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的棒球之旅未完待續。圖/熊偉提供
人物特寫

「因為喜歡所以堅持」 臺大熊偉的棒球哲學

「和隊友一起享受勝利的喜悅,又或是因為投不好害球隊輸球的自責,無論開心還是難過,棒球都陪我走過。」來自國立臺灣大學棒球隊的熊偉說。 「其實開始接觸棒球的原因很簡單,起初是家人都喜歡看棒球,所以就會一同觀看棒球賽事。」身為左撇子的他,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日職東北樂天的左投,內心的崇拜油然而生:「因為身邊很少人是左撇子,看到他是左投覺得很稀奇、很厲害,更加深了我對棒球的興趣。」雖然熊偉已經忘記該選手的名字,但那位投手英姿煥發的樣子便是他投入棒球的契機。 熊偉的棒球之路,可以從小二開始談起,雖然一路以來並沒有在科班受過專業訓練,但他透過不斷的努力來增進球技。「國小到大學遇到的教練很多,就是多去和教練學。隊友如果投得好或打得好的地方,也都會私下去跟他們請教。」上了高中、大學之後,更多的是自我訓練。熊偉在變化球上並不突出,為了突破自我,他會主動去詢問隊友投變化球的方式、鑽研不同握法,增加自己的投球武器。 談及大專棒球聯賽,熊偉最印象深刻的就是2021年12月4日的初登板:「那是一場很重要的比賽,第一局上去的時候緊張到腳都在抖。還好後來有穩住,透過捕手的引導,還有學長守備的幫忙,慢慢讓自己步入軌道,投得還算不錯。」該役是臺大與文化大學競爭分組排名第一頭銜的關鍵之戰,熊偉主投4.1局,投出四次三振,僅失三分自責分,首次在大專聯賽正式先發便拿下勝投,繳出亮眼成績。 經過這兩年大專棒球聯賽的歷練,熊偉坦言改變最多的是「心態」,以前會容易因為隊友失誤,導致投球節奏受到影響,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大二以後慢慢明白,心態要平穩,即便發生了什麼,都要穩住情緒,因為投手是要掌控局面的人。」 「棒球是興趣,該讀書還是要讀書。」面對課業與打球之間,熊偉有自己的兼顧模式。就讀臺灣最高學府的他,將『自律』的精神貫徹始終,堅信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才能事半功倍。打球時能暫時拋開一切,全心投入棒球帶給他的快樂中,放鬆片刻後,再重回學習的軌道。 熊偉從棒球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喜歡幫助人,更喜歡夥伴共同努力的過程:「一路以來因為都是打社團性質的球隊,自己的程度不錯能幫助其他人,很有成就感。自己更強的同時,大家也能一起進步,這就是我堅持到現在的原因。」 一直強調「態度至上」的他,特別崇拜味全龍的郭天信選手,尤其郭天信習慣在賽後,不管贏球輸球,都會對球場90度鞠躬,他在賽場上的拚勁以及尊敬的態度,都是熊偉努力效仿的精神。 近期學長藍翊誠加入味全龍,成為臺大第一位職棒選手,與學長有著同樣背景的熊偉,卻表示未來沒有打算追隨學長的腳步,相較於成為受人仰慕的選手,他更傾向從事幕後工作:「會去想怎麼讓球隊可以更受關注,或怎麼吸引球迷進場,是我很想去鑽研的。」也因此熊偉在大一下時加入中華職棒工讀,他直言這份工作對於人脈和處事上很有幫助。 談及接下來的目標,熊偉回應希望能幫助球隊進入四強。臺大近幾年都在16強止步,即便今年是戰力最好的一屆,熊偉仍自責沒能在平手局面守住,讓球隊再度飲恨與四強賽錯過。 「很想打一支全壘打。」大學以前是「二刀流」的他,進大學後因隊上較缺即戰力投手,才專心練投。熊偉期望未來能以學長的身分,傳授投球經驗和技巧,讓學弟能站穩投手丘,更企盼自己能重拾球棒,成為學弟身後最堅強的後盾。

