都以個人作戰為主,但後來發現等級越高,對手越強,不能依靠個人能力與對手抗衡,畢竟籃球是團隊運動,團隊配合、傳球合作、場上溝通是很重要的。」 對於今年複賽以43:65敗給東吳,莊凱崴談及這次比賽內容:「我們團隊節奏控制得還不錯,可惜的是比賽經驗不夠,加上身材條件處於劣勢,很遺憾輸掉這場比賽,明年會再努力打回來。」 談及今年複賽,球隊整體進攻和防守方面手感不佳,莊凱崴說:「畢竟大賽經驗不夠,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場上帶動節奏,適時給予隊友喊話,凝聚團結一心的精神。」 莊凱崴目前雙主修英美系及傳播系,他表示,希望未來能朝體育主播這條路邁進,用不一樣的身分繼續在球場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