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緯拿下世大運銀牌為臺灣柔道男子第一人。攝/大專體總
世大運

「柔道男神」楊勇緯奪銀寫歷史 中華男子柔道首面獎牌

第31屆世界大學運動會柔道賽事於7月29日登場,首日賽事中,中華隊楊勇緯、鄭彥銘、林真豪、林徐琬築、葉雅惠共5位選手率先出賽,其中「柔道男神」楊勇緯在男子60公斤奪下銀牌,此面獎牌也是中華男子柔道史上第一面世大運獎牌。 柔道男子60公斤級,中華隊由楊勇緯代表出賽。第二次參加世大運的楊勇緯,在2017年臺北世大運拿下第5名,經過幾年的訓練後,技術更加成熟,帶著2020東京奧運奪下銀牌的經驗,期望今年也能站上世大運頒獎台。
 楊勇緯在29日賽事中,一連擊敗德國、阿爾及利亞與烏茲別克選手,金牌戰面對去年世青金牌日本選手中村太樹,楊勇緯開賽積極進攻,用招牌的寢技將對手壓制在地,原本有機會直接搶勝,可惜遭到掙脫,本場比賽雙方互有攻勢,最後在比賽剩下10秒時被中村太樹扳倒在地,肩膀著地遭壓制,最終判定中村太樹一本勝拿下金牌,楊勇緯獲得銀牌除了打破我國柔道隊近六屆沒有奪牌的困境外,同時也是世大運史上中華男子柔道首面獎牌。   同樣是東京奧運國手的林真豪出戰女子48公斤級賽事,首先面對來自澳門的李靜儀,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用一本勝打敗對手,以驚人的氣勢開出紅盤,拿下首勝,晉級8強賽後碰上南非選手WHITEBOOI Geronay michaela,兩人纏鬥到了黃金得分賽後,林真豪很可惜被對手先取得半勝,因此掉入敗部,敗部復活賽中面對韓國選手在比賽開始不到一分鐘就遭到對手攻擊以一本落敗,獲得第7名。 
 出戰男子66公斤級鄭彥銘,首輪擊敗西班牙選手後,16強戰面對韓國選手,到第四分鐘才以半勝之差不敵韓國選手遭到淘汰,另外女子52公斤級林徐琬築和57公斤級的葉雅惠都止步於16強。 
 成都世大運柔道賽事將在7月29日至8月1日進行,4天之內將產出16面金牌,30日中華隊將有兩位女子選手出賽,分別是女子63公斤級的袁姵君和7月初在亞洲柔道公開賽臺北站女子70公斤級奪金的廖宇蓉。

