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UVL或是TVL的賽場,陳朝璽認為重要的是珍惜在場上的一分一秒。照片提供/Volley Photos
人物特寫

國北陳朝璽「離鄉闖蕩,鴻『舉』必有期」

從小因運動能力極佳而結緣排球的陳朝璽,在國中時即擔任舉球員,並與隊友創下建國國中在乙級聯賽的冠軍歷史,本來想在此為排球生涯劃上句點,但因聯賽表現亮眼,意外收到內湖高工教練的邀請,進而踏上甲級排球之路。 挑戰北漂後的新生活 為了挑戰更高的舞台,陳朝璽毅然決然支身離鄉,從桃園上來台北就讀內湖高工,大學則進入國北教大。而甲組和乙組最大的差別在於技術與心態。練習時,陳朝璽發現隊友的動作都相當扎實,且更能夠專注地投入長時間的訓練中,與當時的自己有著明顯的差距,讓剛加入球隊的他飽受打擊,也意識到甲組競爭激烈的事實:最終能上場比賽的球員,並不是練習次數最多、最認真的人,而是當下表現較佳且更有機會為球隊得分的人,也就是結果遠重於過程。 雖然不適應北漂後的新生活,但幸好有家人的支持與關心,使他得以快速振作,並學會了如何消化情緒與壓力,保持樂觀的態度繼續前進。 孕育獨有的舉球風格 高中時陳朝璽面臨了「舉球」與「攻擊」的二度轉換,起初認為是教練願意給他機會,使他得以肩負場上的不同職位,但在經歷位置轉換的過程中,他發現原來其他球員的角色定位比自己更明確且有更穩定的表現,才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持續為球隊效力。也因此,無論是擔任舉球或攻擊手,在比賽中表現較不穩定時,陳朝璽會與隊友產生比較心態,甚至懷疑自己並不適合現在的位置。 然而陳朝璽明白要勝任好一個位置並不容易,需要時間還有不懈的努力,才能達成最終的目標,既然這已是他排球生涯的必經之路,就去接受,並把該做的任務盡力做到最好。雖然陳朝璽後悔無法專一地在同一個位置進行訓練,但也因為他在高中前兩年擔任過球隊的攻擊手,使他再回到舉球時更能做出意料之外的攻擊,成功將兩個位置的經驗融合後,孕育出陳朝璽能攻能舉的獨有風格。 拼盡全力,證明自己 升上大學來到國北後,因為隊友都是來自各高中球隊的好手,而且幾乎皆是企業排球聯賽TVL—Conti的固定班底,所以隊內競爭會較國高中時期更激烈、殘酷,而剛加入球隊的陳朝璽在舉球上的表現並不穩定,未能受到林顯丞教練的青睞,故第一年並未被登入企排的名單當中,因此讓他在訓練時的態度變得消極許多,甚至有放棄打排球的想法。 幸虧球隊的大學長吳信賢很關注陳朝璽的狀態,並即時給他一記當頭棒喝,嚴肅地說:「我知道你很難受,但繼續擺爛並不會改變什麼,如果你不去踏出第一步,就永遠只能在原地,你要想辦法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給教練看!」後來陳朝璽花了一段時間消化,明白自己必須重新站起來,努力去學習增進個人技術,並和自己喊話:「大學就只有四年,不拼白不拼啊!」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一年後,陳朝璽證明了自己,除了登入TVL的名單外,也在UVL展露頭角,和陣中的學長們一同進步、勇奪佳績,在109學年度收下國北在大專排球聯賽的校史首冠。 轉眼間來到加入球隊的第三年,陳朝璽現在已是國北陣中讓人倚賴的學長,亦是球隊的主力舉球員,而他在學弟郭柏毅的身上看見自己過去的影子,並效仿學長們的方式,幫助他調整心態,在挫敗中找回迷失的自己。 陳朝璽的排球哲學 現在的陳朝璽不論是在大專或是職業的賽場上,皆已是陣中不可或缺、眾所周知的舉球好手,他認為不論在哪,只要心理狀態良好,能自在地應對場上的任何狀況,就是現在他該做的事,而更重要的則是享受並珍惜在場上的一分一秒,因為他將在一年後從兩個聯賽中畢業。 雖然排球將在陳朝璽的人生中暫時吿一個段落,但對他來說,「排球」不僅是陪伴他升學的一項工具,「打排球」更讓他學會了如何抗壓、與人相處,並在未來的職場上也能受益無窮。

