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響應920國際大學體育日活動「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圖/大專體總)
國際

歡慶國際大學體育日 「世大運會客室」9月13日起上線

為慶祝9月20日「國際大學體育日」(IDUS),大專體總在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下,連續四年響應國際大學運動總會發起活動,今年聚焦世界大學運動會(World University Games),舉辦「世大運會客室」邀請13位中華隊選手線上對談,系列影片將在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七點於YouTube SSUtv播出。 「世大運會客室」邀請甫從東京奧運完賽歸國的舉重金牌郭婞淳,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湯智鈞/鄧宇成,柔道銀牌楊勇緯與林真豪、商瑠羽,射擊各擅勝場的吳佳穎、楊昆弼,田徑「最速男」楊俊瀚與葉守博,世大運女籃銅牌徐玉蓮、羅蘋等共13位。對談由體育主播王博麟雙語主持,加上馬來西亞和韓國等世大運選手、菲律賓的FISU學生大使以及同時身為FISU執行委員與大專體總秘書長的曾慶裕教授擔任特別嘉賓,陣容及激盪火花值得期待。 中華隊分享學生運動員生活、參賽經驗、備戰心得,也與國際選手一起進行線上交流,帶來大學體育活動不同的見聞與視角,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學生參與運動的精神、態度培養,以及投入體育賽事活動呈現的各種樣貌。 全系列預計推出6集,自9月13日起,每週一、四晚上7點於SSUtv上首播。首集由射箭打頭陣,參賽三屆世大運下包攬1金4銀的魏均珩,與分別搭檔延續男團銀牌的學弟鄧宇成、湯智鈞,場上場下都能用不同方式展現氣勢、培養默契。楊勇緯、林真豪與旅日好手商瑠羽於9月16日接力進行柔道甘苦談,分享備戰世大運和這項運動帶給他們的學習與成長。 9月20日當天,曾於2013喀山、2017臺北兩屆世大運舉重摘金的三項紀錄保持人郭婞淳,將帶來參賽回顧。隨後9月23日為田徑,請到三戰世大運、曾於臺北田徑場主場飆出隊史男子100公尺首金的楊俊瀚,以及新生代快腿葉守博。第三週女籃徐玉蓮、羅蘋9月27日登場,兩人都曾拿下UBA大專籃球聯賽后冠,也並肩參與過去兩屆世大運。9月30日壓軸的射擊由吳佳穎、楊昆弼代表,兩人各拿下2015年10公尺空氣手槍銅牌、2019年不定向飛靶男單金牌及混雙銀牌,皆寫下世大運中華隊該項目參賽新猷。其中多位選手更有望於明年成都世大運再披代表隊戰袍。 我國自2018年開始加入響應行列,每年積極舉辦不同類型活動推廣多元運動參與,共同歡慶此一國際大學年度體育盛事。第一年以「SSU特派員扎根計畫」,帶領大專生前進攝影棚與轉播車觀摩,也吸收資深主播的經驗傳承 ;第二年同樣以媒體志工的進階進修為主,將志工們帶入FISU與各國大專體總研討會,開拓國際視野並深化交流面向。 第三年提前規劃辦理,去年8月起即透過5場活動向逾260人次之大專師生傳遞訊息,當中包含13國外籍生,以自行車、棒球、3對3籃球、滑水與SUP立槳等運動創造互動與連結。「在臺國際學生研習活動」採線上與線下同步方式,邀請國際大學運動總會與亞洲大學運動總會跨洋連線傳遞IDUS核心價值之外,更帶領國際學生親臨現場觀賞全世界第一個在疫情下做好準備、開放觀眾入場的「中華職棒」,在學習職業賽事防疫措施的同時,感受職業運動帶來的視覺衝擊與魅力,受到參與學員熱烈迴響。 有別於往年活動結合實體活動,今年雖因疫情影響採取全線上錄製、播出,大專體總仍盼運用社群傳播力量,從選手分享帶動討論,凝聚大眾對大專體育發展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並在諸多國際賽事活動延期之際,延續與國際交流的腳步與影響力。   「世大運會客室」選手對談首播資訊 播出平台:大專體總YouTube影音頻道 SSUtv