大專體總連五屆世大運與頂尖運動品牌adidas合力打造代表隊團服。圖/大專體總
世大運

聯手運動品牌及經典潮牌 打造成都世大運最有型團服裝備

時隔4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倒數破50天大關,大專體總正式發布代表隊團服裝備,連五屆與頂尖運動品牌adidas攜手打造年輕化、具設計感的團服,既簡約又實穿,廣獲選手好評。今年更迎來潮牌NEW ERA、康乃馨口罩、運動襪FOOTER加持,單品一應俱全,並邀集9位選手共同詮釋,綻放代表團從頭到腳的自信風采。 有別於以往藍白配色,本屆世大運中華隊團服以黑白為主調,搭配經典紅、藍元素的點綴,TEAM TPE字樣則以跳色切割活潑呈現。服裝由adidas與大專體總合力打造,版型、舒適度更為提升。「每次打開世大運團服都像驚喜包!」四度叩關世大運的競技體操「鞍馬王子」李智凱,透露每一套adidas團服至今都有好好收藏,期待再次穿著俐落帥氣的團服、竭盡所能完成連霸。 世大運中華隊吉祥物「巴隆隊長」也在本屆團服配件設計處處「現蹤」,包括康乃馨特製口罩也採用滿版圖樣,融入吉祥物的各種運動動作,讓女排隊長廖苡任感到相當特別想要收藏,更讓桌球好手李昱諄、田徑短跑女將張博雅愛驚喜直呼:「好可愛!」 本屆首度與經典潮牌NEW ERA合力打造實搭單品,包括時下流行的老帽及讓三度參賽的反曲弓神射手彭家楙愛不釋手的側背小包,直言外出攜帶非常方便。黑色帽款嚴選帽型並融入字樣滾邊、側邊徽標,低調不失獨特,射擊選手呂紹全戴上更是架勢十足。 裝備部分因應選手著用需求,襪款也有專業品牌FOOTER助陣,首度參與盛會的跆拳道對打羅嘉翎就說:「融合代表隊LOGO的簡約風格,符合年輕人喜歡的設計,都很適合平常穿搭!」。另除了提供ZIV太陽眼鏡之外,eminent萬國通路大容量行李箱,也讓選手將一行團服裝備完整收納。 因疫情兩度延期的2021第31屆夏季世大運,將於7月28日至8月8日中國成都登場,我國共派出212名選手參與田徑、游泳、競技體操、韻律體操、桌球、羽球、網球、擊劍、柔道、跆拳道、射箭、籃球、排球、射擊、划船及武術等16種競賽。柔道好手楊勇緯繼2017年後再度代表出戰,期待世大運最終戰自信發揮;另UBA新科冠軍賽MVP、助攻抄截三連霸的男籃控衛游艾喆,也將獻出國際綜合運動賽會的初體驗,期待與各國好手交流學習,也盼有機會幫不同運動現場應援。

楊勇緯東奧後首戰,奪金創五連霸。攝/大專體總
綜合

奧運摘銀受矚目 楊勇緯再於全大運創五連霸

「去奧運的不足,都是我的養分!」在東京奧運拿下銀牌後,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楊勇緯談到自己最大的改變,就是心態,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也讓臺灣民眾都認識柔道,賽後全場的掌聲,是他金牌戰後最大的感動,更感謝大家對他的肯定。 今(8)在本屆全大運柔道公開男生組第一級金牌戰,對上地主文化大學羅豊安,再戰去年金牌戰相同的選手,楊勇緯以寢技壓制、迅速取得「IPPON」拿下比賽,摘金並創造個人在全大運賽場的五連霸。 賽後楊勇緯表示,今天算是完成自己階段性的目標,有將新的技術發揮,算是個人的突破,但依舊有許多細節需要再多做加強處理,主要目標還是放在國際賽上,也會持續在其他國內賽事當中努力累積自己的經驗。   「在柔道運動,每分每秒都非常的重要,一刻都不能鬆懈,只要一個閃失或失誤,就很難再討回來!」備受矚目的楊勇緯說道,經歷奧運後首次比賽還是會緊張,但當自己踏上賽場時,需要全神貫注在比賽上時,就會遺忘起伏的情緒。 最後一年出現在全大運賽場,並以五金連莊完美謝幕的楊勇緯,期許接下來世大運、亞運能再突破自身表現,也將朝著2024巴黎奧運前進,並努力將自己的世界排名向前推進,談到世界排名第一和奧運金牌,楊勇緯霸氣宣告:「我全都要!」 110年全大運柔道公開男生組第一級 金牌:臺灣體大 楊勇緯 銀牌:文化大學 余豊安 銅牌:國立體大 廖敏帆 銅牌:北市大學 羅威

