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全大運舉辦開幕倒數儀式。圖/大會提供
綜合

全大運5月7日國體揭序幕 羅嘉翎、吳浚鋒鼓勵大專選手挑戰自我

111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5月7日至11日將於國立體育大學登場,除是國體睽違12年再度承辦,也因兩大國際賽前哨戰而備受矚目。跆拳道好手羅嘉翎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水道速男」吳浚鋒,今(22)日分別以全大運地主選手及「十朝元老」的身份,代表出席賽前記者會,並以自身經歷勉勵大專選手,另考量防疫、賽事閉門進行,他們也邀請民眾在線上為選手加油。 教育部體育署林哲宏副署長點出,全大運的目標為鼓勵大專學生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進而推動臺灣體育發展,尤其本屆全大運好手精銳盡出,也有助選手備戰6月成都世大運及9月杭州亞運,在出發國際賽前調整到最佳狀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新任副會長王鶴森也代表出席,共同為年度大專運動盛會啟動倒數。 目前就讀國體大二的羅嘉翎,連兩年因出征國際賽無緣站上全大運賽場,原已報名的她對此感到相當可惜:「我想為校爭光,甚至這次在自己的學校舉辦,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即便無法出賽,她巧妙以賽會標語「超越你的以為」鼓勵同儕以開放的心態應戰,把握機會、不要為自己設限。 下週將前往歐洲、韓國等地參與國際賽和移地訓練的羅嘉翎,面對今年跆拳道新規則上路、比賽節奏變得更加快速,「適應賽制」成了赴外征戰的首要目標,「很久沒跟國外選手交手,也是新制第一次實戰,蠻興奮的!」她也盼吸取經驗為兩大國際賽備戰。 而臺灣師大吳浚鋒今年則是第10度參賽,他在2010年以一般組身份迎來生涯首場全大運並摘金,巧合的是該屆也在國體大舉行,重回參賽起點對他同樣意義非凡。 一路從一般組游上公開組,已完成全大運50公尺蛙式跨組9連霸大業,如今更為全國紀錄保持人的吳浚鋒,認為賽場上的過程比結果更有份量,「對得起自己的訓練,無論在哪個層級或組別,只要付出百分之百,就是最棒的。」本屆再度出戰、面對池畔新星競逐,他也期待能突破個人佳績。 本屆全大運22運動種類賽事中,角力已於10日完賽,由臺北市立大學黃瑞棋獲得本屆賽會首金。明(23)日起競技體操賽事將登場,拳擊、軟網、跆拳道、划船、自由車、射箭及高爾夫也將陸續展開,開幕後登場的還有田徑、游泳、韻律體操、桌球、羽球、網球、柔道、擊劍、舉重、射擊、空手道、木球、輕艇等(高爾夫及武術為選辦競賽),共有來自151校、約1萬3500名隊職員共襄盛舉。 因防疫考量,賽事全程閉門進行、不開放觀眾進場。國體大校長邱炳坤表示,本屆全大運是選手征戰世大運、亞運前的重要舞台,賽會將做足準備如期舉行,也將與長庚醫療團隊、防疫專責小組合作把關疫情,確保所有賽事順利完成。

