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練羽球的國體陳文宜。攝/大會
綜合

小學網球隊卻為羽球就讀國體 陳文宜意外成柯羽禾剋星

爆冷在男單小組賽拍落中興大學站冠軍、空軍官校柯羽禾,國立體大陳文宜笑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贏的,提到先前唯一1次交手,也是以1分差險勝:「可能因為這樣想起不好的回憶,他後面就手抖吧!」小組出線的他後來也挺進到八強,希望趁著今年碩士班畢業前享受最後的賽事。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長庚科大站,陳文宜在小組賽就強碰柯羽禾,坦言籤表頗硬,沒想到最後會以31:29驚險勝出。「我從領先到被翻盤又逆轉,他大概很緊張,後面有連續失誤,我本來覺得打不贏了。」 陳文宜上週在中興大學站男單卡關在小組賽,但男雙和學弟李岷澤搭擋拿下第4名。「想說第一次打積分賽,還有男雙名額就多報,謝謝隊友很罩。」這站他們也打下小組賽2連勝,其中包含以31:23力克淡江大學張培驊/張祐綦,擠進16強的行列。 小學其實是網球隊,陳文宜笑曝因為不喜歡跑很遠撿球,所以才「棄網從羽」,而且更是為了羽球就讀國立體大:「這裡不但有我想要的羽球資源,可以修教育學程,幫我以後往教職發展。」就讀體育推廣研究所碩四的他,目前只待論文完成就能取得文憑。 雖然沒有受過羽球科班訓練,但陳文宜心中的願望一直是成為競技選手:「算是一種自我實現吧!來國體後確實有圓到部分夢想。」參加大專羽球賽事也是其中一環,他表示有感近年強度拉高,時常遇到國、高中曾是體育班的好手。

國體李岷澤男單、男雙都挺進八強。攝/大會
綜合

就近征戰長庚科大站 國體李岷澤單日6戰全勝

2025全國大專校院羽球排名積分賽第三站來到長庚科大舉行,國立體大李岷澤趁地利之便至鄰校參賽,雖然進軍年終總決賽的機率微乎其微,但身為半個地主還是不願缺席,「想說報名了就來運動一下」。 李岷澤今年才首度參賽,之前未得知賽事資訊,直到升大四才來報名,前一站剛在中興大學完成初登場。「大專體總辦這比賽很不錯,讓一般組比較多交流的機會,就算不是羽球出身一路練上來的,也會因這比賽更熱愛這項運動。」 在中興大學站和陳文宜一路闖關拿到男雙第4,李岷澤透露其實2人都是單打選手,看到男雙還有名額就一起嘗試,沒想到身高都超過180公分的他們以雙塔之姿出擊,首次合作就得名。「我們默契還可以,但是比起來更像各自打自己的。」 從國小開始接受科班訓練直到高中,結果前站卻是主攻的單打出師不利、無法挺過循環賽,李岷澤笑認籤運不佳。這站成績有所進步,男單和男雙皆取得單日3連勝、挺進到八強。 但無論男單或男雙,李岷澤都難以競爭年終賽門票,這站沒選擇棄權的原因,除了就在隔壁學校外,也喜歡賽事的舉辦規格,讓他很享受在場上打球的感覺。 為了從事羽球教學選擇國體並就讀體育推廣學系,李岷澤雖然不再當選手,仍在入學時報名羽球社當作休閒活動維持手感。回歸一般生身份之後,李岷澤無緣選修副教授李洋的專業競技課程,只有在學校看過他出沒。

