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體張祐菘表現出色,轉戰單打就在本屆全大運奪金。攝/林猷青
綜合

四強先斷陳郁勳四連霸美夢 臺體張祐菘轉戰單打首度奪金

「外界對自己的期望越高,我給自己的壓力就越大,但隨著金牌到手,壓力也因此釋放!」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張祐菘今(28)日在桃園市立中壢網球場舉行的112年全大運軟式網球公開男生組登場,單打四強戰對上臺北市立大學陳郁勳,實力相當的兩人膠著到搶七決戰,張祐菘最後一局以7:5擊敗對手晉級,之後面對屏東大學黃毓威以直落四奪得金牌,去年拿下團體、男雙雙金的他,本屆全大運首度轉戰單打,再次以金牌做為完美句點。 面對從小就是勁敵的陳郁勳,彼此都熟悉對方的進攻模式,很難輕易突破防線,但前幾局陳郁勳透過兩側刁鑽角度的擊球把握多次進攻,掌握局數上的優勢。 張祐菘並沒有讓三屆金牌得主陳郁勳專美於前,在第六局展現強大韌性,前後的吊球配上有利的擊球,硬生生將局數打平3:3,進入搶七大戰,雙方多次的僵持,張祐菘抓準時機、幾記精彩殺球奠定勝基,最終就以4:3晉級金牌戰,並在冠軍戰以4:0完封屏東大學黃毓威,贏得本屆公開組男單金牌,也是本屆賽會首金開張! 賽後首度在全大運單打奪金的張祐菘心情放鬆,他笑說:「原先都已練雙打為主,也因單打入選為亞運培訓選手,才想說全大運就以單打賽事為主,能贏下金牌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肯定。」而談到從小就是對手的陳郁勳,張祐菘也表示,兩人父親在當年也互為對手,平常都一起在左營訓練,對彼此非常熟悉,我們都很放鬆的打這一場比賽,也打出一場精采的內容。 同為亞運培訓選手的兩人,張祐菘入選單打項目,陳郁勳則為雙打,他們共同提到,從小到大都沒有同校過,唯一有機會當隊友的時候,就是代表出去比賽,也盼望都能在今年亞運創下佳績。 112年全大運軟式網球單打 公開男生組 金牌  臺灣體大 張祐菘 銀牌  屏東大學 黃毓威 銅牌  北市大學 陳郁勳 公開女生組 金牌 北市大學羅舒婷 銀牌 臺灣體大江旻育 銅牌 臺灣體大吳郁欣 一般男生組 金牌 臺灣科大張畊宇 銀牌 淡江大學鄧皓云 銅牌 空軍官校陳聞邦杰 一般女生組 金牌 文化大學陳均瑜 銀牌 北市大學呂若瑀 銅牌 北市大學廖秀雯