體育署召開例行記者會說明全大運10月1日起2階段復辦。圖/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綜合

全大運10月復辦 分兩階段閉門進行

原計畫5月舉行的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受疫情影響中途停辦,近期考量國內疫情趨緩,教育部體育署署長張少熙在本月26日宣布,110年全大運將採2階段復辦,賽事期間不開放觀眾入場,並要求所有參加人員皆須提供相關檢測陰性證明。 在兼顧防疫工作及選手參加比賽活動衡平情況下,體育署、成功大學及大專體總召開專家諮詢會議及復賽方向研商會議,並經110年全大運組織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確認後,決議採2階段復辦方式辦理。 第1階段於10月1日至5日復辦,參賽選手約3,000人,其種類分別為田徑、羽球、網球、射箭、舉重及橄欖球等6個種類;第2階段參賽選手約1,300人,復辦種類則為其他尚未舉辦種類,如體操、柔道、空手道、軟網、角力、木球等6個種類,將由體育署委請大專體總協調其所屬相關單項委員會,於12月底之前選擇合適場地辦理完畢。 為減低地方政府的防疫負荷,賽事將依規定提報防疫計畫,後續並依據指揮中心宣布事項,掌握疫情發展隨時滾動防疫措施,除了各場館規劃單一入口處測量體溫外,進場前需填寫檢核系統實名制表單、TOCC評估表,並需全面配戴口罩。 對於停辦前已組隊(團)報名參賽學校的選手,如因部分選手已畢業或轉學而致無法順利參賽時,學校得在取得被更換者之同意書後,於期限內向大專體總提出更換選手名單之申請,且該缺額限僅得由原校109學年度第2學期仍正式註冊在學的學生遞補,110學年度的新生(含轉學生)則不得遞補報名。 此外,有關前已在進行中之比賽種類,在個人項目(單打、雙打及混雙)部分,學校不得更換選手名單,但團體項目部分,則在考慮保障成隊前提下,學校得有條件增列選手。

FISU代理會長Leonz Eder。圖/取自FISU官網
世大運

2025世大運主辦城市 夏季二度在德國 冬季第七次落腳義大利

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日前宣布,2025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的主辦城市,夏季為德國的萊茵-魯爾都會區,冬季則落腳義大利杜林。 2025年的夏季世大運,將移師德國北部—萊茵-魯爾都會區(Rhine-Ruhr),這是德國繼1989年在杜伊斯堡主辦第15屆之後,睽違18屆二度辦理,「我們非常開心能獲得FISU的信任取得主辦權,這對德國大學體育以及德國體育史來說,都具有其歷史性的重大意義。」德國大專體育總會的主席Jörg Förster說道。 同時也提及,他們將把握這個機會,與合作夥伴結合運動與科學,將社會、生態和經濟的可延續性、創新等加入賽會概念,來舉行這盛大賽會,並預期2025年夏季世大運能為整個社會提供更長期的發展動力,尤其在學生深入參與方面。 而義大利擁有舉辦大型賽事的豐富經驗,前後共動用9座城市分別辦理5次夏季與6次冬季世大運,尤其2025年冬季世大運主辦城市—杜林,1959年首屆夏季世大運就在該地誕生,後續再辦過1970年第8屆夏季世大運、2006年第20屆冬季奧運與2007年第23屆冬季世大運。 義大利大專體育總會會長Riccardo D'Elicio 說:「我必須要感謝我們的團隊,經過兩年的努力,能夠有機會重溫2007年時(杜林首次舉辦冬季世大運)的感動!這個賽會對於義大利的大學體育來說,會是一次獨特的機會,來推廣我們的土地與擁有強大學術使命的城市—杜林。」 FISU 代理會長Leonz Eder 也總結:「能夠擁有兩個強大的夥伴來籌辦2025世大運感到很榮幸,大家也有機會到這兩地飽覽遊走。」