大專體總響應國際大學體育日,舉辦「世大運會客室」系列對談,邀集各運動好手線上參與。(圖/大專體總)
國際

奧運好手回顧世大運 線上交流同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Nice 2 meet you, Let’s 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舉辦「世大運會客室」對談活動,邀集13位中華隊好手與多國選手線上互動,分享世大運參與經驗及備戰心得,帶來不同運動的見聞,共同歡慶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系列影片連三週播出,吸引破萬觀看及討論。 今夏中華隊在東京奧運創造佳績,陣中不乏過去站上世大運頒獎台的佼佼者,如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鄧宇成/湯智鈞、射擊吳佳穎及楊昆弼、田徑楊俊瀚等,以及明年成都世大運有望代表出賽的好手,如柔道銀牌楊勇緯及初登最高殿堂的林真豪。「世大運會客室」盼延續影響力,藉由選手親身歷程分享,凝聚大眾對運動及選手的關注,以及大專體育發展、學生運動參與更多的認識。 體育署表示,自2018年與大專體總攜手響應IDUS,已連續四年舉辦多元活動推廣運動參與,期間包含大專媒體志工進修、運動傳播產業觀摩、大專師生研習、13國在臺外籍學生的運動體驗等,結合與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亞洲大學運動總會(AUSF)、各國大專體總視訊連線研討分享,傳遞IDUS核心價值,並深化實質交流,不但參與學員熱烈迴響,也受到國際高度關注與肯定。 今年由選手角色帶動參與,透過線上對談方式激盪不同火花,除了世大運中華隊代表,還找來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等世大運選手與會。此外,更邀請身兼FISU執行委員及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同時與FISU學生大使、大專媒體志工SSU特派員合作企劃後製,並於影音頻道SSUtv播出,密切串連相關角色與平台,進一步呈現IDUS內涵意義。 運動員出身、曾參與1993水牛城世大運的大專體總秘書長曾慶裕分享:「FISU和世大運都是希望藉由競技運動達到全世界大學生交流的平台,這個平台是屬於年輕人,具有青春活力、結合運動跟文化的!」近年推動的IDUS同樣致力於這精神,他鼓勵年輕學子以開放的心胸面對交流的機會和經驗,「每個人心中都有運動的精神價值,藉著運動大家有共識和凝聚,能產生更大的力量。」而大專體總也會兼顧大學生的活動需求和教育目的,持續幫助學生運動員往目標前進。 「世大運帶給我運動生涯非常大的轉折跟成長,是轉捩點和前進的力量。」國際舉重場上戰功彪炳的郭婞淳,坐擁世大運兩金及三項大會紀錄,談到兩屆參賽,皆是經歷奧運不理想表現後能盡情發揮、再創高峰,加上深受主場歡呼力量的感動,她不忘鼓勵未來參賽的學弟妹勇於嘗試:「盡全力去享受比賽吧!」 柔道楊勇緯將世大運失利韜養為成長的養分,與同窗林真豪都在摔與被摔之間領略場上與人生的進退之道,他逐步調適心態:「我正在做讓大家認識和了解柔道這件事,走下頒獎台一切從零開始,我會保持初心繼續努力前進!」世大運參賽三屆拿下1金4銀的魏均珩,分別搭檔鄧宇成、湯智鈞續寫射箭男團銀牌紀錄,2019起固定配合的三人,也透過一起參與不同運動培養絕佳默契。射擊「證件妹」吳佳穎感謝世大運讓大家認識她,楊昆弼經過大賽洗禮更添膽識,兩人奪牌分別寫下空氣手槍、不定向飛靶參賽新頁,也珍惜場外與各國選手、賽會人員的互動。 回顧引發全臺熱潮的2017年臺北世大運,對許多「回家比賽」的中華隊選手意義非凡。該屆主場飆出百米金牌的「臺灣最速男」楊俊瀚有感而發:「經過世大運,有更多單項慢慢被大家看見,讓觀眾開始去關注田徑或其他運動。」當年以高三應屆畢業生身份參賽的快腿葉守博,也一直把難得的世界級經驗視為選手生涯的肯定和信心來源。女籃選手雖少在綜合型賽會亮相,不過已並肩征戰兩屆世大運的羅蘋、徐玉蓮,很慶幸能見證小巨蛋滿場奪銅,交手列強的挑戰也激勵著他們:「能夠站在國際場上,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與談選手也帶來各國大學體育活動的視角,如旅日好手商瑠羽細數日本柔道養成的階段;韓籍球員許筱彤、張芝恩談談不同籃球環境下轉換身份的學習;來自馬來西亞的射擊選手黃冠捷、短跑選手方垲竣,從世界級賽事的震撼萌生挑戰更高殿堂的勇氣;菲律賓選手Loren Chloe Balaoing因射箭接觸FISU大使課程培訓和國內運動推廣等,都讓人見識投入大專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多元樣貌。 除了在主持人王博麟帶領下進行豐富精彩的經驗分享、觀眾問答,最後大專體總致贈每位選手IDUS禮物盒,內含呼應FISU logo五色、具有臺灣特色的禮品,包括忠實反映在地文化的鳳梨酥和乖乖、印有大專聯賽吉祥物的紅包、因應各運動的巴隆隊長客製鑰匙圈、疫情必備的口罩等,均代表對選手的祝福和應援,也希望用輕鬆趣味的方式,增進彼此了解,搭建友誼的橋樑。 如同IDUS遍地響應的活動及不間斷的國際交流,大專體總無畏疫情衝擊及隔閡,持續融入創新內容及形式,善用溝通管道及社群傳播力量,創造與區域與全球大學體壇更多的互動與連結。 到SSUtv觀看所有影片