結束兩年半的職棒生涯,何逸龍今年回到北市大,出戰春季聯賽。攝/許甄玲
人物特寫

「第七輪珍珠」魔法未上演 何逸龍卸下職棒光環重返大學賽場

揮別兩年半短暫的職棒生涯,回到臺北市立大學,何逸龍成為少數職棒退役後重返大學賽場的選手。經過兩年職棒的洗體,卸下光環,何逸龍持續走在自己最愛的棒球路上。 三級棒球時期都在桃園市渡過,何逸龍就讀新明國中時擔任投手,當時球速就能達到142公里,但升上青棒強權平鎮高中,因隊上投手實力堅強,何逸龍高中三年都以打者為主。直到進入北市大,由於大學的訓練方式較開放,他便趁著機會重拾投手身份。 「主要的訓練還是在野手上,畢竟野手的訓練量較大,投的話就是牛棚訓練。大專聯賽前,只投了兩到三次的牛棚。」2019年12月的大專聯賽,大一的何逸龍在對戰勁敵臺灣體大的比賽中,睽違三年再度踏上投手丘,中繼2.1局拿下勝投,「那天的表現滿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這麼久沒有投,還能投到生涯最快的144公里。」他說。 何逸龍這次的好表現也引起球探關注,隔年就被邀請參加味全龍的測試會,且同時測試投手和野手。而其實在2019年高中剛畢業時,何逸龍曾在選秀會上失利,一年後他抱著嘗試的心態,選擇以投手身份投入選秀,最後順利被樂天桃猿職棒隊相中,甚至意外成為了網友討論的「第七輪珍珠」。 「平常心去面對這個稱號,進去後還是把自己該做的訓練做到好。」何逸龍說。而他自認自己最大的優勢在於潛力,因為高中三年都沒有接受正式的投手訓練,還能維持水準,潛力受到球團肯定。然而,他在實戰經驗上與其他「正規」的投手差了一大截,所以在進入職棒後,除了團體課表的操練,他也額外花時間在下肢部分做更多加強。 職棒生涯的第一年,是何逸龍感到最辛苦時光,「剛進去都還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會覺得很無助,後來才逐漸找到自己需要和欠缺是什麼,才更有方向去執行每一天的訓練。」他表示,克服的方式就是多做、多問學長或教練,自己再從中找尋最適合的方法做訓練。 自2020年加入職棒以來,何逸龍投球表現起伏,僅在二軍有出賽紀錄,直到2022年年底合約結束,他發現自己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隔年的春訓名單中,便做好被釋出的心理準備,他回想:「那當下情緒起伏沒有很大,因為在職棒的兩年多的時間,成長空間也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但他不會後悔加入職棒,因為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在大一、大二這兩年要進入職棒,否則就轉換成從事體育相關的工作,因此還算是有達成目標。 近兩年許多大專院校棒球選手在職棒選秀會上雀屏中選,身為同樣在大學時期進入職棒的球員,何逸龍認為,只要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就義無反顧去試試看。在大學到職棒的過渡期,何逸龍認為心理素質的養成很重要,因為大學的比賽沒有職業來得多,選手在場上發生狀況時,常常會很糾結當下的表現,「但在職業的話就是長久的賽季,當下的缺失不用一直掛在心上,未來還有很多比賽、很多彌補的機會。」他說。 回到北市大後,已是何逸龍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他依舊跟著球隊練習、參加比賽,更在今年春季聯賽中,擁有後援1局飆出3記三振的表現。然而,再度披上北市大的戰袍,何逸龍只期望保持身體健康,順利完成大學的最後一個比賽。即使身邊的隊友、球探都鼓勵他繼續打球,「這方面就順其自然。」何逸龍說。 畢業後,如果沒有繼續打球,何逸龍打算從事棒球教練的工作,將自己的專業與經驗傳承下去。

陳冠圻大學階段開啟投打二刀流。攝/杜政明
人物特寫

投打二刀流 東華大谷陳冠圻

來自東華大學的陳冠圻,曾參加2020年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當時代表花蓮高中出戰松山高中,以三局20比0帶領球隊拿下勝利,首度闖進64強,追平隊史最佳成績,也是他首次完投完封無安打比賽。 國小時,由於父親喜歡打壘球,陳冠圻耳濡目染下開始對壘球產生興趣,四年級時,自告奮勇跑去問教練是否可以加入球隊,藉此開啟他的棒球生涯。 陳冠圻升上花蓮高中後,由於學校以升學為主,非常重視學生課業,身為隊長的他,僅能透過放學後的零碎時間,帶領球隊在美崙田徑場自主訓練,由於平日教練無法到場,因此練球前一晚,他會與教練通話,共同討論訓練菜單,帶領學弟們一起加強基本功。 雖然平日僅能透過開菜單的方式訓練,但陳冠圻並不因此感到枯燥乏味,反而非常投入每次的訓練。到了假日練球時段,陳冠圻總是積極向余明璋教練請益投球問題,透過每次的討論及動作上的調整,導正他直球及變化球動作上的差距,替他的投球基本功打下穩定的基礎。 升大學後,陳冠圻除了擔任投手,也時常客串其他守備位置,兼顧投球與打擊,開啟投打二刀流模式,但到了大二,球隊有學弟的補進,才開始專注在投手方面。 對於去年大專聯賽預賽以15:6敗給銘傳大學,陳冠圻坦言:「第一局對方攻勢不斷,大家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但透過這次比賽,可以加強我們投手臨場反應及抗壓能力,希望藉由每場的磨練,成為逐日成長的養分。」 經歷預賽洗禮,陳冠圻想感謝球隊裡的陳尚季學長,在場上除了會適時給予他精神喊話,也會提供許多技術上的建議。除此之外,他認為東華是一個很好的大家庭,大家都是很好的學習榜樣與溝通對象,期許未來能和隊友替東華拿下更多勝利。