嘉藥運管全勝之姿奪大專棒球系際盃隊史首冠。攝/大專體總
綜合

一日雙殺 嘉藥運管8戰全勝奪系際盃首冠

2025年全國大專校院系際盃棒球爭霸賽11日圓滿落幕,嘉藥運管在冠軍戰11:3「扣倒」逢甲土木後,以8戰全勝之姿笑奪校史參賽第一冠,教練楊朝行給子弟兵95分的評價。 儘管單日2連戰,嘉藥運管進攻力道未受影響,冠軍戰一開賽就在對方失誤加持下取得3分入袋,後來更在4局上打了12人次、海灌7分大局,讓勝負再無懸念。團隊8支安打中,周易駽個人就挹注3安,不只打擊率百分百,還貢獻3分打點。 「應該是運氣好,因為我前面都沒有打好。」最後以5成打擊率拿到打擊獎第3名的周易駽謙虛表示,這是他生涯首次帶回個人獎,直呼有點意外。 周易駽曾是臺東新生國中棒球隊的一員,高中時想要轉換環境,選擇重拾課本,他坦言一開始要坐下來讀書很痛苦,「因為我不愛讀書,成績也不好」。後來順利考取臺東高中,立刻加入棒球社,一直以來都捨不得離開紅土場,現在會讀嘉南藥大也是因為考量這裡有棒球隊,就讀完大一的他首度參加大專聯賽、系際盃就覺得十分享受。「有回到以前打球感覺,很開心。」 嘉藥運管過去在系際盃最好佳績是5年前的第4名,這次能刷新隊史紀錄,楊朝行點出關鍵點在於團結:「基本上大部分成員是一般組校隊,平常就有在練習,整體默契上配合不錯。」 前場四強賽嘉藥運管剛以5:4「再見」衛冕軍國體體推,休息半小時後續戰冠軍賽,楊朝行認為連打2場當然辛苦,但大家有堅持到最後。「主要的轉捩點是前一場比數咬很緊,後來逆轉進到冠軍戰,打擊那口氣有所突破之後,重新在冠軍戰燃起鬥志,所以整個爆發。」 嘉藥運管在克服一路落後的劣勢,四強戰把握最後2局的進攻,先是在6局下得到追平的1分,7局下再靠著鹿冠暉的再見安打一擊致勝,終場以5:4逆轉衛冕軍國體體推,隊史首度叩關全國大專校院系際盃棒球爭霸賽冠軍。 四強賽嘉藥運管在第1局打完後就以1分差緊咬,每局都製造首名打者上壘的他們,終於在6局下把握契機,得到追平的1分,7局下鹿冠暉的再見安打一擊致勝:「球來就打,然後挑好球打,他們投手在不穩了,所以鎖定很甜的直球。」今天他4打數2安打,雙安都是球隊能拉出尾盤的關鍵,也幫助後援3局無失分的隊友林威凱笑納勝投。 楊朝行指出,球隊平時都由公開組的陳保宏教練指導,自己是臨危授命幫忙代班全國賽,經過這2天的相處還是有被感動的地方。「雖然有些要回去加強,但他們應該值得給95分,差5分是進步空間。」 2025年全國大專校院系際盃棒球爭霸賽 成績 冠軍 嘉藥運管 亞軍 逢甲土木 季軍 臺體運傳、國體體推 投手獎 國體體推 高煌程 1勝、防禦率0 打擊獎 國體體推 蔡丞翰 打擊率0.600、長打率1.400 嘉藥運管 鹿冠暉 打擊率0.600、長打率0.800 嘉藥運管 周易駽 打擊率0.500、長打率1.000 最有價值球員獎 嘉藥運管 江少軒 教練獎 嘉藥運管 楊朝行