世新洋將伊波卡。攝/黃晨瑋
人物特寫

奈及利亞籍高塔—世新伊波卡

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一級的第三階段,世新大學陣容中迎來一位身高直逼兩米的新面孔,他是來自奈及利亞的伊波卡(Eboka Ifeanyi)。 儘管因疫情隔離影響,伊波卡錯過了第一和第二階段的預賽賽事,但他靠著優異的身體素質和自身的努力,迅速適應並融入球隊和隊友中。自預賽第三階段到冠軍戰共計13場比賽,他為世新大學貢獻了153分、場均11.8分的不俗表現。 伊波卡出生於奈及利亞聯邦共合國的西部大城—拉哥斯(Lagos),在他11歲時,因緣際會透過別人的介紹,第一次接觸到籃球這項運動並深深愛上,從此他便將籃球當作自己生活的重心,日以繼夜地琢磨訓練,等到回過神來,伊波卡已著迷於籃球數年時間,並在15歲時還獲得代表國家出賽的機會,儼然已將自身實力提升至水準之上。 為了提高上場時間和曝光率,伊波卡在大學階段決定來到臺灣繼續他的籃球生涯。提及這個決定時,他非常感激媽媽的理解和來臺後給予他幫助的所有人。伊波卡認為人生就是要不斷的挑戰,籃球之路亦是如此,不管是用走的,還是用爬的,都要確保自己在正確的道路上持續邁進。對於臺灣的籃球風格,伊波卡坦言初來乍到時非常不適應,相較於奈及利亞的球風,臺灣的比賽節奏非常快,進攻必須配合隊友快速推進,防守更是需要防範對手的快攻。 「球場上想要有哈登(James Harden)的球技,球場外則想要有詹姆士(Lebron James)的生活態度」,這是伊波卡對自己的期許。在他的籃球生涯中,經歷了許多難忘的瞬間,他說道:「When I see myself improving in the game is a big moment for me.」對伊波卡來說,發現自己進步的瞬間勝過一切,表示他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標了。 對於未來規劃,伊波卡表示還未有過多的想法,目前就是日復一日地精進自己,將自己準備好後,自然會有機會出現。

FISU為2022年後續賽事與各籌委會維持密切合作。圖/取自FISU官網
國際

走過大規模停辦 FISU單項賽事的下一步

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原訂於2020年要舉行的29項世界大學單項錦標賽(World University Championships)與大學世界杯(FISU University World Cup),最終因新冠疫情蔓延,該年僅於3月底辦理競速滑冰、10月底線上舉行智力運動兩項賽事,剩下的27項賽事,FISU幾經多重考量,決定不再延至2021年,忍痛選擇停辦。 線上研討會維持溝通 確保賽事舉辦品質 FISU單項錦標賽自1963年開辦以來從未大規模停辦,2020年是史上第一次,儘管歷經史無前例的「挑戰」,FISU仍積極準備2022與2024年的賽事。FISU於今(2021)年5月,透過舉辦線上研討會,維持與各單項賽事的籌辦委員會的密切合作,確保舉辦品質,FISU技術代表主席等也都出席,每項子題更超過100人參與。 然而,FISU也為未來賽事預留較高彈性,一但疫情有最新發展,不排除延期或停辦等選項,目前2022年的單項賽事預定有14項,包含現代五項、智力運動、鐵人三項、輕艇競速、沙灘排球、滑水、定向越野、高爾夫、五人制足球、攀登運動、壁球、越野、競速滑冰、滑雪定向;受成都世大運等大型賽事延至2022年等因素影響,進而確認取消的有帆船、射擊、舉重與自由車4項。 將首辦「搏擊運動」大學世界杯 2022年舉行的大學世界杯,除了原有的三對三籃球、足球與七人制橄欖球以外,將新增「搏擊運動」,有拳擊、空手道、泰拳、桑搏、角力與武術等6種,而2024與2026年預定也都將辦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