112年全大運由中原大學承辦,今啟動賽會倒數,右為賽會吉祥物「樂學猿」。攝/大專體總
綜合

全大運倒數12天 樂學猿號召大專好手齊聚中原

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進入倒數計時,5月6日將在中原大學田徑場舉辦開幕典禮,過去兩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全大運都採閉門比賽,今年首次跨過疫情挑戰。今(24日)在記者會現場啟動倒數儀式,由吉祥物「樂學猿」率領彰化師大田徑好手張秝羚與中原大學男排好手李尼希米號召大專運動員準備就緒,並一起邀請全國運動迷全聚中原,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與隊伍!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睽違兩年終於迎來解封後的正常賽事,期待大專運動好手好好調整,在全大運展現最佳水準,而今年世大運和亞運也都將陸續登場,全大運就像準模擬賽,期許各路好手盡力奮戰,不留遺憾。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說,中原大學睽違32年再度承辦全大運,並且一年都會舉辦2次運動賽事,體現學校對於運動氛圍的重視。全大運是全國大專頂尖運動選手展現實力的重要舞台,主題特別訂為「全人•全力•全大運 全聚中原」,呼應一直以來強調的全人教育。 今日記者會邀請到本月率隊蟬聯UVL大專排球聯賽男一級冠軍的選手李尼希米,與上月在青年盃公開女子組400公尺打破五年大會紀錄的田徑好手張秝羚出席分享。李尼希米說:「歡迎大家來中原,不管結果如何,在競爭的同時展現運動家精神,並享受這個舞臺。」張秝羚則表示,今年的心態從緊張轉變為期待,也期許自己本屆100公尺奪金、200公尺突破個人最佳。 中原大學校友、奧運人,同時也是女子400公尺大會紀錄保持人徐子茜(原名徐佩菁),從選手到教練投入田徑運動至今35年,不忘力挺母校前來站台,並勉勵後輩要堅持,相信自己能夠突破更高的紀錄。本屆全大運也因她的驚喜現身,讓本屆賽會充滿濃厚的傳承意味。 112年全大運賽事將於4月28日展開,5月6日舉行開幕典禮,至10日閉幕。全臺共有146所大專校院參加,選手達上萬人,競賽種類多達21種,包括田徑、游泳、桌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跆拳道、競技體、韻律體操、射箭、角力、舉重、擊劍、柔道、空手道、拳擊、射擊、木球、自由車、划船、輕艇,相信賽事絕對精彩可期!