汪聖偉(持球者)為臺大橄欖球隊隊長,帶領球隊團結一心。圖/臺橄校友黃聖凱先生提供
人物特寫

汪聖偉:從籃球到橄欖球 跨越自我的試煉

高中時期,汪聖偉為了一圓籃球夢,加入彰化高中籃球隊。儘管球隊連三年打進全國八強,但上場機會不多的他,經歷一段迷失自我的低潮。進到國立臺灣大學後,他在一次體育課中遇見橄欖球,從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真諦,重拾對競技運動的熱情。如今汪聖偉是臺大橄欖球隊隊長,過往經歷,讓他更能理解隊員的心理,帶領球隊團結一心。 難以言喻的板凳心聲 「其實我國中是田徑隊隊長,因為真的很喜歡打籃球,所以高中才決定加入籃球隊。」在高一生日前夕,汪聖偉懷抱夢想加入彰中籃球隊。彰中籃球隊隸屬乙組,汪聖偉在校的三年,皆晉級全國八強。除了在104學年拿下冠軍,更培養出如政治大學後衛王振原、臺灣大學後衛許致銓等公開組球員。人才濟濟,使得起步較晚的他,在高中籃球生涯坐足板凳。 汪聖偉回憶,高三時要準備學測,又花了很多時間自主加練,好不容易才獲選為聯賽的正式球員,卻沒有多少上場機會,一度陷入低潮。與身旁的隊友有著好感情,但面臨決定出賽名單之際,彼此卻又轉變為競爭關係。「常常練完球就以上課為由,說要先離開球室,其實路途上流的都不是汗而是淚。」這樣的壓力,讓汪聖偉在心裡漸漸築起城牆,變得孤僻。 影響人生的關鍵人物 不過,也是在這段高中歲月,汪聖偉遇見改變他生命的人。「當時只要有人願意給我一點鼓勵,我就覺得很奢侈。」球隊教練之一蔡宗儒,常常私下花時間激勵汪聖偉,對球員一視同仁的他,不論能力高低,都以相同態度對待,這讓汪聖偉決心為球隊付出。 在高三賽季的最後,全國決賽階段,汪聖偉自認無法在場上幫助球隊,但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轉向在場下用其他方式給予貢獻。當同梯隊友都在場上時,汪聖偉願意在看台上幫忙錄影,在場下奮力為隊友喊聲,發揮無私的團隊精神為高中劃下句點,也為他接續的運動生涯埋下伏筆。 大學踏入全新戰場 高中畢業,汪聖偉透過學測申請進入臺大園藝系。與此同時,過去的隊友許致銓考取森林系,教練蔡宗儒進入臺大男籃執教,兩人熱情地邀約汪聖偉進入球隊,再續前緣。然而,汪聖偉隱藏內心的情緒,以加入社團為由回絕,「其實我都會偷偷去看他們練球,但真的不願再碰到那些壓力,所以選擇逃避。」 在大一下學期的一堂體育課中,汪聖偉體驗了英式橄欖球運動(Rugby)。他對橄欖球感到不可思議,「我高中過不去的坎,就是認定自己只是角色球員,沒想到這項運動中,所有人都是角色球員。」更令他驚訝的是,教練莊國禎親口邀請他加入校隊。過往在籃球隊的經歷,「被需要」的感覺,是汪聖偉一直缺乏的,因此他毅然決然答應莊國禎,就此踏入橄欖球的世界。 轉換跑道之際,汪聖偉感受到兩項運動極大的不同,「打籃球要進球並不難,但橄欖球要得分卻很艱辛,沒辦法只靠一己之力。」他點出,橄欖球隊中很少有明星球員的存在,因為不管多厲害,對方只要派3個人來擒抱(Tackle),就無法再往前進。相較於籃球,橄欖球隊更注重團隊配合,一次達陣(Try)的關鍵不在於某位球員,而是由許多球員的分工層層堆疊而來。這樣的團隊精神,正是汪聖偉所追求的。 揮別陰霾,薪火相傳 睽違25屆,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於110年復辦橄欖球,汪聖偉卻在首日的第二場比賽,遭逢腳踝傷勢,無法繼續健康出賽。在那刻,汪聖偉彷彿又陷入高中時期,無法上場的陰霾。不過正是高中的那段經歷,讓他這次可以很坦然地面對傷勢,「我信任我的隊友們,我也知道在場下該怎麼幫助球隊,所以就趕快把重心放在下一場球,畢竟比賽還沒結束!」可惜因受國內新冠疫情影響,主辦方於5月14日宣布暫停賽程,臺大橄欖球隊本屆參賽的七人制與十五人制賽事,僅能在前項留下第六名的成績。 經過兩年訓練,大四的汪聖偉在今年當上隊長,他直呼:「壓力很大!」由於臺大橄欖球隊的組成相當龐大,隊上囊括大學部與研究所球員,要協調出適合的練球時間並不簡單。另外,汪聖偉也要負責跟校友會溝通。臺橄校友會涵蓋各年齡層,成員在社會上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汪聖偉表示:「臺大橄欖球能屹立不搖75年,OB(畢業校友)的支持是最大因素,因此傳承學長意志是我的重要責任。」 儘管肩負重擔,汪聖偉不忘在訓練之餘,照顧隊員。因為高中的經歷,讓他更能體會球員的心理,對表現相對普通的球員,給予適時的鼓勵與支持。做一位有感染力的人,是他擔任隊長的一大理念。在未來,汪聖偉夢想到偏鄉推廣教育,下個學年將因修習教育學程延畢,也將持續為球隊付出。回首過往,他感慨地說:「很感激曾經感染自己的人們,往後我也會繼續影響更多人!」