2023年夏季世大運8月8日起開始招募志工。圖/取自FISU官網
世大運

2023夏季世大運 8月展開志工招募

2023年將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第32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相關籌備正積極準備中,志工招募也將於8月登場,預計招募超過11000人。 主辦單位將於8月8日正式開放志工報名意願登記,官方網站上會釋出相關徵選規則、程序和期程等資訊,非常歡迎擁有外語能力、新聞基礎知識、技術、運動訓練與志工服務經驗者報名參加,號召志工們能發揮廣泛技能來協助活動的許多面向,而通過招募加入的志工,將會擁有服裝、飲食與交通的後勤支援外,也會獲得紀念品以及服務證書。 本次招募期望能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Sverdlovsk)的居民中吸引約6000名的志工候選人,約4000名志工將來自俄羅斯其他地區,另有200名來自國外。 2023年會是俄羅斯自1973年於莫斯科、2013年於喀山之後,第三度主辦夏季世大運。根據俄方表示,舉辦世大運所留下來的遺產,在舉辦後的8年,讓喀山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的運動熱點,且持續善用場地與設備於舉辦在地大型、甚至是國際活動,包括2015年世界游泳錦標賽。世大運無疑地成為城市最閃耀的活動之一,而且成為帶動地區發展的強大動力。 報導來源:https://www.fisu.net/news/summer-fisu-world-university-games/ekaterinburg-2023-begins-volunteer-recruitment-in-august

成都世大運距離舉辦進入倒數一年。圖/取自FISU官網
世大運

2021世大運三度改期 延至2022年6月舉行

第31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原訂2021年8月18日至8月29日將在中國成都舉行,受全球疫情影響一延再延,經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與世大運執行委員進行視訊會議後,確認將賽事延期至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辦理。 成都世大運最初安排在今年8月8日開幕,由於賽期調整及時間離延期的東京奧運太近,經兩度延後訂於8月18日至29日登場,無奈疫情持續肆虐,雖然許多選手逐步訓練備戰,但由於許多學校未恢復正常運作、運動場館設施關閉,加上國際邊境管制措施等影響,延期勢在必行,FISU基於「保護所有與會人員及市民的安全健康」,四月發聲明宣布順延一年,五月進一步就日程達成共識。 「很高興在明年找到合適時間舉辦這場盛會!」FISU代理會長Leonz Eder表示,成都世大運組委會已做好今年賽事如期舉行的充分準備,但考量到全球疫情帶來的衝擊及限制,與FISU共同決定延辦,期盼在更理想的公共衛生和社會條件下,確保賽事在最好狀態舉辦。 本屆賽會是繼2001年北京、2011年深圳後,中國城市第三度主辦夏季世大運,除了世大運固定舉辦的15個運動種類(射箭、田徑、籃球、羽球、擊劍、競技體操、韻律體操、柔道、游泳、跳水、水球、桌球、跆拳道、網球、排球)外,另選辦賽艇、射擊、武術,總計18個競賽運動種類。 隨著本屆順延、下屆2023年落腳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賽史將首度連續兩年登場。 報導來源:https://www.fisu.net/news/summer-fisu-world-university-games/chengdu-2021-fisu-world-university-games-hod-spring-meeting-to-be-held-in-february

