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鈍劍好手陳致傑三度出戰世大運。攝/大專體總
世大運
擊劍
鈍劍陣容延續亞錦賽佳績 銳劍睽違八年再戰世大運
559
綜合 報導
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擊劍賽事於7月17日在德國登場,中華隊本屆參加3個類別、共9位選手出賽,除了連三屆與會的男子鈍劍,還有繼2017臺北世大運後、睽違8年再亮相的男女銳劍好手參戰,力拚突破歷屆成績。
近年在國際賽歷練下,男子鈍劍逐步展現團隊戰力,成為本屆代表隊一大亮點。陳弈通、陳致傑、許勝閎六月先在亞錦賽合作,奪得團體銅牌(當時另員為郭均祐),他們八強擊敗上屆銀牌韓國、四強40:45惜敗上屆金牌中國,最終名次與香港並列,為世大運前的重要實戰經驗。
其中陳致傑曾於2019年拿坡里世大運男子鈍劍個人賽名列第5,刷新中華隊世大運擊劍最佳個人成績,將三度參戰的他,在亞錦賽也取得個人第5的突破,近期狀態高檔。陳弈通曾為2018年雅加達亞運代表隊最年輕的擊劍選手,2024年巴黎奧運先在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奪冠後,成為中華隊睽違36年首位重返奧運殿堂的男子擊劍選手。兩人再攜手上屆班底岳哲豪,將以豐富經驗與新血許勝閎聯手出擊。
陳弈通曾參與巴黎奧運,大賽經驗豐富。資料照/大專體總
男子銳劍則由徐浩、林韋宸、陳品叡與吳祥慶組成,四人近兩年分別持續參加亞洲錦標賽、亞洲盃及世界盃等國際賽事,也是國內各錦標賽的常勝軍。此外,徐浩和陳品叡二月初先參加塞爾維亞舉辦的世界青年男子銳劍錦標賽,徐浩更是一路闖進36強,雖最終不敵義大利選手,但也獲取寶貴經驗。
吳米雅是本屆唯一的女子鋭劍選手,今年六月她在亞錦賽擊敗哈薩克選手進入16強,並和勁敵中國選手正面對決,從開賽落後3分追至14:14,最終以決一劍惜敗,展現其與亞洲頂尖選手高強度對抗的能力,也作為世大運賽前的重要歷練。
擊劍分為鈍劍、銳劍和軍刀三種劍種。鈍劍的得分部位是軀幹,攻擊時必須掌握進攻權;銳劍得分範圍為全身,不需要進攻權;軍刀可用刺擊或劈打,得分部位限上半身,同樣需顧及進攻權。個人賽比賽時間為三局,每局3分鐘,或先達15分者獲勝。團體賽由每隊3名選手輪流出賽,採九局接力制,每一局比賽的目標分數為前一局的基礎上再加5分(如第1局至5分、第2局至10分,依此類推),率先累積至45分的隊伍即為獲勝。
中華隊自1995年福岡世大運首次參賽擊劍賽事以來,中間曾缺席5屆,自2011年重返賽場後,2017年主場出戰更曾派出女鈍劍、銳劍、軍刀及男銳劍各項好手,最佳成績為陳致傑於2019年創下男鈍劍個人第5,本屆將再力拚個人及團體賽的突破。
2025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擊劍代表隊
男子鈍劍:陳弈通、陳致傑、岳哲豪、許勝閎
男子鋭劍:徐浩、林韋宸、陳品叡、吳祥慶
女子鋭劍:吳米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