臺大女籃碩一後衛葉祐瑜(左),以一般生身份站穩先發。圖/葉祐瑜提供
人物特寫

臺大一般生葉祐瑜 闖公開一級女籃挑戰自我

108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女一級,國立臺灣大學闖進六強,寫下隊史新猷。當時,隊上的先發組合,除了有該季助攻后許庭瑜、阻攻后葉依婷,許硯筑、吳瑋茹也都是赫赫有名的HBL球星。然而,名單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她是葉祐瑜,來自北一女中的一般生。 夢想的萌芽 在高中時,葉祐瑜是「北一籃乙」的一員。北一女除了由體保生組成的甲組校隊,還有這麼一群熱愛籃球的女孩。她們會利用午休時間練習基本動作,偶爾也會跟其他乙組校隊進行友誼賽,唯一使葉祐瑜感到惋惜的,是她們無法參加正式比賽。也正因如此,經由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保送臺大大氣系的她,決定要加入臺大女籃,一圓高中時期的夢想。 然而,葉祐瑜的球隊之路,並非平步青雲。106學年,臺大靠著李慶雅、康韡䕒等主力的發揮,順利在公開二級奪冠,晉級下年度的公開一級賽事。葉祐瑜當時才大一,只能在場邊做著記錄數據的工作,並觀察著學姊們在場上的一舉一動,鮮少有上場機會。 壓力帶來成長 到了大二賽季,才出現轉機。當時,葉祐瑜被指派為新學年的副隊長,隊長則是來自HBL名校陽明高中的許硯筑。新官上任的她們,擔心球隊剛升上一級無法適應強度,便勤於帶隊練習。身擔重任,對大一球季幾乎沒有上場經驗的葉祐瑜來說,是一大考驗,「我記得那年賽季壓力很大,每場比賽前都很想吐,還有一次真的吐出來。」她坦言,當時對自己很沒信心,甚至希望隊上的比賽都不要被轉播,畏懼觀眾們的批評。 然而,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打倒葉祐瑜。為了跟上體保生隊友們,她努力加強體能,「進攻的組織跟防守的觀念,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唯一能跟體保生抗衡的方法就是練體能。」隨著賽季進行,她每個週末都會到操場做自主訓練。練球的過程中,也會主動向許硯筑、許庭瑜⋯⋯等人請教。辛苦建立的基礎,讓她在場上待了更長的時間,做出更多貢獻。賽季結束,臺大順利保級,葉祐瑜也站穩先發,信心不減反增。 四年過去,現在碩一的葉祐瑜,在一級已有49場出賽紀錄,其中只有一場不是先發。儘管生涯的場均得分4.8分,並非特別出色,但她卻找到自己在場上生存的方式。「場上沒有分體保生或一般生!」葉祐瑜強調,「只要站上場,就要專注比賽,大家都是一樣的球員。」這樣的心態,使她能夠與隊友建立良好溝通關係,雙向地交流想法,讓彼此共同成長。 學生運動員的淬煉 「臺大女籃就像一個平台,讓過去沒有機會的一般生,能跟體保生站上同一個舞台。」葉祐瑜認為,臺大女籃在全體保生的公開一級賽場裡,可以視作一個另類的存在,鼓勵著更多學生,有信心去擁抱他們的興趣。她更覺得,這支組成多元的球隊,可以讓大家都變得更好,「場上我們有問題會問體保生,到了場下要是微積分讀不懂,就換我們罩!」 然而,球場和課業終究免不了衝突,要做一個學生運動員,就必須背負相對的壓力。臺大女籃的球員們,除了有各自的課業要應付,同時又必須花時間精進球技,面對一級的高強度賽事。葉祐瑜就讀海洋研究所,出海實習一去就將近十天,都無法練球。也因此,她意識到打球跟課業的衝突難以避免,重點在於時間的安排是否恰當。論及如何兼顧兩者,球隊的教練曾郁嫻影響她很深。 曾郁嫻曾代表臺灣師大在公開一級女籃出賽,大學畢業後轉換跑道,選擇攻讀體育學博士,並致力於研究女性運動相關領域。這樣的經驗,不但可以作為隊上體保生的模範,學著適應多元的大學生活,也讓一般生更深刻了解,籃球與課業能夠同時並行。作為臺大女籃的教練,再適合不過。 由於年齡的限制,明年將是葉祐瑜的最後一個賽季。在未來,籃球將慢慢離開她生活的重心,卻仍舊是她最喜歡的興趣。她也樂於返回母校,與學妹分享經驗,發揮影響力。總括自己的學生籃球生涯,葉祐瑜沒有絲毫後悔:「加入臺大女籃是我最正確的決定。」勇於挑戰,不畫地自限,葉祐瑜在公開一級女籃正寫下獨特的故事。

臺灣大學跆拳道隊長孫楚媛。攝/張庭毓
人物特寫

全大運最終戰不留遺憾 臺大孫楚媛的跆拳之路

「在經歷滿坑滿谷的挫敗後仍留了下來,回過頭來會感激那個始終沒有放棄的自己。」110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跆拳道項目,一次集滿金銀銅三個獎牌來自國立臺灣大學的孫楚媛,憶起十六年的跆拳道生涯,笑著如此說道。 大一練習對打時不慎摔斷前十字韌帶,開刀後因復健進度落後,直至隔年全大運仍尚未痊癒,歷經一年四個月才正式回到道場練習。在全大運前三年中,個人品勢除了大二那年因傷棄權,總是一輪遊從未進過複賽,第四年皇天終於不負苦心人,一路過關斬將闖進決賽拿下第七名,不過孫楚媛卻對自己所打出的決賽內容不甚滿意,懊惱地說:「也許是因為第一次打PK賽,內心真的很慌亂,對當天的表現還是會感到可惜。」所幸她能夠迅速調整心態、拋開低落情緒,專注接下來的雙人和團體賽事,加上隊友也發揮穩定,最終取得雙人銀牌、女團銅牌的好成績。 而在53公斤級對打賽事中奪得金牌的她,由於兩年前的傷帶給她心裡極大恐懼,好一陣子都不相信自己的身體,甚至賽前一次正式的對打練習都沒有的情況下,對於這個結果也是喜出望外,尤其是讓她印象深刻、難以言喻的金牌戰:「分數跳到101的時候,聽到樓上隊友們喊著『臺北101!』,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那種奮力攻擊、如此熱血的感受,帶給我最純粹的快樂。」 跆拳道於孫楚媛而言和學業同等重要,同時也是紓緩壓力的管道,並透露能去練習就是她每個禮拜最開心與期待的事,努力過程中所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更使她樂在其中。然而過去一年的瓶頸期,也曾使她感到茫然,並意識到自己陷入迴圈找不到前進的出口:「踏出舒適圈、有新環境刺激,才有機會突破困境。」這也是為什麼她選擇到品勢國手教練李晟綱門下進行訓練,「是他幫助我突破成績,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大幅的進步,給予我滿滿肯定和鼓勵!」 最後一次全大運劃下美好句號,意料之外的豐收也讓孫楚媛毫無遺憾地走向尾聲:「千言萬語都說不清楚跆拳道在我生命中有多重的份量。也讓我發現,當你如此熱愛一件事情時,再忙碌都能為它留下時間。」目前就讀護理系的她指出,接下來會進醫院實習,有時間的話也許會參加全國運動會。回顧這十六年看待跆拳道的心態,她認為當自己用更從容的態度去看待它的時候,才能真正享受練習與比賽,並提到:「盡可能從容,但不接受有半途而廢的理由。」最後也感謝在這段重返賽場的過程中給予她幫助與鼓勵的每一個人。