國立體大張庭瑜114全大運射下反曲弓女團銅牌。照片由郭惟璦提供
人物特寫

眼淚淬煉出堅韌 國體張庭瑜用享受之心射下恐慌症心魔

「對我來說射箭是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也是突破自我的方式,因為有射箭我才更了解自己。」 來自國立體育大學的張庭瑜,大學前三年受目標恐慌症(Target Panic)所苦,「突然就不會射箭了」,每天以淚洗面的她幾度想過放棄,靠著學長林子翔的鼓勵和陪伴,以及自身不斷嘗試與堅持走出心魔陰影,直到大四才首次入選全大運。這次,她抱著享受射箭的心態,最終和隊友抱回反曲弓女團銅牌,續寫自己失而復得的射箭之路。 舉弓 來自桃園的張庭瑜過去就讀茄苳國小,正巧遇到永豐高中國中部射箭隊來學校招生,小時候好動的她決定試看看,「對射箭的第一印象就覺得很酷名字很帥,以前也沒有在電視上看過,接觸之後才發現是很靜態的運動」。 走過國中的適應期,升上高中張庭瑜就突破自己70公尺的最佳成績,但是高二後她就未曾再踏上全中運舞台,由於隊內有一個超強學妹—邱意晴,因此張庭瑜高二到高三出賽機會銳減,也讓她立下上大學之後一定要代表學校參加全大運的目標。 高中畢業後因為地緣關係,張庭瑜選擇了資源較豐富的國體,和高中課後固定的練習時間相比,大學的個人時間多,但訓練量的大量增加,也讓她卻因此陷入生涯最大低潮。 失準 「那時候我真的每天都在哭,尤其是有測驗的時候,我看到那個分數就會想哭,有一天我真的哭著跑去找教練說:『教練我真的堅持不住,不想再練了』。」 張庭瑜回憶高中畢業後有一段時間沒有維持訓練,加上自身個性遇上壓力時容易畏縮,面對比高中還要多上將近兩倍的的訓練量,俗稱「黃心病」的目標恐慌症也悄悄找上門,當時目標恐慌症讓她心跳快到無法瞄準靶心,一看到黃色的靶心就焦慮,箭都無法放出去,成績自然每況愈下。 雖然平時相處無異但張庭瑜場上的掙扎,從國中到大學的隊友兼好友田文慈都看在眼裡。「練習的時候都會聽到她在噹箭(意指脫靶)的聲音,她以前射不好就會臉很臭,也是最近才知道她當時對自己的想法那麼不好,會貶低自己的價值。」 國體教練郭振維除了持續關心張庭瑜每次練習的狀況,也告訴她不要想太多:「不要一心只想射十分,要去享受射箭的過程。」 瞄準-射箭魔人拉一把 「子翔學長那時候都會跟我說:『射出去就對了,不要怕,怕什麼!』」 張庭瑜能走出那段看見靶心就害怕的日子,是因為碰上了射箭路上的師父—林子翔,「那時候子翔學長可能覺得我很努力,但成績一直提不上來,所以決定幫助我,他都會拉我去訓練,幫我看動作。」因著那段時間打下的基礎,讓張庭瑜一點一滴的重新拼湊起破碎的自信心,雖然過程總是掙扎。 張庭瑜笑說每次學長回國體都會抓著她練習,「我那時候真的有點怕到,他一來射箭場就會大聲喊:『張庭瑜咧?有沒有看到張庭瑜?』然後我就會躲在桌子底下,叫大家不要出賣我。」 每個和林子翔一起挑燈訓練的夜晚,逐漸點亮起張庭瑜心中的暗夜,她開始學著享受射箭的過程,雖然離生涯最佳還差那麼一步,但已能看見黑暗盡頭中的亮光。 放箭 「我今年全大運前的時候有想過,如果校內選拔再沒有選上就要退休了。」 田文慈說:「我們從國中常一起出去比賽,但到她高一之後就再也沒有了,直到大四才又選上,『五年的低潮誰可以熬得過』,很多人射到後面起不來就再也起不來了,但她願意一直找方法堅持到最後一年,她真的很努力。」 到了大四這個生涯抉擇的十字路口,張庭瑜一樣碰上了許多競技運動員都會遇到的難題。「我今年選拔前也沒想過可以選上全大運,如果成績再沒起色的話,想說還是大學四年射完就不要再射了,總會有該放手的一天。」直到通過校內選拔她才將這個想法漸漸抹去,「知道選上那刻,真的覺得前面幾年的努力值得了」。 命中 「當下射出兩支十分的時候,我真的太激動了,沒想過能在高張力的情況下有這樣的表現。」張庭瑜在114全大運反曲弓女團銅牌戰第二局連續命中兩隻十分箭,讓她高興的對著轉播鏡頭比出慶祝動作,「我真的很享受那瞬間」。 國體在銅牌戰以積分6:0收下全大運反曲弓女團銅牌,張庭瑜感性說道:「站上去頒獎台的瞬間,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冷靜,但內心相當澎湃,往前看的時候特別有感覺吧!我在心裡面一直告訴自己:『我真的做到了』,真的很感動。」   拔箭 「以前遇到困難會想要逃避,但射箭教會我勇敢去面對。」張庭瑜回首整整13年的射箭生涯,最想感謝的還是學長林子翔用行動帶她走出整整5年的低潮。 張庭瑜想對自己說:「很謝謝自己當初沒有放棄,沒有努力是白費的,未來也要繼續射下去,我是最棒的!」另外,她也透露因為學籍還在國體,因此會再給自己一年的時間,繼續努力在大專賽場上證明自己。 對於張庭瑜來說人生就如射箭,雖然總有幾支箭偏離靶心,但只要箭袋中還有箭,她就會一直站在預備線上,等待下輪提示音響起時,再次向前拉起弓瞄準黃心,勇敢地朝人生中的十環射去。