慈濟大學嘎造.夷勾總能在關鍵時刻替球隊建功。攝/謝旻蒨
人物特寫

排球場上的王者 慈濟大學嘎造.夷勾

110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一般男子組預賽,慈濟大學對上國防醫學院的比賽中,慈濟大學嘎造.夷勾多次的重砲攻擊,以3:2(23:25、28:26、29:27、20:25、15:6)為球隊拿下勝利。活潑開朗的他,在球隊除了擔任開心果外,也是關鍵時刻,給予對手致命一擊的狠角色。每當球隊處於落後狀態,他總是能突破對方防線,大膽進攻替球隊打回追平分。 嘎造.夷勾來自花蓮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是位熱情的阿美族大男孩,原本國小打籃球,升國中時因學校沒有籃球隊,就轉而接觸排球,逐漸開啟他對排球的興趣。經過一段時間後,嘎造.夷勾在訓練上遇到挫折,導致有放棄的念頭出現,他表示:「那時打的沒有很好,且排球隊為社團性質,沒有人陪打,沒有一個動力在。」之後便毅然決然地拋下排球,跑去騎腳踏車,好幾個月後,才有人找他回去打球,這一回去,就一路打到了畢業。 國中畢業後,嘎造.夷勾選擇高中體育班(排球專項)作為升學管道,卻也因此與家人起了爭執,家人認為,國中打排球是以休閒運動為目的,但高中以排球為專項就不太能接受,畢竟台灣排球運動員的職涯壽命非常短,後續經過一番溝通討論,家人最終決定放手尊重他的選擇。 經他人介紹,嘎造.夷勾來到東方工商,到了一支甲組球隊,訓練和比賽張力比以往更大,他表示:「那時接發球都不太好,李國源教練和學長就會特別『關照』,壓力還蠻大的。」但也因為如此,他非常感謝教練和學長,讓他的球技與日俱進,也在東方工商奠下穩定的基礎。 然而,升高三那年,排球隊停止收人,隊上剩下的6個人必須轉學。嘎造.夷勾被安排轉到基隆商工,剛來到新環境時,他覺得程度有所落差,心態也有點不太一樣,不像以前有高強度的場面、有學長們在場上帶領。因此,他決定要做得更好,以自身過去在甲組的經驗,在場上帶領這些乙組球員,從顧好自己變成顧好整隊,將這份責任背在身上,承擔起經驗傳承的角色。 如今身為慈濟大學校隊男排的重砲,嘎造.夷勾常以一句話激勵自己:「不是因為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期許自己能跟最喜歡的球員洪榮發看齊,帶領球隊在場上大放異彩,締造佳績。