曾英率領成大闖入全國賽。攝/潘君綺
人物特寫

跨越大專聯賽三層級 曾英的「執籃路」

「如果把大專聯賽三個層級形容成賽車比賽,在甲一就是看不到車尾燈,甲二就是我看的到車尾燈,而且我知道有一天我追得上他,在一般組我可以跟他並駕齊驅,甚至可以開始思考戰略如何攻擊對方。」在國立臺灣大學經歷過公開一二級,延續至國立成功大學讀研究所,建立起一般組女籃連結的曾英這麼評斷各層級的比賽。 非科班出身 無畏挑戰報考北一女球隊 自從小五被同學找去打球後,曾英就對籃球樂此不疲,有好一段時間除了讀書,剩餘的時間就是與朋友在球場上奔馳。就讀籃球名校七賢國中的她僅是一般生,多少耳聞籃球隊創下的佳績,與朋友玩票性質的打著籃球,竟也逐漸燃燒心中的小宇宙。 「當時就想說去考考北一女的籃球隊。」考完基測後,曾英對家人提出了想法,因緣際會下也參與七賢籃球隊兩個禮拜的訓練。然對於非科班出身的曾英,要與一群體保生競爭仍太困難,落榜並不意外,所幸基測成績還能讓她上高雄女中。 以讀書為重的高雄女中,在曾英進去的幾年前,校隊的運作就已停止,唯一能接觸籃球的就是「籃球社」。而讓曾英看見曙光的是每年以校為名義參加高雄體促盃的比賽,高一看著學姊參加,高二當上幹部,滿懷期待去滿懷期待去詢問原教練是否有意願再帶隊,卻被拒絕,曾英的沮喪與不解也達到最高點,所幸隨著球社訓練,也奠定不少籃球的觀念與基礎,到了高三下定決心讀書時,教練答應帶隊了,在課業與籃球之間掙扎的她,仍選擇了完成自己小小的夢想。很幸運的,那年除了在體促盃拿到亞軍,學測也成功申請上臺灣大學,早就瞄準臺大女籃的她,學測考完也不閒著,找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女籃提前適應所謂校隊的訓練。 黃金時間一分鐘 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 加入臺大校女籃後,曾英的籃球視野隨之變寬,見識與體保生的差距,大一那年,球隊還在二級,面臨傷兵潮也讓她獲得不少上場機會。大二補進體保生許硯筑、葉芷伶和許庭瑜,以及原本就在隊上的康韡嘉和李慶雅,曾英的上場時間被壓縮,也讓曾英在心態上有些消極,體能隨著賽期那幾天沒有練球而下降,「記得有一場,教練突然讓我打了15分鐘,我下來後喘得要死,那場打完我就下定決心,不管有沒有上場,都要做好準備。」因此,沒有上場比賽的那幾天,檢討完曾英會去間歇跑維持體能。臺大女籃不負眾望拿到隊史首冠,挺進公開一級。 「上場後只給你一分鐘,搞清楚場上發生狀況,一切都快到無法思考,所以只能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球隊升上一級,身為一般生的曾英體驗越級打怪,然要打怪也要有機會上場,臺大在一級的環境中掙扎生存,調度自然也越保守。偶爾上場的一分鐘,戲稱為「垃圾時間」,對曾英來說卻是寶貴的「黃金時間」,練習與上場時間不成正比,更讓讓曾英興起放棄的念頭。 「有時候想自己是不是沒有資格繼續待著了,但是回頭想起高中,是多麼想要在這裡,在這裡練球是多開心的事,對我來說會加入球隊,從來就不是因為比賽,是因為喜歡練球、喜歡進步。」曾英在臺大校女籃待滿了四年,自主訓練和晨投也不馬虎。兩年的一級體驗上場時間38分鐘,不到一場40分鐘比賽的時間,也帶點在一級未完成field goal的遺憾,曾英仍帶著熱情前往下一個階段。 秉持理念 創立成大一般組 「我想要在一個可以讓我進步的層級。」得知考上成大研究所的那刻,曾英與臺大隊友徐婕庭便開啟了「創立一般組」的道路,兩人利用各種管道聯絡到成大公開一級林欣仕教練,並下臺南與其討論想法。然找齊球員與教練仍是一條艱辛的道路,開學第一週兩人到成大球場當起球探,好不容易在大專盃報名截止日湊齊隊員,且找到願意帶隊的教練。 雖然近兩年的成績都是全國首輪遊,然秉持著「希望讓每個肯努力肯為籃球付出 的人都能有機會上場」,曾英與徐婕庭身為隊上大學姐,努力做到讓每個球員都能在場上享受籃球的魅力,隊上也從第一年倚重兩人得分,到今年得分能夠多點開花,才是在成大創立一般組最大的收獲。 「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曾英人生的每一個選擇,總伴隨著籃球的熱愛與執著,她近似瘋狂的投入籃球,而看著她深陷其中的朋友,正也親眼見證了她的「執籃路」。