本屆共計頒出351面金牌,破全國紀錄人次寫下新高。圖/大會提供
綜合

史上第一個停辦又復辦的全大運 完成階段性任務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由國立成功大學睽違40年再度承辦,吸引150所大專校院頂尖好手互別苗頭。五月進行部分賽事後,因疫情衝擊決定延辦,九月宣布復賽後以兩階段方式辦理,首階段六個競賽種類已於10月5日全數進行完畢。截至本階段共頒出351面金牌,其中36項、74人破大會紀錄寫新高,突破全國紀錄另有10項、14人,無畏疫情繳出亮眼成績。 五月如期舉辦完成的游泳賽事中,首次亮相全大運的臺灣師大王冠閎,就在拿手項目「雙刷」自己的全國紀錄,100公尺蝶式登場即破大會,決賽再推進至52秒19,200公尺蝶式飆出1分54秒77,成績更躍升亞洲第1,此外,他還在4x100公尺自由式接力申請中途計時,第一棒49秒52也破全國,堪稱最強新鮮人。 另同校學長吳浚鋒於50公尺蛙式,27秒84同步刷新大會、全國紀錄,雖當時50公尺自由式最後機會0.57秒之差力拚奧運A標失利,但連兩屆達成雙金成就,實屬難得。長距離見長的東華大學黃國庭,於1500公尺自由式游出15分21秒73,破全國同時達成四連霸;臺灣科大徐安1分02秒62改寫100公尺仰式門檻,橫掃全大運所有公開女子組仰式紀錄。連同接軌國際、首度納入男女4×100公尺混合式接力項目,都是本屆池畔亮點。 射擊匯聚多方神準槍手,10公尺空氣手槍項目混合組國立體大郭冠廷/劉皓甄資格賽就表現出色,以總分580分超越全國紀錄奪金,臺灣師大余艾玟則在女生組個人排名賽中繳出573分,成為新任全國紀錄保持人。10公尺空氣步槍團體賽也雙創全國新猷,國體大(卓爾群、林宇恒、歐浩恩)及北市大(宋諭婷、張萁芮、蔡儀婷)分別成為男女新霸主。 而後經過140多天等待,全大運這階段復辦,不但是疫情再度爆發後第一場國內大型綜合賽會,且因備戰時間拉長,許多選手均視為全國運動會和接下來國際賽的驗收調整,蓄積力量重回場上,成就高張力賽事。 眾所矚目的田徑賽場,各校好手大放異彩,強勢挑戰各項紀錄。繼臺東大學李晴晴跳高飛越1公尺87,突破蘇瓊月高懸32年的歷史紀錄後,臺體大余雅倩再傳捷報,鏈球首次試擲就破全國,最終更將紀錄堆高至64公尺12。兩位女將與臺體大馬皓瑋(鉛球)、長榮大學王晨佑(十項全能)及林昱堂(跳遠),更一舉達標亞運,臺體大許德敬(撐竿跳)及李允辰(三級跳遠)則首度叩關世大運參賽標準,有望於明年國際賽場代表中華隊爭取佳績。另臺體大在公開男子組4x400公尺接力項目,由本屆400公尺金銀牌得主楊隆翔、余晨逸領軍完成史無前例的11連霸,樹立賽會里程碑。 郭婞淳、陳玟卉、陳柏任、謝昀庭等多位東奧舉重國手也代表各自學校登台較勁,本屆也有九位選手突破自我寫下紀錄。其中橫跨雙量級的全國紀錄保持人陳柏任,挑戰102公斤級加碼改寫第三個量級的新猷,以抓舉168公斤、挺舉196公斤、總和364公斤,雙破大會、全國霸氣登頂。 本屆依序尚有空手道、柔道、軟式網球、木球、競技體操、韻律體操、角力等賽事會於年底前擇地復辦。111年全大運將交棒培育出代代亞奧運好手的國立體育大學,該校相隔11屆再次承接辦理,將成為籌備期最短的一屆,也因緊接明年成都世大運、杭州亞運而受關注,國體承諾會結合國內外賽事參與及籌劃的經驗,致力打造優質賽會和競技運動環境,與選手相約下屆再見。