汪聖偉(持球者)為臺大橄欖球隊隊長,帶領球隊團結一心。圖/臺橄校友黃聖凱先生提供
人物特寫

汪聖偉:從籃球到橄欖球 跨越自我的試煉

高中時期,汪聖偉為了一圓籃球夢,加入彰化高中籃球隊。儘管球隊連三年打進全國八強,但上場機會不多的他,經歷一段迷失自我的低潮。進到國立臺灣大學後,他在一次體育課中遇見橄欖球,從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真諦,重拾對競技運動的熱情。如今汪聖偉是臺大橄欖球隊隊長,過往經歷,讓他更能理解隊員的心理,帶領球隊團結一心。 難以言喻的板凳心聲 「其實我國中是田徑隊隊長,因為真的很喜歡打籃球,所以高中才決定加入籃球隊。」在高一生日前夕,汪聖偉懷抱夢想加入彰中籃球隊。彰中籃球隊隸屬乙組,汪聖偉在校的三年,皆晉級全國八強。除了在104學年拿下冠軍,更培養出如政治大學後衛王振原、臺灣大學後衛許致銓等公開組球員。人才濟濟,使得起步較晚的他,在高中籃球生涯坐足板凳。 汪聖偉回憶,高三時要準備學測,又花了很多時間自主加練,好不容易才獲選為聯賽的正式球員,卻沒有多少上場機會,一度陷入低潮。與身旁的隊友有著好感情,但面臨決定出賽名單之際,彼此卻又轉變為競爭關係。「常常練完球就以上課為由,說要先離開球室,其實路途上流的都不是汗而是淚。」這樣的壓力,讓汪聖偉在心裡漸漸築起城牆,變得孤僻。 影響人生的關鍵人物 不過,也是在這段高中歲月,汪聖偉遇見改變他生命的人。「當時只要有人願意給我一點鼓勵,我就覺得很奢侈。」球隊教練之一蔡宗儒,常常私下花時間激勵汪聖偉,對球員一視同仁的他,不論能力高低,都以相同態度對待,這讓汪聖偉決心為球隊付出。 在高三賽季的最後,全國決賽階段,汪聖偉自認無法在場上幫助球隊,但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轉向在場下用其他方式給予貢獻。當同梯隊友都在場上時,汪聖偉願意在看台上幫忙錄影,在場下奮力為隊友喊聲,發揮無私的團隊精神為高中劃下句點,也為他接續的運動生涯埋下伏筆。 大學踏入全新戰場 高中畢業,汪聖偉透過學測申請進入臺大園藝系。與此同時,過去的隊友許致銓考取森林系,教練蔡宗儒進入臺大男籃執教,兩人熱情地邀約汪聖偉進入球隊,再續前緣。然而,汪聖偉隱藏內心的情緒,以加入社團為由回絕,「其實我都會偷偷去看他們練球,但真的不願再碰到那些壓力,所以選擇逃避。」 在大一下學期的一堂體育課中,汪聖偉體驗了英式橄欖球運動(Rugby)。他對橄欖球感到不可思議,「我高中過不去的坎,就是認定自己只是角色球員,沒想到這項運動中,所有人都是角色球員。」更令他驚訝的是,教練莊國禎親口邀請他加入校隊。過往在籃球隊的經歷,「被需要」的感覺,是汪聖偉一直缺乏的,因此他毅然決然答應莊國禎,就此踏入橄欖球的世界。 轉換跑道之際,汪聖偉感受到兩項運動極大的不同,「打籃球要進球並不難,但橄欖球要得分卻很艱辛,沒辦法只靠一己之力。」他點出,橄欖球隊中很少有明星球員的存在,因為不管多厲害,對方只要派3個人來擒抱(Tackle),就無法再往前進。相較於籃球,橄欖球隊更注重團隊配合,一次達陣(Try)的關鍵不在於某位球員,而是由許多球員的分工層層堆疊而來。這樣的團隊精神,正是汪聖偉所追求的。 揮別陰霾,薪火相傳 睽違25屆,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於110年復辦橄欖球,汪聖偉卻在首日的第二場比賽,遭逢腳踝傷勢,無法繼續健康出賽。在那刻,汪聖偉彷彿又陷入高中時期,無法上場的陰霾。不過正是高中的那段經歷,讓他這次可以很坦然地面對傷勢,「我信任我的隊友們,我也知道在場下該怎麼幫助球隊,所以就趕快把重心放在下一場球,畢竟比賽還沒結束!」可惜因受國內新冠疫情影響,主辦方於5月14日宣布暫停賽程,臺大橄欖球隊本屆參賽的七人制與十五人制賽事,僅能在前項留下第六名的成績。 經過兩年訓練,大四的汪聖偉在今年當上隊長,他直呼:「壓力很大!」由於臺大橄欖球隊的組成相當龐大,隊上囊括大學部與研究所球員,要協調出適合的練球時間並不簡單。另外,汪聖偉也要負責跟校友會溝通。臺橄校友會涵蓋各年齡層,成員在社會上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汪聖偉表示:「臺大橄欖球能屹立不搖75年,OB(畢業校友)的支持是最大因素,因此傳承學長意志是我的重要責任。」 儘管肩負重擔,汪聖偉不忘在訓練之餘,照顧隊員。因為高中的經歷,讓他更能體會球員的心理,對表現相對普通的球員,給予適時的鼓勵與支持。做一位有感染力的人,是他擔任隊長的一大理念。在未來,汪聖偉夢想到偏鄉推廣教育,下個學年將因修習教育學程延畢,也將持續為球隊付出。回首過往,他感慨地說:「很感激曾經感染自己的人們,往後我也會繼續影響更多人!」

