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體張倖原險勝1公分奪金 林家佑三級跳屈居銀牌
「今天這種感覺真的是前所未有,整體銜接都非常順利!」臺灣體大張倖原在奪金後興奮表示。 114年全大運田徑賽事,一般男生組三級跳遠決賽30日在臺南永華田徑場舉行,臺體新秀張倖原與陽明交大林家佑皆跳出14公尺03,實力旗鼓相當。最終張倖原以第二佳成績13公尺88險勝林家佑的13公尺87、1公分之差奪下生涯首面全大運金牌。 根據田徑賽規定,當選手最佳成績相同時,將依「次佳成績」判定名次,若仍無法分出勝負,則繼續比較第三佳、第四佳,直至分出高下,若全數相同,則以「最早跳出該成績者」為勝。因此雖兩人最佳皆為14.03公尺,最終由張倖原奪金、林家佑摘銀。 張倖原表示,這是他首次參加全大運,從高三才開始規律練習三級跳的他,原本主攻100公尺跨欄與跳高,是在某次訓練中被教練發掘轉項,才有機會站在今日的舞台。「這次比賽前目標就是金牌,也真的做到了!很感謝老師和跳部的同學們。」他也笑說,下屆會朝「連霸」邁進。 銀牌得主林家佑則從高一開始轉項三級跳,中學時期以短跑為主。他坦言,原本國中畢業後打算放棄田徑,卻在一次高中運動會中跳遠成績出色,才決定繼續走下去。此次賽前他在陽明交大校內與隊友共同備戰,「其實今天狀態還蠻好的,幾乎沒有遇到亂流」。 對於與金牌擦身而過,林家佑展現樂觀態度,給予自己精神喊話:「我已經拼盡全力了,第二也沒什麼好遺憾,明年再繼續加油!」 114年全大運田徑 成績 一般男生組三級跳遠 金牌:臺灣體大 張倖原 14公尺03 銀牌:陽明交大 林家佑 14公尺03 銅牌:僑光科大 吳傑倫 13公尺89

臺體李允辰破大會稱王 國體黃浩文告別戰跳出個人最佳
三級跳遠好手臺灣體大李允辰一個多月前才以16公尺35晉升國內第二傑,今(8)日在111全大運跳出16公尺36,不僅打破去年自己創下的16公尺11大會紀錄,同時再度刷新個人最佳成績,朝打破全國紀錄的目標更進一步。 今年三月底李允辰在111年全國大專院校田徑公開賽跳出16米35奪金,刷新個人生涯最佳,也達標亞運門檻16公尺15。本屆全大運表現備受矚目,然而他前兩跳未能完成,第三跳躍出15公尺25保住決賽資格,但略遜國立體大陳駿霖的15公尺49。 第四跳時李允辰受到左小腿抽筋影響,僅跳出14公尺88,但隨後在第五跳跳出16公尺36,打破去年由自己創下的大會紀錄16公尺11,再度刷新自己最佳成績,但在第六跳時拐到右腳,沒能挑戰前輩乃慧芳的全國紀錄16公尺65。 他表示,幾週前拉傷肌肉,雖然恢復到可以比賽,但對於蟬聯金牌並沒有絕對的把握,且在賽前熱身時又小拉傷,在這樣的狀況下還能突破自己,已經相當滿意,目前由於亞運、世大運皆延期,李允辰的短期目標是每次出賽成績皆維持在16公尺以上,並在訓練過程中持續提升技術,為各規劃中的賽事做準備。 國立體大在此項目收獲兩面獎牌,黃浩文15公尺67摘銀、陳駿霖15公尺49奪銅。最後一年征戰全大運的黃浩文跳出個人最佳成績,對告別戰的表現相當滿意,他說:「前陣子練習時沒有這個水準,大多落在14公尺2、14公尺3左右,心情很受打擊。」但今天第三跳就超越15公尺,使他重拾信心,繳出個人最佳表現摘銀。 黃浩文跳出15公尺67時一度暫居第一,隨後才被李允辰超越,對此他笑說不會想競爭,「為自己而跳」是他抱持的信念。不同於陳駿霖延畢的決定,黃浩文確定將離開田徑舞台,唯一想給學弟妹的忠告是「專注」,不要因為其他事物的新鮮感而對田徑失去專注,是他大學四年來的深刻體悟。 111全大運 田徑 公開男生組三級跳遠 金牌:李允辰(臺灣體大) 銀牌:黃浩文(國立體大) 銅牌:陳駿霖(國立體大)

臺體大李允辰三級跳遠破大會紀錄 目標挑戰亞運、世大運
「每場比賽必須維持在16公尺以上,你才有可能再次衝擊你自己的最佳成績。」臺體大李允辰繼寫下U18三級跳遠全國紀錄後,今再於110年全大運繳出16公尺11的成績,改寫大會紀錄(原紀錄16公尺8)登頂封王。 臺體大李允辰過去以訓練「跳遠」為主,受惠文高中蔡欣憲恩師指點後轉攻「三級跳遠」,短短不到一年的訓練時間,即打破長達21年的U18全國紀錄。因運動條件優異,高中畢業後就讀臺灣體大,並進入國訓中心持續精進自我。 對於這次賽前的設定,他表示這次破大會紀錄僅是他的次佳成績(個人最佳16公尺22),並解釋他給自己的目標與規劃,「其實我與教練賽前的目標設定,是要讓自己維持在16公尺,每場比賽必須要讓自己維持一定水準,這樣才有可能再次突破自己的最佳成績。」 李允辰於跳遠場準備起跑前,有一個專屬自己的加油方式,起跑前先以手指向沙坑,展現自己對於「跳得更遠」的企圖心,這個專屬動作也讓在場所有人,格外關注這位田徑新星。他表示會這麼做是為了提振自己的氣勢,「不論是跳遠還是三級跳,我覺得站在跳遠的跑道上,必須讓自己更有企圖心,上了場就是要比別人更有氣勢,總不能上了場氣勢就先輸了吧!」 下一場賽事即將代表臺中出戰全國運動會,每場比賽對他而言,都是他磨練的過程以及成長的養分,並希望自己能夠更加精進,站穩國際舞台,他說:「比較長期的目標是挑戰明年的世大運以及亞運,現在的每場比賽就是努力達到自己的標準,才有機會再突破自己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