今年響應920國際大學體育日活動「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圖/大專體總)
國際

歡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世大運會客室」9月13日起上線

為慶祝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連續四年響應國際大學運動總會發起活動,今年聚焦世界大學運動會(World University Games),舉辦「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系列影片將在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七點於YouTube SSUtv播出。 「世大運會客室」邀請甫從東京奧運完賽歸國的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湯智鈞/鄧宇成,柔道銀牌楊勇緯與林真豪、商瑠羽,射擊各擅勝場的吳佳穎、楊昆弼,田徑「最速男」楊俊瀚與葉守博,世大運女籃銅牌徐玉蓮、羅蘋等共13位。對談由體育主播王博麟雙語主持,加上馬來西亞和韓國等世大運選手、菲律賓的FISU學生大使以及同時身為FISU執行委員與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陣容及激盪火花值得期待。 中華隊分享學生運動員生活、參賽經驗、備戰心得,也與國際選手一起進行線上交流,帶來大學體育活動不同的見聞與視角,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學生參與運動的精神、態度培養,以及投入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各種樣貌。 全系列預計推出6集,自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7點於SSUtv上首播。首集由射箭打頭陣,參賽三屆世大運下包攬1金4銀的魏均珩,與分別搭檔延續男團銀牌的學弟鄧宇成、湯智鈞,場上場下都能用不同方式展現氣勢、培養默契。楊勇緯、林真豪與旅日好手商瑠羽於9月16日接力進行柔道甘苦談,分享備戰世大運和這項運動帶給他們的學習與成長。 9月20日當天,曾於2013喀山、2017臺北兩屆世大運舉重摘金的三項紀錄保持人郭婞淳,將帶來參賽回顧。隨後9月23日為田徑,請到三戰世大運、曾於臺北田徑場主場飆出隊史男子100公尺首金的楊俊瀚,以及新生代快腿葉守博。第三週女籃徐玉蓮、羅蘋9月27日登場,兩人都曾拿下UBA大專籃球聯賽后冠,也並肩參與過去兩屆世大運。9月30日壓軸的射擊由吳佳穎、楊昆弼代表,兩人各拿下2015年10公尺空氣手槍銅牌、2019年不定向飛靶男單金牌及混雙銀牌,皆寫下世大運中華隊該項目參賽新猷。其中多位選手更有望於明年成都世大運再披代表隊戰袍。 我國自2018年開始加入響應行列,每年積極舉辦不同類型活動推廣多元運動參與,共同歡慶此一國際大學年度體育盛事。第一年以「SSU特派員扎根計畫」,帶領大專生前進攝影棚與轉播車觀摩,也吸收資深主播的經驗傳承 ;第二年同樣以媒體志工的進階進修為主,將志工們帶入FISU與各國大專體總研討會,開拓國際視野並深化交流面向。 第三年提前規劃辦理,去年8月起即透過5場活動向逾260人次之大專師生傳遞訊息,當中包含13國外籍生,以自行車、棒球、3對3籃球、滑水與SUP立槳等運動創造互動與連結。「在臺國際學生研習活動」採線上與線下同步方式,邀請國際大學運動總會與亞洲大學運動總會跨洋連線傳遞IDUS核心價值之外,更帶領國際學生親臨現場觀賞全世界第一個在疫情下做好準備、開放觀眾入場的「中華職棒」,在學習職業賽事防疫措施的同時,感受職業運動帶來的視覺衝擊與魅力,受到參與學員熱烈迴響。 有別於往年活動結合實體活動,今年雖因疫情影響採取全線上錄製、播出,大專體總仍盼運用社群傳播力量,從選手分享帶動討論,凝聚大眾對大專體育發展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並在諸多國際賽事活動延期之際,延續與國際交流的腳步與影響力。   「世大運會客室」選手對談首播資訊 播出平台:大專體總YouTube影音頻道 SSUtv