李佳宸有「抿嘴男神」稱號。圖/李佳宸提供
人物特寫

重拾球拍 李佳宸拍出自己的桌球夢

「因為哥哥的背影,讓我愛上桌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信所碩二的李佳宸,他的哥哥是臺灣桌球成人國手李佳陞。 國小時父親為了讓兄弟倆少看電視,帶著他們接觸桌球。枯燥乏味又辛苦的訓練讓李佳宸很快就想逃避,然而當他看見哥哥在球場上展現高昂鬥志並屢屢戰勝對手後,李佳宸決定以哥哥為標竿,先天的天賦加上後天努力練習,李佳宸在國小五年級那年拿下全國少年桌球菁英賽五年級組金牌。升上國中後,父親希望兩兄弟不要走同一條路,哥哥繼續往桌球選手發展,李佳宸則是轉換跑道,回到一般的升學制度,決定將這個夢想放在心中,希望有天可以重新回到球場奮戰。 李佳宸國、高中學業唸的艱辛,下足功夫只為能追上同學,經過六年苦讀考上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現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由於不再有緊迫的升學壓力,李佳宸決定重拾球拍,但學校桌球隊的人數過少,很難一起練球,再加上過去6年缺乏固定訓練,大一的戰績並不理想。大二時持續苦練,球隊聘請教練指導、注入新血,整體練球環境獲得改善,他摘下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一般男子組單打銅牌,大四時再贏得一般男子組團體賽銀牌,讓桌球夢再度復活。 「如果說大學時期讓我球技紮實地奠基,研究所時期的訓練對我就是如虎添翼。」,研究所來到交大,交大系統化的訓練加上校友全力支持,桌球隊的游鳳芸教練曾經是奧運國手,有著豐富的大賽經驗,這些資源都讓李佳宸在技術或是心態上都有快速的成長,最終破繭而出,碩一這年成為他桌球生涯的巔峰,除了和球隊達成目標一起拿下109年全大運一般男子組團體賽銀牌外,自己更摘下男子單打的金牌,完成一直以來的夢想。 即將步入職場,這些年在桌球賽場上磨練出的抗壓性與意志力,能讓李佳宸將來面對挑戰時游刃有餘。回首起起伏伏的桌球生涯,李佳宸很感謝每個幫助過他的人,也慶幸自己大學時重回球場,畢業後的他還是會繼續打球,期許未來能夠為桌壇盡一份心力。