慈濟大學章丞儀(中)率隊力拼突破創校紀錄。攝/章宏達
人物特寫

人高志氣也高 慈大章丞儀率隊力拼突破創校紀錄

110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一般女子組預賽,慈濟大學對上佛光大學的比賽中,慈濟大學章丞儀以強力的發球和攻擊,以3:0(25:9、25:7、25:8)為球隊拿下勝利,大二的她儼然已逐漸站穩先發位置,成為隊上不可或缺的選手。 從小就高別人一顆頭,章丞儀國小時身高就來到168公分,被問到有沒有想過去打籃球?她表示,自己連運球都很有障礙,也不喜歡和人撞來撞去,所以排球對她來說比較適合。國二的時候,被學姊相中的同班同學拉著章丞儀一起去參加排球校隊徵選,因緣際會下, 兩人同時進入校隊,開始接受正規訓練。 經過嚴格的正規訓練後,章丞儀自國三那年開始出賽,當年卻一場比賽都沒贏過,國中的她沒受過什麼挫折,感到非常絕望,覺得自己為什麼付出這麼多努力,卻始終沒有讓球隊有一點起色,更產生「是不是球隊缺我一個也沒差?」的負面想法。 好在有家人的支持,鼓勵章丞儀把練球時間當成固定運動就好,不要放太多壓力,開心打球最重要,加上自身本來就不太喜歡念書,練球可以不用去晚自習,也沒什麼不好。 升上高中後,章丞儀選擇繼續打排球,家人也都非常支持,甚至高三學測前還是讓她持續練球。只要成績不要突然退步得太離譜,參加校隊、營隊、各種活動,家人都會鼓勵她多方面嘗試,章丞儀說:「我覺得能夠擁有這麼開明的爸媽真的幸運!感謝爸爸媽媽這麼支持我打排球,感謝教練肯定我,感謝所有隊友一起努力才有現在的我!」   在排球這條路上,章丞儀非常感謝國高中時期的教練——黃巧妏老師的特別栽培,讓她進入球隊後短短3個月就能上場,甚至和高中的學姊們打社會組比賽,即使那一年都沒有成績,但對她來說,教練的肯定就足夠她一直堅持下去。 如今身為慈濟大學校隊女排的主力選手,章丞儀表示,爸爸的一句話讓她印象很深刻:「做任何事情要『做好』,而不是『做完』」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像打排球一樣,即使被教練肯定,對於自己的球技還是要不斷的自我要求,不允許自己當溫室小花。記取爸爸愛的叮嚀,章丞儀將帶著家人及隊友的力量,期望能在今年大專盃突破創校紀錄,打進8強。

110學年大專排球聯賽球員熱身。照片提供/李權紘
人物特寫

盡人事聽天命 「權」由老天安「排」

中原大學締造新猷勇奪110學年度UVL公開一級男子組冠軍,抱回隊史首座金盃。球員們各個表現亮眼,其中大二的李權紘引起眾人的關注。儘管不是每場都有上場的機會,仍把握每次能表現的機會。在場下的熱情也絲毫不輸給加油團,身為團隊氣氛擔當,李權紘私下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 從沒想過會成為運動員到真心愛上排球 由於先天體型因素,李權紘從小就不敢嘗試運動,在一次因緣巧合下,被國中的校隊教練看中潛能,當時李權紘仍絲毫沒有打算走上排球這條道路。直到教練說服了李權紘的父母親:「既然不愛讀書就去打球吧!」正式加入球隊後漸漸喜歡上這種高強度的訓練方式。 樂天知命,故不憂 談及排球路上面臨的挫折,李權紘提到,高一放假與朋友相約打球,結果意外傷了膝蓋,傷口的疼痛,加上當時沒能如願選上亞青國手,讓李權紘一度萌生了想放棄繼續的念頭。不過,只要一想到隊友對高中排球聯賽八強的渴望,自己又身為隊上主力球員,有責任帶領大家共同前進。儘管在畢業前夕最終止步於八強,但能達到名列八強的目標對李權紘來說高中生涯已經不留遺憾了。 第二個令他印象深刻的挫折發生在剛進大學時,教練希望他可以從副攻手轉成大砲手,但李權紘認為自己接球能力較差、發揮不好,導致上場機會減少,這兩年的大專決賽也很遺憾沒能場場都跟隊友一起奮鬥。儘管他總是展現出嘻嘻哈哈的一面,但私下也難免會有失落,面對挫敗雖然會難過,但李權紘在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時總是告訴自己:「該努力的部分做到了就問心無愧,一切還是聽從上天的安排。」 除了大專賽場,李權紘談到在企聯的表現時他表示,對於自己的表現還算滿意認為自己上場時刻都有盡力把握住,但也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希望可以更好。他也非常感謝表現不好時有學長林政瑋及黃仁威開導,此外,自己平時也會藉由唱歌來排解壓力,因此才能較快調適好。   面對質疑自己個性不正經的言論,李權紘說:「懂你的人自然會理解你,對我來說那就是我盡力表現的狀態而且享受非常當下,這樣的表現能使我更全心全意投入在比賽之中!」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自大專聯賽冠後的休賽期間,李權紘不忘持續自我訓練,他認為,既然技術不夠,那就從體能方面彌補,期望自己能夠更進步,增加上場的機會。最後,對於未來目標,現階段他只想把球打好然後順利畢業,順其自然,但如果沒能往排球方面發展,他就會往大學讀的專業發展,以工業與系統工程為主,平時的他也會去跟一些社會人士切磋球技,對李權紘來說排球也是一個讓他拓展人際、結識人脈的跳板。