陽明交大鄭桄楙。攝/莊孟婕
人物特寫

居其位 安其職 鄭桄楙的態度排球

「很多事情,是在書本中學不到的。」就讀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的鄭桄楙,排球出現在他的生活後,不僅帶給他機會,也帶給他於書中得不到的人生養分。 不一樣的起點 鄭桄楙初中時曾短暫接受過籃球訓練,因學業關係選擇暫別體壇,升上高中後因身高優勢及出色的彈跳能力,在親友的建議下開始接觸排球。「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能考進這裡真的很幸運。」高中時雖打過乙組排球聯賽,但無接受過正規排球訓練,且當時球隊成績並不出色,報考時並無抱有太大期望,最終能順利以體資生資格考進陽明交大如同奇蹟一般,也讓他更加珍惜這個機會。 齒輪、螺絲、潤滑劑 「因為知道自己的實力,所以不會喪氣。」鄭桄楙剛進球隊的第一年便跟著球隊拿下公開二級冠軍,但那時因球技較為生澀,跟不到比賽節奏,大多以替補出發且上場時間不穩定,這使他下定決心努力練習,希望能有更多上場時間來幫助隊友;「球來就打!不去想那麼多。」與球隊磨合一年後,在去年大二賽季更懂得運用自身優勢,由攔網帶動攻擊,逐漸打出成就感,排球路上更添信心。 「複賽前的最後一次練球難得全員到齊,而且氣氛很好,所有人團結一心,這種感覺真的很棒!」今年擔任隊長的他,不僅需扛起球隊的勝負壓力,也要調和隊內氣氛,同時希望球隊能變得更好,這個角色讓他在整學年下來多有感觸。「變數太多時只能把自己準備好。」他提到隊員們都需要兼顧課業,隊友蕭宜正、呂慶鴻更同時進行企業排球比賽,隊上都是蠟燭多頭燒,今年決賽前全員到齊練球次數不到10次,賽前主力舉球員鄭之泓又因傷掛免戰牌,最後名次賽交手臺體能夠取勝雖屬意料之外,不過平時教練就提醒球員球技不是第一,態度才是重點,大專排球聯賽的對手多是擁有企排經驗的球員,在面對他們時,不能有必輸的想法,防守盡全力的去接每顆球,攻擊時採「以柔克剛」,多用吊球等不同的方式得分,團隊齊心就有機會拿下勝利。   當大學生活套入槓桿原理 陽明交大隊上一週練習三天,一次三小時,鄭桄楙在大一時也曾因為練球壓縮到讀書時間,段考前曾出現不想到訓的想法,不過他發現身旁同學課外活動不比他少,成績卻依然優異,於是開始改變心態,讓訓練所花費的時間不在只限於提升球技,也能作為紓解讀書壓力的管道。「我覺得關鍵在於做什麼就要像什麼。」他提到在做每件事情的當下只要靜下心,保持專注及拿出應有的態度,就會十分有效率。 「體育活動跟學業在傳統觀念下很衝突,所以很珍惜有能兩者兼顧的機會。」排球講求團隊精神,能夠在大學時期跟一群好戰友一同征戰,為校爭光,是非常難能可貴人生的體驗。 鄭桄楙的人生清單 「因打排球比較動態,所以平時的嗜好喜歡做一點靜態的活動。」閒暇時喜歡打高爾夫球的鄭桄楙,因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所以一直保有打高球的習慣。「高爾夫是非常需要心理素質的一項運動,可能覺得在揮竿的那刻沒什麼問題,但球可能會因為環境或其他因素而失誤,要怎麼在最短時間內調整心態是一門學問。」相比排球講求團隊,高爾夫是一個人的賽場,必須自己頂得住壓力,忍得住孤獨,賽場上的各種狀況其實都是人生縮影。 「很感謝UVL這個舞台,才有機會讓我的球技能夠被看到。」目前大三的鄭桄楙表示,因為實力的差距,不會嚮往挑戰企業排球聯賽,因此UVL將是他排球生涯的最終站。雖然未來排球不會成為他人生的支點,但大學時期的排球經歷絕對是他人生清單中耀眼的存在。