政大蕭晨嵐(左)在全大運大顯身手,兩度參賽共摘下一金一銀。圖/蕭晨嵐提供
人物特寫

戰敗經驗中成長 「左撇子劍客」蕭晨嵐挑戰自我

「擊劍使我的心理素質更加成熟,在比賽中只要一沒耐心,就算劍術再好,都可能被翻轉。」國立政治大學的蕭晨嵐回顧兩年的擊劍生涯,認為自己從中有許多成長,而今(110)年的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一般女生組銳劍個人金牌戰的失利,更替她上了一課。 尋求衛冕的蕭晨嵐,一路挺進金牌戰,對決銘傳大學上官子娟。雙方戰到第三回合,蕭晨嵐以13:11領先對手,眼看再下兩城就能衛冕金牌,此時蕭晨嵐出手突然變得急躁讓對手縮小差距,正規時間結束14:14進入1分鐘Lucky Point 環節。加時1分鐘,蕭晨嵐握有Lucky Point 優勢,最後因求勝心切,自己跳出場失分,將金牌拱手讓人,鎩羽而歸。 「今年的賽事內容不像去年高潮迭起,而是一直保持領先狀態,心態也變得比較鬆懈。當下只覺得差一步就贏了,想趕快結束比賽的心也讓出手變得倉促。」 蕭晨嵐在109年全大運以黑馬之姿奪下金牌,且幾乎場場都是逆轉勝,展現自己居於劣勢時強韌的心理素質。今年二度挑戰全大運,背負衛冕金牌壓力,淘汰賽中一路順遂,皆以大比分差獲勝並挺進決賽,卻在最後一刻敗給自己。「我在領先時心態太自大了,導致吞下敗仗。但我自己清楚我的劍術、身體狀態比去年更好,這次輸在心理素質,這場敗仗也讓我知道自己缺乏什麼。」 蕭晨嵐的擊劍之路雖不算長,但已創下許多輝煌的戰績,其中同為政大的學長黃立言功不可沒。「自從我進入擊劍隊後,他就一直拉拔我,他是我的啟蒙兼指導教練。」蕭晨嵐坦言自己訓練時常常想偷懶,但黃立言會不斷關心她的訓練進度,甚至就算已在臺中就業,還是每個週末從臺中上來臺北陪蕭晨嵐打劍。 「其實我有一陣子擊劍陷入低潮,2019全國排名賽慘遭滑鐵盧,循環賽一場都沒贏就回家了,那時黃立言去當兵,沒人陪我練劍,平時的訓練又沒辦法看到成果,讓我開始迷惘。」然而在當兵的黃立言得知蕭晨嵐的狀態,便藉由訊息給予鼓勵,放假時也空出時間陪蕭晨嵐打劍,漸漸地將她的狀態調整回來。「他不太會說讓我當頭棒喝的話,但他一直在我身邊,就是因為他這麼用心地熱愛這項運動,我也會被他鼓勵到,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我。」 身為一名左撇子劍手,蕭晨嵐擁有別於他人的優勢。因右手持劍的選手相對多,若她們不常與左撇子選手對打,便沒辦法用肌肉記憶應對左撇子選手,世界排名中前段班的選手也有多數為左撇子。憑著左手持劍優勢及日漸進步的劍術,許多前輩建議蕭晨嵐轉戰公開組,甚至挑戰國手。 「目前想往公開組邁進,明年會是我認真打劍的最後一年,我想把目標放得更遠,去挑戰自己。」蕭晨嵐有志往公開組拼戰,而國手方面她則希望順其自然。就讀法律系的她,未來想進入法律領域,她表示,目前臺灣的體育生態沒辦法供給選手足夠的資源,大部分擊劍國手平常都有自己的副業,因此要不要參與選拔的變數很大。而現今臺灣的擊劍俱樂部及協會發展愈來愈興盛,各個年齡層的劍手都能找到對手打劍,因此不必擔心沒有劍打。「反正只要黃立言還在,我就會繼續打劍。」蕭晨嵐笑著說。