臺體大余雅倩(左)和教練張銘煌(右)與紀錄合影。圖/大會提供
綜合

鏈球睽違16年再破全國紀錄 臺體大余雅倩擲向國際賽

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連四日的田徑賽事邁向尾聲,今(5)最終日上午進行公開女子組鏈球項目,蟬聯108、109年兩屆金牌的臺灣體大余雅倩,試擲成績驚豔全場,以64公尺12強勢奪金,更改寫16年前由黃芝鳳擲出的全國紀錄,除創個人生涯最佳外,還達標亞運、世大運參賽標準。 首次試擲,臺體大余雅倩就以62公尺99擲破全國紀錄(原紀錄61公尺54),隨後二、三擲接續擲出60公尺以上的成績(62公尺37、62公尺81),第四擲更將全國紀錄再次堆高,擲出64公尺12霸氣稱后,同時一舉超越亞運、世大運參賽標準。(亞運參賽標準60公尺、世大運參賽標準61公尺34) 「我今天來就是以全國紀錄為目標,幸好最後有達成自己的設定。」過去因鏈球訓練需加強大腿的肌群,注重身材的余雅倩坦言:「一開始會排斥訓練,但隨著大學成績步步提升,身型變化與得到的成就感相比,我更專注於自己的訓練上。」 余雅倩坦言這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在大學最後一年爭取到進入國訓練習的機會,但曾因未能突破亞運標準而感到失落,但可望達標的她,堅持辛勤保持訓練,她表示今年參與全大運前其實很緊張,這幾天都睡不太好,「因為只剩下全大運、全運會兩場大型比賽能夠挑戰亞運標準,壓力比之前來得更大,幸好自己有達成這個目標」。 「如果贏過其他選手,不但自己不會緊張,有壓力的人還會是他們!」臺體大教練張銘煌時常給予鼓勵,與她一起持續備戰全運會。談及全運會的目標,余雅倩表示以突破自己為主,「我就是全力去拚,希望在全運會能夠再推進全國紀錄。」 110年全大運田徑公開女子組鏈球 金牌:臺灣體大 余雅倩(破大會及全國紀錄) 銀牌:臺灣師大 洪琇玟 銅牌:臺灣體大 梁宥婕