臺大女子橄欖球隊。攝/曾馨儀
人物特寫

無所畏懼 打出女力新世代——臺大女子橄欖球隊

「我覺得橄欖球是你得直接面對恐懼,它就在你面前,你必須要去有所行動。」 塵土飛楊的草地上,哨音響起,比賽宣告結束,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場上的球員喜極而泣、相擁在一塊,頂著高溫32度的豔陽,熬過去年整季苦無比賽,終於迎來勝利的喜悅。她們是國立臺灣大學女子橄欖球隊,是國內少數全由女子球員組成的橄欖球隊,至今邁向第六屆,也是110學年度全大運的金牌得主。 臺大女子橄欖球隊於2015年,由「大學姊」陳咨羽創立,球隊起初多由外國學生組成「八國聯軍」,一度僅剩下三位球員,隨著她們努力在校園中推廣,現在反倒是國內學生居多。 橄欖球是個持球時向前奔跑,卻只能「向後傳球」的運動,若想要阻止隊手前進,必須用自己的身體和對方抗衡。三年級的彭美琪在朋友的盛邀下加入球隊,不過談起對方剛提出邀約時,她說:「我都跟他們說『不可能』!因為在刻板印象裡,橄欖球要撞,又很髒,感覺很恐怖!」她仍記得第一次的練習內容是spin pass,儘管一直出錯,卻激起她想做好的好勝心,這一待就讓她成為了現任隊長。 女子賽事組中,臺灣大學和真理大學是唯二的參賽者,兩隊將進行三次的對決,由勝場數較多者奪金。首場賽事,兩隊無人達陣,以平手收場,次日由臺大於上午先以10:5獲得一勝。下午,女子組第三場賽事安排在當日的壓軸,臺大再以14:5,取得第二勝,摘得桂冠。 男子橄欖球在眾多大專院校深根多年,許多OB「學長」熱情到場邊為自家學弟加油,當他們在場邊觀看這場女子組賽事時,不禁驚呼:「那是女孩子耶!」 「他們聽到的時候都會變臉說:『你們這麼瘦、這麼白、這麼小隻!』」大一的新生范佳雯憶起每當介紹自己的球員身分時,大家總面帶不可思議的的反應。一同加入球隊的同學兼隊友陳怡安也進一步解釋道:「感覺大家對於橄欖球都有一個既定的印象在,一定要很粗壯、很有肌肉。」其實不然,如同多數運動,橄欖球的入門並不受身材限制,球隊會依據不同身形的球員,分配在場上適合的位置。 「我會覺得為什麼這個運動男生可以、女生沒辦法做到?沒有這種事啊!為什麼會覺得女生她們花時間練習只是玩玩?那對於她而言真的太可惜了!」教練林曜偉在球隊創立的第二年掌管兵符,回首當時,他來臺大打球,卻意外遇見了這群也想在草地上奔馳的女孩。 「有些人的觀念可能是女生沒辦法做到這些,但我想打破這個概念,像是跟她們處在一起越久,我越能站在她們的立場去思考。」當大家在討論男生的打法時,林教練會反過來思考,依照女生球員的身體素質,給予不同的指導方向。球員在球隊中,除了在技術上有所收穫,其中更重要的是球員之間的「牽絆」。 橄欖球隊這群女孩而言,是一項相當新鮮的運動,從無到有的過程,讓她們獲得許多成就感,練芭蕾舞多年的姚佩程,熬過初期的體能門檻,尤其喜歡與隊手身體對抗的訓練過程。入隊不滿一年,談放棄仍太早,陳怡安笑道:「其實過了一個檻之後,就不會想放棄了,因為會對球隊有了感情!」從球隊聚在一同收操、吃晚餐、談心事,無形中,這些小小的舉動便串連了彼此。 「我覺得動力是球隊給的,因為隊上不只有球員,還有球經、治療師、教練,他們都很願意為球隊做任何事情,因為他們想讓我們進步,我當然也會有個動力,想提升自己的動力去給球隊一些什麼。」范佳雯感性地說道。姚佩程也分享道,集訓期間,球經會在晨練時一起準時到球場集合、提早幫她們張羅早餐,結束替她們整理球衣,這些溫暖的舉動,是支持著她們前進的動力。 躍躍欲試的大一球員幸運在今年能參與首場大盃賽,同時,隊上的主力學姊也迎來最後一役,其中包含歷任隊長——陳亭羽與林采璇。 遙想這些年,橄欖球帶給她們的不只是戰勝恐懼,還有信心,「打球的時候可能會面對到比自己大隻很多的隊手,但你還是要按奈住心中的恐懼去抓他、撞他,我覺得這個運用在生活中會讓自己更有自信,遇到再大的困難、壓力,想想在場上的對手,就覺得沒什好怕的了。」林采璇笑指自己的牙齒,曾因為強力的碰撞歪掉,家人因而出現反對她打球的聲浪,那段歷程隊她而言才是最大的挑戰。 經歷手指骨折開刀的陳亭羽,在贏球那刻流下眼淚,「當下真的好感動,但我也是很害怕,撞完對手覺得好痛,但又要爬起來,結束的那刻想起來還是會很害怕,但是要去接受那個情緒是一直存在的。」即便曾因為打球受傷,林采璇也不想輕言放棄,甚至在先前的比賽,邀請了家人來觀賽,與他們分享橄欖球的樂趣。 不論比賽勝負,能再站上球場比賽,已是件彌足貴的事,對於球隊的期許,林采璇表示,「我真的希望她們打得開心,雖然自己會在意輸贏,但以更長遠去想,會希望她們每場都打得開心,這樣她們才會想繼續打下去!」 那天賽後,真理大學高舉著雙手與她們道別,兩隊高喊著辛苦了,並相約著明年再見,屬於她們的橄欖球之夢,會一直續寫下去。

臺灣大學暌違21年再度登上一級舞台。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睽違21年再戰一級 臺大男籃全一般生的勝利哲學