臺灣體大女子排球隊合照。圖/陳裕安提供
人物特寫

力求升級更求未來發展 臺體大女排走出自己的路

「比賽結束,陽明交大以3:0獲勝。」110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公開二級最後一張升級門票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拿下,在陽明交大隊員們歡呼慶賀時,有一群人正落寞地面對隊史首次連兩年苦蹲公開二級的事實。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女子排球隊,過去在大專排球聯賽長期卡位公開一級,不過近兩年成績不盡理想,109年名落公開一級第十名而遭降級,110年挑戰回歸也失利。對於球隊近兩年的挫敗,教練陳裕安不憂心,更自信表示目前的不順遂僅是重建工程的「陣痛期」。 「不能只會打球」 陳裕安看重多元學習 臺體大女排隊三年前開始由教練陳裕安全面執掌兵符。與過去帶領中華男排時專注於勝負的理念不同,陳裕安回到母校執教後,積極培養選手們球技外的各項能力。從撰寫企劃書舉辦活動,到經營社群平台行銷球隊,陳裕安都嚴格要求選手執行到位,藉此培育她們出社會所需要的能力,也讓選手學習為偏鄉付出,回饋社會。 「我希望我的選手出社會後能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藉此讓大家看到加入臺體大的未來性。」在臺灣排球大環境機會有限的同時,陳裕安希望能在大學四年的時間塑造選手們的品性、能力,讓這些小學妹們未來發展不受限,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他期待,透過學姊們多元學習的成果,能夠吸引更多高中排球好手加入臺體女排,也能得到企業的支持與幫助,讓排球學子可以在打好球的同時,也在各行各業遍地開花。 與升級僅一步之遙 選手抗壓性不足成絆腳石 臺體大女排本季聯賽預賽階段表現不俗,不料進入四強後苦吞二連敗,無緣升級。對於決賽的失利,隊長陳妤絜認為問題出在抗壓性,「大家底都很好,只是心態上不足,比賽經驗不夠,導致在場上會猶豫、不果斷。」另外,其他隊員也點出今年團隊氣氛較不熱絡,向心力的缺乏也是球隊敗北的原因之一。 找到問題並著手解決 臺體女排拒絕重蹈覆轍 即使近兩年成績不理想,陳裕安仍肯定球員實力,他表示,接下將利用友誼賽補足球員實戰經驗,增進球員抗壓性。至於團隊默契不理想的問題,陳裕安期盼透過暑假球員們一起辦理營隊能有所改進,「在球場內大家可能有矛盾,但到了場外她們必須互助合作,默契跟信任能藉此建立起來。」除了教練之外,隊長陳妤絜對球隊也有抱負,她表示自己將帶頭調整比賽時的心態,並全力加強團隊向心力與凝聚力,「帶領學妹重闖一級的舞台是我最大的責任!」  堅持理念不動搖 陳裕安放眼美好未來 「我的夢想很大,成效沒有辦法立竿見影,但我知道我在做對的事。」即使會因帳面成績受到懷疑,但幾位畢業生在職場的順利發展,蓋過了球隊連續兩年屈身公開二級的窘境。正式接手球隊進入第四年,陳裕安將繼續堅持自己的理念,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體大女排隊將成為人人稱羨「球打得好,畢業後發展更是好」的球隊。