大專體總響應國際大學體育日,舉辦「世大運會客室」系列對談,邀集各運動好手線上參與。(圖/大專體總)
國際

奧運好手回顧世大運 線上交流同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Nice 2 meet you, Let’s 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舉辦「世大運會客室」對談活動,邀集13位中華隊好手與多國選手線上互動,分享世大運參與經驗及備戰心得,帶來不同運動的見聞,共同歡慶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系列影片連三週播出,吸引破萬觀看及討論。 今夏中華隊在東京奧運創造佳績,陣中不乏過去站上世大運頒獎台的佼佼者,如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鄧宇成/湯智鈞、射擊吳佳穎及楊昆弼、田徑楊俊瀚等,以及明年成都世大運有望代表出賽的好手,如柔道銀牌楊勇緯及初登最高殿堂的林真豪。「世大運會客室」盼延續影響力,藉由選手親身歷程分享,凝聚大眾對運動及選手的關注,以及大專體育發展、學生運動參與更多的認識。 體育署表示,自2018年與大專體總攜手響應IDUS,已連續四年舉辦多元活動推廣運動參與,期間包含大專媒體志工進修、運動傳播產業觀摩、大專師生研習、13國在臺外籍學生的運動體驗等,結合與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亞洲大學運動總會(AUSF)、各國大專體總視訊連線研討分享,傳遞IDUS核心價值,並深化實質交流,不但參與學員熱烈迴響,也受到國際高度關注與肯定。 今年由選手角色帶動參與,透過線上對談方式激盪不同火花,除了世大運中華隊代表,還找來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等世大運選手與會。此外,更邀請身兼FISU執行委員及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同時與FISU學生大使、大專媒體志工SSU特派員合作企劃後製,並於影音頻道SSUtv播出,密切串連相關角色與平台,進一步呈現IDUS內涵意義。 運動員出身、曾參與1993水牛城世大運的大專體總秘書長曾慶裕分享:「FISU和世大運都是希望藉由競技運動達到全世界大學生交流的平台,這個平台是屬於年輕人,具有青春活力、結合運動跟文化的!」近年推動的IDUS同樣致力於這精神,他鼓勵年輕學子以開放的心胸面對交流的機會和經驗,「每個人心中都有運動的精神價值,藉著運動大家有共識和凝聚,能產生更大的力量。」而大專體總也會兼顧大學生的活動需求和教育目的,持續幫助學生運動員往目標前進。 「世大運帶給我運動生涯非常大的轉折跟成長,是轉捩點和前進的力量。」國際舉重場上戰功彪炳的郭婞淳,坐擁世大運兩金及三項大會紀錄,談到兩屆參賽,皆是經歷奧運不理想表現後能盡情發揮、再創高峰,加上深受主場歡呼力量的感動,她不忘鼓勵未來參賽的學弟妹勇於嘗試:「盡全力去享受比賽吧!」 柔道楊勇緯將世大運失利韜養為成長的養分,與同窗林真豪都在摔與被摔之間領略場上與人生的進退之道,他逐步調適心態:「我正在做讓大家認識和了解柔道這件事,走下頒獎台一切從零開始,我會保持初心繼續努力前進!」世大運參賽三屆拿下1金4銀的魏均珩,分別搭檔鄧宇成、湯智鈞續寫射箭男團銀牌紀錄,2019起固定配合的三人,也透過一起參與不同運動培養絕佳默契。射擊「證件妹」吳佳穎感謝世大運讓大家認識她,楊昆弼經過大賽洗禮更添膽識,兩人奪牌分別寫下空氣手槍、不定向飛靶參賽新頁,也珍惜場外與各國選手、賽會人員的互動。 回顧引發全臺熱潮的2017年臺北世大運,對許多「回家比賽」的中華隊選手意義非凡。該屆主場飆出百米金牌的「臺灣最速男」楊俊瀚有感而發:「經過世大運,有更多單項慢慢被大家看見,讓觀眾開始去關注田徑或其他運動。」當年以高三應屆畢業生身份參賽的快腿葉守博,也一直把難得的世界級經驗視為選手生涯的肯定和信心來源。女籃選手雖少在綜合型賽會亮相,不過已並肩征戰兩屆世大運的羅蘋、徐玉蓮,很慶幸能見證小巨蛋滿場奪銅,交手列強的挑戰也激勵著他們:「能夠站在國際場上,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與談選手也帶來各國大學體育活動的視角,如旅日好手商瑠羽細數日本柔道養成的階段;韓籍球員許筱彤、張芝恩談談不同籃球環境下轉換身份的學習;來自馬來西亞的射擊選手黃冠捷、短跑選手方垲竣,從世界級賽事的震撼萌生挑戰更高殿堂的勇氣;菲律賓選手Loren Chloe Balaoing因射箭接觸FISU大使課程培訓和國內運動推廣等,都讓人見識投入大專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多元樣貌。 除了在主持人王博麟帶領下進行豐富精彩的經驗分享、觀眾問答,最後大專體總致贈每位選手IDUS禮物盒,內含呼應FISU logo五色、具有臺灣特色的禮品,包括忠實反映在地文化的鳳梨酥和乖乖、印有大專聯賽吉祥物的紅包、因應各運動的巴隆隊長客製鑰匙圈、疫情必備的口罩等,均代表對選手的祝福和應援,也希望用輕鬆趣味的方式,增進彼此了解,搭建友誼的橋樑。 如同IDUS遍地響應的活動及不間斷的國際交流,大專體總無畏疫情衝擊及隔閡,持續融入創新內容及形式,善用溝通管道及社群傳播力量,創造與區域與全球大學體壇更多的互動與連結。 到SSUtv觀看所有影片