林雍傑(左)、李虹瑩(中)、楊勇緯(右)參加「奧運應援座談會」。攝/李政穎
綜合

競技場下的挑戰 林雍傑盼推廣輕艇至特教

東京奧運倒數355天,臺灣運動產業博覽會今(2)日舉行「數位傳動-奧運應援講座」,邀請輕艇選手林雍傑、柔道選手楊勇緯以及攀岩選手李虹瑩分享親身經歷,讓民眾看見他們有別於競技場上的面貌。 臺灣攀岩界指標性人物李虹瑩在大學時接觸攀岩社,下定決心成為職業攀岩選手,她一肩扛起所有訓練費用,不願成為家裡的負擔,談起移地訓練,她笑說:「朋友都是我臨時的家!」在各地生活時,總有朋友給予她支持和遮風避雨的住所,伴她度過每次難關。 2020年拿下德國杜賽道夫柔道大滿貫賽銀牌的楊勇緯,小時候常跟著家人去道館,「大家互相較勁時,看起來很幸福。」楊勇緯被大家對練時的笑容給吸引,追隨哥哥的腳步一頭栽進柔道世界。 楊勇緯在大學時期,獨自前往人生地不熟的日本磨練,他曾退縮,但念頭一轉,決定以正面的態度迎向挑戰,也在日後收成苦練成果,「會想到這個機會是得來不易的,我好不容易可以在這麼神聖的地方訓練,如果不好好珍惜,要等到什麼時候。」 輕艇選手林雍傑在考取體育班時,林媽媽曾叮囑他:「我們加入體育班不是因為我們不會讀書,是因為我們熱愛運動。」林雍傑謹記在心,利用課餘時間加強課業,努力追上普通班的腳步,雖然辛苦,但他說:「至少我有努力過,不像其他人放棄了課業。」 特教老師是林雍傑的另一個身分,他除了要專注於訓練上,也需要準備教師檢定考試,朋友看到他忙碌的模樣,偶爾開玩笑讓他不用這麼努力,林雍傑仍堅持認真面對,「當大家說我不行時,我就想做給他看!」 林雍傑分享道:「特教老師像是各國的翻譯官,要去翻譯學生的訊息,孩子們掀桌、打自己,想表達的意思都是不一樣的。」他從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運用於訓練上,「像我在看一些選手的動作,會發現那是有意義的,這可以幫助我們在專項上更進步,也讓我們的眼光不一樣。」未來,林雍傑想將輕艇推到特教圈,讓身心障礙小朋友透過輕艇感受水上的樂趣,增加他們的活動力。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運動場上每個榮耀的時刻,皆是選手們以汗水換來,邀請大家一同為臺灣健兒加油。