躍上公開一級決賽賽場的張以潔。攝/大專體總
人物特寫

最熟悉也最陌生 張以潔從零開始

110大專排球聯賽甫圓滿落幕,球員組成皆非體育相關科系的中山大學也躋身女子組公開一級六強行列之中,其中大三隊長張以潔,高中更來自乙組球隊。國小時隨著姐姐的腳步一同加入排球校隊,回想起一路的過程,她說: 「打排球讓我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人。」 清楚經歷挫折是必然  中山大學屬於公開一級球隊,也曾是連續多年衝擊四強的常客,可想而知,訓練與比賽上的強度對於乙組球隊出身的張以潔來說,必然存在著一段難以想像的落差,因此大一剛入學的她,當時心中滿是挫折與壓力,並坦言:「簡直可以說全部打掉重練,發現很多觀念我都沒學過,不像之前只要在場上站對位置就好了,剛進來的時候,我晚上還會躲在棉被裡一個人偷哭一下。」 盡力做好每一分 學姊從旁陪伴與支持  為了努力追上大家的腳步,在場上會要求自己做好每一項指令,場下則是找時間到操場跑步額外鍛鍊體力,因為張以潔深知她能做的只有儘快補強自身實力的差距,其中學姊們的存在也讓她知道自己並不是單打獨鬥,尚未入學的她便明白一旦選擇中山大學就讀,就代表將來須挑戰公開一戰場,而隊上同校9年的學姊小鹿(林舒羚)便是張以潔願意接受磨練的其中一個原因,「知道她也在,就會比較心安。」在課業方面,另外一位學姊也成為她安定的力量,她提到:「還有一個今年要畢業的學姊,小沒(洪宜鳳)也是電機系的,她也很常會幫我。」 「氣氛好了,球自然就會好。」 今年擔任隊長帶領中山重返六強的張以潔,笑稱自己其實不是個主動的人,但隊長一職須在教練與球員之間「打好關係」凝聚向心力,「我知道我該跳出來,觀察與關心隊友狀況,球隊低迷的時候,心情就要先顧好,如果我突然想到甚麼,也會用訊息傳一下。」她也意識到個性非常慢熟的她,這一年不但增添了不少自信,更重要的是,還間接為她比賽時攻擊方面的表現帶來正面影響,使她在場上更加果斷與篤定的出手。 感謝因排球而結下許多緣 四處打球結交球友也是張以潔熱衷的事情之一,「而且球友們不是只有限定校內,他們會是各縣市或是各種職業,很好玩。」她雀躍的說。如今將升上大四,經過了三年公開一級的洗禮,無論心態或球技層面,張以潔顯然收穫不少,相較大一的慌張與挫折感,現在眼神中則是充滿了自信與堅定,相信在各種挑戰中持續成長的她,在未來的賽季中,能帶領學妹們打出一場場好球!