彰師潘奎恩場上展現霸氣,踢下金牌。攝/周依柔
綜合

放開來踢享受舞台 彰師潘奎恩跨級三連霸

114全大運跆拳道對打賽事於今(2)日於臺南新營體育館展開最後一天賽程,連兩屆公開男生組74公斤級金牌彰師潘奎恩,本屆挑戰68公斤級,最終打敗高中學弟國體黃昊恩,收下跨級三連霸。 金牌戰兩人踢出高張力表現,以靈活步伐、快速腳法展開激烈攻防,潘奎恩多次以旋踢、側踢攻擊黃昊恩中端取分,兩回合末更皆以內掛擊中上端,引發現場歡呼。而黃昊恩雖也積極出腳,可惜皆無攻擊到電子護具有效得分區,最終學長潘奎恩直落二(11:1,18:5)收下金牌。 「相信自己,放開來踢!」潘奎恩賽後分享奪金心法,認為前幾場給自己太大壓力,因此大四的他告訴自己,最後一場要放開來打,也確實收到成效。場上的他也享受於競賽之中,時常露出燦笑,或與觀眾席的隊友互動,他直言「笑一個」能讓自己不要那麼緊繃,也享受有隊友加油歡呼的賽場氛圍。   近年總在68公斤級、74公斤級兩不同量級間遊走,潘奎恩在今年初才參加2026年名古屋亞運初選暨2025年無錫世錦賽國家代表隊選拔賽,並於男子74公斤級中奪得銀牌。短短幾個月內切換量級,他分享最重要還是控制體重,其他訓練依舊按照教練規劃,將自己做到最好。 今日對陣多位平鎮高中學弟,潘奎恩說能看見他們的成長,期待他們持續努力。而黃昊恩也分享對陣心得,認為原先便知道雙方實力差距,因此不將重點放在比賽輸贏,只期待能在場上盡可能展現自我。賽後他也自評今日「表現不錯」,有把握練習時的重點,也有達成自己賽前的預期。 兩人在今年初分別入選2026名古屋亞運與2025世大運決選名單,即將再回到74公斤級出賽的潘奎恩,希望能更信任自己,自我要求高的他說近期目標便是認真練習,聽從教練安排持續精進。而黃昊恩則表示,自己藉由這次全大運看見更多能再調整之處,希望自己繼續修正與進步。 114全大運跆拳道 成績 公開男生組 對打68公斤級 金牌:彰化師大 潘奎恩 銀牌:國立體大 黃昊恩 銅牌:臺灣師大 詹子毅、文化大學 鄭宇辰