臺師大宋芯寧(左三)頭槌破網後與隊友相擁慶祝。攝/大專體總
UFA

團隊造就頭鎚突破僵局 臺師擊敗臺體重奪后冠

「相信自己,也相信團隊一起的努力!」臺師大二後衛宋芯寧說。111學年度UFA大專足球聯賽公開一級女生組冠軍戰今(19)日雨中於輔仁大學足球場進行,臺灣師大迎戰尋求連霸的臺灣體大,臺師大靠著她下半場關鍵頭槌破網1:0勝出,重返公開一級女生組后座、抱回隊史第8冠。 本季第4次碰頭,也是連4屆、歷來16度於決賽對決,對彼此再熟悉不過的兩隊開賽積極攻防,但多次近門機會皆無所獲,上半場維持0:0平手局面。 經過中場休息,第51分鐘臺師大把握角球開出強攻,第一波被臺體門將卓昀蓁擋下後彈出,宋芯寧見機補上頭鎚破網、率隊領先。臺師打破僵局後信心大增,持續嘗試攻門,含高晨恩兩次單刀殺入禁區,臺體在田中麻帆策應下同樣攻勢不輟,惜長射多受制無法有效取分,終場臺師大就以1:0重奪后冠,報了上屆激戰到PK落敗的一仗,也扳平兩強決賽對戰紀錄。 「球員都沒有放棄!不會因為得分就鬆懈或退守,而是繼續突破。」臺師教練江佩凌給予全隊激賞,攻進致勝球的宋芯寧也歸功隊友:「是大家一起才能創造出的機會!」她提到,每次戰局僵持都會比較著急,教練告訴大家平常心、照著想法踢就對了,加上平時都會針對這些預設狀況練習,因此,當下球一來,自己就有信心去攻擊。 回顧本屆奪冠歷程,臺師教練江佩凌感觸良多,她提到每年陣容變動難免,能給的就是陪伴、支持和協助,也尊重每個成員的選擇:「願意來的球員,我們給機會,持續磨合到能跟對手抗衡,表現很棒了!」球員抱病上場也想拼、每場球不同人挺身而出,她認為全隊信心來自於隨時都在備戰狀態:「隊內沒有分學姊妹、代表隊與否,可以做到就去承擔,誰準備好、誰能誰就上,大家一起做好。」她也謝謝臺體作為可敬的對手,總是有來有往的對決。 對於拚戰整場落敗,臺體教練賴麗琴表示,對戰臺師維持一貫原則和準備,失分在於對「定位球」的應對還不足,她點出因應天候傳球放球的節奏、一對一企圖心等尚需加強的部分,但也肯定球員在守備陣型的選擇跟交代有所進步:「其實整體內容是好的!」今年做出戰術變化和調整,處理上不夠成熟,希望明年修正、再來挑戰。 111學年度UFA大專足球聯賽公開一級女生組最終成績 ◉團體名次 第一名:臺灣師大 第二名:臺灣體大 第三名:輔仁大學 第四名:屏東大學 公平競爭獎:屏東大學 ◉個人獎 金靴獎:臺灣師大 鄭雅之(6球)、臺灣師大 丁家英(6球) 銀靴獎:臺灣體大 田中麻帆(6球) 銅靴獎:輔仁大學 鄧霈璘(5球) 金手套獎:臺灣師大 王郁婷