趙宇陽。攝_曾馨儀
人物特寫

趙宇陽 與球之間

自109學年起,國立清華大學二度平隊史最佳成績,在UVL大專排球聯賽連續兩年拿下男生公開一級的第六名。對於更穩定的表現輸出,可以看見清大球員們在場上有著和以往不同的企圖心,而主要調度場上一切的舉球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更是時常在轉播平台上被球評提起。他是就讀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大三的趙宇陽。 誤打誤撞舉球路 國中時因為非常好動,體育老師剛好是學校排球隊教練,因此邀請趙宇陽去球隊嘗試看看,原本以為是小時候覺得最帥的運動-籃球,沒想到竟是自己不那麼熟悉的排球。進入球隊之後,在融入練習的過程中,正想著自己要當最帥氣的攻擊手,結果因為隊上舉球員剛好因故離開球隊,教練認為他很聰明,於是請他接續擔任隊上的舉球員,趙宇陽笑說:「真的是一路上被騙進來的欸!」 自我到合一 以這有趣的過程進入到排球世界後,他順利就讀東方工商的排球隊繼續打球。在選擇大學之際,原本一心向著台灣師大,最後卻來到清華大學。他坦言,一開始只想去當時最強的學校,可能因為身材劣勢而落選;同時,因為清大的學業風氣興盛並且十分競爭,也很擔心自己的學業表現會跟不上而無法專心練球。 所幸,進入清華後都還算順利,課業還能跟上,讓他有時間專心在排球上。不過,大一時隊內的練習風氣並不好,讓他和大學長們有過幾次爭吵。幸運的是,他遇到幾位有志一同的同學隊友,才漸漸調整訓練模式,並且一起設定目標,擁有進入公開一級四強的志向,讓球隊穩定成長,漸進目標。他也很感謝上一屆以身作則的學長許立農,帶著球隊一起在公開一級闖蕩,讓整個球隊合一向上。 「趙宇陽舉球真的很大膽。」轉播時總是會聽到球評這樣評價他的風格。提到自己的舉球風格,他說:「其實我也是到大學聽到球評說,我才發覺自己的舉球真的和別人不太一樣。」日常練習的舉球位置,他都不害怕在賽場上使用,比賽時不會特別選擇保守的球風,而隊友也很習慣,這種模式成為趙宇陽、同時也是這支球隊的特色風格。 未來之路 最後,提到他的未來展望,趙宇陽抱持著開放心態,他認為若能有機會去打企業聯賽,那當然要去闖一闖;同時,在最後一年的大學生涯裡,盡力去尋找自己的第二專長,為職場預備道路。

蕭宜正在110學年度UVL公開一級預賽擁有好表現。圖/蕭宜正提供
人物特寫

面面俱到 蕭宜正的排球成長之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校區男子排球隊在109學年度UVL公開二級奪下冠軍,今年甫重返公開一級,預賽便與傳統名校彰化師大打了一場五局大戰,各界認為此次陣容非常完整,可望衝擊決賽。交大男排這兩年加入了一位大賽經驗豐富的球員,率領球隊一步一步邁向隊史最佳成績,他就是就讀百川學士學位學程二年級的蕭宜正。 跳脫框架 勇敢冒險 國小時因為運動神經好開啟了蕭宜正的排球生涯,畢業後順勢進入北安國中就讀。身處JHVL強權球隊,面對聯賽的壓力,每天總是投入大量時間練球,排球等於是生活的全部,三年下來,這讓蕭宜正思考著究竟這是不是未來想走的路。考慮到職業球員的壽命問題,以及大學若繼續就讀體育相關科系,畢業後教職的取得也有一定難度,因此蕭宜正進入內湖高工後雙管齊下,除了練球,也利用空閒時間補習,希望能跟上學業進度外,更替自己在選擇大學時增添更多可能。 高中三年下來,蕭宜正成功入選U18、U19與U20培訓隊,並在高三成為內工隊長擔起球隊重任,最終成功以體育專長錄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百川學士學位學程,主修電機,即將踏上與過去捷然不同的旅程。 球,學之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2018年成立百川學士學位學程,以特殊選才的方式招收不同領域的佼佼者,而百川學程中第一位以體育專長入學即是蕭宜正。進入交大後,電機相關的課程本就艱澀,比起其他同學,需要付出更多心力來完成作業和準備考試。 雖然重心轉移到學業上,蕭宜正仍會參與球隊的練習,交大男排皆由非體育相關科系的球員組成,相對而言蕭宜正無論是在球齡或經驗上都豐富許多,「我是場上的教練,他們是我場下的教練」蕭宜正認為人與人之間很多時候都是互相的,練球時他可以給予技巧、細節上的建議,而在學業上遇到問題則可以請教隊友們,讓他在球隊中既有付出也有收穫。 精彩篇幅 未完待續 提到接下來大學的目標,蕭宜正希望能更精進學業,未來朝著申請碩士班努力,另一邊則是期待自己能與球隊繼續在公開一級闖蕩,拿下決賽門票。也許學業和排球之間的平衡是蕭宜正持續要努力的課題,但他早已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替自己完成許多不可能,期待他這個賽季接下來的表現,為交大男排寫下更多新紀錄。