公開男雙金牌戰兩隊人馬皆來自國立體大。攝/孫千筑
綜合

公開男雙「首戰四人組」 國體內鬥金包銀

四個人,都是第一次參加全大運;兩組人馬,全都來自國立體大。114年全大運羽球公開男生組雙打金牌戰上演隊內對決,大一組合林嘉彥/楊博智直落二擊敗大二林廷禹與學弟寶昕·達古拉外,4名初登場新秀聯手寫下國體男雙的精彩對決。 首局林嘉彥/楊博智21:17先下一城,第二局雖然一度落後3分,但追平後在18:18連拿3分完成收尾,最終以直落二奪下金牌。 林廷禹與寶昕·達古拉外這對新搭檔,是從本屆全大運預賽才開始配合。兩人平常分屬不同球團,也各有固定搭擋,直到這次因校隊名義出賽,才終於站上同一邊場地。林廷禹說:「第一次搭配其實也不陌生,配合如此順利,真的辛苦了。」寶昕·達古拉外則感謝學長帶領,讓他在首度合體出擊便能站上頒獎台。 雖然在複賽擊退多組勁旅,林嘉彥/楊博智同樣也是全新搭檔,甚至連磨合都來不及。「我們完全沒練習過就直接上場,剛好一左一右,有蠻多機會打組合球。」林嘉彥補充:「場上默契一開始沒有很好,但互相提醒後,最終還是穩下來了。」   儘管緊張影響狀態,林嘉彥表示,在關鍵分有主動去嘗試,「我會一直吼,給自己精神支持,我們的狀態也算互補。」楊博智則坦言:「一開始真的很緊張,好在練習時有討論一些應變,才慢慢調整過來。」 本學期起由東京奧運男雙金牌好手李洋接掌訓練,成為國體選手場上穩定的力量來源。林嘉彥笑說:「他讓我們在執行戰術時更有信心,也更清楚該怎麼做,畢竟我們不會懷疑奧運金牌,他說什麼,我們就盡全力去執行。」 比賽結束,兩人互相致意。林嘉彥感謝楊博智在後場穩定發球,楊博智則回應:「他整場都撐住了我,也在最緊張的時候穩住了關鍵分。」 114年全大運羽球 成績 公開男子組 雙打 金牌:國立體大 林嘉彥/楊博智 銀牌:國立體大 林廷禹/寶昕•達古拉外  銅牌:臺灣體大 黃暐翔/潘睿謙

彰師林唯均(左)與國體高筠庭多次對陣,彼此相當熟悉 。攝/陳品儒
綜合

全中運到全大運 彰師林唯均、國體高筠庭金牌戰再續前緣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跆拳道對打今(2)日在臺南市立新營體育館展開最終日賽程,公開女生組57公斤級金牌戰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林唯均對陣國立體育大學高筠庭,最終林唯均2:0輕取對手,繼112年全大運後、相隔一屆再鍍金。 林唯均與高筠庭年紀相差一歲,過往皆在全中運橫掃戰場,前者先於49公斤級摘下雙金,爾後升至53公斤級仍成功封后;巧合的是,當年正是高筠庭二度挑戰衛冕該量級,最終屈居銀牌,更是高中唯一無法奪金的一年,而本屆全大運是兩人睽違已久再於金牌戰交鋒。 第一回合雙方仍在適應,比數僵持許久,直至最後4秒林唯均連踢命中,才以4:0拿下。她談及賽況膠著的主因:「前幾天隊友失常沒晉級,自己今天特別緊張,很怕踢不好。」 第二回合林唯均漸入佳境,數度發動犀利攻擊,而高筠庭始終無法有效抵擋,最終林唯均以26:0直落二攻頂,再次讓對手銀恨。   戰功彪炳的林唯均,曾於亞青賽、亞運奪牌,去年在杭州亞運抱回銀牌,國際賽累積的經驗讓她更懂得如何調適自己、掌握節奏。她坦言本場獲勝關鍵是先準備好自己,當對手出現失誤時,優勢自然就會發揮出來。 賽後高筠庭坦言,兩人過去數次對戰,彼此相當熟悉,「但我沒辦法得分,自己就是比較懼怕她」。談及今日整體發揮,她也感謝教練鼓勵她放輕鬆上場:「教練一直叫我放開來打,不然太緊張的話,每次動作都沒辦法發揮出來。」 高筠庭也分享大學階段遭遇的低潮與掙扎。過去曾兩度在全中運53公斤級奪金,升上大學後卻因體重增加、腳傷纏身而成績受限。「那時候復胖到68公斤,又加上受傷,有想過要放棄。」但教練的長期督促使她重拾信心。雖然今日無緣金牌,但能夠重新站上頒獎台,她的心中已滿懷感謝。 114年全大運跆拳道 成績 公開女生組對打57公斤級 金牌:彰化師大 林唯均 銀牌:國立體大 高筠庭 銅牌:臺灣體大 高心怡 銅牌:北市大學 林庭萱