那晚,這群大男孩圓了21年來眾所盼望的夢。這支全一般生的球隊,不開獨招、沒有體專生,這群喜愛籃球、熱血打球的學霸,卻一舉登上一級舞台,創造經典戰役,隊長許致銓說:「 我們做了一件『Bigger than us』的事!」109學年度富邦人壽大專籃球聯賽,臺大在公開男二級預賽以6勝1敗、分組第二打入16強,先以精彩逆轉一分差勝交通大學,再以三分差險勝臺北商大晉級四強,下季晉升一級。隨後敗給強敵萬能科大,在季軍戰以70:64擊敗臺中科大,成為本賽季男二級季軍。 距離上次登上一級舞台已是21年前。87學年度臺大榮獲男二級殿軍,隔年88學年度以一級第九名作收。當先前學長創造歷史時,這一群大男孩,都還只是個懵懂的小孩。20年後的今天,他們已經連續三年都在四強大門前止步,本屆打破魔咒順利晉級,而下屆究竟能不夠再創隊史最佳,值得關注。 談到今年同樣闖進八強時的心情,球員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放下勝負、不想著贏。許致銓談到賽前有幾個學長是這麼對大家說的:「不會贏啦!放開來打最重要!」越不想著勝利,成功從而到手。 面對北商關鍵戰役,飆出五計三分球的謝長霖,回想打八強賽的前幾小時,騎機車載著今年報銷的張建爾並對他說:「如果我這場投五個三分球,我們是不是就一定會贏?」除此之外,他描述賽中投進第三個三分球,逼得對方叫暫停時:「平常對我蠻兇的連潔琳學長衝過來抱我、摸我的頭,那種被認可的時刻是美好的。很感謝以前的學長們,我們的成功是建立在他們的基礎上,沒有他們之前的努力就不會有臺大男籃今日的成功。」 「看到隔壁不認識的同學在看YouTuber拍我們進一級的影片,還有在路上遇到陌生同學穿著我們的隊T,喊我的名字恭喜我們,才意識到,真的晉級一級舞台這個事實。」決定繼續攻讀臺大研究所的陳威樺,一直到回學校才感受到這份震撼,晉級對他們來說,並不只是男籃的事,臺大全體對籃球充滿熱情的每一個人,同樣都感受到這份喜悅。 勝利的背後,除了球員們的努力、球經組的無悔付出和教練團的教誨。「數據分析團隊」在背後默默付出是臺大男籃心中的無名英雄。這個團隊自朱永弘老師、楊致寬教練創下,全員都是球員以外的同學擔任,進行數據記錄、影片剪輯、檢討報告等工作。 最特別的是,數據團隊中有多位甚至不是臺大的學生。有來自東吳法律系已考取律師執照的學長、北醫藥學系已通過藥師國考的同學、清大計財系的學長全都是帶著熱情自願加入。投入的精神也一點都不輸球員,時常剪輯影片到三更半夜,積極搜集敵情、分析戰術,對於今年的勝利,他們絕對功不可沒。 隊長許致銓認為「薪火相傳」最能代表臺大男籃的球隊文化。陣中碩二大學長吳天友、四年級的王允忠,明年都將離開球隊,談到這些日子以來的感言,他們都非常感謝曾經教導自己的隊友、學長,儘管那個人與自己年齡相仿,就算學到的只是件小事,也能成為生命中的一大助力。吳天友回憶大一的某天半夜,學長和他一起投籃,向他分享球場上的經驗,也毫無保留地說出對他的建議。從那刻起,吳天友期許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學長,他說:「現在回頭看,我應該有做到吧?」因為受到隊友的幫助,而也把這份心力傳承下去,這就是屬於他們的球隊文化。 隊中成員來自各系,從牙醫系、電機系到材料系等,時間分配成了臺大男籃的必修學分。熬夜唸書、徹夜做作業、加上清晨訓練等種種挑戰,都考驗著每一個球員,而他們不失職。不一定要是臺大學生,也不一定要踏上最高殿堂,但臺大男籃的自律絕對值得學習。 不是球員們不在乎輸贏,而是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已經學會用一樣的心態面對。隊上的精神領袖王允忠談及:「因為我們沒有大意的本錢。我想這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後,可以用努力、努力、再努力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會輕易放過自己。」沒有得失心、沒有沮喪,只有「不能懈怠」。 展望明年的一級舞台,勢必得面對其他一級球隊不斷招兵買馬的風潮,是否改變訓練模式,還得待教練團決定。不變的是,銅牆鐵壁般的防守、鞏固籃板,這兩項今年取勝的關鍵,球員們仍會再加強,不以此而滿。許致銓認為,防守是籃球場上最不需要天份、最不會失常的,面對更高一級的舞台,勢必得將自己的優勢再進化。

臺大隊長許致銓感謝家人朋友支持,懷抱著傳承使命,無私奉獻。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學生時代最後一哩圓夢路 臺大男籃學長們的心聲