臺師大一般組男排。照片提供/翻轉排球volleycube
人物特寫

從壓力中尋找突破 臺師大一般組男排力求最完美的團隊整合

臺灣師範大學歷年各校隊成績顯赫,從排球、籃球到各單項運動無一不培養出許多頂尖選手,而除了一級球隊之外,從籃球到排球、從男生到女生,都另有一般組的球隊同樣積極的訓練,他們對於運動的熱情,不會因層級而有所改變。今天要介紹的這支球隊就是臺師大一般組男排,這群球員連年征戰大小盃賽,同樣值得大家的關注與支持。 相對於有運動背景的學生,臺師大一般組男排的球員許多都是進入大學校隊之後,方才接受正規訓練。此外,在個性及整體的氣質上顯得溫和許多,這也是教練黃以恆一開始接觸這支球隊時,最初也最深的印象。 在球員大多溫和且年輕的團隊中,正副隊長及學長們的存在就顯得格外重要,談及今年的隊長沈子龢,教練黃以恆讚譽有加,由於要培養球員訓練的自主性,因此訓練菜單大多交由球員先自行安排,再由教練評估,隊長在其中需要擔負許多溝通及訓練的重任,並且帶著副隊長昂君義一起成長、接手許多事情,非常稱職的扮演一位隊長的角色。而學長們則是扮演穩定軍心的角色,如目前就讀碩二的石佳興,就在本次的大專盃比賽表現地相當沉穩,另外包括許多一起協助訓練的學長,都是幫助團隊成長的重要人物。 對於比賽的要求,連年征戰大專聯賽都無法晉級複賽,無疑是臺師大一般組男排重要的課題。對他們來說,上下學期各有一個大比賽,上學期以大專聯賽作為目標,下學期則是木鐸盃。從比賽的結果來看,凸顯出年輕球隊經驗不足的問題,更顯現出球員心態穩定的重要性。 展望未來的比賽,教練黃以恆期許,球員能多對外參加比賽磨練、累積經驗,突破心理的障礙,增加自我的抗壓性,將會有更突破的表現。隊長沈子龢則是相信透過團隊的磨合,將會有更好的默契應付將來的挑戰。下學期正副隊長也將正式交棒給現任副隊長昂君義以及來自香港的何重希接任,目標不僅是在下學期的木鐸盃取得好成績,更要在明年的大專聯賽突破瓶頸,順利前進複賽。