今年響應920國際大學體育日活動「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圖/大專體總)
國際

歡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世大運會客室」9月13日起上線

為慶祝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連續四年響應國際大學運動總會發起活動,今年聚焦世界大學運動會(World University Games),舉辦「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系列影片將在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七點於YouTube SSUtv播出。 「世大運會客室」邀請甫從東京奧運完賽歸國的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湯智鈞/鄧宇成,柔道銀牌楊勇緯與林真豪、商瑠羽,射擊各擅勝場的吳佳穎、楊昆弼,田徑「最速男」楊俊瀚與葉守博,世大運女籃銅牌徐玉蓮、羅蘋等共13位。對談由體育主播王博麟雙語主持,加上馬來西亞和韓國等世大運選手、菲律賓的FISU學生大使以及同時身為FISU執行委員與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陣容及激盪火花值得期待。 中華隊分享學生運動員生活、參賽經驗、備戰心得,也與國際選手一起進行線上交流,帶來大學體育活動不同的見聞與視角,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學生參與運動的精神、態度培養,以及投入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各種樣貌。 全系列預計推出6集,自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7點於SSUtv上首播。首集由射箭打頭陣,參賽三屆世大運下包攬1金4銀的魏均珩,與分別搭檔延續男團銀牌的學弟鄧宇成、湯智鈞,場上場下都能用不同方式展現氣勢、培養默契。楊勇緯、林真豪與旅日好手商瑠羽於9月16日接力進行柔道甘苦談,分享備戰世大運和這項運動帶給他們的學習與成長。 9月20日當天,曾於2013喀山、2017臺北兩屆世大運舉重摘金的三項紀錄保持人郭婞淳,將帶來參賽回顧。隨後9月23日為田徑,請到三戰世大運、曾於臺北田徑場主場飆出隊史男子100公尺首金的楊俊瀚,以及新生代快腿葉守博。第三週女籃徐玉蓮、羅蘋9月27日登場,兩人都曾拿下UBA大專籃球聯賽后冠,也並肩參與過去兩屆世大運。9月30日壓軸的射擊由吳佳穎、楊昆弼代表,兩人各拿下2015年10公尺空氣手槍銅牌、2019年不定向飛靶男單金牌及混雙銀牌,皆寫下世大運中華隊該項目參賽新猷。其中多位選手更有望於明年成都世大運再披代表隊戰袍。 我國自2018年開始加入響應行列,每年積極舉辦不同類型活動推廣多元運動參與,共同歡慶此一國際大學年度體育盛事。第一年以「SSU特派員扎根計畫」,帶領大專生前進攝影棚與轉播車觀摩,也吸收資深主播的經驗傳承 ;第二年同樣以媒體志工的進階進修為主,將志工們帶入FISU與各國大專體總研討會,開拓國際視野並深化交流面向。 第三年提前規劃辦理,去年8月起即透過5場活動向逾260人次之大專師生傳遞訊息,當中包含13國外籍生,以自行車、棒球、3對3籃球、滑水與SUP立槳等運動創造互動與連結。「在臺國際學生研習活動」採線上與線下同步方式,邀請國際大學運動總會與亞洲大學運動總會跨洋連線傳遞IDUS核心價值之外,更帶領國際學生親臨現場觀賞全世界第一個在疫情下做好準備、開放觀眾入場的「中華職棒」,在學習職業賽事防疫措施的同時,感受職業運動帶來的視覺衝擊與魅力,受到參與學員熱烈迴響。 有別於往年活動結合實體活動,今年雖因疫情影響採取全線上錄製、播出,大專體總仍盼運用社群傳播力量,從選手分享帶動討論,凝聚大眾對大專體育發展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並在諸多國際賽事活動延期之際,延續與國際交流的腳步與影響力。   「世大運會客室」選手對談首播資訊 播出平台:大專體總YouTube影音頻道 SSUtv