臺師莊茵因(左)本屆於公開女100、200公尺兩項皆奪銀。攝/陳葦澤
綜合

臺師莊茵因相隔一屆參賽200公尺破PB奪銀 目標獲得亞運資格

114年全大運田徑賽事,公開女生組200公尺決賽今(2)日在臺南永華田徑場展開,連三屆鍍金的國立體大張博雅以顯著領先締造四連霸,臺灣師大莊茵因獲得銀牌,國立體大鄭歆瑩緊隨其後,連兩屆銅牌作收。 100公尺決賽中,莊茵因就與鄭歆瑩展開激烈較量,雙方幾乎同時通過終點,經攝影判讀才由鄭歆瑩以11秒88勝出,莊茵因以11秒89屈居銀牌。今天兩人依然難分軒輊,莊茵因24秒41創個人最佳,以0.04秒差距壓過鄭歆瑩,獲得銀牌。 莊茵因先前的訓練重心不在200公尺,而是專注於自己專項100公尺的速度與技術,因此上屆沒有參加200公尺的賽事。今年老師帶來嶄新的訓練模式,從200公尺開始練回100公尺,自己在訓練中獲益良多,莊茵因說:「自己心態上也不太一樣,覺得自己有機會創個人紀錄,為何不去試試看?」 不管是在熱身、檢錄還是起跑前,莊茵因都會自己進行意象訓練,閉上眼睛模擬比賽時的狀況,她說這項老師傳授的技術相當實用,有助於進入實戰模式,也是她突破個人最高24秒71的關鍵。本屆短距離斬獲2銀的莊茵因,接下來希望能夠達到亞運標準,參加明年在名古屋的盛會。   與張博雅等頂尖選手交戰,莊茵因說相當緊張,因為張博雅「又漂亮、又高、又很強」,她認為自己有很多方面要跟她學習,秒數上就差了一大截,這次的對戰是個很好的經驗。 張博雅再次制霸200公尺賽場,回顧其中的過程,她說自己過彎的速度做得不錯,但比賽後段的速耐力需要加強。專項百欄的張博雅,今年賽季首次挑戰200公尺項目,對於初次參賽的表現,她認為成績相當不錯。結束全大運的賽事後,下一站是韓國亞錦賽,她希望能再突破個人的最佳成績。 114年全大運田徑成績 公開女生組200公尺決賽 金牌 國立體大 張博雅 24秒07 銀牌 臺灣師大 莊茵因 24秒41 銅牌 國立體大 鄭歆瑩 24秒45