周琦雅為天主教輔仁大學一般組排球隊長。圖/周琦雅提供
人物特寫

從未離開過 輔大隊長周琦雅的排球路

「我原本大學只想要再打一年的球!」天主教輔仁大學一般組女排的隊長周琦雅笑著說道,原本設定大學只要加入球隊一年,但一晃眼,她在隊上的日子也進入第三年,雖好幾度想離開排球卻還是一路堅持到現在,而說到真正讓她愛上排球的原因,要回溯到國中時被球隊的喊聲所吸引,才開啟了她至今為止的排球路。 周琦雅從國小開始打排球,但那時她總是愛練不練的,因為本身也有學爵士鼓,所以在升國中時曾經猶豫要選擇音樂班還是體育班,後來跟隨雙胞胎弟弟到體育班就讀。談到真正開始熱愛排球的原因,她提到是在國中時,「當時沒有站在場邊看學姊練球,但是在場外光聽聲音,就可以感覺到整個團隊的力量,讓人想要融入這個團隊,體驗看看那種大家一起很累的感覺。」她後來靠著排球升上高中,原本打算高中畢業後要卸下球衣,在大學選社團時原本想繼續打鼓,但最後還是選擇加入排球隊。 周琦雅在大一就加入球隊,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身邊的隊友不再是專長生,大家幾乎都是熱愛排球或是喜歡打球的一般生,在球場上的經驗有落差,她偶爾在場上想提醒隊友該注意什麼,但身為剛進去的學妹,也不好意思出太多聲音。她笑說:「我當初真的花了很久的時間去調適,國中時大家打球很緊繃,高中時就是快樂打球,大學就好像兩者的綜合,雖然大家都是因為打球很快樂才加入,不過比賽時大家會變得很積極,但我又很怕太嚴厲會讓大家失去喜歡排球的初衷。」後來,她逐漸找到兩者間的平衡,讓大家在開心打球之餘也能保有對比賽的欲望,也會適時的給予隊友建議,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在大一最後一場比賽結束後,原以為自己頂多接任副隊長,沒想到老師卻宣布她是下一任的隊長,在驚訝之餘伴隨來的不是太多的高興,她開始思考自己可以為球隊做些什麼,不過她也笑著說道:「雖然原本真的很想打完大一就退隊去做其他事情,但都當隊長了總不能這樣退出吧。」 回顧自己第一年當隊長的表現,周琦雅認為自己有帶著隊上每個人都開始有企圖心,因為她會不斷地提醒隊友們要去找到自己的目標,當大家為了想達成目標去努力,就會積極的想要有好表現。談到今年是第二年當隊長,她的目標是希望能增進球隊每個人之間的交流,除了快樂打球之外, 可以藉由互相提醒或給予建議,讓彼此的球技表現的更細膩,「最重要的是能成為彼此的支柱,像是在低潮的時候,能有個人陪著一起找到出口就會覺得很溫暖。」她也期許自己可以更有能力撐起球隊,讓大家在場上能盡情發揮,就算失誤了也沒關係,還有她作為大家的後盾,讓球隊在必要時能拿下關鍵的一分,「這是我想進步的最大動力和目標!」   而周琦雅提到,很感謝隊友們包容她許多,不管是脾氣還是個性,熟悉大家後,她也磨掉了自己的稜角,整個人變得開朗許多,「覺得隊友們都是很善良的人,完全可以付出真心的對待彼此,相處沒有負擔,也沒有不能說的事情。」她也特別感謝同屆的隊友們,大家不只是隊友還是好朋友,也成為了她生活重心的一部份,從大一到現在一路扶持著她,體貼的照顧她每個情緒,「『沒有你們就沒有現在的我』,這句話我能夠深深的體會。」 回顧國中時的自己,她特別感謝國中時教練的教導,接受了那時充滿瑕疵的她,在她最叛逆差點走歪、不想好好當學生的時候把她拉回正軌,教練教會她的不只有球技,更讓她體悟到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國中三年自己彷彿從內到外被改造了一遍,因為有他、有這個球隊,我現在才能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她也接受教練的提議考取教練證,目前在母校積穗國中排球隊擔任助理教練,希望可以回饋給球隊。提到回母校擔任助教的原因她說:「回到積穗就想像當初教練照顧我一樣照顧學弟妹,給予他們各個方面的幫助,與其說是助教的角色,更想和他們當朋友,會去聽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行為,無論是好壞對錯,在我面前他們不必當個一百分的孩子,只希望自己能盡最大的力量,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不要誤入迷途。」 大專排球聯賽復賽即將在四月初登場,談到下個階段的目標,周琦雅表示,希望大家可以把平常在學校練的東西發揮出來,大家在場上的連結性可以更強,除了求穩以外,能做更多的突破。如果順利闖進決賽,希望可以建立起大家的信心跟企圖心,進到八強。球隊和去年相比陣容上沒有太大的變動,期望周琦雅今年可以和隊友攜手突破去年第13名,爭取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