拿坡里世大運金牌選手大合影。攝/大專體總
世大運

臺灣英雄凱旋歸來 蘇貞昌院長盼東奧再創佳績

「讓我們一起高舉酒杯,慶祝選手們凱旋歸國。」2019年第30屆拿坡里世界大學運動會代表團返國餐宴,今(17)日於臺北市格萊天漾大飯店舉行。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特意到場,與選手們共享佳餚,並表揚及勉勵各代表團選手,更3度鞠躬感謝選手們的努力。 「因為各位的好成績,讓臺灣人在全世界體壇上揚眉吐氣。」蘇貞昌院長表示,他代表政府及國人向選手們致敬,期待選手的好表現能延續至明年的東京奧運,希望能再多拿幾面獎牌。   為了讓選手有更好的訓練環境,蘇院長提到,已請相關單位協助後勤支援,並且編列預算,讓選手們能無後顧之憂的專心備戰,而為往後國家體育人才著想,訂定優秀選手轉任專任教練辦法,希望選手往後能傳承經驗,幫助年輕選手。 在跆拳道斬獲兩金的蘇柏亞透露,自己首度參加世大運,沒有想過會獲得個人及團體兩面金牌,尤其團體賽是很特別的經驗,她表示未來仍以奧運為目標;射擊隊在世大運中摘下三金,選手楊昆弼表示,8月將前往芬蘭參加世界盃,盼能搶下奧運門票。 競技體操代表隊在世大運寫下歷史,「鞍馬王子」李智凱提到,連續兩屆金牌對他來說意義不同,上屆是第一次嘗試,這次則是肯定自己過去的努力;唐嘉鴻則說:「自從亞運後國際賽場上經歷失敗,經過訓練及修正,這次完美呈現給大家看,拿下單槓金牌是對自己的肯定,而接下來團隊將積極備戰10月份的世錦賽,全力爭取奧運資格。」 本屆拿坡里世大運,中華隊共派出131位選手,參加13種運動,一共斬獲9金13銀10銅,在112個參賽國家中,總排名及金牌數皆位居第七,寫下境外參加世大運最佳成績。

台灣師大女足隊潘彥昕。攝影|戴見安
綜合

業界講師攜手李智凱 中南區SSU運動傳播研習會完美落地

107年度SSU特派員運動傳播研習會中南區梯次11月10、11日在高雄醫學大學第二棟紀念大樓進行,吸引不少對運動傳播有興趣的莘莘學子共襄盛舉,研習會邀請運動產業各領域業界講師傳授專業知識,剛在2018年世界體操錦標賽奪下銅牌的國手李智凱也現身與學員互動。 研習會師資堅強,FOX體育台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李敏女士、總監劉彩樺介紹商業電視臺的經營模式、行銷策略,以大專籃球聯賽、網球四大公開賽為例,解說國內外賽事在實際行銷如何執行。知名DJ林志彥,聯合報記者曾思儒、WOWSight共同創辦人楊育欣、SSU校友Yahoo TV的蕭群和沛肯品牌視覺行銷的陳怡伶都名列此次講師陣容,講授播報主持、文字新聞、影音創作、影音平台直播、品牌形象設計等課程內容。 第二日下午的體育新聞競賽則是此次研習會的重頭戲,邀請到近幾年在體操鞍馬項目大放異彩的李智凱選手,由學員擔任記者,模擬賽後記者會模式向選手提問,現場產出文字、影音新聞發表,模擬記者會中李智凱不僅分享從2016里約奧運失誤落馬到接連收下臺北世大運、雅加達亞運金牌的心態轉換,也談及一路從翻滾男孩蛻變至體操當家國手的心路歷程。 目前就讀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系的劉宥慈,國高中時曾是公開組田徑選手,大學轉戰公開組籃球校隊,劉宥慈表示因一直嚮往傳播,加上自己曾為運動員,因此報名此次研習會,希望能為體育選手發聲,盼能助民眾了解較為冷門的項目。劉宥慈談及此次課程,她說:「在課程中實作與講師互動,讓我更確定自己想要什麼,講師即時指導、給建議也能讓我知道自己欠缺、需要什麼。」 課程結束後,學員進行筆試測驗,藉以知悉學員對於此次研習會的反饋,通過對課程內容的瞭解及學員心態等因素,將遴選出表現優秀學員加入SSU特派員行列,為大專體育傳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