睽違21年再闖一級殿堂,對這群剩下不到一年學生時光的學長來說,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無非也是人生一大里程碑。他們即將面對他們生命中重要的抉擇,有的人決定延續學生身份,再與這群如同家人般的隊友繼續拚搏,有的人則選擇將這份榮耀留在心中,將更大的夢想寄託在後輩身上。不論如何,臺大魂,一定會永留在這些大學長們心中。 吳天友- 「邁向另一里程碑 用行動力挺後輩」 隊上的老大哥,在球隊待了五年。從武陵高中一直到臺大研究所,一路上都是人人口中的學霸。總是把籃球放在前面的他,也絲毫沒有荒廢學業。學生時代最後一年闖進一級,對吳天友來說心情上反而平靜,他說:「如果還有一年,一定會奮不顧身。但因為知道真的就到這了,該結束任性的學生籃球,好好邁向人生下一個里程碑。」他同時表達出對最佳搭檔連潔琳的重視與信任,相互陪伴近六年,外出比賽永遠住同一間默契不言而喻。 吳天友對加入球隊至今、所有帶領過球隊的教練們表達最真摯的感謝。此外,吳天友期許自己能像當初影響自己的學長那樣,幫助學弟。「相信自己、面對挫折、少說多做」是吳天友留給後輩的一席話。吳天友也承諾,明年這個時刻,一定到現場為臺大男籃加油。 許致銓-「王牌隊長經驗傳承 無私奉獻滿懷感激」 許致銓是隊員口中球技高超的隊長,陣中王牌後衛,成為隊上核心角色。原本大四這年,想為了自己的未來離開球隊。但是他的那份責任心告訴自己要達到傳承的目標才行,就像一直以來劉以仁學長無私地陪他分析影片、早起自主訓練一樣。只要緣分還存在的那一刻,他就會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享受比賽、輸贏不擺第一的精神在臺大男籃中打轉。還不確定自己是否將繼續為球隊效力,同時不希望再次打斷自己原有的人生規劃。不論如何,除了盡一己之力,他也在學弟身上寄予厚望。最後,他想對他的家人和朋友說:「我的固執很善良,謝謝你們的支持。」 謝長霖 -「去向仍是未知數 只求不忘初心不留遺憾」 謝長霖還沒確定未來的去向。談到是否會因此再戰一年,他表示,仍在思考什麼樣的結果才能不留遺憾。不論如何,那些平常和球隊一起的每個最平凡小日子,跑17趟邊線,和子惇練投籃都會永遠記得。對謝長霖來說,臺大男籃就像一群夸父追日的逐夢者。因為籃球而相聚,而他也希望緣分能如家人般長久。   「喜歡,只能讓人共享樂;而愛,才能讓人共患難。」這句話是謝長霖認為對台大男籃的最佳註解。一路以來除了感謝,他也希望這個充滿愛與夢想的文化,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陳威樺-「因禍得福再進化 再續緣份拚一級」 課業、職涯規劃等各方面量,陳威樺早已決定延畢,同時也將延續球員身分;延續與這群像家人般的隊友的緣分。 在大三那年,因為前十字韌帶傷勢開刀,缺席了好一段時間,起初有些落寞與挫敗,復健後,今年再度站上場,陳威樺回顧受傷那段時間對他造成的影響,他說:「因為受傷期間的沈澱,讓我到現在回歸球場,雖然運動能力跟以前比差了很多,但表現卻比以前好了。」有了受傷後的意外收穫,除了感謝教練團與物治組的信任和幫助,讓他更珍惜每一次能出賽的機會。陳威樺更形容籃球生涯就好像有籃球之神眷顧一般,沒有再受傷,順利地打完賽季,更達到晉級目標,是何其幸運。 王允忠-「珍惜剩餘時光 不捨球隊大家庭」 「看著自己打籃球用的大後背包,想著因為不會練球、不用帶很多套衣服和球鞋,再也不會把它裝滿,心裡就很感傷。」回想著與球隊的點點滴滴,在想著離別那天即將到來,王允忠心裡滿是不捨。 心思細膩、觀察入微的他,總能帶給球隊很多活力,和所有的隊友都相處融洽,永遠都帶給隊友很大的鼓舞作用。王允忠也表示,和所有隊友的連結都從臺大的籃球場開始的,不論離開之後是否還有聯繫,感情是否依舊要好,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珍惜每一次相處的時光。 最後,他在畢業前有段話想對球隊的每一個人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學弟們!未來的一級舞台就交給你們了!我會在台下為你們加油打氣。」

臺灣大學隊長趙品鈞在弟弟趙庭緯籃球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圖片/趙庭緯提供
人物特寫

築夢踏實 兄弟之情助長追夢者趙庭緯

「無論哪一方面,哥哥對我來說是目標、角逐的對象,更是我心中的偶像。」108學年度UBA大專籃球聯賽一般男預賽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對決弘光科技大學一役,彰師趙庭緯繳出18分7籃板2抄截,預賽扮演球隊進攻要角幫助彰師木鐸籃球隊拿下勝利。他能擁有優異得分能力全是源於國立臺灣大學男二級隊長趙品鈞。 膚色黝黑、身高181公分,來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三年級、擁有泰雅族血統的趙庭緯,在家中是老么,從國小田徑、國中棒球、到高中大學籃球都是追隨哥哥趙品鈞的腳步成長,趙品鈞也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升高中的盛夏之際,朋友邀約兩兄弟一同鬥牛,讓趙弟弟體會到籃球「破網」的快感,使他與籃球結下不解之緣。 成長之路,相約武陵球場磨練 趙庭緯、趙品鈞兩兄弟自高中後分道揚鑣,選擇具有乙組籃球校隊的武陵高中及桃園高中試圖找出自己的舞台。趙庭緯曾短暫加入桃園高中籃球隊,因渴望更高強度、更系統化的訓練,他也積極找尋更多訓練機會。弟弟對籃球的熱愛,趙品鈞看在眼裡,也在他無助之時伸出手,邀請他跨校訓練。「當我想要學更多技巧的時候,我哥會留下來和我在室外全黑的球場一起討論、鑽研。」兄弟倆對於籃球的堅持與喜愛並未因外在因素停止,反而加深兩人更深層的情誼。 「感謝武陵高中籃球隊不把我當外人看讓我跟著練習,武陵高中的練球環境也讓我更加渴望進步。」自律而充滿競爭力的環境使趙庭緯成為武陵球隊的「另類球員」,一同接受正式訓練,雖不能跟球隊一起「南征北討」參加比賽,但受武陵高中團隊氛圍感染的他,很多比賽也會到場邊加油。「那時我哥在北區複賽投進準三分準絕殺後,我高興地叫了出來。」他回憶起武陵進北區複賽的心情,就像是自己贏下比賽般興奮,也由於這份「團隊感」,更渴望下段旅程的籃球路。 傷痛中成長,一展大將之風的彰師主將 剛入大學之際,對校隊充滿憧憬的趙庭緯參加籃球隊考核並順利入選,準備一圓籃球夢的他卻在比賽不慎摔傷脊椎,大一賽季因此報銷。「那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多愛籃球,看著其他人在場上奔馳,而我就只能在旁邊看,真的很痛苦。」趙庭緯深感受傷最難以忍受不是生理痛苦,而是心理上經歷的復健期,必須壓抑自己渴望打球的心。「有次真的受不了上場偷打,最後連夜坐高鐵回北部物理治療。」他體會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最後決定暫時退隊。養傷期間,他透過哥哥比賽的影片持續鑽研,奠定他大二球技爆發的契機。 經歷傷痛的趙庭緯在校內系際盃中東山再起,出色的表現使他入選校內明星賽並獲明星賽最佳球員,日後受球隊學長招攬再次進入球隊,這次他學會保護自己,更珍惜上場機會。「再次回到球場時,其實還是會對受傷有陰影,但你必須去克服它,不然你會永遠停在那不會進步。」遠在臺北的哥哥也扮演精神導師,鼓勵他堅持下去。不願放棄熱愛的籃球,加上哥哥的全力支持,傷癒復出的趙庭緯更加努力訓練,不僅練球最早到場完成課表,練球完續留練投。勤奮認真的態度也讓他在大二賽季中多次攻下雙位數分數,逐漸站穩球隊核心進攻手的角色。 延續哥哥意志,盼新學年再創佳績 大三賽季,趙庭緯將球隊得以進軍複賽歸功於大學啟蒙教練吳宣平、林翰均對他的重用,同時優秀的表現讓到場支持的哥哥趙品鈞現身說法,「小時候我們感情很不好,長大後發現他其實把我當成目標在追逐。在籃球場上也會互相切磋、交流,閒暇之時我會把技巧、觀念與他分享,或許也因此我們感情、球技才會越來越好,他對我來說就是不可或缺的家人。」弟弟的重要性對趙品鈞來說不言而喻,趙庭緯的成長路上也充滿哥哥的痕跡,從國中展開旅途、高中跨校練習、最後大學分享交流經驗,一路上受哥哥幫助許多,在他需要時伸出雙手拉拔他,並在築夢過程鼓勵他勇往直前。畢業季剛過,兩兄弟將在未來的路上各奔西東,帶領臺大男籃連續三年叩關八強的趙品鈞未來打算出國研讀,而趙庭緯大學生涯最後一個賽季也希望連同哥哥的份一起,領導球隊打出佳績。