112年全大運舉行聖火引燃儀式。攝/大專體總
綜合

112年全大運開跑!毛公鼎點燃聖火、中原排球隊領5天環臺傳遞

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將於5月6至10日於中原大學舉行。今(17日)早在臺北市田徑場毛公鼎駐火臺舉行聖火引燃儀式,隨後由中原排球隊組成的聖火隊展開5天、12校環臺傳遞,預計21日下午抵達中原大學。 聖火引燃儀式由本屆主題曲「相信 希望 愛」揭幕,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潘婉馨副組長、桃園市體育局許彥輝局長、臺北市體育局王泓翔局長、大專體總王淑音會長及余清芳秘書長都到場參與,中原大學及下屆承辦臺灣體大的師長也共見證。 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潘婉馨副組長介紹,「毛公鼎」為1964年配合東京奧運聖火傳遞而打造,2017年臺北世大運時,遠赴義大利杜林引燃的聖火母火也曾暫駐,象徵愛、和平、希望與團結力量,在此取火具有深刻意義。今夏世大運、亞運先後登場,不少全大運選手屆時也將代表參賽,她希望選手精益求精、爭取榮耀。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中原睽違32年再度承辦全大運,辦學推動全人教育,聖火儀式則以「焚而不燬」的荊棘樹為象徵,希望勉勵所有選手秉持堅持目標、努力不懈的精神。經歷3年籌備、動員全校之力,也期盼透過舉辦賽會促進運動風氣。 全大運聖火隊由111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男一級二連霸的中原男排領頭,榮膺本屆最佳中間攔網球員、此次儀式擔任引火重任的甘茂宏備感榮耀:「代表學校、也是第一次以這個身份,滿新奇的!」女排成員林筱蝶有同感:「是大學不同的體驗,珍惜這個機會。」 儀式後聖火隊隨即展開5天12校的傳遞行程,首站今天抵達臺灣體大,接下來四天依序前進長榮大學、高雄大學、臺東大學、東華大學,20日北返文化大學、21日進入桃園,經國立體大、萬能科大、中央大學、陸軍專校與健行科大後,下午進入中原大學,由校友接棒傳遞聖火,並同步舉行校園路跑活動。 本屆全大運共21個競賽種類,將有來自146校、超過萬名選手與會。賽事自4月28日陸續展開,5月6日舉行開幕典禮,至10日閉幕。

籃球對於莊凱崴來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攝/洪傑紳
人物特寫

苦練決勝負 慈濟大學莊凱崴

就讀慈濟大學的籃球好手莊凱崴,國小三年級時,當時林書豪以亞洲人身分立足NBA,莊凱崴受到林來瘋的影響,開始關注籃球,也開啟他的籃球夢。 升上國中後,莊凱崴選擇就讀雙語班,老師在學業上要求非常嚴謹,規定成績必須維持在班上前半段,才能繼續打球。奮發向上的他,努力達到老師所訂的標準,為了就是自己最愛的籃球。 談及訓練上遇到的困難,他說:「中間一度因為身材矮小,及體能沒那麼好想放棄過,但後來發現,這些是可以用技巧,像是場上速度的展現,勤練外線投籃等,在基本功方面勤能補拙來彌補,不必因身材劣勢或先天條件不俗而放棄籃球。」 談到籃球教會他的事,莊凱崴說:「我覺得籃球不只是籃球,還讓我學到團隊合作與場上溝通的重要性,畢竟剛開始都以個人作戰為主,但後來發現等級越高,對手越強,不能依靠個人能力與對手抗衡,畢竟籃球是團隊運動,團隊配合、傳球合作、場上溝通是很重要的。」 對於今年複賽以43:65敗給東吳,莊凱崴談及這次比賽內容:「我們團隊節奏控制得還不錯,可惜的是比賽經驗不夠,加上身材條件處於劣勢,很遺憾輸掉這場比賽,明年會再努力打回來。」 談及今年複賽,球隊整體進攻和防守方面手感不佳,莊凱崴說:「畢竟大賽經驗不夠,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場上帶動節奏,適時給予隊友喊話,凝聚團結一心的精神。」 莊凱崴目前雙主修英美系及傳播系,他表示,希望未來能朝體育主播這條路邁進,用不一樣的身分繼續在球場上發光發熱。