高師林哲緯二度稱霸公開男3000公尺障礙賽。攝/吳妤宸
綜合

成功捍衛金牌 高師林哲緯跑出新生代驕傲

昨(1)日才在114年全大運田徑公開男生組5000公尺收下金牌的高雄師大林哲緯,今延續氣勢以9分13秒52輾壓其他選手,成為雙金得主外,也達成全大運3000公尺障礙賽二連霸的目標。 上屆春季盃3000公尺障礙賽以9分5秒87打破U20全國紀錄的林哲緯,近期在場上的表現也不容小覷,除了二月春季盃首戰10000公尺即奪金,今日他不畏壓力,再將金牌收入囊中。 本屆賽會在永華田徑場進行的田徑賽事中,臺南的太陽熱情款待各方選手,林哲緯特別針對此制定策略:「前段節奏放慢,2000公尺後開始提速,最後再全速衝刺。」賽前他怕身體不敵烈陽,選擇將完賽放在第一順位,第二順位為破大會紀錄。今日他圓滿完賽,儘管未能破紀錄,但在賽場上的表現令人欽佩。 國體風承顥在113年全中運3000公尺障礙賽以9分11秒57破大會紀錄,亮眼的表現有目共睹,全大運初登場要超越林哲緯也存在挑戰,今日槍響後,風承顥一路跟隨在林哲緯身後,直至最後衝刺跑才跟丟。賽後林哲緯也表示,幸虧自己在水池障礙保有優勢,才沒將金牌拱手讓人。 「不想設限,想在中長距離賽事做突破,成為臺灣排名在前的選手。」本屆林哲緯參與5000公尺和3000公尺障礙賽皆以金牌收尾,他也期許自己將腳步邁開,在更長距離的賽事也能插旗。而昨日賽事結束後,林哲緯也破戒去品嘗臺南美食,作為摘金後的獎勵。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公開男生組3000公尺障礙賽 金牌:高雄師大 林哲緯 銀牌:國立體大 風承顥 銅牌:臺灣體大 田睿祥

臺師鍾欣儒前兩屆400欄都屈居第四,本屆一舉奪金。攝/陳葦澤
綜合

臺師鍾欣儒創個人最佳奪金 國體林美秀用熟悉跑法摘銀

114年全大運田徑賽事,公開女生組400公尺跨欄決賽今(2)日在臺南永華田徑場開跑,臺灣師大鍾欣儒成為新科金牌得主,上屆金牌國立體大林美秀銀牌作收,彰化師大翁筠捷從上屆1分02秒41進步至1分00秒96,連續兩屆拿下銅牌。 鍾欣儒此役跑出59秒07,不僅是個人最佳紀錄,也是國內女子400公尺跨欄歷年第八傑,全國紀錄持有者是鍾欣儒的老師徐子茜(原名徐佩菁),於1998年曼谷亞運繳出驚人的55秒71。雖然寫下個人新頁,但鍾欣儒沒有太多反應,她將目標放在更遠的58秒甚至以內,這次成績「還不錯,但沒有到很開心」。 不過,拿下金牌對鍾欣儒來說仍意義重大,前兩屆她都屈居第四,本屆終於取得突破。她說其中關鍵是隊內的氣氛,只要全隊往同一個目標邁進,那大家就能一起向上,本屆臺師很多選手都打破自己的最好成績,這是很好的現象。 在備戰全大運時,鍾欣儒會先以400公尺的速度基準去跑,之後再把欄架加入練習,另外也有加強速耐力。回顧本賽季,鍾欣儒認為在後段的200公尺中,自己有掉速的現象,在關鍵時刻應該將身體往上壓,這也將是她能否實現自己58秒目標的關鍵。 另一方面,本屆銀牌林美秀,在400公尺決賽失利,因提前起跑而被取消資格,因此她在今天起跑前,有專注於調整自己的心情,力求以平常心的狀態參賽,最後也確實做到,能夠放鬆跑完全程,這是她認為自己本場比賽做得最好的部分,而需要改善的是第7個欄架過彎時沒能掌握好起跳時機。 林美秀透露,跟上屆比起來,她這屆感覺自己抓不到比賽的感覺,隊內整體少了一點競爭感,拿到金牌後變得鬆懈,這次的60秒90,已經是她今年的最佳成績了。去年的全國田徑錦標賽後,林美秀有改變策略,改用比較大的步頻,後來發現不適合自己,才在這一場改回自己練了多年的慣用步頻。 她說,如果明年有取得學籍,她希望能再次參加全大運,以打破59秒31、自己上屆奪金的成績為目標。 114年全大運田徑成績 公開女生組 400公尺跨欄 金牌 臺灣師大 鍾欣儒 59秒07 銀牌 國立體大 林美秀 1分00秒90 銅牌 彰化師大 翁筠捷 1分00秒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