臺大男足前鋒長澤重宇。攝/隆棋芳
人物特寫

一級賽場的菜鳥 「初學者代表」長澤重宇

106學年度拿下UFA大專足球聯賽公開二級男子組冠軍後,國立臺灣大學以全員皆為一般生之姿闖入公開一級殿堂,這支球隊球員組成相當多元且豐富,其中一位便是揮別陪伴自己成長點滴的日本後,18歲時來臺求學的長澤重宇。 「我一開始就有訂一個目標,就算我是初學者也可以踢臺灣一級的比賽!」長澤從國中開始接受了六年的日本正規籃球訓練,卻在來臺灣後決定轉換跑道,他說:「在臺灣打籃球大多都在室外,但是那種手感我真的很不習慣!溝通跟戰術上的想法也不太一樣。」反而足球不管在什麼國家都在室外進行,再加上先前在日本就一直將足球視為一種興趣在培養,所以他決定在大一下加入系足,大二下便進入校隊,認真算起來球齡其實僅有一年半,卻能夠在一級賽場上奔馳,他自信幽默地說自己是初學者代表,可以作為一個目標給大家信心。 不過他看似一步登天的背後,其實也有過力不從心的時候。高中時專攻籃球的長澤練球認真,技術層面也不比隊友遜色,不過卻在重要的比賽前被教練以身高不夠高為由,奪走了登錄比賽的資格,而取代他的更是一個高中才開始接觸籃球的新手,這樣的挫折曾讓他難以忍受,不過長澤卻也以此為契機,每週更額外與社會人士對練累積經驗,雖然因此「花了一堆錢」,但他說:「我想那時候放棄了會後悔一輩子吧。」後來也順利奪回先發,他坦言,有了那次經驗後自己的精神層面變得更為成熟。 在球隊中長澤的球齡算是最短的,對於能夠加入球隊,甚至進入30人名單他覺得滿是幸運及感激,雖過去在日本足球僅僅是生活中與朋友的共同興趣,不過來到臺灣後足球所扮演的角色卻顛倒過來,變成認識朋友的媒介,除了僑生、系所同學以外,朋友幾乎是透過踢球認識,對於進入大學後才開始適應全然不同環境的他,足球無形中成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來到臺灣後,長澤也明顯感受到臺日的差異,他認為臺灣人相較起來很喜歡運動,不過卻也大多僅停滯在興趣階段,他提到以足球為例,日本從小就有專業的培養隊,整個培養的系統更緊密而不間斷,且上面更是有職業隊,相較起來發展更好更有機會;在教學上日本的風格也較為細緻,什麼樣的情況適合用右腳還是左腳都相當注重。而另一項較大的不同則是在足球的盛行程度,在校園中受到關注的不外乎是籃排球,反觀自己在練球時如果不小心將球踢出運動場外,還會被責罵。 先前曾有限制外籍生人數的規定被提出,若真正被實施則將勢必對外籍生佔球員數量約略一半的臺大而言是一項挑戰,不過長澤則是另有看法,他認為在這樣的規定限制下,對臺灣的足球環境來說並不是好事,若參賽的人數、隊伍快速下降的話,對整體的發展並不會有什麼幫助,應該先從制度、從環境開始改,最後才會是這樣的規定限制,就如今年的一級戰場竄出了巴西軍團南華大學,打破了過往的四校稱霸也不嘗是壞事。 不過因一級隊伍間傳統強權與他校的實力鴻溝明顯,臺大仍在考慮要繼續征戰一級,亦或是自行降至二級,下學年度能否在一級戰場上看見長澤重宇仍是未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足球將作為一個個連結他自己與他人的存在,持續創造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