中原大學主場完成UVL二連霸。攝/大專體總
UVL

中原直落三攻克臺師「在家」連莊 曾祥銘獲頒MVP

在滿場觀眾、轉播超過1.7萬人見證下,迎來111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公開一級最終戰,中原大學直落三拿下臺灣師大,「在家」衛冕男子組冠軍,曾祥銘獲頒最有價值球員。 面對臺師大踢館進逼,地主中原開賽展現霸氣,第一局迅速以10:5拉開比數,雖被臺師大硬是追到20:20平手,但還是以25:23攻克首局。第二局僵持到18:18平手之際,中原關鍵時刻重砲壓制,25:20再下一城聽牌。 第三局中段起,雙方更演出6度平手超激戰,最後臺師再見攻擊失誤拱手讓出勝利,中原25:22收下,主場完成衛冕。 此役雙方火力旗鼓相當,攻擊得分中原38:33略勝一籌,但攔網得分取得13:6優勢,中原大學執行教練陳克舟表示,臺師大是很強的對手,有作好打第四局的準備,致勝關鍵就是攔網。 此役中原大學曾祥銘、林錦龍都拿下15分,李尼西米11分,臺灣師大則以溫逸凱得11分最佳。 111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 公開男生組第一級 決賽最終成績 ►團體名次 第1名 中原大學 第2名 臺灣師大 第3名 彰化師大 第4名 國北教大 第5名 陽明交大 第6名 臺灣體大 ►個人獎項 冠軍球隊最有價值球員:中原大學曾祥銘 最佳自由球員:臺灣師大蘇逢澤 最佳舉球員:中原大學林謙 最佳邊線攻擊球員:臺灣師大温逸凱、中原大學李尼希米 最佳舉球員對角攻擊球員:國北教大周冠宇 最佳中間攔網球員:中原大學甘茂宏、國北教大林暘程

臺北市大完成UVL女一級三連霸。攝/大專體總
UVL

林書荷「小牛」上身北市大三連霸 高師克中正連三屆第3

在長人甘可慧、「小牛」上身的林書荷、163「小鋼砲」陳潔攻防迭有佳作下,臺北市大直落三戰勝臺灣師大,在111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公開女一級寫三連霸,甘可慧並榮膺MVP。另役高雄師大3:1力克中正大學,連三年第3作收。 女一級5屆相同決戰戲碼再度上演,前4季各擁兩冠的臺北市大和臺灣師大對彼此打法都相當熟悉。本場衛冕軍有四位攻擊手得分上雙,186公分的甘可慧得15分最佳、林書荷和蔡沁瑤都拿14分、陳潔11分,攻擊得分54:34、火力局局加溫,以25:19、25:19、25:16擊敗尋求隊史第22冠的臺師大,成功守護三連霸。 其中林書荷身高僅170公分,但彈性過人、滯空時間長、球質重,加上攻擊手腕相當靈活,防守反應也是一流,讓北市大教練「小牛」鄧衍敏也彷彿在她身上看到以前的自己。 對於球員精采演出鄧衍敏高度肯定。她表示,領導能力也很到位的林書荷加入後,讓少了廖苡任和張芷瑄兩員大將的北市大添活水。「看到個人能力不是最強的北市大,變很強的團隊,真的很開心。」 林書荷大學就讀國立體大適應體育系,由於攻讀的科系無法報考專任教練,選擇到北市大攻讀競技碩士班,本屆首度代表臺北市大打大專排球聯賽。她說:「一開始打得不大順,但我們在比賽中學習,專注做好該做的每件事,大家一起喊聲,拼勁比複賽時好很多。」   女一級另一場賽事高雄師大、中正大學連2屆季軍賽交手,前2局雙方扯平,高師大發揮網前優勢,抵擋中正急起直追,以連續強攻3:1鎖定勝局(25:17、22:25、25:20、25:23),兩隊都平隊史最佳。 領軍連三屆拿到季軍的高師大教練陳膺成說:「決賽吳佩茹和林蕎安攻擊火力比較沒有發揮,還好李子嫣跳了出來,在快攻和背飛有很棒的表現。今天自由球員的防守、接發球都很到位,中間手的攔網也比昨天好很多。」   111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 公開女生組第一級 決賽最終成績 ►團體名次 第1名 臺北市大 第2名 臺灣師大 第3名 高雄師大 第4名 中正大學 第5名 臺北商大 第6名 國立體大 ►個人獎項 冠軍球隊最有價值球員:臺北市大甘可慧 最佳自由球員:臺灣師大林其蓉 最佳舉球員:臺灣師大陳亭汝 最佳邊線攻擊球員:臺北市大吳芳妤、高雄師大劉雙菱 最佳舉球員對角攻擊球員:臺灣師大邱雅慧 最佳中間攔網球員:臺北市大蔡沁瑤、臺灣師大葉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