臺體大柔道選手楊勇緯。圖/楊勇緯提供
人物特寫

摔不死的排灣勇士楊勇緯 「享受當下」

擁有深邃的輪廓配上迷人的雙眼,外型陽光且舉手投足散發著獨具明星氣質,他是柔道選手楊勇緯,目前就讀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四年級,曾在2017年台北世大運奪下第五名的佳績及全大運寫下三連霸的紀錄,現今在世界柔道男子60公斤量級排名第十,持續朝東京奧運邁進。 ●啟蒙─展翅高飛 楊勇緯的柔道生涯起步甚早,兒時因母親曾是柔道選手然在哥哥楊俊霆小三時進入當時台中市后里國小體育班就讀,當時媽媽都會帶著哥哥和他一起到道館練習,楊勇緯笑說:「那時候在一旁看著媽媽這樣陪著哥哥練習,覺得很厲害然後柔道是很酷很好玩的!」這也開啟了他的柔道之路,升上小三後也隨著哥哥的腳步進入后里國小柔道隊,起初在學習柔道時楊勇緯幾乎都在學柔道最基本的護身倒法,直到即將升小四的時候,才有正式開始比較實戰的對摔練習。而人生中的第一場比賽對楊勇緯而言是挫折的,他回憶:「當時第一場比賽就輸了,難過得嚎啕大哭時,教練告訴他沒有什麼好哭的!回去再練就好。」果真好勝心就此被激發出來,小四之後拿到第一面柔道金牌,進而愛上競逐金牌的感覺。 國小畢業後進入臺中市立后里國中柔道隊,國中時期的楊勇緯也歷經一段不同於過往比賽落敗的挫折,楊勇緯表示,自己是好勝心很強的人,當時覺得不認真練習就會被別人超越,直到國三時全中運前夕,因為訓練時受傷,當時他還不甚清楚運動傷害的概念,即使受傷了也繼續訓練,只怕練習減少了就被超越,但也導致賽果不如預期,深感挫折的楊勇緯花了一段時間重新沉澱,他找出自己落敗的原因,也嘗試整理出不同的比賽面向,他笑說:「當自己想通之後,那些挫折都不算是挫折了,也讓自己在這段過程中學到更多。」 高中進入臺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再度與哥哥同隊一起訓練,剛上高中時楊勇緯有些許的不適應,在力量與技術上都感受到與學長們的差距,楊勇緯說:「還好有哥哥陪他一起練習及競爭,我的實力才慢慢的成長提升。」在高三時楊勇緯就與哥哥一同入選世大運培訓隊,在當時到國家訓練中心集訓的他是隊上年紀最小的,對他而言無非是高中時期最深刻的回憶。 ●築夢─享受當下 升上大學後,楊勇緯沒有特別設立目標,不局限自己而是告訴自己每一年要比一年突破現在的成績,只要持續突破就是好事。然而在2017年的亞洲青年柔道錦標賽中,楊勇緯一舉為我國奪下睽違18年的首面男子金牌,而後更在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鍍銅,對楊勇緯來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亞青鍍金後他獨自前往日本訓練提升自我,不斷寫下屬於自己的柔道故事。2019年夏季在日本東京的武道館,正是東京奧運柔道項目比賽場館中,楊勇緯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俄羅斯選手,最終獲得世錦賽第七名。王者的對決總是精彩,這場勝利對他而言莫非是另一種肯定,不斷的向自己挑戰突破。 楊勇緯的座右銘是「享受,享受當下!」享受不論是在生活上、訓練及比賽,享受這些所有的時刻,他說:「感謝因為柔道而讓這些產生,我也是因而存在的。」他表示柔道與生活是非常相近的,自己生活的樣貌是會在比賽中也呈現出來的,比賽中所發生的,也能從生活中檢討與反省,而這些更養成楊勇緯的自律,他秉持著享受當下的精神,把握每一次的訓練的全心投入及比賽的全力以赴,讓他一步一步擁有今日的成就,除了絕對的努力,他更是還有顆不服輸的心。 ●柔道─與家人最深的鏈結 家人是楊勇緯在柔道之路上最強大的支柱及後盾,從小不論是大大小小的賽事,只要是在國內,父母一定會到場幫楊勇緯加油,在每次要出國比賽前,楊勇緯說:「爸媽在目送我啟程出發前,都會跟我比二頭肌的手勢,我就明白他們是在幫我加油。」最後,楊勇緯最為感謝的人是他的哥哥楊俊霆,在柔道項目中陪練員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楊勇緯說:「很感謝我的哥哥成為我的陪練員,默默地付出且幫助我。」哥哥楊俊霆是屬於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但最大希望還想讓弟弟站上頒獎台,他選擇放下身段並陪著弟弟一同度過每一個時刻。 楊勇緯把每次的挫敗當作是下一次成長的養分,他正用自己的方式讓世界看見台灣柔道,往夢想追去的人,追逐夢想可貴的是有人與你一起分享這個夢想!我們一起為排灣勇士楊勇緯加油,摔不死那就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